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肉苁蓉炮制过程中5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及苯乙醇苷类成分的热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测定不同酒蒸条件下肉苁蓉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变化;对单体成分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溶液(水溶液、甲醇溶液、黄酒溶液)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随酒蒸时间延长,肉苁蓉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A、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逐渐降低,以毛蕊花糖苷和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含量下降幅度最大,而异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上升。异毛蕊花糖苷单体粉末的热稳定性较差,于100℃开始转化生成毛蕊花糖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在水溶液加热过程中会发生相互转化;异毛蕊花糖苷在甲醇和黄酒溶液中比较稳定,在黄酒溶液中最稳定。结论 肉苁蓉苯乙醇苷类成分在酒蒸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以毛蕊花糖苷转化为异毛蕊花糖苷最显著;单体成分热稳定性考察结果与酒蒸过程中异毛蕊花糖苷含量上升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基于抗氧化谱效关系的肉苁蓉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方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建立10批肉苁蓉指纹图谱。利用H2O2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以活性氧自由基半数抑制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含量为药效指标测定肉苁蓉抗氧化能力。通过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共同构建谱效关系,并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药效验证。结果 建立了肉苁蓉的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了17个共有峰。基于谱效关联分析筛选出9个成分,活性成分验证结果显示京尼平苷酸、8-表马钱子酸、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管花苷A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基于谱效关系探讨了肉苁蓉的Q-marker,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蔡鸿  鲍忠  姜勇  孙永强  徐新文  屠鹏飞 《中草药》2013,44(22):3223-3230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肉苁蓉药材进行分析,为肉苁蓉药材的质量控制及采收加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UV方法,对肉苁蓉药材中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进行测定;采用HPLC-ELSD法对肉苁蓉药材中半乳糖醇进行测定。基于3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差异,对来源于我国内蒙古、新疆以及宁夏地区的68批肉苁蓉药材进行了分析,以期阐明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不同生长期及空间搭载等因素对肉苁蓉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 不同来源肉苁蓉药材活性成分量差异较大,产地以内蒙古和新疆等道地产地药材活性成分量较高;加工方法对肉苁蓉药材不同活性成分量影响不同,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以切片杀酶的方法为佳,半乳糖醇以直接干燥的方法为佳;不同生长期的肉苁蓉药材活性成分量为花序未长出地面的样品>花序长出地面但尚未开花的样品>开花的样品>花期后的样品;从对卫星搭载样品的分析结果看,毛蕊花糖苷的质量分数具有提高的趋势,而松果菊苷以及半乳糖醇的量变化很小。结论 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不同生长期对肉苁蓉活性成分具有影响,为肉苁蓉药材质量控制和采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肉苁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利用光谱数据结合理化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肉苁蓉干燥肉质茎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分别为毛蕊花糖苷(1)、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 (2)、肉苁蓉苷C (3)、肉苁蓉苷D(4)、异毛蕊花糖苷(5)、管花苷B(6)、管花苷E(7)、盐生肉苁蓉苷D(8)、盐生肉苁蓉苷E (9)、plantainoside C (10)、osmanthuside B6 (Z/E) (11a/b)、松果菊苷(12)、8-表马钱子酸(13) 和京尼平苷(14)、ononin(15)、尿囊素(16)和半乳糖醇(17)。结论 化合物10、11a/b和15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9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志国  谭咏欣 《中成药》2011,33(11):1951-1954
目的研究酒蒸不同时间肉苁蓉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肉苁蓉酒蒸不同时间(0、4、8、12、16、20 h)的炮制品中松果菊苷、肉苁蓉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的量。结果随炮制时间的延长,肉苁蓉苷A的量先升高后降低,其余5种成分的量逐渐降低,且在tR=4.3 min处出现1个明显的色谱峰。结论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成分在酒蒸过程中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为进一步揭示肉苁蓉的炮制原理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肉苁蓉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测定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药材中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方法采用HPLC-DAD,以松果菊苷为参照物峰,建立其与毛蕊花糖苷、肉苁蓉苷C、肉苁蓉苷A、2-乙酰毛蕊花糖苷、6-乙酰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以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计算6种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和外标法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过方法学考察和样品测定,肉苁蓉中各成分相对松果菊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f毛蕊花糖苷/f松果菊苷=1.008,f肉苁蓉苷C/f松果菊苷=1.871,f肉苁蓉苷A/f松果菊苷=0·809,f2-乙酰毛蕊花糖苷/f松果菊苷=0.611,f6-乙酰毛蕊花糖苷/f松果菊苷=0.603。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好,与外标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能同时对肉苁蓉药材中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肉苁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11)
