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从二维图像到三维实物的飞跃,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病变点的定位、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年龄18~55岁,随机分成常规手术组及计算机辅助组,常规手术组仅行术前胫骨结节牵引,计算机辅助组行胫骨结节牵引后提取二维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并模拟骨折复位手术,逆向设计与股骨大转子相吻合的组件,计算机精确设计手术钉道。两组均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年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与结论:快速成型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1实体模型及置钉导向模版,精确地指导手术快速精确实施。快速成型技术做好的模型应用于手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常规手术组比较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量,术后复查X射线见骨折端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患者恢复良好,无髋内翻畸形及患肢短缩畸形,显著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均达到了术前的预期效果。相比传统手术存在精确性不足、创伤较大、术中医生和患者需要反复受到射线照射等缺点,计算机辅助骨科-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手术具有安全,准确等优点,术前采集图像可术中反复使用,并减少术中医患的放射性损伤。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骨折;个性化手术;数字化骨科技术  相似文献   

2.
选择2002-02/2007-05在天津医院关节外科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9例(9髋)。男1例,女8例,年龄52~69岁。初次全髋关节置换选用股骨假体与髓腔锉同号,髋臼假体直径比髋臼锉直径大2 mm。对患者术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畸形程度进行Harris评分。随访时间最短1年,最长6年。髋臼骨折中4例为稳定性骨折,给予多枚螺钉加强固定,1例为不稳定性骨折,给予结构性植骨配合多枚螺钉固定;股骨骨折中1例为Vancouver AG型,给予钢丝捆绑固定,3例为B1型,给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或钢丝捆绑,1例为C型,给予LCP内固定。定期复查X射线片,未发现髋臼假体周围透亮带及松动表现。Harris评分平均为87.2分。结果表明:在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选用的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直径应当不超过髋臼锉直径2 mm。对于骨折疏松明显的患者,最好选用与髋臼锉相同直径的髋臼假体并使用螺钉固定,或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当出现髋臼骨折时,可选用多枚螺钉固定或同时进行髋臼植骨。术中发生骨折,应当根据骨折类型和假体稳定性选用适合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钛网及颗粒骨植骨处理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中髋臼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自2003-01/2008-07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院骨关节二科对31例行髋臼翻修的患者采用颗粒状松质骨打压植骨联合金属钛网固定重建髋臼骨缺损,男13例,女18例;年龄56~77岁,平均65岁;前次手术距翻修手术2.5~11.0年,平均8.3年。髋臼缺损按AAOS分类:Ⅱ型14例,Ⅲ型17例,翻修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37分。31例患者均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及X射线评估。 结果: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5年。患者术后24 h即开始下肢被动功能锻练,3周下床不完全负重活动20例,11例于术后5周下床活动,3个月正常活动。术后半年Harris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45分,其中优20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4%。术后早期3个月内未见感染、假体周围骨折、脱位、神经血管及盆腔脏器损伤、栓塞等并发症;3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间断性渗液至术后3周;无髋臼假体需再次翻修病例。2例患者在X射线平片上出现透亮带,考虑存在移植骨被吸收可能。 结论:打压植骨联合金属钛网固定在处理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缺损时,操作简单方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背景:髋臼恶性肿瘤切除重建的主要目的是在安全边缘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获得骨盆稳定及下肢行走的功能。既往多是通过MRI、CT、X射线片等二维资料评估切除范围,具有相当的主观性,缺乏术前设计。计算机三维重建可从整体及各个切面评估肿瘤侵蚀范围,从而做到精确确定肿瘤切除的范围。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髋臼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例髋臼血管肉瘤患者,应用薄层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计算机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设计截骨范围、个体化髋臼假体及模拟手术过程。按照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案切除髋臼肿瘤组织,采用异体半骨盆+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骨盆环及右髋关节。 结果与结论:异体半骨盆+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后2个月患者开始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6个月患者行走步态基本正常,右髋关节活动良好,无疼痛不适。置换后X射线片提示人工假体与骨盆匹配良好。置换后仅右髋关节外侧有少许皮肤麻木,无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提示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髋臼周围肿瘤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它使手术治疗提升到个体化治疗阶段,使手术更精确、更可靠、更方便,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置入内固定抗剪力及稳定性和可塑性,并认识其在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关节内前方游离骨块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 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etabular fractures,modified ilioinguinal approach,reconstruction plat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4-01/2009-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髋臼骨折,内固定,重建钢板”,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还手工查阅相关专著数部。