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6例报告河北医学院第四医院(050011)高崇岭,卫跃兰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一种少见、恶性度高、预后不良的恶性肿瘤,我院1965~1993年共收治肛管直肠恶性肿瘤1568例,其中60岁以上恶黑6例,占0.38%,...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4例沈阳军区总医院刘彦琴,王海林辽阳辽化职工医院富江,余文海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少见,国外报道占恶性淋巴瘤的2%,脑部肿瘤的0.01%,近几年来我们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见附表)附表4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胸腔积液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双侧胸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结核性48例(55.8%)肿瘤转移28例(32.5%)其他原因10例(11.7%)(2)血性胸水在恶性和结核性胸水中分别上占57%(16/28)和31%(15/48)(P〈0.05),(3)胸水CEA在恶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中阳性率分别为80%(16/20)和2.5%(1/40)(P〈0.01),(4)胸水A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血脂康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我们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5例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服血脂康组(2.5g,每天两次)43例,服安慰剂(市售红)组22例,疗程为2月,结果显示:服血脂康2个月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22.1%,甘油三酯37.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了10.4%(P均<0.01),其作用优于安慰剂组(P<0.01)。在2个月的观察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血脂康对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脂调节剂。  相似文献   

5.
骨髓转移瘤的病理组织学与临床特点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骨髓转移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H-Gmiesa-E,Gomori,PAS,Alcin blue染色。结果:66例骨髓转移瘤中,低分化腺癌42例、黏液腺癌6例、黏液细胞癌3例、代分化鳞癌9例、巨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以贫血最常见(95,1%),其次为血小板减少(59.5%)和骨髓(57.4%)。临床初诊常误诊  相似文献   

6.
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18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按31的比例分为口服血脂康组(0.6g/次,每日2次)88例,口服绞股兰组(绞股兰总甙60mg/次,每日2次)30例,疗程为8周。结果:与服药前比较,服血脂康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分别下降了24.1%、30.1%、32.5%、18.0%(P均<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分别上升了25.0%(P<0.01)、4.9%(P<0.05)。血脂康降低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优于绞股兰。观察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脂调节剂。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临床、内镜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搪塞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PCML)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血常规及血型检测,X线检查、内镜检查,最终均得到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24例PCML中临床表现以腹痛、体重下降、发热、腹块、便血和大便习惯改变为主。病变位迂回在盲部9例(37.5%),直肠1例(4.2%)。内镜下表现为隆起9/16例(56.2%)、浸润型4/16型(25.0%),溃疡型3/16例(18.8%),与术后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LSAB法)检测7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中的P16蛋白和HBsAg.结果有606%(40/66)的肝细胞癌(HCC)和750%(1/4)的胆管细胞癌(CCC)P16蛋白缺失;Ⅰ,Ⅱ,Ⅲ和Ⅳ级(按Edmondson标准)HCCP16蛋白缺失率分别为00%(0/1),441%(15/34),821%(23/28)和66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有癌旁肝组织的48例标本中,癌组织P16蛋白阴性率(726%)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412%,P<005).有625%(30/48)的HCC癌旁肝组织HBsAg阳性.HBsAg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的P16阴性率分别为733%(22/30)和667%(12/18),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16蛋白缺失与原发性肝癌相关,与肝癌的恶性发展关系密切,可能对预后有重要影响.HBV感染与P16蛋白缺失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40例手术切除小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其中32例随访1-18年(中位数9年)1,3,5,10年生存率,≤5cm(18例)为88.9%,44.4%,22.2%及5.6%,≤3cm(9例)为100%,66.7%,33.3%及22.2%,≤2cm(5例)为80.0%,40.0%,40.0%及20.0%,总体生存率为90.0%,56.3%,28.1%及12.5%,1,3,5年复发率为:≤5cm为22.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22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primarycolonicmalignantlymphoma,PCML)约占结肠恶性肿瘤的0.5%~2%[1]。PCML术前诊断困难,对术后化疗和放疗的效果与其它结肠恶性肿瘤(包括癌或平滑肌肉瘤等)不同。我院1970年2月至1...  相似文献   

11.
23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于大肠的恶性淋巴瘤(下称恶淋)较少见,仅占所有原发于胃肠道恶淋的10%左右。我们5年来对本病的内镜下特点及组织学形态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本病的早期认识和诊治有进一步提高,现就本组资料报告如下。自1990年至1994年大肠镜检查共8784例,诊断为恶性肿瘤者280例,其中按Dawson诊断标准经病理、手术证实为原发件大肠恶淋23例,检出率为0.26%,占恶性肿瘤的8.2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5例。年龄5~89岁,平均42岁。病程20天至2年,平均5个月。2.症状和体征:患者多以腹痛…  相似文献   

12.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急性血管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7年12月至1994年4月间完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430例,共扩张血管707支,扩张病变764处,成功率分别为95.1%,96.9%和97.1%。其中多支血管行PTCA共209例,失败共21例(4.9%)。发生急性血管并发症40处(5.2%),其中严重内膜撕裂17处(2.2%),冠脉痉挛和血栓形成各6处(0.8%),急性闭塞17处(2.2%),血管穿孔1处(0.1%),  相似文献   

