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目的比较低速离心法(800 r/min)与过滤吸附法处理脂肪组织对移植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从16例健康女性腹部或大腿部获取脂肪后,对脂肪组织分别进行离心(离心组)和过滤吸附(过滤吸附组)处理,应用葡萄糖转运法和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行常规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组织学变化。结果过滤吸附组和离心组葡萄糖转运量分别为(2.00±0.36)mmol/L和(1.50±0.2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滤吸附组和离心组脂肪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0±3.0)%和(85.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7)。组织学观察显示离心组有少量脂肪细胞存在损伤,细胞膜破裂不完整;过滤吸附组脂肪细胞分布均匀,形态保持完整,基本没有损伤。结论过滤吸附法处理脂肪颗粒与离心法相比,脂肪细胞活性较高,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脂肪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楠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775-777
目的:探讨不同取脂部位所取相同体积脂肪中含完整脂肪细胞的大小数目以指导临床。方法:门诊20例要求多部位吸脂患者,机器负压抽吸前,分别以注射器抽吸法抽取腹部、大腿板状层脂肪,去除麻醉液、血液的液化脂肪标本各10ml,石蜡切片、HE染色、标注,镜下观察比较其大小、数目及密度。16例同时进行自体脂肪隆乳,随访半年至1年,观察床临疗效。结果:相同个体相同体积下腹部板状层脂肪镜下可见完整脂肪细胞,体积大、稀疏、数目少,大腿内外侧及臀部脂肪镜下观察脂肪细胞体积小、致密、完整脂肪细胞数目明显多于腹部。大腿及臀部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效果优于腹部脂肪。结论:相同个体相同方法相同容积(10ml)下,大腿内外侧板状层脂肪镜下观察,其完整脂肪细胞同腹部比较,数目多、排列致密、体积小。大腿及腹部脂肪颗粒移植隆乳后外观形态、大小与移植前比较,前者满意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80℃低温条件下冻存不同时间的脂肪组织颗粒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变化。方法:将吸脂后的脂肪经过洗涤、离心后低温保存,1周、4周、8周、12周、16周、20周、24周后,对复温后的脂肪组织颗粒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活性检测、SVF细胞培养等。结果:随冻存时间的延长,脂肪组织的结构及生物学活性逐步下降,冻存1周的脂肪组织活细胞面积(35.35±4.05)%较新鲜脂肪(79.25±7.44)%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存1周的脂肪细胞较新鲜脂肪细胞线粒体活性显著下降(P0.01),SVF细胞培养,冻存脂肪来源的贴壁细胞数量较新鲜脂肪显著减少(P0.01),且细胞生长缓慢、状态较差。结论:大多数脂肪细胞在一次冷冻保存过程中便失活,而冻存时间的延长与脂肪细胞活性降低的相关性并不明显,不推荐临床使用不添加保护剂直接冻存的脂肪进行移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使用新型冻存剂进行人源脂肪组织冻存及移植的有效性。方法标本来源于2022年1至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进行吸脂术的健康成年女性, 将获得的脂肪组织离心后随机分为9组, 分别采用不同的冻存液[A组、B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冻存时长(1、2、3个月组)于液氮中冻存。A组冻存液组分为右旋糖苷40(DEX)+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 B组冻存液组分为DMSO+DEX, DMSO组采用传统冻存液, 组分及配比为10% DMSO+20%胎牛血清(FBS)+70% DMEM-12。采用5 ml冻存管, 脂肪∶冻存液=3∶2, 每组冻存6管。脂肪组织复温后, 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定量分析, 通过阳性细胞数量与总细胞数量的比值计算Perilipin阳性率;采用CCK-8法测定脂肪细胞活性。选择健康无特定病原体级裸鼠38只, 根据移植脂肪使用不同的冻存保护剂(A组、B组、DMSO组)分为3组, 每组各12只, 另外2只作为day 0对照组, 各组脂肪冻存时间均为3个月。裸鼠腹腔麻醉后, 每侧背部注射复温后的冻存脂肪各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颗粒组织冻存后的活力及移植成活率。方法在-16℃、-80℃及-196℃条件下,经相应的低温保护剂处理,冻存脂肪颗粒组织,分别于2、4、8周复温后研磨,测定其活力与移植成活率,于移植后7周切取移植物,测量其体积,行苏丹3染色。