纳入有关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治疗方式研究,包括基础与临床实验。 结果:髋臼顶部是人体负重区,术中力求骨折解剖复位。在重建钢板进行髋臼骨折内固定之前,可在直视下用骨钩、克氏针等作暂时骨折内固定,调整骨盆钢板弯度折弯塑形并与髋臼顶后壁外侧或与前壁内侧一致再拧入螺钉进行骨折内固定,术中还应当注意进钉角度避免入髋臼内。术中认为一块钢板内固定不是很满意时,可加用一至二枚皮质骨螺钉或克氏针作加强内固定,但克氏针针尾一定要折弯,防止克氏针松脱移位误入盆腔;也可加用一块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等。重建钢板内固定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优点有可抵抗剪力,稳定性高,重建钢板可塑性强,可充分预弯来适应髋臼部位的特殊形态,术后钢板松动、断裂发生率低,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游离骨块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获得满意固定后再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 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骨折合并关节前方游离骨块,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背景: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治疗充满挑战性,最佳治疗方法尚未达到一致。 目的:观察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效果。 方法:纳入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9例,假体均为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的全髋关节。髋臼侧采用生物性假体压配固定,股骨侧采用带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固定。12例选取金属-聚乙烯承重界面,7例选取陶瓷-聚乙烯承重界面。置换后随访,定期摄片监测假体位置,并指导功能锻炼,记录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 结果与结论:手术时间(110±55) min,术中出血量(510±60) mL,置换后出血量(310±40)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局部红肿,脓性渗出。双下肢畸形恢复,长度相差均小于1 cm。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假体松动征象。置换后1年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置换前(P < 0.05),其中优10例,良8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提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有一定困难,采用含抗生素骨水泥股骨柄与非骨水泥髋臼金属托组合,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以及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患者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度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个性定制人工半膝关节的快速设计制造与临床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林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8,12(52):10393-10396
背景:半膝关节置换中假体的设计与制造只有针对患者损伤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定制,才能实现假体关节面的良好匹配,这是传统的设计制造手段难以完成的。 目的:建立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为核心的人工半膝关节个体定制化设计方案和快速制造方法,通过临床试用评估假体设计制造技术和半膝关节置换的应用价值。 设计、时间及地点:假体个体定制化设计及临床试用,于2002-01/2005-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材料与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对象:患者为男性,14岁,因右股骨下段骨肉瘤术后1年复发入院。经讨论及家属同意,拟行肿瘤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及定制化半膝关节面置换。 方法:以患者CT扫描和三维重建等临床影像学资料为数据源,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关节形状的数据,采用NURBS算法在Surface软件下重构出关节曲面,在计算机上完成半膝关节假体及其辅助装置的三维设计。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出原型并通过精密铸造等手段完成实体制造。利用瞄准器将假体装入异体骨,锁定远端后置入患肢。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在Surfacer软件下对所构关节面的误差分析,关节假体及辅助装置加工后的组装情况,假体置换后患者膝关节X射线片检查结果、关节间隙情况及关节屈伸活动度。 结果:全部设计和制造过程可在1周内完成。所设计的关节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与原始数据的最大误差﹤1 mm,在屈、伸、旋转等状态下与胫骨关节面匹配良好,应力分布均匀。通过快速成型和精密铸造技术制作的假体及其辅助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可与大段异体骨装配。置入患膝后假体位置准确,能够实现与对侧胫骨关节面的良好匹配,关节间隙正常。置换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可早期功能锻炼。随访1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未见关节脱位、慢性疼痛等。 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的个体定制化半膝关节在特定病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晚期并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由于不同患者髋臼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别,导致重建髋臼时难度明显增加,而髋臼内壁内移截骨能良好解决对臼杯假体的包容,但对截骨后髋臼内壁的内移范围仍存有争议。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寻找髋臼内壁截骨的合适内移范围。 