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超选择免疫法,诱导BALB/c小鼠对正常人肝细胞抗原产生选择性低免疫反应后,二步腹腔注射人肝癌细胞悬液,2~4周后用人肝癌细胞作强化免疫动物1次,取出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用PEG法融合制备杂交瘤。采用细胞抗原ELISA法,同时测定培养上清对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的免疫反应,筛出一株能稳定分泌抗人肝癌细胞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HCMP-1MAb)的杂交瘤细胞株。HCMP-1MAb是一种IgG2a亚型的单抗,它与HBsAg、HBcAg、HBeAg等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抗原无交叉免疫反应,与AFP-亦无阳性反应。免疫萤光法证实HCMP-1MAb对QGY-7703、BEL-7402及SMMC-7721等人肝癌细胞株呈阳性反应。改良ABC免疫组织化学证明HCMP-1MAb与肝细胞癌组织呈阳性反应。说明HCMP-1MAb对肝癌反应的阳性率较高,特导性较好。超选择免疫法,先联合应用免疫抑制药物使动物对正常肝细胞抗原产生低免疫反应性。再以肝癌细胞免疫时,有利于动物免疫系统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识别及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杂交瘤制备的成功率。我们认为这一方法在单抗制备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魏超  汤钊猷 《肿瘤》1994,14(4):193-196
用超选择免疫法,诱导BALB/c小鼠对正常人肝细胞抗原产生选择性低兔疫反应后,二步腹腔注射人肝癌细胞悬液,2-4周后用人肝癌细胞作强化免疫动物1次,取出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用PEG法融合制备杂交瘤。采用细胞抗原ELISA法,同时测定培养上清对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的免疫反应,筛出一株能稳定分泌抗人肝癌细胞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HCMP-1MAb是一种IgG2亚型的单抗,它与HBs  相似文献   

3.
抗人肺腺鳞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琼  杨瑶琴 《肿瘤》1995,15(1):9-12
将人肺腺癌细胞SPC、A549、A427序贯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获得一株稳定分泌抗肺腺鳞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S5A10─2,制备了小鼠腹水抗体并进行了纯化,腹水效价为1.02×107,亚型测定为IgG1.免疫组化分析s5A10-2单抗与肺腺、鳞癌和肺鳞癌有较好的选择反应性,与正常组织无交叉反应,WesternBlot测定S5Al0─2在SPC细胞膜上的抗原分子量为40Kd、50Kd和80Kd,在A549,细胞膜上的抗原分子量为43Kd,而与A427细胞膜蛋白无明显反应。该抗体的亲和常数为8.43×1010M-1,S5A10-2杂交瘤细胞株,经液氮冻存后复苏,其分泌抗体能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积仁  张学庸 《癌症》1994,13(1):15-17
外源性凝集素作为肿瘤碳水化合物抗原研究的理想工具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用外源性凝集素对4株胃癌单克隆抗体相应抗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检测。首先用刀豆凝集素亲和层析分离胃癌组织N-糖苷型糖蛋白,并用单抗检测证实单抗MGd1,MG7、MGb1、MGc1相应抗原均能被刀豆凝集素识别,其中MGd1、MG7也可被PHA-E所识别。Lectin-MG夹心ELISA法检测提示四种单抗抗原在肿瘤患者血清中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5.
作者首次报道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检测非核酸物质-胃癌相关抗原,建立了免疫-PCR技术。首先制备胃癌单抗及重组DNA的嵌合体即MG7—pXJ19,以将抗原抗体反应的专一性同PCR技术的高敏感性相结合,构建一种集ABC及PCR一体的双重放大系统。利用这种技术检测胃印戒细胞癌株KATOⅢ肿瘤相关抗原,并与ELISA法比较其敏感性。结果表明应用免疫-ICR技术KATOⅢ细胞数目在20个时即可出现阳性结果,敏感性较ELISA法高出104倍。若以0.25%戊二醛固定相同数量(2×106/ml)KATOⅢ细胞后加入不同浓度的MG7-pXJ19嵌合体,则免疫-PCR检测结果呈阳性时所需MG7-pXJ19为3.8×1O-14mol,而ELISA法需3.0×10-11mol。研究结果表明,免疫-PCR技术可用于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结果稳定且重复性满意。  相似文献   