结果-196℃组及-80℃组较好保持了脂肪细胞活力,冻存8周后活力分别达冻存前的70%和60%,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4,P=0.199);而-16℃组冻存2周后活力已不到50%,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时间延长表现为进行性下降趋势。-196℃组及-80℃组移植成活率与新鲜脂肪移植成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组移植成活率与新鲜脂肪移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6℃组移植物以炎性反应为主,几乎无成活脂肪细胞,其余各组均可见大量成活脂肪细胞。结论-196℃及-80℃条件下短期内(8周)冻存脂肪颗粒具有可行性,适用于临床移植需求。-16℃条件下冻存的脂肪颗粒活力明显降低,移植后虽可维持一定体积,但有可能仅起到一种软组织填充物的作用,在此温度下冻存的脂肪颗粒应用于临床注射无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FMSCs),观察低温冻存复苏后HAFMSCs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取12份自愿捐赠的孕16~20周羊水标本,采用改良两步法分离培养HAFMSCs,用含量不同的FBS、DMSO冻存液冻存细胞,液氮冻存12周后42℃水浴复苏,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速度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冻存复苏后HAFMSCs表型。对冻存复苏后的HAFMSCs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并分别采用油红O、von Kossa染色进行鉴定;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细胞冻存前后Oct-4、Nanog mRNA表达差异。结果细胞冻存12周后,不同的冻存方案对细胞存活率影响有差异,优化的冻存方案为DMEM/FBS/DMSO=50%/40%/10%。冻存复苏后的HAFMSCs呈漩涡状排列,生长曲线呈S形,与冻存前细胞生长曲线相似。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冻存复苏后细胞的MSCs表型CD29、CD44、CD73、CD90为阳性,造血干细胞表型CD34、CD45为阴性。成脂、成骨诱导21 d,油红O、von Kossa染色均呈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示冻存前后Oct-4、Nanog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FMSCs具有体外增殖快、分化能力强的优势;并可耐受短期冻存,复苏后细胞存活率高,生物学特征及分化潜能未发生明显变化,冻存液DMEM/FBS/DMSO=50%/40%/10%是较好冻存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压应力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为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及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将同等条件获取的脂肪颗粒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0 kPa)、25 kPa组、50 kPa组、75 kPa组、100 kPa组,用自制的反馈式气控压应力细胞培养装置分别持续加压(对照组不予加压),于加压后1、2、3、4d,分别做葡萄糖转移实验,同时取加压4d后的脂肪颗粒做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实验以及组织学HE染色,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脂肪颗粒活性的大小.结果 脂肪颗粒经不同大小压应力作用后,其转移葡萄糖的量随着压应力的增加而减少(P<0.01),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时间依赖性;MTT实验结果显示脂肪颗粒的吸光度值(A492nm)随压应力增 加而减少(P<0.05),且与葡萄糖转移实验相关(r=0.838,P<0.01);组织学切片提示脂肪细胞损伤率随压应力增加而增大(P<0.01).结论 压应力会损伤脂肪颗粒的活性,建议在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中,在受区分离开阔的空间,以尽量减少压应力对脂肪颗粒活性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同管径注射针注射的脂肪细胞活性,研究注射针管径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负压抽吸方式获得脂肪颗粒悬液200 ml;经双层纱布过滤并漂洗后,转入20支5 ml注射器,随机分为4组,每组5支注射器,其中1组为对照组。