13.
344例射频消蚀术中出现并发症9例(2.6%),其中心脏破裂致死1例(0.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0.9%),心室颤动2例(0.6%),主动脉瓣损伤、大头导管误入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一过性缺血及股动脉术后出血形成巨大皮下血肿各1例。对各种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经验不足是产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临床应用研究(113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法应用国产尿激酶不同剂量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及延迟用药的疗效。(1)对1023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7万U(2.2万IU)/kg]539例和高剂量组[2.3万U(3.0万IU/kg]484例。两组血管再通率别为67.3%和67.8%,4周病死率分别为9.5%和8.7%,各种严重并发症差异均无显著性,说明两组疗效相似,出血并发症在高剂量组略高于低剂量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值得指出的是,在高剂量组有2例发生了致命性脑出血。认为1.7万U(2.2万U)/kg是安全有效的剂量.(2)延迟治疗的效果。发病后6~12小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5例[应用尿激酶2.0万U(2.6万IU)/kg]与发病6小时内用药组相比:血管再通率低(40.0%对67.5%;P<0.001),4周病死率较高(13.9%对9.1%,但P>0.05);重度心力衰竭发生率也较高(13.0/对6.6%,P<0.02)。说明延迟治疗组疗效明显低于发病6小时内治疗者。  相似文献   

15.
吸氧及尼可刹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对900℃呼吸机进行改装,测定1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在呼吸空气时、吸35%氧一小时后及静脉点滴尼可刹米后的口腔阻断压(P0.1)、分钟通气量(VE)、肺泡通气量(VA)、及动脉血气(PaO2、PaCO2)等指标。结果显示,此类患者P0.1显著高于正常人;吸氧后P0.1、VE降低,而VA、PaCO2无明显改变,提示吸氧后P0.1的降低不一定伴有VA的降低和PaCO2的上升。静点尼可刹  相似文献   

16.
吴力群  杨金镛 《山东医药》1997,37(10):14-15
报告原发性肝癌切除术97例(102例次)其中3例术后复发再次肝切除1,2,5年生存率分别为66.1%,52.1%,23.0%,作者认为,手术切除是肝癌治疗的有效方法,术后应定期复查B超和甲胎蛋白(AFP)并进行综合治疗,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经区域血管栓塞和化疗缩小后行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腹水鉴别诊断指标—芳香基酰胺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9例恶性腹水和60例良性腹水用者进行了芳香基酰胺酶总活力(T-AAD)测定。同时测定以下指标作为对比:总胆固醇、纤维连接蛋白、癌胚抗原和α1-抗胰蛋白酶。结果示恶性腹水T-AAD显著升高(±s21.38±15.0U/ml),与良性腹水比较(±s5.24±4.4U/m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腹水T-AAD以15U/ml作为最佳界值,其诊断恶性腹水的阳性率为86.2%、特异性96.7%、准确性93.0%,研究表明腹水T-AAD测定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200例。前期(1~50例)心脏并发症17例(34.0%),外周血管并发症6例(12.0%),心室颤动2例(1.0%);后期(51~200例)心脏及外周血管的并发症则分别为9例(6.0%)、3例(2.0%),无心室颤动发生。前、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46.0%VS8.0%,P<0.01)。前期并发症的发生较后期高主要与经验不多和技术操作不熟练有关。AH间期延长可能预示严重的阻滞的产生,应予警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侧胸腔积液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双侧胸腔积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结核性48例(55.8%),肿瘤转移28例(32.5%),其他原因10例(11.7%)。②血性胸水在恶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中分别占57%(16/28)和31%(15/48)(P<0.05)。③胸水CEA在恶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中阳性率分别占80%(16/20)和2.5%(1/40)(P<0.01)。④胸水ADA值以≥26U/L为阳性时,恶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阳性率分别占9%(2/22)和42.5%(14/33)(P<0.01)。⑤少量胸水占恶性胸水与结核性胸水中分别占50%(14/28)和75%(36/48)(P<0.05)。结论双侧胸腔积液多见于结核与肿瘤;少量积液多见于结核性胸水;血性胸水多见于肿瘤转移;胸水CEA及ADA测定对良、恶性胸水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20.
8名贲门切除吻合术患者均显示食管内有明显的核素返流。对34名食管狭窄进行了72次扩张,并结合抗返流治疗。结果表明:(1)91.2%狭窄解除,近期(10天内)进食计分(0~3)从扩张前的1.18±0.75增至2.59±0.66(P<0.001);远期(平均19个月)进食计分为2.31±0.70,仍明显高于扩张前(P<0.01)。(2)8例局部注射激素,2个月后进食计分为2.5±0.5,而19例对照组为2.1±0.5。(3)平均扩张次数为2.1±1.1次。除1例扩张后并发出血外无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