目的优化肉苁蓉高压蒸制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闷润时间、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压力为影响因素,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类叶升麻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高压蒸制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肉苁蓉加30%黄酒闷润4 h后,于0.025 MPa压力下蒸制3 h,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类叶升麻苷、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含有量分别为0.995 5%、0.285 9%、0.907 1%、0.258 1%,综合评分为98.45。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易于控制,可为酒苁蓉饮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分析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和部位的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半乳糖醇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以11月最高,分别为295.25 mg·g-1和48.25mg·g-1,两者均表现为11月10月12月;半乳糖醇含量12月最高为36.71 mg·g-1,12月11月10月。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基部中部顶部,半乳糖醇含量顶部中部基部。结论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和部位的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半乳糖醇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生长年限和采收季节对内苁蓉主要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肉苁蓉主要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以3年生及3年生以上、秋季采收为最佳采收期.结论: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季节均可影响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肉苁蓉最佳采收年限及采收季节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肉苁蓉片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影响肉苁蓉片炮制工艺的主要因素,包括药材的软化方法、干燥方法、干燥温度和饮片厚度进行了考察。结果 经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炮制工艺参数为:采用隔水蒸软2 h的方式将肉苁蓉软化,然后切成6 mm厚片,70 ℃烘干。结论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肉苁蓉片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朱梅芳  唐宇  郑琴  汤丹丰  罗俊  胡鹏翼  郭园园  吴海霞  杨明 《中草药》2018,49(12):2845-2854
目的对连翘Forsythiae Fructus、荆芥Schizonepetae Herba、薄荷Menthae Haplocalycis Herba及其配伍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分析,探讨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与其成分及抑菌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成分及其配伍后成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及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单味连翘、荆芥、薄荷挥发油和配伍提取挥发油及单提混合后的挥发油对常见的4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连翘、荆芥与薄荷混合提取后,所得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连翘-荆芥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中,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含有的7种成分和荆芥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而新增了8种成分。连翘-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8种成分,并新增8种成分。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和薄荷挥发油中的7种成分,新增了7种成分。连翘-荆芥-薄荷混合提取后,缺失了连翘挥发油中的6种成分、荆芥挥发油中的4种成分、薄荷挥发油中的2种成分,连翘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1种,荆芥和薄荷共有成分缺失2种,新增了9种成分。与单提混合挥发油相比,3种药材混合提取组中胡薄荷酮的相对含量明显下降。抑菌实验显示,不同提取方式所得挥发油的抑菌效果不同,单味挥发油及单提混合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均优于配伍提取挥发油组。结论挥发油是解表中药的重要药效成分,中药挥发油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对挥发油的得率、成分及药效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其疗效,应对此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王辉  田娜  肖小君  齐泽民  黄作喜  张志勇 《中草药》2015,46(17):2618-2622
目的 通过比较9个不同株系一年生石斛苗(T5、T3、T2、YD-1、W-3、GDYS、TN、W-1和T4)的生长势及有效成分量,筛选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石斛株系。方法 采用生理学及生药学常规方法测定石斛苗生长情况和有效成分量,并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成分的测定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T4长势最好,T2长势最差,其余株系介于其间;聚类分析将9个株系分为3类:第1类包括GDYS、TN、T5、T4,该类石斛的多数有效成分的量相近且高于其他株系;第2类包括W-3、YD-1、T3,这类石斛的有效成分平均量位于第2位;第3类包括W-1和T2,这2个株系的多数有效成分的量较低。结论 GDYS、TN、T5和T4可作为优良株系进行规模化生产;W-3、YD-1、T3和T2可作为种质资源保存,不宜大规模种植;W-1的生物碱和灰分量较高,可作为专门的提取原料,也可作为回交亲本用于改良优良株系的个别不良性状。  相似文献   

13.
