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40.0%噪声检测点8 h等效A声级不符合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强度最高为89.3dB(A),木粉尘、滑石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的检测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与职业有关的异常情况。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应加强噪声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失的影响。 方法 选择珠海市两家企业中同时接触甲苯和噪声人员78例为混合接触组,单纯接触噪声人员75例为噪声接触组,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办公室和后勤人员90例为对照组,进行现场甲苯浓度和噪声强度检测,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纯音测听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接触组各作业点甲苯浓度、噪声强度均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在高频段(3.0 kHz、4.0 kHz、6.0 kHz)听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频段听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混合接触组、噪声接触组的语频听力异常检出率(25.6%、22.7%)均高于对照组(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混合接触组的高频听力异常检出率(51.3%)均大于噪声组(24.0%)和对照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工龄≥ 5年者,混合接触组与噪声接触组听力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甲苯与噪声联合接触对听力损害有协同作用,应充分考虑联合接触因素的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选煤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32.5%噪声检测点8h等效A声级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8.8%煤尘检测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职业病。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煤尘,应加强噪声、煤尘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某外资铸造厂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状况,通过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对其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识别与检测。结果显示,该工作场所矽尘的STEL、TWA最高值分别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2.5倍和0.3倍,甲醇的STEL、TWA最高值分别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16.3倍和17.6倍,甲苯的STEL、TWA最高值分别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3.5倍和5.1倍,二甲苯的STEL、TWA最高值分别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3.8倍和3.9倍。噪声声级的最高值达103.0 dB(A)。提示,该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矽尘、甲醇、甲苯、二甲苯和噪声。只有严格履行建设项目的评价程序,才能实现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识别烟台市某起重机生产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苯、甲苯、二甲苯、噪声、手传振动、电焊弧光、高温及工频电场。喷漆间、调漆间个体长时间接触甲苯浓度(75.75~81.44 mg/m~3)和定点短时间接触甲苯浓度(101.70~113.90 mg/m~3)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铆工、电焊工和喷砂工个体接触噪声强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关键控制点是苯、甲苯、二甲苯和噪声。结论该项目应改进防尘毒措施,补充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警示标识,在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后可以达到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和保护工人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某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并确定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法、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机加车间喷砂机操作工接触的矽尘总尘时间加权浓度为1.6 mg/m~3,呼尘时间加权浓度为0.3 mg/m~3,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经整改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余各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净化间超声波清洗设备操作工接触的噪声强度为86.2 d B、超声波塑胶熔接机操作工接触的噪声强度为104.8 d B、粉料间粉料机操作工接触的噪声强度为85.2 d B,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其余各操作位工人接触的噪声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苯、甲苯、二甲苯、铜(按Cu计)铜烟、二氧化氮、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其他粉尘(总尘)、电焊烟尘(总尘)、矽尘、噪声和紫外辐射,其中苯、甲苯、二甲苯、矽尘、噪声的危害程度较高为关键控制点,工人作业时应注意工程防护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孙凯峰 《职业与健康》2012,28(3):297-298
目的通过对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沈阳工厂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说明该项目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探讨控制技术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聚丙烯粉尘)、毒物(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丁醇、丁酮)和噪声;除涂装区底漆间、清漆间的甲苯、二甲苯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粉碎间噪声超标外,其余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合格。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但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防噪声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山东省某除草剂生产企业异丙甲草胺、氟乐灵和莠去津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除草剂生产企业防控职业病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9月,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异丙甲草胺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甲苯、氯化氢、甲醇、硫酸、氢氧化钠和噪声等。氟乐灵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甲苯、氢氧化钠和噪声等。车间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苯、氯化氢、甲醇、硫酸、氢氧化钠和噪声的短时间接触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和最高允许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莠去津车间工作场所空气中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166.5 mg/m~3、119.6 mg/m~3)高于国家职业卫生限值标准。压滤和离心机(甲苯)确定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论山东省某除草剂生产企业的车间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运行有效,但仍需加强对现有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对离心的工艺或防护措施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浙江省某机械加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应对策略及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事项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砂轮磨尘、电焊烟尘和金属粉尘)、有毒化学物(苯、甲苯、锰及其化合物、二氧化氮)和噪声。其中电焊工为粉尘和锰及其化合物的关键控制岗位,电焊烟尘浓度高达5.10 mg/m~3,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4 mg/m~3),且锰及其化合物浓度达0.171 mg/m~3,超过职业卫生接触限值(0.15 mg/m~3);下料工和研磨工的接触噪声A声级分别达80.3和84.4 dB(A),属于噪声接触岗位,不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要求,应按提出的建议完成整改。结论机械加工厂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需加强对电焊工岗位粉尘和化学毒物防护,提高下料工和研磨工的噪声防护措施,以确保职业病危害应对策略正常运行,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某铸件制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定产生危害的主要环节和工序,为制定综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现场调查确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有害因素、粉尘和噪声,按国标要求采样、检测、判定.结果 监测岗位噪声强度超标率75.0%,接触粉尘岗位矽尘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超标,浇铸、熔化岗位一氧化碳浓度和泡漆岗位甲苯、二甲苯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该铸造业存在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