余3组以5 ml注射器连接不同管径注射针(12 G、16 G、18 G)匀速推出脂肪颗粒,每组分别注入5个15 ml离心管中。以Calcein-AM/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对照组及注射出的脂肪细胞活性,计算细胞成活率,比较注射针管径大小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经12 G、16 G、18 G注射针注射过程顺利,无明显阻力。通过Calcein-AM/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经不同管径注射针注射的脂肪颗粒中细胞成活率,对照组、12 G、16 G、18 G注射针管组细胞成活率分别为(83.53±7.92)%、(82.62±8.09)%、(75.78±10.94)%、(68.45±11.24)%,注射针管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G注射针管组细胞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位时间内注射一定量的脂肪颗粒随着注射针管内径减小,脂肪颗粒细胞成活比将随之降低,增大注射针管径可增高注射后细胞成活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皮肤组织经不同冻存-解冻法处理后,分离的毛囊干细胞的生长状况,寻找较好的组织冻存方案,为解决无法短期收集足量标本而不能有效获取毛囊干细胞的问题提供实验方法参考.方法 获取大鼠有两撮触须的上唇,经不同方法处理后,分离毛囊隆突部细胞.设立对照组:新鲜标本;实验组1:未加冻存保护剂-70℃冻存24 h;实验组2:4℃保存24 h;实验组3:1.4 moL/L.乙二醇作为冻存保护剂-70℃冻存24 h;实验组4:1.4 mol/L DMSO作为冻存保护剂-70℃冻存24 h;实验组5:1.4 tool/L DMSO作为冻存保护剂-70℃冻存3个月;实验组6:0.7 mol/L DMSO作为冻存保护剂-70℃冻存24 h;冻存各组降温速率为0.5℃/min.其中3~6组分别采用单用培养基漂洗快速复苏法和蔗糖+培养基漂洗快速复苏法做对比.比较经以上6种方法处理后分离的毛囊隆突部细胞的活力和贴壁、增殖情况.结果 经冻存+单用培养基漂洗快速复苏法,4℃处理组获得的平均细胞活力为90.38%±4.6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P值均<0.05),仅次于对照组94.00%±5.64%.1.4moL/L DMSO作为冻存保护剂无论冻存24h或3个月均可取得较高的细胞活力(56.00%±3.91%和47.25%±3.55%),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P值均<0.05).组3~组6经单用培养基漂洗快速复苏法和蔗糖+培养基漂洗快速复苏法复苏所得平均细胞活力分别是25.63%±2.32%和27.25%±2.56%、56.00%±3.51%和54.88%±4.03%、47.25%±3.01%和44.00%±2.98%、27.88%±2.20%和26.75%±2.26%,差异均不显著(P值均>0.05).各组毛囊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贴壁、增殖等能力)与细胞活力呈相关趋势.结论 皮肤组织在4℃条件短期内可保持原代培养细胞的活力;皮肤组织以1.4 M DMSO为冻存剂-70℃条件下保存可较长时间保持细胞活力,较适合小鼠皮肤组织的保存,为毛囊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复合血管基质片段细胞( 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 cells,SVFs)细胞疗法对移植颗粒脂肪组织血管化的影响,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术式.方法 取患者植皮术后废弃的皮下脂肪,提取SVFs.用DiI染色观察SVFs染色标记情况,锥虫蓝染色观察SVFs活性.将0.3 ml待移植的脂肪颗粒分别与0.2 ml下列细胞混合:①复合有VEGF的SVFs(A组);②SVFs(B组);③DMEM完全培养基(C组).按照随机化原则将3组脂肪组织混合物分别注射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每只裸鼠背上注射3个点(共12只).观察移植物外形、成活情况、湿重、直径,HE染色及CD31染色镜下观察并计数毛细血管密度.使用SPSS 16.0进行方差分析检验.结果 新鲜提取的SVFs可被DiI标记染色,加用VEGF仍能保持较好的细胞活性,移植术后2个月3组移植脂肪的湿重为:A组(191.90 ±9.81)mg、B组( 177.01±10.50)mg、C组(92.05±8.30)mg,A组>B组>C组(P<0.01).移植物直径为:A组(0.49±0.24)cm、B组(0.40±0.26) cm、C组(0.32±0.28) cm,A组>B组>C组(P<0.01).CD31染色镜下,每高倍镜视野微血管密度:A组(14.58±2.06)个、B组(11.55±2.18)个、C组(7.87±1.55)个,与B组和C组比较,A组较少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坏死凋亡细胞.结论 结合VEGF因子的SVFs辅助脂肪移植是一种临床可操作性强、简便可行的较理想的细胞疗法,比单纯SVFs更能有效地促进移植脂肪血管化.  相似文献   

11.
