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对心肌的损害,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分析急性CO中毒15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153例急性CO中毒患者中86.3%出现昏迷,13.7%出现心力衰竭,随机将其中65例中毒患者作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发现86.2%出现心电图改变,67.7%出现心肌酶改变。结论急性CO中毒不仅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对心肌的损害也很严重,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各种中毒中病死率最高的疾患。临床上很重视有无脑组织损害,常常忽略心肌受损,贻误患者治疗。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急性CO中毒的心肌酶及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心肌损害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12月 ̄2005年10月急诊入院的急  相似文献   

3.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占急性中毒死因的首位。对急性CO中毒.临床上很重视有无脑组织损害,常常忽略心肌损害,延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62例急性CO中毒的心肌酶、心电图进行分析,并随访,研究急性CO中毒心肌损害与远期死亡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史丕义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2):938-938
目前,对急性CO中毒引起的心肌损害国内报道较少.对本院收治的57例急性CO中毒引起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 对 1979年 1月~ 1999年 2 1年抢救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 2 2 7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有机磷农药中毒 2 2 79例中 ,并发心肌损害者 198例 ,占 8.7%。结论 农药中毒心肌损害的诊断必须有以下 3个基本条件 :( 1)农药中毒的证据 ;( 2 )心脏受损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 3 )心肌酶学的改变。在治疗上及时应用心脏保护剂或 /和应用心肌营养剂对其康复极为有利 ,早期应用激素可预防和治疗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对心肌的损害,使该中毒患者得到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法 对ACOP患者118例血清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的变化及心电图检查指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ACOP患者118例有心电图改变的91例(77.1%),其中ST-T改变的有85例(72.0%);有103例(87.3%)出现心肌损害,其中72例(61.9%)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在急性期变化明显,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组较轻度中毒组心肌酶谱指标和cTnI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OP患者有较高的心肌损害发生率,中毒越重,心肌酶、cTnI升高越显著,心电图ST-T改变越明显,心肌损害越明显,需要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杨秋兰  宋媛媛 《首都医药》2009,16(16):34-35
目的评价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时心肌酶变化及心电图的改变对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3月急诊入院的急性CO中毒患者68例,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组。同时在健康体检中随机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68例患者入院24h内采静脉血,对照组清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心肌酶并完成12导联心电图描记。结果急性CO中毒患者中有23例(占33.8%)血清心肌酶谱改变。中、重度中毒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中毒与轻度中毒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异常改变有52例(占76.5%)。经治疗6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在CO中毒纠正后,心肌酶和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心肌酶升高是预测急性CO中毒心肌损害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 对564急性CO中毒例和102例迟发性脑病患者行头颅MRI及DWI检查,急性期患者在入院后48h内进行检查,迟发性脑病者在临床出现异常表现后即行头颅MRI检查.结果 急性期CO中毒患者MRI表现可分为3型:(1)苍白球受累型;(2)弥漫性脑肿胀型;(3)大脑皮质及白质受累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MRI表现可分为5型:(1)脑白质受累型;(2)基底节受累型;(3)枕叶皮层受累型;(4)小脑半球受累型;(5)多灶型.结论 急性CO中毒及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MRI表现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分点,临床应加以区分,应依据MRI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标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2):116-117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死率居各种中毒的首位。血液丰富的大脑和心脏受累最为明显。对急性CO中毒,临床上很重视有无脑组织损害,常常忽略心肌损害。对近年来收治的130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心肌酶和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心脏损害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一氧化碳(简称CO)中毒,疗效较常规治疗显著,可降低病死率,减少精神或神经方面的后遗症。我科自1987~1991年采用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CO中毒2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2例中,男13例,女9例。年龄自2个月~13岁,均为室内煤炉取暖所致。从发现至就诊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24小时。同室居住有CO中毒者16例。1.2 临床症征:就诊时意识朦胧3例,浅昏迷11例,深昏迷5例,自述头痛头晕6例,呕吐13例;大小便失禁10例;抽搐11例,四肢肌张力增高8例;巴氏征阳性9例;合并肺部感染7例;心肌损害9例(奔马律、心电图示ST-T改变等);脑电图示广泛轻中度异常19例。