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2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给患者采取脑室镜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给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颅内感染率、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内感染率、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比治疗效果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内镜治疗,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传统开颅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颅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2月-2018年11月的7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用常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组进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效果。结果: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GSS评分、ADL分值、Fugl-Meyer评测分、手术总失血、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日数方面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结论: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措施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统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以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GOS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可显著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出血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施以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4月~2017年05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于临床分别施以开颅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治疗以及神经内镜辅助治疗;最终对皮肤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多少、骨窗大小以及血肿清除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皮肤切口、术中失血量以及骨窗大小同对照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比较,减少程度显著(P<0.05);观察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同对照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比较,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施以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对于皮肤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多少以及骨窗大小的缩小,血肿清除率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0%,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入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70例进行分组治疗,均接受连续股神经阻滞,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穿刺置管,观察组则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对两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麻醉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结果也均显示观察组更短(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所得镇痛效果显著优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所得镇痛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钻孔引流术治疗及症状转归。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术式,观察组施行钻孔引流术。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颅内血肿清除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巴氏指数、神经缺损程度接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巴氏指数、神经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效果好,可更好改善巴氏指数、神经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两种不同方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2019年6月到2020年8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抽取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给予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和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神经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低、血肿清除率和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治疗后出现肺炎、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选择神经内镜手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患者行开颅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钻孔颅内清除术,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长以及血肿消除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9.57%,观察组为91.3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消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有着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术与常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时常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但该术式创面大、易感染,不利于预后,而随着神经内镜技术水平的提升,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也逐渐应用至该病症治疗中,本研究探讨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影响。方法以本院2018-07-01-2019-07-01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观察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和血肿容积,选择与之匹配的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为(14.63±3.14)分,低于对照组的(14.63±3.14)分,t=8.079,P<0.001。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7.61±6.73)min,短于对照组的(63.17±7.64)min,t=8.371,P<0.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8.21±3.17)mL,少于对照组的(42.41±4.68)mL,t=4.070,P<0.001;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5.17±1.31)min,短于对照组的(8.37±1.52)min,t=8.735,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结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时,采取冠状缝前入路神经内镜手术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手术及ICU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微刨清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00%,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CT引导下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27例对照组和30例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循证护理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在我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就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进行研究及对比.方法:将我院一年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实验组予以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参照组予以微创穿刺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参照组,GO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较比微创穿刺术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围术期护理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1月—2022年2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86例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个体护理。比较两组血肿彻底清除率及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肿彻底清除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70%;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37%;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9.30%;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采取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治疗效果较好,同时施以患者针对性个体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患者血肿清除较好,并发症少,恢复快,护理质量佳,生活质量提升,患者十分认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行内镜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微创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