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马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措施。方法对12例马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及时动态观察各器官的临床指标,实施综合救治措施,及早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结果12例患者渡过疾病的急性期,痊愈出院8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马蜂蛰伤要及早治疗,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要及早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有效清除炎性介质,阻止脏器的进行性损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重型SARS合并MODS的临床救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的发病特点、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54例重型SARS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54例重型SARS患者均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9例(53.70%)并发MODS,死亡12例(41.38%);器官损害以肺脏和心脏损害最常见,其次是脑、血液系统、肾、肝脏。结论 重型SARS患者出现MODS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严重缺氧,故对其的救治应强调及时纠正缺氧状态;并需重视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自发脑出血是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的疾病,而脑出血病例中多合并有多器官功能障碍,明显增加了病死率和致残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MODS对减少死亡、减轻伤残、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ICH继发MODS的病因涉及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诸多方面,所涉及的发病机制,有“内毒素学说”、“代谢学说”、“自由基学说”及“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说”等,但目前尚不知MODS的确切发病机制,本文综合国内外对ICH继发MODS的病因的研究进展,从全身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瘦素与细胞因子水平的联动效应及其意义。方法:将重症感染患儿与健康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所选的重症感染患儿均合并MODS。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因子IL-6、IL-8、IL-10。结果:研究组的血清瘦素水平及细胞因子IL-6、IL-8、IL-1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研究组血清瘦素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有统计学相关性,其中血清瘦素与IL-6、IL-8负相关,与IL-10正相关。结论:血清瘦素与细胞因子水平在儿科重症感染合并MODS患者中明显增加,两者的联动效应是宿主抗感染的防御反应。监测血清瘦素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可有效辅助诊断儿科重症感染,并有助于其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通常是指2个或2个以上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生功能障碍。急性脑血管病并发MODS时,病死率明显增高,我科近2年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合并MODS患者46例,防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描述胡蜂蜇伤皮肤损害的分类及特征,探讨皮肤损害与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性,以及皮肤损害对重症胡蜂蜇伤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十堰市太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7例胡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蜇伤针数、皮肤损伤形态、各项临床检测指标及患者28 d存活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与胡蜂蜇伤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采用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进而采用岭回归分析以识别影响因子;胡蜂蜇伤皮肤坏死与器官功能指标间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AUC),以评价相关因素对重症胡蜂蜇伤的预测价值。结果167例患者中非重症104例(62.3%),皮肤表现以局部红肿、少许出血为主,蜇伤针数<30针,其中<10针53例(51.0%)、10~ 19针34例(32.7%)、20~29针17例(16.3%),多为单发、轻度器官损害;重症患者63例(37.7%),以皮肤坏死为主要表现,其中蜇伤>90针6例、61~90针6例、30~60针39例、10~29 针9例、<10针3例, 器官功能损害为多发且持续时间较长,该组患者皮肤坏死发生率、蜇伤针数、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重症组(P<0.05)。岭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蜇伤针数、皮肤坏死及SOFA评分对病情分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皮肤坏死与器官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蜂蜇伤针数对应的AUC值0.954,最佳界值0.870(敏感度0.889,特异度0.981), 其蜇伤针数的临界值(cut-off)为25;皮肤坏死对应的AUC值0.799,最佳界值0.598(敏感度0.857,特异度0.740);SOFA评分AUC值0.872,最佳界值0.643(敏感度0.825,特异度0.817)。结论 皮肤坏死及蜇伤针数是早期评估胡蜂蜇伤病情严重程度的简易、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将162例重度胡蜂蜇伤患者依据早期胸部影像学改变,分为观察组(有早期影像学改变)和对照组(无早期影像学改变),进行影像学改变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使用率、 APACHEⅡ评分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胸部影像学改变可以作为重度胡蜂蜇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ICU收治HELLP综合征合并MODS产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收治HELLP综合征合并MODS产妇的治疗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13例HELLP综合征合并MODS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13例患者中呼吸衰竭7例,急性肾衰竭3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6例,心功能衰竭5例,肝功能衰竭11例,消化功能障碍5例;死亡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出院(估计出院后短期死亡)1例,病情好转、痊愈出院11例。结论:及时发现MODS的征兆,及早由ICU医生介入干预,能够降低产科MODS病死率和围生儿死亡率,使患者得到最及时、恰当的救治。 相似文献
10.