6.
6种肿瘤细胞株细胞B7.1分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肿瘤细胞株细胞共刺激分子B7.1的表达情况,并为进一步进行体外研究B7.1分子功能提供模型。方法:用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6种肿瘤细胞株细胞B7.1的表达。结果:BLZ221(人膀胱癌细胞株)、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株)阴性外,其余四株细胞-7721(人肝癌细胞株)、BLS211(人膀胱癌细胞株)、GRC1(人肾癌细胞株)、MGC(人胃癌细胞株)均呈阳性染色反应,阳性细胞胞膜被染成棕黄色。结论:本研究中的大多数肿瘤细胞株细胞表达B7.1分子;B7.1阳性细胞株细胞可用于体外研究B7.1分子功能。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转移淋巴结放免显像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放射免疫显像在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支持。方法:(1)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不同组织冷冻切片和抗人食管鳞癌单抗G9的反应;(2)^125I标记G9,形成标记化合物,在荷食管癌裸鼠腹腔注射^125I-G9后的连续3天内,测定各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结果:(1)ISAB显示,食管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呈阳性反应,正常食管和无转移淋巴结阴性。(2)^125I-G9在裸鼠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提纯的小牛胸腺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为免疫原,经一次融合,建立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小牛胸腺TdT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株单抗均为IgG1抗体;抗体相加试验证明抗TdT2和抗TdT3识别TdT的同一表位,而抗TdT1则识别另一表位;3株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量均为58.8kD;与人白血病细胞株及各型白血病细胞的反应谱3株单抗和进口抗TdT单抗基本一致。提示这3株单抗有可能替代进口抗TdT单抗,供  相似文献   

9.
抗HBx单抗应用于肝癌导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17KD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Ag)免疫动物,成功地制备了抗-HBx单克隆抗体,以此抗体对原发性肝癌(HCC)组织行相应抗原检测,并同时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检测。在HCC标本中,HBxAg在癌内及癌周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及48%,HBsAg为16%,及74%。HBcAg仅见于癌周,阳性率仅为18%。结果显示:HBxAg在HCC标本中的表达是HBV标志物中最活跃的。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131I-HBx单抗在荷人肝癌裸鼠体内的放射分布研究,给药后第7天瘤/血比值为1.5,瘤/肝比值为4.5,而对照组为0.44及1.04,表明131I-HBx单抗对肝癌组织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有可能成为新的载体用于肝癌的导向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提纯的小牛胸腺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TdT)为免疫原,经一次融合,建立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小牛胸腺TdT单克隆抗体(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抗TdT1、TdT2和TdT3)。3株单抗均为IgG1抗体;抗体相加试验证明抗TdT2和抗TdT3识别TdT的同一表位,而抗TdT1则识别另一表位;3株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量均为58.8kD;与人白血病细胞株及各型白血病细胞的反应谱3株单抗和进口抗TdT单抗基本一致。提示这3株单抗有可能替代进口抗TdT单抗,供国内使用。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第二相药物代谢酶与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在35例进展期胃癌中用LSAB法同时检测(GST-π、C-erbB-2蛋白和Ki67抗原并分析其相互关系,观察了GST-π表达和胃癌病理形态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GST-π阳性率为57.1%与C-erbB-2蛋白,Ki67抗原表达相关,同时GST-π阳性表达的胃癌大部分表现为浸润型生长累及浆膜并伴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应用非放射同位素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6株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HepG2,QGY-7701,QGY-7703,SMMC-7721,PLC/PRF/5)的端粒酶活性,同时检测RNase处理的阴性标本。6株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均为阳性。人肝癌细胞系的端粒酶常呈阳性  相似文献   

