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15-18
目的探讨血乳酸与乳酸清除率监测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6 h、入院后24 h、入院后72 h均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根据入院时血乳酸水平分为乳酸正常组与乳酸升高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预后,同时根据两组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回顾性分析两组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的差异。结果乳酸正常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乳酸升高组(P0.05);存活组患者入院后6h、入院后24 h、入院后72 h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0.05或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6h、入院后24h、入院后72h各个时间点血乳酸水平均低于死亡组(P0.05或P0.01);存活组患者入院后6 h、入院后24 h、入院后72h各个时间点乳酸清除率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监测动脉血乳酸水平与乳酸清除率能有效评价患者的病情与预后。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5):421-424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危重脑损伤患者早期的肝、肾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舞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32例GCS评分≤8分的危重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2、3、5天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并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存活14例(生存组),死亡18例(死亡组)。死亡组患者年龄高于生存组(P<0.05)。2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2、3、5天ALT和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患者入院后第5天ALT水平高于入院后第2天(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后第3、5天BUN水平高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天(P<0.05),入院后第5天Scr水平高于入院时和入院后第1天(P<0.05)。生存组患者入院后第2、3、5天的BUN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入院后第3、5天Scr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结论通过观察重症脑损伤患者肝、肾功能可及早调整相关治疗,有利于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在百草枯(PQ)中毒肺纤维化患者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30例健康对照组于受检时,30例PQ中毒患者于入院时及入院后7 d、14 d、28 d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和TIMP-1的水平。结果 PQ中毒患者入院时、入院后7 d、14 d血清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中毒患者入院后7d血清MMP-9水平较入院时及入院后14 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中毒患者血清MMP-9水平于入院后7 d达高峰。PQ中毒患者入院后7 d、14 d、28 d血清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中毒患者入院后14 d血清TIMP-1水平较入院后7 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中毒患者血清TIMP-1水平于入院后14 d达高峰。结论 MMP-9和TIMP-1在PQ中毒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例 1:女 ,2 6岁。吞服阿米替林 2 5g ,4h后送入院 ,入院时中度昏迷。例 2 :男 ,2 9岁。吞服阿米替林 1 2 5g,6h后送入院 ,入院时深度昏迷。两患者入院后均立即洗胃、输林格氏液、吸氧 ,并给予中枢兴奋剂美解眠 ,2例患者入院时均有瞳孔散大、心动过速 ,呼吸短促及尿潴留。例 1入院后 4h左右突然癫痫大发作 ,予以对症处理 ,入院后 5h意识转清 ,问话能正确回答。例 2入院后 5h左右出现手足抽动 ,出现癫痫小发作 ,8min左右出现了痉挛发作 ,持续 2min ,颜面发绀 ,四肢偏硬及抽动 ,口吐白沫 ,经人工呼吸后 2~ 3min出…  相似文献   

5.
张理想  徐健  周晓娟  詹玲 《安徽医学》2019,40(12):1332-1335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172例心房颤动患者,依据术后3个月内是否再次入院分为再入院组(29例)与非再入院组(143例),分析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体质指数(BMI)、年龄、心房颤动类型、是否合并有其他心律失常及基础合并症个数是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再入院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年龄、心房颤动类型、是否合并其他心律失常及基础合并症个数是预测心房颤动术后再入院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病人再入院原因。方法分析64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再入院病人情况及诊治。结果本院1995年3月~2005年3月成功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1450例。术后再入院64例,再入院率4.41%,再入院的原因有:继发出血,腺体残留,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尿道狭窄,尿路感染。结论继发出血,腺体残留及反复发作肉眼血尿是再入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林燕  赖华  徐若梅 《四川医学》2010,31(2):182-183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生后1年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BPD患儿生后1年内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资料。结果7例BPD患儿生后1年内再入院18次,平均(2.97±0.97)次,再入院平均住院时间(16.1±10.1)d;18次入院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喘息14例次。结论BPD增加了生后1年的再入院风险,再入院时间长。BPD增加了生后1年下呼吸道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绿色通道制度实施效果及昼夜差异。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1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为rt-PA组(91例)和对照组(84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rt-PA组患者根据发病/入院时间分为日间发病/入院组(6:01~18:00)和夜间发病/入院组(18:01~6:00),比较发病至溶栓开始各阶段所用时间的差异和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rt-PA组入院后1 h、入院后24 h和入院后7 d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rt-PA组入院后1 h、入院后24 h和入院后7 d的NIHSS评分低于入院时(P <0. 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rt-PA组中,无论参照发病时间还是入院时间分组,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发病至入院时间和入院至溶栓开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每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在溶栓后得到改善(P <0. 01),然而日间组与夜间组之间入院时、溶栓后1 h、溶栓后24 h和7 d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绿色通道溶栓可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昼夜因素对绿色通道溶栓的实施效率无影响,所以24 h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制度需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根治术后出院30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行择期胃癌根治术755例患者,再入院的定义为出院后30d内非计划再次入院。随访直到出院后30d,收集资料,确定再入院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采用统计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755例患者出院后30d内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率为7.2%。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RS2002评分≥3分(P=0.02)以及首次住院曾经发生术后并发症(P=0.006)是出院后30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首次住院曾发生术后并发症及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是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加强营养支持及努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可降低再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70例中小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钻孔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钻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记录钻孔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周、入院后3个月、入院后6个月的脑中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1)钻孔组患者入院后手术介入时间为(3.06±2.03)d,手术时长为(29.69±7.38)min,术中出血量为(13.66±4.27)mL,术后血肿清除率为(80.23±12.33)%,术后导管拔除时间为(3.11±1.49)d,术后GCS增长(3.17±1.25)分,术后1周肌力改善率为65.7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后3周、3个月、6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低、ADL评分均较入院时高,且钻孔组患者入院后3周、3个月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相似文献   