小牛血清及维生素对小鼠生精上皮细胞冻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及小牛血清 (NBS)对冻存小鼠生精上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 :在DMEM培养液 10 %二甲基亚砜 (DMSO)的基础上 ,分别添加 0~ 2 0 %NBS ,以及在DMEM培养液 10 %DMSO 10 %NBS的基础上 ,分别添加 15 0 μg/mlVC及 5 0 μg/mlVE,冷冻保存 7d龄小鼠生精上皮细胞 ,37℃水浴复苏 ,锥虫蓝染色检查细胞复苏率。 结果 :冻存液中分别含 0、5 %、10 %及 2 0 %NBS时 ,细胞复苏率分别为 83.4 %、84 .7%、85 .7%及 83.6 % ,各复苏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冻存液中分别含 15 0 μg/mlVC及 5 0 μg/mlVE时 ,细胞复苏率分别为 88.0 %及 82 .9% ,其复苏率与未加维生素的冻存液组 (85 .7% )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在冻存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BS及添加抗氧化剂VC或VE,对小鼠生精上皮单细胞冻存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不能显著提高细胞复苏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自体脂肪颗粒及微粒皮混合移植修复大面积烧伤深度创面的效果. 方法选择20例重度烧伤患者,采用自身同体对照法,将患者双侧肢体或躯干对称部位创面分为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和微粒皮组,分别行自体脂肪颗粒+微粒皮(体积比1:1)混合移植和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后30、45、60 d计算2组创面愈合率;术后7、14、21、28 d取创面组织,行HE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结果移植术后30、45、60 d,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6.3±3.1)%、(76.4±6.1)%、(96.2±1.5)%,均明显高于微粒皮组的(28.3±2.0)%、(47.3±4.8)%、(85.4±2.2)%(P<0.01).HE染色显示脂肪颗粒+微粒皮组创面上皮化早于微粒皮组,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脂肪颗粒+微粒皮组PCNA阳性细胞较微粒皮组多,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 结论自体脂肪颗粒+微粒皮混合移植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胰岛素及自体真皮颗粒对培养及移植的脂肪颗粒活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培养中的幼鼠脂肪细胞,分别添加bFGF、VEGF、EGF、胰岛素及自体真皮颗粒,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组脂肪细胞活性,分析其作用效果;通过对移植体的大体观察、质量测定、HE染色、微血管数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比较各组添加物对脂肪组织活性的影响。结果除真皮颗粒组及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最佳脂肪细胞活性浓度基本一致,且其细胞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中对照组可见较大区域坏死灶、囊样脂肪池。实验组脂肪细胞大小不一,存在大量的小体积脂肪细胞;除胰岛素组外,各实验组移植物残余质量及各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随移植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缩小。结论bFGF、VEGF、EGF及胰岛素均能不同程度提高脂肪细胞活性,bFGF、VEGF、EGF及自体真皮颗粒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脂肪颗粒移植后的移植物质量,改善脂肪组织的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抽取脂肪对移植后脂肪成活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女性患者,其左、右侧腹部分别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实验组)和传统侧孔抽脂针(对照组)抽取脂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葡萄糖转移实验,比较两组脂肪细胞体外活性差异。于20只裸鼠背部左、右侧各取1处,分别注射两组脂肪至皮下,每处注射400 mg脂肪。注射后4、12周,观察注射区反应后,取出移植物行大体观察、残留质量测量,组织学观察脂肪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饱满均一、脂肪血管结构更丰富;实验组葡萄糖转移量为(3.049±0.26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8±0.250)mmol/L(t=2.956,P=0.010)。裸鼠体内注射后4周,仅对照组1处注射区发生脂肪液化;注射后4、12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形态更清晰、血管更丰富、坏死更少;实验组移植物残留质量、MVD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能减少抽吸过程中对脂肪细胞的损害,进而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低温及深低温保存后移植血管的细胞代谢活性及组织结构变化情况,探讨低温-深低温序贯保存人体血管的可行性与安全时限. 方法 取人的髂动脉和脾动脉,于4℃UW液中分别保存72 h、1周、2周、3周和4周,得到的血管一部分分别行氯化硝基四氮咗蓝(NBT)染色和HE染色.另一部分继续于-80 ℃下深低温冻存4周,复温后分别行NBT染色和HE染色,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血管组织和细胞结构变化. 结果 冷保存2周时的血管NBT染色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保存后1周,冻存前后的染色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冻存者的染色时间与新鲜血管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4℃冷保存时间的延长,血管组织结构的破坏加重,当保存时间超过2周时.血管损伤更加明显及严重;4℃下保存越久的血管,再行-80℃冻存后其超微结构破坏越重,当4℃下保存时间超过1周时,血管损伤更加明显及严重. 结论 4℃UW液冷保存人体动脉的安全时限为2周;4℃UW液冷保存1周以内的血管再行-80℃深低温冻存,其细胞代谢活性与组织结构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6.
