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肿瘤医院1997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14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对其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应用log-rank检验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 PI),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并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2.0%、15.5%和6.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确诊时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及数目﹑肝转移灶分布、肝转移瘤诊断时间﹑是否合并肝外侵犯﹑肝转移灶是否手术﹑是否行化疗及化疗方案的选择等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血清CEA水平﹑有无肝外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及数目﹑原发病灶切除和化疗方案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患者生存率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及转移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血清CEA水平﹑有无肝外转移﹑肝转移瘤大小和数目等因素与预后明显相关.PI值可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00例结直肠癌首发肝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及肝转移后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者、姑息切除者和无法切除者的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8、19和18个月(P=0.000).对于无法行肝转移灶完全切除的患者,肝转移后化疗联合局部治疗和不治疗患者的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个月和6个月(P=0.000).一线治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的肝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个月和16个月(P=0.000).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治疗方式、肝转移灶的手术方式、肝转移后的综合治疗以及一线治疗的疗效均与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的手术方式、肝转移后的综合治疗和肝转移后一线治疗的疗效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肝转移灶完全切除、肝转移后进行综合治疗以及肝转移后一线治疗有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根治性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切除术的60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肺转移瘤切除术后和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3.7%和7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瘤数目和无瘤间期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率有关(均P<0.05),肺转移瘤切除前癌胚抗原(CEA)水平、肺转移瘸数目、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肺转移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瘤数目和无瘤间期是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2.691,95% CI为1.072~6.754;OR=0.979,95% CI为0.963~0.994),肺转移瘤数目、有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是肺转移瘤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3.319,95% CI为1.274~8.648;OR=3.414,95% CI为1.340~8.695).结论 经过严格选择的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尤其是单发肺转移及无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可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ou ZW  Ren JQ  Wan DS  Chen G  Lu ZH  Pan ZZ  Li LR  Wu XJ  Ding PR 《癌症》2006,25(9):1149-1152
背景与目的: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因素仍未明确,本文旨在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9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根据Cox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预后指数(prognosticindex,PI),并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比较各组的生存率。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04%、17.73%、11.48%。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肝外病变、原发灶切除、肝转移瘤切除、肿瘤大体类型、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大小、分布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切除、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和大小与预后有关。根据PI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3组的生存率两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转移瘤切除、血清CEA水平、肝转移瘤数目和大小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可行肝转移灶切除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I值可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5.
30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300例结直肠癌首发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转移后的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0例患者中,原发病灶位于结肠者152例,位于直肠者148例.原发肿瘤为管状腺癌272例,黏液腺癌18例,类癌5例,印戒细胞癌4例,鳞癌1例.原发肿瘤为高分化19例,中分化217例,低分化27例.无区域淋巴结转移104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162例.原发肿瘤分期为Ⅰ、Ⅱ期62例,Ⅲ、Ⅳ期为237例.同时性肝转移206例,异时性肝转移94例.肝转移灶为单发48例,多发252例.肝转移灶最大直经≤5 cm249例,>5 cm 51例.300例患者转移后中位生存期为19.0个月,肝转移后1、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9.0%、29.0%和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KPS评分、组织学分级、原发肿瘤T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分期、有无脉管瘤栓、肝转移灶部位、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肝转移灶数目、同时合并其他转移均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脉管瘤栓、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最大直径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KPS评分、脉管瘤栓、肝转移灶数目和最大直径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KPS评分越高、无脉管瘤栓、肝转移灶数目越少、转移灶最大直径越小的患者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6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7.1个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30.8%和12.4%。病理组织分级、TNM肿瘤分期、肺转移灶大小、肺转移灶数目、是否合并肝转移和治疗方式不同的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结直肠癌、高TNM分期、合并肝转移及单纯化疗是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低分化、高TNM分期、合并肝转移及单纯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切除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实施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在我院实施结直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且获得随访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4例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40.9%和25.0%.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瘤栓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而性别、年龄、原发灶位置、肿瘤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转移瘤数目以及转移瘤分布与术后生存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区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实施同期手术切除,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张明  张阳  吴涛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11):1003-100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6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原发肿瘤分化程度、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肝外转移灶数目、针对肝转移灶的治疗方式等5个因素对其预后有显著意义,16例≥70岁且<80岁老年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化疗组的生存期并不优于最佳支持治疗组,Cox回归显示上述5个因素均为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相关因素。结论 原发肿瘤分化越差,患者的预后越差;肝转移多发病灶组较单发病灶组以及肝转移灶最大直径≥5cm组较<5cm组的远期生存率低;合并肝外转移灶越多,预后亦越差;采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的患者比采用单一方法治疗者的生存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收治的52例CRC患者,男性29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为(54.5±13.2)岁;肿瘤原发部位为结肠30例,直肠22例;病理类型为腺癌23例,管状腺癌19例,黏液腺癌10例;分化程度为高分化19例,中分化23例,低分化10例;Dukes分期为A期9例,B期20例,C期19例,D期4例;远处转移情况为肝转移17例,肺转移15例;治疗方式为根治术35例,姑息治疗17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及治疗方式与CRC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40岁)、肿瘤直径(4~8 cm)、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治疗方式(是否接受手术根治)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影响CRC预后的因素有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治疗方式等,临床应注重早期筛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1996至1999年间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检取5个以上淋巴结均无转移的2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病理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判定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浸润深度较浅,肿瘤小,血清CEA值低.5年生存率为73.8%(175/237).结论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施行根治术后预后较好,浸润深度和术前血清CEA值是其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伴肝转移91例患者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颢  张剑军  孟志强  陈震  林钧华  周振华  王琨  马鑫  刘鲁明 《肿瘤》2008,28(2):153-155,16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1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生存因素。结果:91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6.8个月,1年生存率为61.54%,3年生存率为14.79%,5年生存率为8.87%。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手术、肝转移分期、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物理治疗、化疗和新药使用与患者的生存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分期、原发病灶手术切除、介入治疗、物理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是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患者应积极切除原发病灶,进行介入、物理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探讨同期手术是否存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转移灶切除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期手术组(同期组)40例,分期手术组(分期组)13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同期组和分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2.9±72.3) min和(326.5±140.2)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37.5±298.0) ml和(594.6±430.5)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2±8.1)d和(25.8±8.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组和分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3.8% (P =0.053).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患者.同期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57.0%和37.4%,中位生存时间为40.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4.0个月;分期组患者l、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58.7%和36.7%,中位生存时间为38.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3.0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手术是治疗可切除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的措施,与分期手术比较,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多学科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包含了手术治疗、局部治疗、转化治疗、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措施。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常需要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全程治疗策略方能使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因此,明确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临床治疗选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肝转移过程包括了肿瘤细胞的浸润,在血液循环中的生存,进入肝脏并进行增殖;此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分子标记,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临床靶向治疗的主要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的主要靶向器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肿瘤微环境、信号传导途径、染色体的异常、增殖与凋亡调控基因的异常等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重要的机制,结直肠癌肝转移是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其机制能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