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顿服.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4、8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结论 辛伐他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水平,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轻.因此,可考虑将辛伐他汀作为此类患者的调脂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顿服。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8周后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水平,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轻。因此,可考虑将辛伐他汀作为此类患者的调脂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20 mg/(kg ·d),共用12周]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设为对照组,12周后测定及比较各组血脂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辛伐他汀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水平低于糖尿病组,而HDL水平高于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辛伐他汀组的CD62p和CD63水平较糖尿病组低(P<0.01);3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CD4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调节糖尿病大鼠的血脂水平,能降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水平,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活化指标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三项活化指标血栓烷B2(TXB2)、P选择素(CD62p)、CD63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0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TXB2、CD62p、CD63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3项血小板活化指标TXB2、CD62p、CD63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有血管病变组的3项血小板活化指标TXB2、CD62p、CD63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TXB2、CD62p、CD63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394,0.353,0.441,均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活化,尤其在伴血管病变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血小板膜糖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通心络胶囊1.14g,3次/d,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浆TC、LDL-C和CD62P、CD63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且斑块大小、厚度和IM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对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具有降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活化、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作用,从而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斑块大小和厚度,可阻断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调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调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等调脂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经8周的调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调脂治疗不但能降低患者血脂的含量,还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脂联素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5例)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0例);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脂联素、血浆内皮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脂联素明显低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联素与血浆内皮素浓度、CD62p、CD63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降低,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升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血浆脂联素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与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宁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508-6509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T2MD)患者分为2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30例,以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NC)组。分别测定Hey、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T2MD患者CD62p、CD63、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CD62p、CD63、Hcy明显高于NDR组(P<0.01)。Hcy与CD62p呈正相关(r =0.623,P<0.05),与CD63呈正相关(r=0.542,P<0.05)。结论:T2MD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血小板活化与DR有密切关系。血浆Hcy升高、血小板活化可能在DR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单抗组和双抗组,单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单药治疗,双抗组行阿司匹林(100 mg/d)与氯吡格雷(75 mg/d)联合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上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及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结果:治疗1周后,2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且双抗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单抗组(P0.01)。治疗1周后,2组的CD62p、CD63、PMA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治疗2周后,双抗组CD62p、CD63、PMA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单抗组CD62p、CD63显著低于同组治疗1周后(P0.01);治疗2周后,双抗组CD62p、CD63、PMA显著低于单抗组(P0.01)。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10.
季勇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4):193-195
目的 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和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黏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18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检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含量与血浆黏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与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 Ⅱ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存在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对糖尿病患者及时做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测和及早纠正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是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0例健康体检者和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多数指标与健康者相比有显著异常改变,显著升高或降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及高脂血症和高黏血症的纠正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化血小板CD62P及CD63在2型糖尿病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有微血管病变者4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34例)及3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及CD63的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CD62P及CD63表达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其表达亦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微血管病变者活化血小板表达明显增高,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活化血小板的高表达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P-选择素(CD62p)和溶酶体蛋白(CD63)水平的影响,探讨前列地尔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脱水、他汀类降脂药、营养脑细胞等)20例和前列地尔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46例;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翌日及脑梗死患者于治疗后2周空腹静脉采血2 mL,测定血浆GMP-140、CD62p和CD63水平。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GMP-140、CD62p和CD6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地尔组治疗后血浆GMP-140、CD62p和CD6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前列地尔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前列地尔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GMP-140、CD62p和CD63水平,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和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不同部位和不同严重程度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a、CD42b、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黏附、聚集试验,根据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踝肱指数(ABI)检查区分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并比较其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ASO患者髂股动脉端狭窄闭塞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较腘动脉以下闭塞患者明显升高,CD62p、CD63与ABI无相关性。结论: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对于判断2型糖尿病病变部位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6 0例 2型DM患者 ,根据血脂情况分成血脂异常组 (32例 )和血脂正常组 (2 8例 ) ,予辛伐他汀 2 0mg,Qn连续 8周 ,测定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结果 血脂异常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和血液流变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 (P <0 .0 1or 0 .0 5 ) ;血脂正常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下降 (P <0 .0 5 )。血脂异常组低切全血粘度与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 (r=0 .30 4、0 .2 82、P <0 .0 5 ) ,与高密度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73,P <0 .0 5 ) ;血脂正常组血脂与低切全血粘度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可通过调脂和调脂外作用 ,显著改善 2型DM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了解川崎病患儿血小板活化及其活化程度。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多种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克隆抗体(单抗),测定20例川崎病患儿发病1周(治疗前),2周、3周、4周时血小板膜CD41、CD42a、CD61、CD62p、CD63的表达及阿司匹林,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2g/kg)对其表达的影响,观察活化血小板膜CD62p与冠状动态损伤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川崎病患儿发病4周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42a、CD61、CD62p、CD63的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阿司匹林,大剂量IVIG不能抑制川崎病患儿血小板膜上活化糖蛋白的高表达,有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的川崎病患儿。结论:川崎病患儿血小板高度活化,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活化是川崎病病理生理的重要表现;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的明显增高可以作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CD6 2p、CD6 3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测定 5 0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治疗组 )降脂治疗前和治疗 (氟伐他汀 4 0mg/d) 8周后及 5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的血脂、血小板CD6 2 p、CD6 3及纤维蛋白原 (Fg)。结果 :治疗组患者CD6 2 p、CD6 3、Fg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氟伐他汀治疗 8周后CD6 2p、CD6 3及F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 ,在有效调脂的同时 ,可抑制血小板活性及降低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就诊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老年患者135例,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按证型给予中药方剂,观察2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血压改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优于A组(P<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压、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连续观察3年,随访17例2型糖尿病长期未进展患者,检测血小板CD40L,CD62p表达水平,探讨CD40L、CD62p表达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 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浊度法分别对17例2型糖尿病长期未进展患者与25例2型糖尿病迅速进展患者的血小板CD40L,CD62p表达及hs-CR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长期未进展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率(34±7.2)%,CD62p(40±8.3)%和hs-CRP(10±3.2)mg/L;2型糖尿病进展迅速患者血小板CD40L表达率(53±6.3)%,CD62p(45±6.3)%和hs-CRP(15±2.8)mg/L;正常对照志愿者血小板CD40L表达率(9.2±3.4)%,CD62p(16±5.1)%和hs-CRP(3.4±1.8)mg/L.T2DM迅速进展组血小板CD40L,CD62p表达率与hs-CRP水平变化在随访的3年中变化显著增高;T2DM长期未进展组血小板CD40L表达率与hs-CRP水平变化在随访的3年中无显著变化,CD62p表达增加明显.结论 T2DM患者长期未进展者虽然血管内炎性得到改善,但血小板活化情况仍然在增强,罹患血栓性疾病的风险可能并未减低.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与血流变检测指标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TC、TG)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糖尿病的影响.方法检测80例2型糖尿病患者TG、TC、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组TC、TG、TGB、FIB、ηb、ηp、TK、HCT、ESR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这些危险因素可能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发生、加重的原因之一.临床治疗上应重视降脂、抗凝、扩容和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