方法:利用SolidWorks 2008软件建立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三维模型,模拟髋臼内壁内移截骨术式,使髋臼内壁骨从未完全陷入盆腔内保持2 mm骨性接触处开始,逐渐内移至完全陷入盆腔内7 mm处,每隔1 mm为1个实验组,分成10个实验组。将每组髋臼人为划成4个象限,分别对各组假体髋臼-骨界面间进行计算机模拟对比力学实验分析,测量出髋臼假体-骨界面间的Mises应力及剪切应力值。 结果与结论:第1,5,6,9,10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不均匀;第2,3,4,7,8 组在后下、前上、前下3个象限内的Mises应力分布均匀,其中第4组Mises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第2,3,4,7,8组在上述3个象限内的剪切应力分布均匀,第7,8组剪切应力最小。提示关节力在髋臼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后上象限,随着臼杯不断内移,臼杯与骨的接触面积会逐渐增大,从而增加接触面上的Mises应力,但剪切应力随髋臼内壁的内移而减小。因此髋臼内壁截骨合适的内移范围在未入盆腔内1 mm到完全陷入盆腔1 mm,最佳位置在完全陷入盆腔1 mm处。  相似文献   

9.
背景: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随访时间的延长,需行翻修者逐渐增多。而人工关节出现机械性松动前常已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不断加重的骨溶解会引起人工关节松动,最终导致关节翻修。 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翻修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2004/2009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后患者41例(41髋)进行了翻修,再置换关节为北京普鲁士钢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旋入式全髋关节及美国史塞克有限公司生产的非骨水泥压配式全髋关节。41个髋臼中无髋臼骨缺损8髋,GustilloⅠ~Ⅱ型髋臼松动17髋,Ⅲ型髋臼松动8髋,对上述患者直接用纯钛螺旋臼成型或髋臼底加用颗粒植骨;Ⅳ型髋臼松动骨缺损8髋,采用颗粒植骨,钛网重建髋臼,骨水泥髋臼假体成型。取出假体柄后试情况置入非骨水泥普通假体柄或加长柄,根据试骨缺损情况进行假体周围植骨,必要时捆绑带固定。 结果与结论:髋臼侧进行了钛网重建植骨的8例患者翻修后3 d可以下地非负重拄拐行走,其余患者均可以于翻修后3 d下地负重行功能练习。翻修后随访6~66个月,无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迹象,无需要再重新翻修的病例,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平均32.6分增加到翻修后的平均88.1分。随访X射线片显示部分患者骨质改建,密度增加,未发现假体周围有新出现亮带的患者。结果提示,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对髋关节进行翻修后,近期可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远期效果有待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骨盆Ⅱ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及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CT数据及快速成型技术,模拟骨盆Ⅱ区肿瘤切除术,设计手术切除范围,确定截骨面,模拟修复重建,制造病变骨盆精确模型和个体化假体后,进行手术治疗;2003年6月到2007年6月,共有8位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了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其中男3例,女5例,骨巨细胞瘤4例,脊索瘤1例,软骨肉瘤2例,骨肉瘤1例。根据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Ⅱ区3例,同时累及Ⅱ区和Ⅲ区5例。随访时间为3到7年。 [结果] 手术中病变切除彻底,假体安装顺利,术中平均出血5700ml。患者术后2例(25%)患者复发,其中骨肉瘤1例,术后18个月死于双肺转移;软骨肉瘤1例,术后13个月局部复发,术后17个月死亡;1例术后2年时出现螺钉松动,并发股动脉损伤,行动脉修复术后,患者可持拐行走,其余5例患者假体无松动。肢体功能评分参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Harris评分标准,60~69分1例,70~79 分5例,80~90分2 例。[结论] 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参与骨盆Ⅱ区肿瘤的模拟切除重建,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精确的假体重建,临床效果优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近年对膝关节韧带的生物力学与人工韧带的研究进展,强调膝关节的损伤类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修复的主要方法及进展。 资料来源:以human knee cruciate ligament, biomechanics, xenogeneic ligamentous, reconstruc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8-01/2009-07);以膝关节交叉韧带,生物力学,重建,人工韧带,康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01/2009-07)。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 资料选择:纳入膝关节及人工韧带相关的内容。排除已被证实落后的研究及重复性研究。 结局评价指标:①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征。②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情况。③膝关节韧带的修复与重建方法。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526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膝关节损伤生物材料及其生物力学进行分析。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主要是韧带损伤,为恢复其功能主要采用手术重建,其中利用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作为移植材料的挤压螺钉内固定重建术,已成为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标准方法。羟基磷灰石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生物活性材料,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植入体内不仅安全、无毒,还能传导骨生长,即新骨可以从羟基磷灰石植入体与原骨结合处沿着植入体表面或内部贯通性孔隙攀附生长,能与组织在界面上形成化学键性结合。 结论:对膝关节及膝关节韧带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是防止和治疗膝关节损伤及疾病的基础。具有表面羟基磷灰石涂层无螺纹的假体松动率最低,是最适宜的假体置换材料。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生物材料;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12.
