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技术对天然草原植被长势及返青期等进行监测与估测已经成为一种基础手段,本文通过利用MODIS影像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方法,对新疆天然草原2013-2014年春季牧草返青状况及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基于MODIS遥感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对返青期阈值进行分级的方法,形成年度返青率分布图,通过新疆天然草原多年返青期监测经验值进行预设,确定返青初期阈值并最终形成不同年度的返青率长势图,有效估测不同年份天然草原返青长势分布状况,对科学保护及管理草原,预判全年天然草原植被长势情况、建立草畜平衡调节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新疆天然草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草地发生严重退化,过去十年,新疆落实了第一轮、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21年继续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方法】本文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草原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效果入手,通过比较第一轮(2011-2015年)、第二轮(2016-2020年)和第三轮(2021-2025年)2021年和2022年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植被盖度和鲜草产量的不同变化趋势,以及比较2021年和2022年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植被盖度和产量的变化规律,评价分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草原群落盖度和植被鲜草产量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草原退化速度明显降低,草原生态逐渐恢复,持续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及修复取得显著成效。【结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草原生态恢复工程等草原重点生态保护性项目工程是利民惠民之举,有必要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3.
草原返青期做为草原植被物候期的始期,掌握返青期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了解草原生态系统全年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植被指数反映草原植被返青情况的效果,本文以天山北坡不同草地类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面观测点数据,根据草原植被物候期的发展规律,使用MYD13Q1(16 d,250 m×250 m分辨率)数据,并对数据中的NDVI、EVI、红外波段、近红外波段分别进行镶嵌、重采样、加投影等预处理过程,随后进行波段运算处理,得出不同的植被指数,再利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处理,以遥感的方式反演出地面监测点的返青情况。结果表明,利用植被指数对天山北坡的温性荒漠类草地进行监测得出的结果与地面监测结果一致,利用光谱指数对温性荒漠类草原植被的返青期监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其他草地类的遥感监测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掌握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状况,本文以2015年数据为主,通过与往年草地资源动态监测数据比较,评价了草原植被生长状况、草原生产力、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效益.结果显示:新疆草地资源总体恶化放缓,局部改善,高度、盖度、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表明新疆草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合理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在跟踪了解新疆农区高效肉羊品种选育推广体系重点示范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的基础上,【方法】结合产业动态信息和市场行情,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2022年新疆农区肉羊产业发展概况及2023年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2022年,农区肉羊监测点羊存栏、出栏稳中有增,羊繁殖率、羔羊成活率稳步提升,羊单位平均总成本增加,其中,饲草料成本持续大幅增加,技术应用成本、人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则呈下降趋势,单位利润增长放缓。【结论】预计2023年,饲草料价格上涨将导致羊单位总成本继续攀升,羊肉价格将继续震荡运行,但振幅区间有限,肉羊利润增幅收窄,羊肉消费和羊肉供给增速将放缓。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比对分析法探讨了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对天然草原生态和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2017年全疆草原监测数据与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前的2010年、“十二五”期间、近五年及上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全疆天然草原牧草长势总体平稳,综合植被盖度、综合植被高度比近五年(2012-2016年)增加了1.71个百分点和2.42厘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疆天然草原禁牧区鲜草产量比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前的2010年提高32.66%;比“十二五”期间提高了28.68%,比近五年(2012-2016年)提高了17.47%;全疆天然草原草畜平衡区鲜草产量比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前的2010年提高了26.53%;比“十二五”期间提高19.54%;比近五年(2012-2016年)提高了12%。天然草原超载率由实施生态补奖机制前2010年的33%降至目前的8.7%。新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在新疆塔城市灌溉条件下,2007-2009连续三年对阿尔冈金苜蓿、和田苜蓿、红豆草、小冠花和百脉根5种豆科牧草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牧草一般于4月份返青,7月中旬至8月初种子成熟,生育天数110~150d。