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116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29例诊断为VAP。在脑卒中行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的患者中发生率为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VAP患者中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达29.5%。发生VAP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日显著高于非V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行机械通气患者中VAP发生率较高,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进行分析,将会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2012年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及呼吸内科行机械通气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结果 65例患者中有20位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0.8%,其中患者合并肺功能减退(OR=43.19,P=0.007)、使用抑酸药物(OR=46.52,P=0.004)、年龄60岁(OR=26.47,P=0.034)是导致VAP发生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ICU及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VAP的发生率仍较高,患者合并有肺功能减退、使用抑酸药物及年龄大于60岁是VAP发生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重视,及时采取预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对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ICU收治的236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3.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鼻饲方式、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是导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创伤患者行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ICU严重创伤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患者分为VAP组(56例)和非VAP组(86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史、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吸烟史、鼻饲方式、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等资料;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VAP的危险因素,并分析VAP患者病原菌分布的特点。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年龄>60岁、基础疾病>2种、糖尿病史、既往有COPD史、经鼻胃管鼻饲、低蛋白血症、ISS≥16分患者的占比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经鼻胃管鼻饲、低蛋白血症、ISS≥16分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VAP患者痰液中共培养出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8.26%,革兰阳性菌占17.39%,真菌占4.35%。结论 VAP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统计两组资料,分析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结果:20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有70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比为35.00%(70/20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占比均高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 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 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  张慧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1812-1812,1815
目的了解临床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探讨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2006~2009年在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有效地护理预防措施,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患者573例,确诊118例,发生率20.6%;VA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原发病、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加强人工气道和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尽量采取半卧位,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9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48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4例发生VAP患者中,共检出病原274株,革兰阴性菌占85.04%,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时间≥5d、昏迷、抗生素联合使用。结论防治VAP应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4年12月350例机械通气的病人进行统计及分析,并对其病原菌进行检测。结果本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10例,发生率为31.4%,共分离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1株,占46.4%,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39例,占29.5%,真菌42例,占31,8%。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多种因素有关,要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ma,VAP)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原学情况及对转归的影响。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ICU病房近2年来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80例,机械通气(machinical ventilation,MV)≥48h者49例,其中患VAP28例为研究组,同期机械通气未患VAP者21例为对照组,两组针对VAP的危险因素及VAP对转归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VAP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的实验室结果进行总结。结果:MV≥48h者49例,患VAP28例,发病率57%。MV时间是VAP的危险因素,VAP对患儿预后有不利影响。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延长MV时间增加了VAP的发生机率,且VAP对预后造成不利影响;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首位,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使用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VAP的防治措施,减少VAP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NICU 2006年5月-2008年5月期间在我院N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统计并分析发生VAP的患儿例数,以及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机械通气时间,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胎龄<30周的新生儿VAP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足月儿)(P<0.01);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患儿较1 500~2 500 g和>2 500 g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或P<0.01),出生体质量1 500~2 500 g的息儿较>2 500 g患儿VAP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3 d的患儿较3~7 d和>7 d的患儿VA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 VAP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及早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护理胎龄小和出生体质量低的患儿,以减少VAP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分布和潜在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4月本院ICU行机械通气患者3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n=87)和非VAP组(n=223),分析病原菌构成和VAP发生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结果 87例患者确诊VAP(28.06%),共计培养除病原菌10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37%(56/10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37.86%(39/103)。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287,P0.05)、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25,P0.01)、广谱抗生素使用(OR=3.348,P0.01)、H2受体阻滞剂应用(OR=2.014,P0.05)和呼吸机使用≥7 d(OR=2.124,P0.01)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从患者和医源性因素两个方面,采取加强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机械通气时间等措施,积极预防、控制VAP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该院ICU收治采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2例,对照组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8例。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相关临床参数,包括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药物使用情况、插管时间等。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VAP的患者为52例,早发性VAP 15例,晚发性VAP 47例。与对照组比较,在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APACHEⅡ评分、Glasgow评分等指标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患者昏迷、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抑酸剂、使用抗生素是患者发生VAP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若不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较高、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过长、昏迷、未能科学使用抗生素药物等。因此,针对危险因素,可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患儿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和不良预后.该文对其近年来在危险因素、诊断及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求更好地防治PICU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患儿住院的费用。  相似文献   

14.
程小丽 《全科护理》2021,19(14):1956-1958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病人发生VAP及控制其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EICU就诊的135例行机械通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35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 81例,发生率为60.00%.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者VAP风险更高(OR=1.968,P=0.031),应用激素的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OR=1.623,P=0.021),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发生VAP的风险高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OR=3.379,P=0.009),气管不当湿化、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者发生VAP风险更高(P<0.05).结论:有吸烟史、患基础疾病、应用激素、气道不当湿化、气管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的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掌握行机械通气病人的基本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确保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并发VAP 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4)、APACHEⅡ评分(OR=1.915)、侵袭性操作(OR=1.942)、口腔清洁状况(OR=2.178)、机械通气时间(OR=2.652)、意识障碍(OR=2.154)为影响ICU机械通气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加强防护,降低VAP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人生命支持的主要手段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一旦发生VAP,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因此,明确VAP的危险因素,积极寻找对策成为ICU危重病人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分析VAP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VAP发生情况分为VAP组与非VAP组,统计两组资料,分析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结果 20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有70例发生VAP,占比为35.00%(70/200);VAP组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占比均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kg、营养不良、通气时间≥5d、吸痰次数≥6次、合并败血症是机械通气患儿并发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下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与其内源性和外源性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VAP的相关危险因子。方法对已确诊的VAP患者,通过支气管镜经保护性毛刷(PSB)采集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及分别用不同的采集方法采集内源性环境(气囊上滞留物、口咽部分泌物及胃液)及外源性环境(呼吸机管路吸气端、积水瓶、周围空气及护理人员的手)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作细菌分离鉴定,分析环境诸因素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相关性。结果17例VAP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培养阳性病例13例共培养出16株不同菌株,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占总数的87.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占总数的43.75%;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咽部分泌物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为75%、56.25%、50%,将各部位标本与下呼吸道标本的符合率分别进行卡方检验: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的符合率与除胃液以外的其它部位与下呼吸道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VAP相关危险因素中以内源性因素(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口咽部)为主,外源性因素处于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常见和高发于危重病人,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病率为9%-70%(平均20%-25%),病死率高达50%.69%。国内报道VAP发生率为43.1%,死亡率为51.6%。VAP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共同面临的一个临床难题,一旦出现,将造成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病死率增加等。本文对VAP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更好地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胜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20例机械通气患者中诊断为VAP 55例,VAP的发生率为45.83%.VAP的发病与年龄、APACHEⅡ评分、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时间和方式、呼吸机管道的污染等因素有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湿化器微生物污染、机械通气时间及机械通气方式等5个因素是最终保留的疾病相关因素.结论 VAP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根据VAP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