离体角质形成细胞热损伤模型建立及细胞凋亡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离体KC热损伤模型,了解不同温度热损伤后KC凋亡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人KC,分别以37、41、43、45、48、51℃孵育KC 10 min.用锥虫蓝染色初步观察KC死亡情况,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和死亡情况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热损伤对KC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锥虫蓝染色、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随着热损伤温度的升高,KC中凋亡和死亡细胞逐渐增加;45℃时KC凋亡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3±3.2)%、(14.1±1.6)%,48℃时各为(27.7±5.1)%、(58.0±4.2)%,51℃时KC死亡率高达(83.0±5.3)%.噻唑蓝法检测结果 显示,45℃热损伤条件下KC生长出现平台期.结论 热损伤能造成离体KC凋亡、生长受抑制,45℃孵育10 min为构建KC热损伤模型的较好条件.该模型可用于研究KC热损伤后的凋亡情况及其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取材及处理方法对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行脂肪移植的就医者10名,在同一受术者双侧大腿前内侧分别用20ml注射器及吸脂机(吸脂负压60k Pa)抽吸脂肪,吸脂针头直径均为2.5mm,将取出的脂肪经过静置及不同转速和不同时间的离心处理,采用完整脂肪细胞计数及组织学观察脂肪细胞的形态。结果:应用注射器法和吸脂机法吸出的脂肪经静置后,两组在完整脂肪细胞计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也显示两组的脂肪细胞细胞壁均较完整;对比不同转速(1000转2min和3000转2min)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情况,分别为77%和74.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不同离心时间(2000转1min和2000转3min),两组完整脂肪细胞比率分别为71%和68.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上看到,高的离心转速和长的离心时间相对于低的转速及短的离心时间而言,在脂肪细胞挤压变形及细胞壁受压情况要更加明显一些。离心后与离心前完整脂肪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但组织学切片上仍可观察到离心后较离心前脂肪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结论:在一定离心转速及离心时间范围内,离心与否以及不同转速与时间在脂肪细胞完整率上无明显差别,离心与静置相比以及高的离心转速和长的离心时间较低的离心转速和短的离心时间相比,脂肪细胞受压变形更明显一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抽取脂肪对移植后脂肪成活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行腹部脂肪抽吸术女性患者,其左、右侧腹部分别采用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实验组)和传统侧孔抽脂针(对照组)抽取脂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葡萄糖转移实验,比较两组脂肪细胞体外活性差异。于20只裸鼠背部左、右侧各取1处,分别注射两组脂肪至皮下,每处注射400 mg脂肪。注射后4、12周,观察注射区反应后,取出移植物行大体观察、残留质量测量,组织学观察脂肪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饱满均一、脂肪血管结构更丰富;实验组葡萄糖转移量为(3.049±0.26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8±0.250)mmol/L(t=2.956,P=0.010)。裸鼠体内注射后4周,仅对照组1处注射区发生脂肪液化;注射后4、12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脂肪细胞形态更清晰、血管更丰富、坏死更少;实验组移植物残留质量、MVD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前置式脂肪抽吸针能减少抽吸过程中对脂肪细胞的损害,进而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瘦素促进移植颗粒脂肪成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瘦素是否具有促进移植颗粒脂肪组织成活的作用。方法 取大鼠腹部皮下脂肪组织制成颗粒脂肪 ,分别用NS及 2 0ng ml瘦素处理后行自体头皮下移植。在不同观察时间取出移植组织称重 ,同时行HE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染色。实验结果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 ,用瘦素处理的组织其周围包膜薄 ,脂肪细胞坏死融合少 ,重量维持率在移植 10、2 0、4 0d后分别为 10 8 3%、83 3%、6 6 3% ,和NS处理相应时间组6 0 0 %、4 2 1%、39 5 %的重量维持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移植组织内VEGF染色强度较高。结论 瘦素对移植鼠颗粒脂肪组织具有促进成活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移植组织的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20.
高浓度瘦素自分泌诱导脂肪细胞瘦素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林  赵锋  巫国辉  袁铿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2):1696-1699
目的:观察高浓度瘦素对人脂肪细胞分解代谢及脂肪蓄积的直接影响,探讨瘦素自分泌调节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成人皮下脂肪组织,常规提取和培养前脂肪细胞,待细胞融合后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后分为二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分别培养于瘦素终浓度为100ng/ml、1000ng/ml的培养液a中。于培养48h、72h收集培养液检测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取脂肪细胞行油红O染色并图像分析计算脂肪细胞中脂肪颗粒的积分光密度。结果:与低浓度组相比,瘦素作用48h、72h后,高浓度组培养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均下降[(0.16711±0.011900)mmol/L VS(0.20589±0.008738)mmol/L,(0.17544±0.013920)mmol/L VS(0.23567±0.026220)mmol/L,甘油含量均减少(28.1733±0.91377)μmol/L VS(30.2456±0.30084)μmol/L,(28.9367±0.79530)μmol/L VS(31.8567±0.79024)μmol/L],而脂肪颗粒积分光密度则升高(461136.89±12049.947 VS418570.33±5668.129,441566.56±5921.602 VS 390133.67±7001.304)。结论:高浓度瘦素长时程作用脂肪细胞,可延缓脂肪分解代谢,增加脂肪蓄积。高浓度瘦素经自分泌诱导脂肪细胞产生瘦素抵抗,可能对肥胖发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