11.
陈绩  蒋礼萍  杨春莲 《吉林医学》2015,(7):1447-1448
目的:评估改进后的入院宣教方式对患儿家属入院宣教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将新入院患儿家属3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80例,采取原有的常规入院宣教方式,即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儿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口头宣教;观察组180例,入院后责任护士给予家属看录像、提供书面资料、口头强调相结合的宣教方式,两种方式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入院宣教的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进入院宣教方式,明显提高了患儿家属对入院宣教的知晓率,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的特点。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8例分为轻、中、重3组。测定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 F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血小板( PLT)等各项指标在颅脑伤入院时及入院后3,7天的变化,比较3组入院时的PT,APTT,FBG的值。结果:轻型组入院时与入院后3天比较,4项指标FB、APTT、PT、PLT无显著差异,与入院后7天比较4项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中型组入院时与入院后3天比较,PT、FBG有统计学差异,而APTT、PLT间差异不明显,与入院后7天比较,4项指标均显著增加( P<0.05);重型组在入院时与入院后3天,7天比较,4项指标均显著增加(P<0.05)。各项指标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监测有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预测进展性颅内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497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术中资料,根据出院后是否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61例)和非再入院组(4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术中资料,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再入院组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切除范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前合并症(OR=2.56)、切除范围(OR=1.78)、术后并发症(OR=3.24)是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症、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是胃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30 d内非计划再入院的危险因素,非计划再入院最常见的原因为胃排空延迟和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4.
李向春 《吉林医学》2010,31(36):6865-6865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入院后睡眠质量。方法:通过采取对230例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访谈式调查方法。结果:61%的调查对象入院后有不同程度睡眠质量下降。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入院后给予心理支持,环境支持,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汪明慧  高燕  袁鲁亮 《当代医学》2010,16(27):70-70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右下腹疼痛2个月,加重2d入院。既往体健。入院后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行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下床活动后突然出现持续性胸闷、气短,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演变规律,为指导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创伤性休克患者96例,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6h、入院后24h采外周静脉血,检测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另选择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创伤性休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LT在及从入院时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6h开始下降,24h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T、APTT在入院时及入院后6h开始延长,入院后24h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T在入院时到入院后6h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24h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在创伤性休克组各时间点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早期即出现凝血功能受损,并在24h内呈动态改变,动态监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对评估伤情、判断预后和指导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的动态变化与病情转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住院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 方法 :对我科 1987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 ,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 0 0例 ,观察入院即刻、入院后 1、2、4、6、8、2 4、36、4 8、72、96、12 0、14 4h和 16 8h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结果 :心肌梗死后收缩压存在动态变化 ,以入院即刻以及入院 1h血压为著 ,而舒张压无动态改变 :血压水平与梗死部位无明显关系 ;175例发生低血压 ,2 5例发生休克 (其中 10例死亡 ) ,入院 1周后死亡者占住院期间总死亡人数的 30 % ,而入院 2周后降至 5 %以下。 结论 :心肌梗死后收缩压存在动态变化 ,入院 2h后血压维持在较低、且比较稳定的水平 ,对于低血压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应用升压药物 ;血压监测至少应持续 2周  相似文献   

18.
对发病后一周以内入院的112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发病后6 h 以内总体入院率为42 % ,其中脑出血组为60-4 % ,脑梗塞组为28-1 % ;发病后6 h 以内完成CT 检查者为30-3 % ,其中脑出血组为41-7 % ,脑梗塞组为21-8 % 。对入院时间的长短与神经机能缺损评分作相关分析,表明病情越重入院时间越短,反之则长。59 例迟于6 h 入院的患者延迟入院的原因,至少半数以上系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所致。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9岁。1年半前因患肾炎口服强地松(每日30mg),直至此次入院后11天。此后加大剂量为每日45mg。入院后28天患者上腹疼痛、泛酸、未作处理。入院后39天,突感上腹剧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原因。方法: 对13例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中有排尿困难9例,其中膀胱颈挛缩5例,后尿道狭窄3例,腺体残留1例;膀胱结石1例;附睾炎3例。结论: 后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和附睾炎是前列腺切除术后再入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