13.
基因工程改造鼠源性抗人脑胶质瘤单克隆抗体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人脑胶质瘤导向诊治中单抗载体的临床实用价值,必须把鼠源性大分子单抗改造成人源化、小分子单抗。采用RT-PCR法,从人脑胶质瘤单抗杂交瘤细胞系SZ39中克隆出348bp的重链可变区(VH)和318bp的轻链可变区(VL)cDNA片断。又采用重组DNA技术,将VH和VL与人免疫球蛋白IgG1重链CH1和轻链κ恒定区基因拼接,或将VH和VL以通用Linker直接连接,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HEN1-SZ39Fab/Hu(嵌合抗体)和pHEN1-SZ39ScFv(单链抗体)。而后将此二载体转染至非抑制性大肠杆菌HB2151中表达。结果表明,两者的表达产物均为可溶性,以ELISA和West-ernblot法检测,均与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SHG44细胞膜表面抗原发生特异结合,与亲本抗体SZ39特异识别180000膜抗原的条带相一致。该结果显示,基因工程改造的人源化、小分子单抗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P53单抗以DO—1在石蜡切片上对71例各种肿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其中20例作了PAb1801单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比较、染色,同时观察了五种固定液、三种免疫组化方法对P53表达的影响。结果P53DO—1阳性为33例/71例。PAb180119/20例阳性,PAb1801阳性为高。P53高水平的免疫反应与PCNA增高相呼应、在固定液中以常规福尔马林和中性福尔马林为最佳。免疫组化染色首选ABC法,它较LSAB法内源色素酶着色少且背景清晰而染色后的切片较APAAP法保存长久。上述结果提示:石蜡切片中检测P53蛋白时固定液、免疫组化方法、P53抗体的不同均直接影响阳性率的检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KAI1,并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法从人胆管组织中克隆KAI1基因,连接T载体并测序正确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连接,经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鉴定后通过脂质体法转染QBC939细胞中,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中KAI1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KAI1,用脂质体法转染胆管癌细胞QBC939后,经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可见细胞内有EGFP及KAI1的表达。结论 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KAI1构建成功并在胆管癌细胞QBC939中得到稳定表达,为研究KAI1对肿瘤的生物学作用以及KAI1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真空负压标记链亲和素-生物素(LSAB)法和真空负压亲和素-生物素一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病理科存档蜡块大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共200例和淋巴结反应增生10例,同时作真空负压LSAB和真空负压ABC两种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前法每种抗体的孵育时间仅5min,全过程为60min,就可达到抗原显示出清晰的棕黄色阳性颗粒。在敏感性方面,前法抗原抗体的结合更加迅速。抗体稀释度,二抗和三抗前法为1:800,后法为1:600。结论真空负压LSAB法具有比真空负压ABC法需时更少、效果更好、阳性物反应更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观察体外细胞株PG,PAa细胞的u-PA,PAI-1活性和抗原表达,结果发现PG,PAa细胞均能够产生PA及PAI,免疫细胞化学法定位PA主要为u-PA,PAI主要为PAI-1,在PG为u-PA高表达,而PAa为低u-PA表达PAI-1在PG,PAa细胞听高表达,对PG瘤细胞在BALB/CA裸鼠皮下种植性瘤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PA阳性~强阳性表达,PAI-1为阴性表达,说明u-PA是PG,  相似文献   

18.
针对鼻咽癌细胞膜抗原制备了一株单克隆抗体(Ab1),且又对该(Ab1)可变区制备了一株单抗(Ab2),此Ab2能象鼻咽癌细胞膜抗原一样与Ab1可变区的抗原结合位结合,因此在功能上Ab2能够模拟原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用该Ab2对鼻咽癌放疗病人作主动免疫治疗,并设放疗加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检测了血清中人抗鼠抗体(HAMA)的产生情况,并检测了治疗前后各项体液免疫指标,包括抗Ab2抗体(Ab3)和抗鼻咽癌细胞抗体(Ab1)水平以及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包括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2、IFN-γ的水平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2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鼻咽癌抗独特型抗体能使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免疫指标上升,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是一种有益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9.
介导多种胃癌杀伤效应的双功能抗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作者设计了一种带有“通用接头”的bsMAb,即制备抗胃癌及抗半抗原TNP的bsMAb,它可介导多种经TNP化的肿瘤杀伤因子。采用分泌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变异株3H11—HATs与经KLI-TNP免疫的Ba1b/c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共获得10株二次杂交瘤,它们均能分泌与胃癌靶细胞BGC823及BSA-TNP呈双阳性反应的抗体。但桥联法测定表明,只有二次杂交瘤1G7(γ2b,γ2b)及6A3(γ2b,μ)分泌bsMAb。实验表明,bsMAb6A3和1G7可介导不同性质的经TNP化的肿瘤杀伤剂,如蓖麻毒素、人血清白蛋白与丝裂霉素的偶联物,及牛血清白蛋白与阿霉素的偶联物。研究结果还表明,桥联法在确认bsMAb中具有重要意义。分泌双特异性抗体的二次杂交瘤上清中不一定含有bsMAb。一般认为γ链与μ链不可能组合形成bsMAb,但本研究通过亚类分析、桥联法测定及体外细胞毒试验证实,二次杂交瘤6A3分泌的bsMAb确是由μ链与γ2b链组合而成,这是一个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肿瘤单抗的筛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鼠源抗肿瘤单抗通常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作者首次尝试以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替代杂交瘤方法制备抗肿瘤鼠单抗。以RT-PCR方法直接从免疫Ba1B/c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扩增出全套免疫球蛋白重链Fd段及轻链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并将抗体片断Fab表达于线状噬菌体表面,构建了噬菌体抗体库(1.0×10 ̄7)。以人乳腺癌细胞系Bcap37活细胞为靶抗原对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的4轮亲和筛选显示了噬菌体抗体的特异性富集。从第4轮筛选后选取182个克隆进行ELISA检测发现174个具有与肿瘤细胞结合活性。用12种人肿瘤细胞系及人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对所获克隆进行了进一步鉴定。我们所应用的方法为抗肿瘤单抗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