背景:现代的颅骨成形不应仅停留在修补缺损恢复颅腔完整性的基础上,而应达到颅骨表面解剖重建,兼顾形态和功能。目前常规使用的颅骨缺损修复方法存在许多缺限与不足,特别在修复巨大、复杂部位的缺损更加困难。 目的:探讨利用CT数据、CAD、快速成型技术结合现代铸造工艺,以医用钛合金为材料颅骨缺损个体化修复体原位辅助设计与精密铸造的方法。 方法:以成年山羊为实验对象,建立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CT连续薄层容积扫面获取原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三维建模,在surfacer9.0中运用原位完全贴合、交互式屏幕显示法设计修复体三维模型。将设计的个性化修复体三维曲面模型数据输入快速成型机,完成修复体的原型制造。以钛合金为材料,运用熔模铸造法制作个体化修复体。 结果与结论:通过CT原始数据的获取、图像处理三维重建、原位完全贴合法个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修复体快速原型制造、钛合金精密铸造成型过程完成个体化修复体制作。修复体与缺损具有极强的适配性,吻合良好。结果说明基于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为解决临床医学中长期困扰的“量身定作”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制作手段,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外形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3.
背景:胫骨干骨折伴有同侧的后交叉韧带损伤在行内固定后,行经胫骨隧道技术重建后叉韧带时常会引起金属内固定物与胫骨隧道发生冲突,使内固定物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目的:评估Tibial-inlay技术重建合并胫骨干骨折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效果。 方法:选择胫骨干骨折合并同侧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8例,于胫骨骨折置入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后1~6个月在关节镜辅助下行Tibial-inlay技术重建后交叉韧带,重建前、随访时记录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及胫骨后移程度。 结果与结论:随访12~24个月,重建前患侧胫骨后移10~15 mm者 5例,>15 mm 者3例;末次随访时< 5 mm者 6例,5~10 mm 者2例;末次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重建前的63.50±5.83提高到87.50±2.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Tibial-inlay技术重建胫骨干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具有不受胫骨近端骨隧道的影响,对胫骨内固定干扰小,固定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整复方法较多,以往常通过制备患者的石膏面模,在上面堆蜡来恢复患者的面形,蜡型用作手术中衬垫的参考。但由于畸形的变化多,矫治设计的难度大,矫治效果不甚理想。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制造用于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等凹陷畸形衬垫物的可能性。 方法:对半侧颜面萎缩患者行螺旋CT扫描,利用工作站进行扫描图像的容积三维重建后,重新间隔分层,利用CuteFTP 4.0软件以BMP格式下载。应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CT图像处理软件对已下载的二维图像进行过滤、筛减、降噪、校正失真等处理,对图像的边缘轮廓进行提取,得到面颅骨皮质骨边缘轮廓的矢量化线图,将该线图数据输入Surfacer 9.0重建软件,对轮廓曲线进行矢量叠加,从而得到面颅骨的三维三角形面片线框模型及实体模型。将健侧面颅骨的点云数据按镜像对称变换到患侧,这样在患侧骨和健侧镜像之间就形成了充填物的三维模型,为补偿软组织的萎缩,将其外表面点云数据外移1.5 mm。对CAD后的三维Surfacer数据重新分层,在RpDataRepare中完成充填物的轮廓编辑和成型的支撑设置,形成RP项目文件,输出快速原型所需的加工文件.par,制造出衬垫物模板,作为实施手术过程中的参照。 结果与结论:获得了患者颅面骨表面轮廓的三维实体模型,并由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制造出衬垫物模板,并以此为参照完成手术,效果满意。说明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完成半侧颜面萎缩等凹陷畸形的衬垫物的制造,精度高,快捷,在颅颌面外科假体的个体化制造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关节镜下采用腘绳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钉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实验已经在国内广泛开展,但是对于腘绳肌腱细小的南方人应用此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研究较少。 目的:首次分析关节镜下腘绳肌腱及界面螺钉重建海南地区人群交叉韧带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地区27例交叉韧带重建的病例临床资料,其中24例前交叉韧带断裂,2例后交叉韧带断裂,1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断裂。采用腘绳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钉进行重建,其中自体腘绳肌23例,同种异体腘绳肌4例。