最后一次刈割后再生草大部分于10月枯黄,生长天数150~180d。干草产量排序为:阿尔冈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牧草返青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新疆巴里坤县的农业部国家级监测点2012-2017年连续6年的牧草返青监测结果与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巴里坤县温性荒漠草原牧草返青开始时间相差不大,但由于不同年份返青期温度和降雨量间相互配置的变化严重地影响牧草的返青,同时天然草地牧草种类之间的差异也是影响返青进程的因素之一;由于沙生针茅和高枝假木贼对温度和降雨量的敏感程度不同,从而出现沙生针茅返青早、高枝假木贼返青晚的现象。由于2014年牧草返青前温度和降雨量均高于往年,这是所有牧草返青期均早于其他年份的原因之一;进一步证明了牧草的不同返青时期的迟早与此前一个月内的气温呈现负相关,气温越高返青越早,反之越晚。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天山北坡中段垂直带上三种典型草地类型植被基本优势种情况,以及三种草地类型在植被生长季内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实地观测固定样方法,每月固定时间监测植物群落基本特征数据。【结果】三种不同草地类型天然草地植物群落优势种不同月份所表现出的重要值和基本特征规律均不相同,三种草地类型植物群落各优势种的重要值在不同月份无固定规律,各优势种在不同月份的优势性也会有变化;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植物种类丰富,建群种植物主要为中生禾草和杂类草,优势种植物主要为无芒雀麦、鸭茅和羽衣草,生长季内草层平均高度为6.8~32.2 cm,植被盖度80%~100%。山地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优势种植物主要为苔草、羊茅和针茅,生长季内草层平均高度为6.3~12.6 cm,植被盖度62%~80%。山地荒漠植被稀疏,优势种植物主要为冷蒿、镰芒针茅和盐爪爪,生长季内草层平均高度为6.9~11.9 cm,植被盖度23%~35%,覆盖度较低,草地退化现象明显。【结论】天然草地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受降水量影响很大。本研究中不同草地类型各优势种植物各监测指标在不同月份呈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2021年新疆羊肉市场形势,展望2022年市场趋势,本文从价格、消费、产量、养殖成本和其它因素等五个方面,对2021年新疆羊肉市场形势进行分析,对2022年市场趋势进行展望。分析发现:2021年,新疆羊肉价格持续上涨不断突破历史高位,羊肉消费稳中有增,羊肉产量显著增长,肉羊养殖成本高位运行,其它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增多。2022年预计,新疆羊肉市场供需偏紧状况持续改善,羊肉价格波段式缓慢回调,羊肉消费温和增长,羊肉供给明显增长,肉羊养殖成本高位趋涨,其它因素影响趋于平稳。因此,政府应加强市场监测,做好羊肉市场调控;养殖经营主体应调整肉羊生产结构,控制养殖成本;消费者应调整肉类消费组合,合理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新疆巴音布鲁克羊坏死杆菌致病性,【方法】2020-2022年采集和静县患病羊腐烂蹄肢部等病理组织样品60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和细菌鉴定仪、高效液相质谱仪分别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和细菌鉴定。【结果】巴音布鲁克羊腐蹄病共分离到坏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3株致病菌,为混合感染。3株菌均可引起小鼠死亡,对小鼠的致死率为46.67%。【结论】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羊羊群中腐蹄病流行较为普遍,做好圈舍卫生消毒工作,对控制腐蹄病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2022年7月新疆某地区羊场600只2月龄羔羊,其中100只出现反应迟钝、食欲下降、腹泻、体温高达40℃、死亡羔羊高达60只,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喘、流鼻液和呼吸障碍,为了诊断该羊场出现的疾病。【方法】通过观察患病羊群的临床发病情况、对病死羊群的解剖检查、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特征初步判断为肺炎,细菌检测为杆状革兰氏阴性菌,PCR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为阳性、绵羊肺炎支原体检测为阳性。【结论】确定了新疆某地区羊场的呼吸道病变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及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草地监测是科学准确掌握草地资源与生态动态信息,科学分析与评估草地生产力的基础.本文对2013-2015年期间哈密市天山乡头道沟村国家级固定监测点进行定期、定点监测,获取了这一区域近3年来的植被种类、覆盖率、高度及鲜干草产量等数据.结果发现,近年来该监测点的草原植被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充分说明了围栏封育对植被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掌握东天山高寒草甸围栏封育对草地优势植被、群落生产力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解析围栏封育措施对东天山喀尔里克高寒草甸群被群落的响应机制,从而合理制定禁牧年限,优化利用政策,促进东天山喀尔里克区域高寒草甸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协同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通过调查对比分析东天山喀尔里克区域高寒草甸围栏封育3年后放牧样地和封育样地的群落优势种数量性状、群落生产力以及物种多样性。【结果】相较于放牧样地,围栏封育以后高寒草甸优势物种珠芽蓼、白尖苔草、线叶嵩草的功能性状得到显著恢复;群落盖度提高了6.27%,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73倍;但围栏封育显著降低了物种多样性(P<0.05)。【结论】3年短期围栏封育促进了高寒草甸群落生态和生产功能的恢复,但也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因此围栏封育在喀尔里克区域可以作为短期草原改良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新疆和静县草原放牧羊腐蹄病致病原因,【方法】2020-2022年采集和静县额勒乌鲁乡夏季草场放牧患腐烂蹄病羊蹄部组织病料和棉拭子样品60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采用细菌分离、细菌学生化反应、动物实验、药敏试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对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学分离,共分离到6株细菌混合感染,分别对各菌株进行动物实验,其中3株菌均可引起小鼠死亡,对小鼠的致死率80%。