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琼  李峰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9):1283-128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其病原菌和耐药性,为控制院感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自ICU成立以来25个月所发生的医院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1.76%;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多(55.14%);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2.8%);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侵入性操作相关;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多发科室,应重点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管理措施,以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院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ICU)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致病菌的构成情况、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ICU)收住的53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及细菌学特点。结果昏迷持续时间大于一周、气管切开、返流误吸、胸部并发症、留置胃管是常见的易感因素。鲍曼氏不动杆菌是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室(ICU)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预防、合理应用敏感抗生素有利于本病的救治。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其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接受侵入性操作,极易引起医院感染和出现耐药。为了解我院ICU患耆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情况,对本院2005—2007年ICU医院感染患者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保富  林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79-438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院感染情况,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医院综合性ICU2004年1~12月间637例住院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09例,感染率17.11%,明显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的4.93%;高年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基础疾病以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高,占51.46%;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G+菌,占53.2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为最常见,G-菌占35.67%,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应作临床重点监测,并应做到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隔离,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ICU病人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医院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方法,对166例患者进行痰培养、药敏试验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78.9%,大多数出现在气管切开后的3~6d,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医院肺部感染者(P<0.05),普通病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CU(P<0.01),共培养出致病菌289株,革兰染色阴性(G-)杆菌占73.4%。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医院肺部感染与使用地塞米松、H2受体拮抗剂及酸泵抑制剂无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医院环境污染、G-杆菌感染相关;预防和治疗应立在早期1周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建立ICU,监控医院环境污染,根据药敏试验联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6.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并证实医院内危重病人的监护病房(ICU)是否存在由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菌株引起的感染。方法;对重庆市4所医院内由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院内感染140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将近期内某院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M13-PCR扩增分型。结果:研究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病情(OR=8.691)、免疫抑制剂(OR=4.85)、机械通气(OR=3.68)、抗生素使用种类(OR=3.014)。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从ICU分离的11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有5株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结论:病情、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和抗生素使用种类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院内ICU存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对医院2013-2015年ICU收治的10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6例患者共8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67%;感染的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加强ICU病房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和呼吸道护理等有效干预措施能够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黄彬  谢逢春  黄静 《现代保健》2011,(30):148-14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ICU病房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病原菌及耐药性、易感因素,从而寻找防治措施。结果ICU病房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3.1%,其次是兰氏阳性球菌,占17.3%,真菌占9.6%。昏迷、卧床、年龄、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激素大量应用等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可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黄琼  李峰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7):1283-128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探讨其病原菌和耐药性,为控制院感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自ICU成立以来25个月所发生的医院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前瞻性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ICU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1.76%;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多(55.14%);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2.8%);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侵入性操作相关;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的多发科室,应重点监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管理措施,以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2012年12月~2014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78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1.32%,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消化道。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肠内营养、中心静脉置管、应用化疗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天数、手术创口构成不同,医院感染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未发现性别不同(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住ICU时间≥5d、机械通气、单纯气管切开、留置导尿、应用化疗药物、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使用种类1种及以上均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OR=3.281,2.731,12.456,2.182,6.575,2.234,2.042,1.712,均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根据危险因素制订防治对策,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神经外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0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200例颅脑手术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1例、9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0.50%,例次发病率为49.50%;感染部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颅内、血液、肠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5分、术中出血量≥800 mL、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胃管、脑室引流、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使用H2受体阻滞剂是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GCS评分<15分、入住ICU、使用H2受体阻滞剂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了解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助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458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本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的感染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458株PA进行来源监测及其耐药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8株PA来源痰及咽拭子(70.3%),伤口分泌物(10.3%);分离到PA的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占60.7%;药敏结果显示,PA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均有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均〉50%,而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耐药率较低,最低为亚胺培南10.9%,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2.7%,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4.8%。结论PAI临床分离株多来自ICU病房的痰及咽拭子和伤口分泌物标本,且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性明显,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影响因素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12日期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例资料,对其中合并肺部感染的64例患者病例记录、实验室检查、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肺部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中,气管切开操作、住院天数延长、基础疾病、休克、呼吸机使用均是导致重度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经过对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共分离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4株,革兰氏阳性菌10株,真菌1株,分别占总株数75.6%、22.2%、2.2%.革兰氏阴性杆菌中80%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泰能耐药率最低为15.1%,其次为头胞哌酮舒巴坦为9.1%,阿米卡星为28.7%,其他耐药均超过40%.革兰氏阳性球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住院时间长、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及基础疾病均是影响重度颅脑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可有效减少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了解ICU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情况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8-2010年ICU病房送检痰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回顾性分析痰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临床特征及细菌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该院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在7—9月份最多,约占总例数的36.24%;70岁以上患者占78.05%;痰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前使用过广谱抗生素者占80.83%,低蛋白血症者占80.14%,使用侵入性装置(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占69.69%;预后好转者占8.71%,死亡占55.75%,自动出院者35.54%;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敏感率为26.1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中介率最高(14.63%),耐药率最低(63.76%)。结论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的季节性,与患者年龄、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使用侵袭性装置有一定关系,患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2009年入住ICU的3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的医院感染例次率为58.3%,远高于全院同期发生感染的例次率(4.0%,P<0.05)。共分离出3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1.9%,革兰阳性球菌占12.8%,真菌占15.3%。在革兰阴性杆菌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4.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 ICU患者感染率高及多重耐药严重,应定期监测ICU病房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为有效防治医院内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分离的18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用头孢西丁纸片法鉴定分离MRSA阳性菌株,并对MRSA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和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MRSA感染主要是以神经外科和呼吸内科病房为主;MRSA对青霉素G100.0%耐药,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大于80%。结论对高危病房进行监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医院MRSA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探讨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间ICU感染患者的381株菌进行病原菌分布和临床耐药性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念珠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为ICU最常见致病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是医院感染最为重要和常见的致病菌,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需加以重视,耐药菌株明显增多,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的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该院ICU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52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痰致病菌培养。结果 252例患者中共有58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3.02%。58例患者共检出83株病原菌,其中58株病原菌为G-杆菌,占69.88%;18株病原菌为G+球菌,占21.69%;7株病原菌为真菌,占8.43%。其中G-杆菌中,以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分别占27.71%和20.48%;G+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占12.05%;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球菌,占8.43%。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发生肺部感染具有多重耐药、多重感染的特点,需要根据患者的药敏培养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危重症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区域,由于ICU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部分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上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所以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大于普通病区的住院患者。为了解ICU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和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对2004—2007年本院ICU病房收治的964例患者中发生的149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流行菌株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流行菌株分布、耐药情况及其耐药性变化趋势,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ICU2000年1月-2005年12月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89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66株(74.3%),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球菌230株(25.7%),以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为主,主要见于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革兰阳性菌分离率逐年增多,革兰阴性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结论ICU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呈多药耐药,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