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人体吸入高浓度的CO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对于急性CO中毒,临床上往往重视脑损害,而忽略CO对心脏的损伤,贻误患者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CO中毒伴有心脏损害58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急性CO中毒后心脏的损害尤其在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方面的表现。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5例、女23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8岁,25~40岁发病最多。中毒原因都为生活性来源。按照国家诊断标准(GB8781-88)所有病例诊断依赖于有引起急性CO中毒的确切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急诊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定性试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心电改变和临床表现。方法对40例中毒患者做心电图和临床分析。结果 28例重度中毒者心电图全部异常;中度中毒者异常率85%;轻度中毒者异常占50%。结论急性药物中毒对心肌有损害,心电检查可反映这种损害,应及早进行心电检查,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白毅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32-133
目的通过观测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变化,判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伤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不同程度一氧化碳(CO)中毒者血清心肌酶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程度与血清心肌酶呈正相关。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显著增高,心电图有不同程度改变。通过观察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心肌酶与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及损伤是否继续存在,对指导制定抢救措施意义重大,并可作为药物治疗的观察指标,为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我国东北地区气体中毒致死的常见病,积极治疗,患者预后会比较好[1]。根据常见的脑水肿、迟发性脑病、肺水肿、肺部感染、心肌损害、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皮肤肌肉损害等并发症,实施了预见性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3月~2014年3月,中毒科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8例,男30例,女38例,中位年龄36岁,均有一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急性 CO 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损害报道较少。我院近5年内救活的急性 CO 中毒病例中12例出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3.4%)。本文将临床观察和电生理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49岁,平均30.8±9.2岁。其中30岁以下6例,40岁以下4例,50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脑病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急性CO中毒患者,治愈12例,治愈率21.4%,好转34列,有效率60.71%,总有效率82.14%,无效10例,无效率17.86%。结论高压氧是临床治疗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最为可靠有效方法,需要较长疗程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使急性CO中毒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法观察7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结果发现48例出现心肌酶改变(68.6%),40例出现心电图改变(57.1%),其中,ST-T改变20例(28.6%),窦性心动过速24例(34.3%),快速房颤7例(10%),室性早搏4例(5.71%),心电图正常15例(21.4%)。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大部分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有相应改变,心肌酶的改变明显优于心电图,前者更有临床意义,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一氧化碳(CO)中毒致消化道缺氧损害的症状中,急性应激性溃疡时有发生。本文统计近4年来CO中毒544例,其中16例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占2.9%。高压氧(HBO)治疗有制止其出血功效,现就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5例,女11例。最大78岁,最小4岁,平均29岁。8岁以下5例占31.3%,中毒时间约在6—10小时内,最长昏迷19小时。应激性溃疡出血则发生于CO中毒昏迷期间,最早在中毒后3小时发生。 根据高浓度CO接触,同居室发病,碳氧血红蛋白(H_(?)CO)定性阳性,剔除脑血管意外,代谢性昏迷等病症。取其病人咖啡样呕吐物做隐  相似文献   

19.
急性CO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和职业性中毒.主要病理机制是引起组织缺氧,各脏器有充血、水肿和点状出血,心肌可见缺血性改变或内膜下多发性损害,临床做心电图检查多有异常改变.l临床资料急性CO中毒患者10例,年龄8~76岁,来院后进行十二导联(标准双极肢体导联1、11、Ill,单极加压肢体导联SVR、3VL、SVF,胸前导联V;、VZ、V3、V4、VS、V6)心电图检查.2心电图改变在10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当中,有8例患者的心电图发生ST段改变、T波或ST-T改变。ST段是水平型或下移,下移幅度在005Al.15mV,T波高度小于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心肌的酶值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4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洗胃、阿托品、氯解磷定、补液、利尿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50mL+生理盐水100mL,2次/d静点,连用7d;分别于入院后即刻、第1天、第4天采静脉血,测量血清心肌酶值,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心肌酶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亦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常规治疗药物,可降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损害,提高救治成功率,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