细菌鉴定3株菌分别为坏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通过荧光PCR鉴定方法确定病料中有节瘤拟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菌共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吩敏感性不同,对链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磺胺甲基嘧啶、头孢他啶耐药。【结论】新疆和静县额勒乌鲁乡羊腐蹄病是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明确了主要病原菌及其敏感药物,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加其他药物开展治疗,病羊痊愈,为该地区羊腐蹄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分析气候变化和温性荒漠草原主要植物产草量的之间关系。【方法】采用巴里坤县国家级固定监测点2011-2020年主要植物沙生针茅、银灰旋花、芨芨草、多根葱、醉马草物候观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近10年来研究区年均气温-1.694 5℃·a-1,降雨量平均每年减少0.064 2 mm·a-1,气候逐渐寒冷干旱化趋势明显;在近10年间,在以沙生针茅为建群种的温性荒漠草原,总生物量倾向斜率为-29.629 kg·a-1,与沙生针茅产草量倾向斜率-27.299 kg·a-1接近,说明沙生针茅为建群种的温性荒漠草原,沙生针茅的产草量决定总产草量的变化趋势;植物生物量与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植物的产草量与4、5月份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相关性不大,产草量与5-7月份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关系,平均气温和降雨量越高,植物生物量也越高。【结论】5-7月份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温性荒漠草原的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草地类型的划分是草地经营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是人们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培育草地的理论基础。为了简化原有繁杂的分类系统,紧紧围绕林业、草原和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新疆草地资源特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出新的草地分类系统和标准势在必行。【方法】本文参照2016年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结合现阶段林草融合机制与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的需求,草地类的名称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及农业部《草地分类》行业标准保持基本一致,并与国土三调土地分类标准相协调,取消亚类和组的分类;型的命名减少优势种数量的原则进行归并;面积小于平均值、仅分布局部地区、代表性不强的型归并到临近草地型或者删除;具有地方特色植物种类组成的特有型保留。【结果】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的11类687个型,调整归并为9类106个型。【结论】新疆原天然草地分类系统及草地资源资料是30多年前形成的,之后未系统地开展全疆草地调查,实际的草地类、型或分布范围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本分类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动草地资源本底数据的更新和数字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给予2021年4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收治的 1 例全身多处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敏感抗生素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局部创面采用烧伤再生医疗技术(MEBT/ MEBO)治疗? 治疗35 d后, 大部分创面愈合, 患者出院。出院后继续使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25 d,创面完全愈合, 愈后皮肤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掌握双带天幕毛虫虫害防治对策的理论依据,降低该虫害大面积爆发的可能行和危害性,试验采用研究该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新疆蒿类荒漠草原的绢蒿属植物是该类害虫危害的主要植被之一,寄生性的寄生蜂和寄生蝇、捕食性的蜘蛛和蚂蚁、病毒性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均可对该虫害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但是,近年来该虫害大面积爆发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说明应该给予虫害防治等基础性工作更高的重视,以期为草原保护和实际生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掌握哈密市2021年牛羊布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其检疫净化效果,为哈密市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方法,对2021年哈密市1439679份未免疫羊血清样品进行布病感染抗体全面监测,并根据三间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21年哈密市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为3.99%,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为(0.39%),其中羊的布病群体阳性率(5.66%)和个体阳性率(0.40%)分别显著高于牛的布病群体阳性率(2.05%)和个体阳性率(0.35%),(P<0.05)。春夏两季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0.42%)极显著高于秋冬两季(0.34%),(P<0.000 1);伊州区牛羊布病群体阳性率较高(5.45%),与巴里坤县羊(2.44%)和伊吾县羊(2.79%)布病群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P<0.000 1)。【结论】哈密市伊州区和伊吾县羊的布病阳性率相对较高,存在一定传播风险,这可能与伊州区养殖模式、交易方式、交易频次等因素密切相关,需继续加强布病检疫净化工作,强化调运环节的监管和检疫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哈密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