曾岑  李睿  曾勇  王平  孟宪丽 《中草药》2014,45(11):1597-1601
目的 观察桂枝对麻黄Ephedrae Herba中麻黄碱(E)、伪麻黄碱(PE)小鼠脑组织内分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分别ig给予小鼠麻黄、麻黄桂枝药对水煎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脑组织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脑组织中E、PE的经时变化,以Kinetica 5.0.11软件,对脑组织中E、PE进行非房室动力学拟合,计算E、PE的组织动力学参数,从而评价桂枝对麻黄中E、PE在脑组织内分布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麻黄桂枝配伍组中E、PE脑内tmax较麻黄组延迟,AUC0-∞降低,E的MRT0-∞缩短。结论 桂枝配伍麻黄能通过延缓麻黄中E、PE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过程,降低脑内累积分布量,同时加快E、PE在脑内的消除,从而发挥减毒作用,证实桂枝与麻黄间存在相畏、相杀的配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丛慧源  王颖  邓雁如 《中草药》2015,46(16):2484-2491
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和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是蔷薇科(Rosaceae)2种近缘的药用植物,具有明确的降血糖活性,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材应用于临床。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pharmaphylogeny)的理论,总结二者主要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进而比较二者活性成分的共性及差异,并对物质基础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表明,2种近缘中药共有的生物合成途径占到60%,刺蒺藜苷、槲皮素等共有成分及翻白叶苷A、蔷薇酸等差异性成分同时也是活性成分,而特征成分及其量的差别可能引起功效及作用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段秀俊  王科  刘培  王鹏飞  张莉丹  郭宇航  王伊楠 《中草药》2019,50(20):5054-5059
目的建立委陵菜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委陵菜的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60 nm;建立10批委陵菜的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版)进行评价,聚类分析将10批药材分为2类;建立同时测定委陵菜药材中没食子酸、槲皮素及山柰酚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建立了委陵菜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没食子酸、槲皮素和山柰酚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均小于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4%、97.64%、99.19%。结论建立的委陵菜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委陵菜的内在质量,为提高委陵菜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蒲公英中菊苣酸、咖啡酸与绿原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董自波  蒋金来  赵文艳 《中草药》2015,46(23):3577-358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蒲公英中菊苣酸、咖啡酸和绿原酸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25 nm,柱温为40℃。结果菊苣酸、咖啡酸、绿原酸在0.24~24.00、0.092~9.200、0.14~14.00μg/m 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7%、99.88%、101.67%,RSD均小于2.0%。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简便易行,可用于蒲公英中菊苣酸、咖啡酸和绿原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谭婷  张晶  陈林  冯育林  杨世林  温泉  罗云 《中草药》2020,51(19):4916-4924
目的分离纯化具有抗补体活性的连钱草均一多糖并表征其结构。方法水提醇沉得连钱草粗多糖,DEAE-52、SephadexG-100柱色谱抗补体活性导向分离得到均一多糖,采用HPGPC、IR、GC、甲基化及核磁等方法对均一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均一多糖的抗补体活性。结果分离所得连钱草均一多糖GLP-1和GLP-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370和20 040,均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6.3和1∶4.9,GLP-1和GLP-2均具有较强的抗补体活性。结论连钱草均一多糖的结构表征为进一步阐明其抗补体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也为筛选天然补体抑制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兜铃内酰胺探讨鱼腥草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明星  陈婧  施春阳  王文清  方建国 《中草药》2021,52(19):6045-6051
鱼腥草是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数千年的食用、药用历史,现有研究表明,鱼腥草安全无毒。但由于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成分,其安全性一直存在较多争议,而关于鱼腥草中马兜铃内酰胺毒性的探讨并不多见。从鱼腥草中马兜铃内酰胺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实验研究等方面对鱼腥草的安全性进行探讨,为鱼腥草的食品药品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丁鸿  徐芳芳  杜慧  张欣  徐冰  吴云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2021,52(19):5836-5844
目的基于决策树算法,深入挖掘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金青醇沉)数据并探究潜在生产规律,提升该过程质量控制水平。方法依托数字化中药提取工厂数据平台收集205批金银花和青蒿浸膏(金青浸膏)历史数据并整合成数据矩阵。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后分别采用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和TreeNet算法建立金青醇沉过程模型,比较各模型性能并基于历史数据划分关键变量控制范围。结果 RF和TreeNet模型性能较好且性能接近,综合各模型分析结果得出醇提罐料液比及金银花浓缩收率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重要变量进行依存度分析并优选批次,并以优选批次的金银花分配浸膏质量及加醇量做控制图,密度为1.11 g/cm3的金银花浸膏分配控制范围为557.92~639.62 kg,加醇量的控制范围为3.370~3.828 m3;密度为1.12 g/cm3的金银花浸膏的控制范围为540.4~616.9 kg,加醇量的控制范围为3.317~3.859 m~3。结论决策树算法建立的金青浸膏醇沉过程模型能够有效地挖掘潜在的生产过程规律,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蔡卓亚  周自桂  李萍  秦勇 《中草药》2015,46(2):297-304
伸筋草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含有生物碱、三萜类成分,常用于治疗屈伸不利、风湿痹症和跌打损伤等疾病,临床应用历史悠久,且疗效确切。为进一步了解伸筋草化学成分,探讨开发利用伸筋草药用资源,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伸筋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