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应用舒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惠州市惠阳区心理康复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口服维生素C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钟小芬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9):1552-1553
目的:验证高压氧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安眠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治疗对98例单相抑郁发作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伴有明显失眠者(汉密尔抑郁量表得分≥16分)作疗效对比,高压氧组:心理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对照组:运用认知疗法和心理分析,口服舒乐安定,中药等对症治疗。每组均完成4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睡眠时间、早醒延迟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儋州市农垦那大医院就诊的1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检测患者认知功能。6周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WMS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疗效评价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2、4、6周后HAMD评分降低,WMC中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等评分明显升高,血清BDNF水平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升高血清BDNF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以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8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以及记忆商数各项评分与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S100β、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加用舒肝解郁胶囊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调节神经递质与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患者均使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使用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使用脑卒中评价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睡眠质量。比较用药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以及PSQI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睡眠质量,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社会心理因素方面探讨抑郁症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问卷(SSS)对40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和评估,根据睡眠状况分为伴发睡眠障碍组(276例)和不伴睡眠障碍组(133例)。以是否伴发睡眠障碍为因变量,以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社会心理因素为自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发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1)伴发睡眠障碍组在年龄、首发年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上高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在受教育年限上低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伴发睡眠障碍组在神经质、负性生活事件上的得分高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在主观社会支持上的得分低于不伴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OR=1.053,95%CI:1.020~1.086)、抑郁症状(OR=1.335,95%CI:1.226~1.455)、负性生活事件(OR=1.011,95%CI:1.003~1.019)是抑郁症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首发年龄(OR=0.970,95%CI:0.941~1.000)、主观社会支持(OR=0.926,95%CI:0.879~0.975)是抑郁症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偏大、首发年龄偏小、抑郁症状严重、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越差的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伴发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舒眠胶囊对抑郁症睡眠障碍者服用新型抗抑郁剂帕罗西汀1周后仍睡眠障碍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入选病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舒眠胶囊,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单一治疗。治疗1、2、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品不良反应(ADR)。结果治疗4周后,2组HAMD减分均较明显,治疗组减分率为46.9%,对照组为4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P0.05)。PSQI评分,治疗组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67.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PSQI减分率:治疗组(4.75±1.81)与对照组(6.27±1.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92,P=0.000)。治疗组减分率71.82%高于对照减分率53.76%(χ2=3.97,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舒眠胶囊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不增加ADR发生率,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另行高压氧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早醒时间和觉醒次数。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睡眠潜伏期(0.50±0.23)h vs(2.55±3.43)h、总睡眠时间(7.35±4.45)h vs(3.76±2.32)h、觉醒时间(1.20±0.82)h vs(3.15±2.13)h、觉醒次数(1.91±1.38)次vs(3.48±1.25)次(P<0.01)。两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临床好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6.69±5.01)分vs(14.85±5.46)分、临床好转率95.0%vs 77.5%、不良反应发生率7.5%vs 27.5%(P<0.05或<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高压氧治疗郁症性睡眠障碍起效快,睡眠障碍的症状改善明显,二者联合应用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减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女性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女性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末起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女性轻中度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舒眠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I组29例,口服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Ⅱ组29例,口服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舒眠胶囊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2周末起观察Ⅱ组较观察I组、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治疗6周末,观察Ⅱ组痊愈率及有效率高于观察I组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观察I组及对照组,睡眠状况优于观察I组及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舒眠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能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结果分为对照组(n=81)和观察组(n=99)。对照组PSQI总分<8分,观察组PSQI总分≥8分。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抑郁症病程、学历背景、婚姻状态等)、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评估,使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55.00%;睡眠障碍组与无睡眠障碍组的性别、学历背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的年龄、抑郁症病程低于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睡眠障碍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高于无睡眠障碍组,SSRS评分低于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抑郁症病程、HAMD评分、HAMA评分、SSRS评分均...  相似文献   

14.
周荣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14):2098-2100
目的 探讨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SD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3个月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行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药物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2组均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2组的抑郁情况(HAMD评分)、睡眠情况(PSQI分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治疗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利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抑郁症状及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中焦虑状态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9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焦虑合并睡眠障碍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及睡眠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焦虑、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治疗后,2组焦虑、睡眠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焦虑状态合并睡眠障碍临床治疗中帕罗西丁与小剂量奥氮平的联合应用,可通过对患者精神健康的有效改善,实现对其睡眠质量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与分析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肥城矿业中心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睡眠障碍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150例抑郁症患者中睡眠障碍者为118例,发生率为78. 67%,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居住地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情况、病程、合并慢性基础疾病及抑郁程度均是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其影响因素涉及面较广,应重视对存在上述影响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睡眠障碍不但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睡眠障碍可以加重抑郁症的病情,延缓其康复进程。从护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康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疾病康复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患者进行检测并分组,经同样治疗后比较存在严重睡眠障碍患者和睡眠障碍不明显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存在严重睡眠障碍患者的康复明显滞后于睡眠障碍不明显患者,睡眠障碍和患者的病情轻重及发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抑郁症的睡眠障碍直接影响其康复和预后,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与康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睡眠障碍与疾病康复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患进行检测并分组,经同样治疗后比较存在严重睡眠障碍患和睡眠障碍不明显患的康复情况。结果:存在严重睡眠障碍患的康复明显滞后于睡眠障碍不明显患,睡眠障碍和患的病情轻重及发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抑郁症的睡眠障碍直接影响其康复和预后,在抑郁症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