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功能并指导功能锻炼,应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韧带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获随访8.7(3~24)个月,1例隐神经损伤,1例移植后3个月膝关节化脓性感染,行移植物取出待二期行翻修;除感染1例外,所有患膝移植后活动均正常,不稳感消失,同种异体腱组患膝皮温较高,但体温不超过38 ℃;术后Lysholm 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1),其中19例术后IKDC评分正常或接近正常,说明自体或同种异体腘绳肌腱是修复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良好移植物,腘绳肌腱及界面螺钉重建交叉韧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全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仍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伴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数量、年龄较大的患者、置换后活动性的增加,周围骨折也随之增加。全膝关节置换后周围骨折可以包括股骨、胫骨和髌骨,最常见的是股骨髁上的骨折。周围骨折同样可发生在手术中。根据骨折的形态,不同的致病因素以及骨折的时间,许多方法可被选择来治疗这一复杂的问题。合理的假体周围骨折分型方法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骨折的部位、类型、假体周围骨丢失的情况及假体的固定情况。临床上要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与骨折前的关节功能,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促进骨折愈合,重建假体周围骨量和维持关节功能。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材料和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全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外科干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是近年来外科领域发展最迅猛的一个领域,它可以更好地完善术前计划,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缩短年轻外科医生的培训时间,有效的评估手术效果,而交叉韧带的重建是运动医学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手术的关键在于隧道的精准定位,因此计算机辅助下交叉韧带重建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对定位的影响、功能评估等方面的作用。说明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交叉韧带可提高隧道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并可在实时准确评估功能,是交叉韧带重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后交叉韧带重建中胫骨隧道的定位一直是手术的难点,把计算机导航技术运用到后交叉韧带重建中,希望能提高胫骨隧道定位的精度。 目的: 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在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中准确定位胫骨隧道的方法,评价其在后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甲醛防腐成人下肢标本50侧,切断标本后交叉韧带后分别用聚氨酯海棉粘贴包裹模拟软组织覆盖的完整标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导航组)及传统关节镜(对照组)定位胫骨隧道。观察两组标本胫骨隧道的出口位置,透视后测量胫骨隧道的矢状角度及长度,记录透视次数。 结果与结论:导航组胫骨虚拟隧道矢状角度和长度术中定位及术后实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导航组术后实测胫骨隧道矢状角度为(61.88±0.94)°、透视次数为(3.0±0.5)次,对照组分别为(52.63±1.04)°及(9.0±2.7)次;导航组隧道出口位于后交叉韧带生理附着区23例,对照组为15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提示透视导航技术可以辅助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隧道的定位,具有隧道定位准确性高、辐射及手术污染机会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锁定加压钢板(LCP)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5—2016-10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LCP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各项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桡神经损伤恢复程度。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线消失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桡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CP内固定术相比,对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优,能优化各项手术指标,改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提高桡神经损伤恢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