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对创伤后高血糖病人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对创伤后高血糖病人促/抗炎细胞因子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影响,为极化液辅助治疗创伤后MOD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创伤后高血糖病人,随机分为极化液个体化治疗组(GIK组)和基础治疗组(C组).观察不同治疗组治疗3 d后创伤病人空腹血糖、乳酸、促炎细胞因子(CRP、TNF-α和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变化以及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GIK组治疗3 d后,空腹血糖、乳酸、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血IL-4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C组.GIK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MODS病死率虽略有下降,但与C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极化液个体化治疗创伤后病人可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和升高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对控制创伤后病人的高血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胡蜂蜇伤多表现为过敏反应和肝肾器官受损。现报道1例胡蜂蛰伤继发广泛性肠坏死的临床救治资料,以提高对此类鲜见并发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胡蜂蜇伤的临床表现多为过敏反应、局部毒性反应和多系统损害。胡蜂毒液引起中毒性肝损伤一般表现为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治疗后短期内可痊愈。现报道1例胡蜂蜇伤后继发肝细胞广泛性坏死、肝脓肿的罕见病例,以提高对此类并发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毒所致溶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18例胡蜂蜇伤溶血的患者入院后进行持续性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同时使用甲泼尼龙1g/d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溶血终止一两天后甲泼尼龙逐渐减量至停用,此后透析方式改为单纯血液透析。结果治疗两三天后患者的溶血均得到控制,1例并发腹膜炎者腹痛消失,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者出血停止。16例治愈,2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结论甲泼尼龙冲击联合血液净化能有效治疗蜂毒所致的溶血,对其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及腹膜炎也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泌乳素与泌乳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正常足月阴道分娩孕产妇不同时间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探讨PRL和泌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24例正常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产前、产后0h、2h、6h、12h、24h和48h母体血清PRL水平,记录泌乳始动时间,根据每日哺乳次数、新生儿排尿次数和哺乳后睡眠时间判断乳汁充足与否,分别于产后24h、48h分成乳汁充足组与不足组,比较两组的PRL水平。结果:①产后母体中PRL即开始分泌增加,产后2h达高峰,并于产后24h后维持在高于产前的水平上。②产后24h乳汁分泌不足组母体各时点血清PRL水平均低于充足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h乳汁不足组与充足组的各时点PRL更加接近,两曲线几乎重叠。结论:泌乳素(PRL)在产后分泌增多,产后2h达高峰,产后24h后维持高于产前的水平,PRL峰是泌乳始动的基础,维持高PRL和有效的乳头吸吮是保持泌乳的必要条件,但这并非为充足条件,产后乳汁分泌量的多少可能还受其他机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蜂蜇伤所致溶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蜂蜇伤患者发生溶血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65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溶血组(97例)和未溶血组(26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蜂蜇伤所致溶血的危险因素;利用Rstudio软件构建预测蜂蜇伤患者发生溶血的列线图模型,并使用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校准图验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最后利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该模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 溶血组较非溶血组更易发生呕吐、皮肤过敏、横纹肌溶解、急性肾损伤(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年龄≥45岁、未处理伤口、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蜂蜇伤患者发生溶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白蛋白(ALB)为蜂蜇伤患者发生溶血的保护因素(P<0.05);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 女性、年龄≥45岁、未处理伤口、APTT延长有助于为临床早期发现蜂蜇伤溶... 相似文献
16.
致炎性细胞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本文观察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法测定了 5 0例处于活动期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外周血的IL 1β、TNF α、IL 2和IL 6的炎性细胞因子 ,并同时记录病人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休息痛、握力和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以及血沉、C反应蛋白和RF滴度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外周血的IL 1β和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 ,IL 1β和TNF α水平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休息痛、握力和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以及血沉有明显相关性 (P <0 0 1或P <0 0 5 ) ,但IL 2和IL 6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无差异。结论 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的IL 1β和TNF α水平有助于评估疾病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17.
福清市水体污染状况与恶性肿瘤死亡率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水体污染状况及其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在福建省福清市和永泰县部分乡镇进行死因调查,并对其水体污染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饮用水中超标的指标有pH值、氟、铅、铁和锰,锰的超标率福清市显著高于永泰县(P<0.05)。(2)福清市地表水总氮、磷的超标率分别为55%和25%,而永泰县这2项指标的超标率均为0%,福清市总氮、磷的超标率显著高于永泰县(P<0.05)。(3)福清市微囊藻毒素检测阳性率为46.5%,显著高于水泰县的阳性率11.0%。(4)福清市恶性肿瘤的标化死亡率是永泰县的2倍,其中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肺癌、膀胱癌标化死亡率福清市均高于永泰县。结论福清市恶性肿瘤高死亡率可能与水体严重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幼保健》2017,(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免疫不孕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单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例作为A组,单纯免疫不孕症患者30例作为B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免疫不孕症27例作为C组,测定3组患者血清性激素[睾酮、催乳素、雌二醇、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同时测定抗精子抗体(As 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阳性率以及血清As Ab、EMAb阳性率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结果 C组患者睾酮、雌二醇、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均P0.05);3组患者FSH、LH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As Ab的阳性率高于A组和B组(χ~2=5.333,P=0.021);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清As Ab、EMAb阳性率与不孕不育呈正相关(r=0.428,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免疫不孕存有一定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是引发免疫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