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池放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腰大池穿刺放液配合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简称腰穿组)和大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简称对照组)治疗,观察颅内压变化及病程。结果:腰穿组降颅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病程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腰池穿刺放液配合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颅内出血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小儿颅内出血并低钠血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资料,分析小儿颅内出血并低钠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结果:36例患儿通过补钠治疗,同时对症予以抗惊厥、降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低血钠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根据小儿颅内出血并低钠血症患儿临床症状情况,采用不同的补钠方式进行低钠的纠正,同时对症予以抗惊厥、降颅压、消除脑干症状等综合治疗,可以缓解低血钠引发的各种危险症状,从而降低小儿颅内出血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患者甘露醇降颅压的量化公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监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水平,研究降颅压效果与甘露醇用量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而推断甘露醇使用的个体剂量.方法 无创监测72例脑出血患者每日颅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降颅压效果与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甘露醇的有效用量关系.再将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 降颅压效果与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甘露醇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幕上出血比幕下出血的降颅压效果好.结论 可以将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最高颅压,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代入公式计算患者所需的甘露醇总用量.  相似文献   

4.
郭舒雯  郝锋利 《吉林医学》2010,31(14):1979-1979
脑出血超急性期(发病〈12h)有活动性再出血的风险,盲目使用甘露醇有增加再出血的风险,加重病情。脑出血亚急性期(发病〉12h)活动性出血风险相对减少,甘露醇的使用可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为明确甘露醇对自发性脑出血(SCH)预后的影响,回顾分析以往小剂量甘露醇(125ml/次)治疗52例恼出血超急性期SCH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小剂量治疗脑出血亚急性期SCH102例的对照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41例颅内出血伴颅内压增高明显的患儿,分别观察了甘露醇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的疗效。结果,甘露醇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常规治疗组(X~2=5.98、0.05>P>0.01)。作者认为,对无疑血机制障碍的患儿,适时、适量地应用20%甘露醇降颅压,不会加重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7.5%高渗盐水降颅压的效果。方法对19例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组。治疗组随机使用高渗盐水(HS)或甘露醇降颅压,对照组单用甘露醇降颅压。术后监测每次降压治疗后颅内压的变化,并监测血清Na+离子及渗透压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内HS和甘露醇的降压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血清钠离子和渗透压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观察甘露醇、甘油果糖连用对高颅压脑囊虫病患者的降颅压作用。方法:高颅压脑囊虫病患者30例。结果:用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连用降颅压作用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29例,有效1例。讨论: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连用降颅压,总有效率100%。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剂量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降颅压效果低于观察组,但肾功能障碍发生率比对照组高,血电解质变化比对照组更加明显,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剂量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但降颅压效果也相对较低,应用大剂量可提高降颅压效果,但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在剂量的选择上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及病情类型而定,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发病72小时内经颅脑CT证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20%甘露醇125ml每日二次静脉滴注,疗程2-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学改变,并和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一组病人比较,结果,小剂量甘露醇组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前者有效率为88.7%,后者为71%,临床神经功能差异显著(P<0.01)。结论:甘露醇保护脑损伤的机制不完全与脱水降颅压有关,可能是作用于缺血性级联反应多个环节,扩大了治疗的时间窗,在脑缺血急性期应首先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HS)和20%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的各自疗效。方法:30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高压患者交替使用3%HS和20%甘露醇降颅内压,观察用药后颅内压前后变化,同时观察中心静脉压变化。结果:3%HS和20%甘露醇降颅压效果均明显,但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但经前者治疗后中心静脉压偏低的次数比后者明显少。结论:3%HS和20%甘露醇具有同样的降颅压效果,但用3%HS治疗后能较好地保持中心静脉压处于正常水平,有利于保持血压稳定,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金平  陈慧娟 《安徽医学》2008,29(2):134-136
目的 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99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予常规脑出血治疗,在脱水剂使用上,对照组为20%甘露醇125ml每4~6h1次联合应用甘油果糖250ml,每日2次,5d后停用甘露醇,15d后停用甘油果糖。对照组则全部应用甘露醇。结果 治疗组30d后在神经功能评分、水肿范围缩小及血肿吸收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上(对比入院时及治疗10d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指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比单用甘露醇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郑坤木  童绥君  马琪林 《医学综述》2009,15(13):2046-2048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治疗脑出血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局部亚低温组19例和甘露醇等常规治疗组17例。局部亚低温组在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施予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72h。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术(SPECT)显示脑出血患者脑水肿高峰期(发病第4天)局部脑血流灌注情况,并对患者入院时及第3、7、14、21天分别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脑出血患者病灶区脑SPECT血流灌注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局部亚低温与常规治疗组两组病灶区平均血流灌注对比,常规治疗组明显低于局部亚低温组(P<0.05),NIHSS评分在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入院时,第3天和第7天无明显差异(P>0.05),第14天和第21天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急性期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保护和改善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乔玉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57-158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不同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20%甘露醇250mL,治疗组予20%甘露醇125mL,其他所有处理方法均相同。结果经脱水治疗后治疗组的颅内压明显小于对照组;经脱水治疗15d后,治疗组血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结论脑出血后小剂量甘露醇脱水治疗的疗效比常规剂量甘露醇的疗效要好。  相似文献   

14.
狄剑秋  管峥峰  雷鹏 《现代医学》2014,(11):1351-1353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早期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0%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高渗盐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脑水肿及血肿体积均缩小(P〈0.05),观察组缩小更明显(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65.0%,对照组为4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综合治疗2周,8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天进行电解质与肾功能的监测,治疗结束后给予脑水肿面积评价,比较分析二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组在治疗后的脑水肿面积都有所减小,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另外,药物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电解质紊乱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可有效缓解急性脑出血导致的脑水肿,迅速释放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的使用量,同时不易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李志芸 《当代医学》2021,27(1):45-47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分析组患者接受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对42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经颅多普勒动态监测,记录甘露醇治疗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ies,MCA)平均血流流速(mean flow velocities,MFV)及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结果:甘露醇治疗前后病灶侧MPV和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侧MPV均低于病灶侧(P0.01),并且注射后10、60 min均低于治疗前,健侧PI均高于病灶侧(P0.05~P0.01),而注射后10、60 min PI均高于治疗前(P0.01),注射后60 min亦高于注射后10 min(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甘露醇可增加病灶侧脑MFV和健侧动脉PI,从而改善病灶周围脑组织的灌注。  相似文献   

18.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symbol: see text] Decoction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resolving phlegm) plus general and modern treatment o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44 cases, and the pressure-lowering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and mannitol in 2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basilar region, and in rabbits with experimental encephaledema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olive oil into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we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hu Yu Hua Tan Tang plus general treatment can better improved the conscious state of the patients than western medicine, and it can make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drop clinically by 40.44%.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lowering effect of Zhu Yu Hua Tan Tang, though slow, is smooth and long-lasting without any rebound phenomenon,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mannitol. Similar results were found in animal experiments, but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lowering amplitude of Zhu Yu Hua Tan Tang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mannito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剂量甘露醇治疗方案对中等量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发病时间在24 h内且血肿体积为15~30 m L的急性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 L,连续7 d,另一组给予20%甘露醇125 m L快速静脉滴注,连续7 d;采用发病后3月时的mRS评分作为临床疗效指标。mRS评分为0~2分的定义为结局良好;治疗1 d后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以血肿体积增大比入组时增大33%以上定义为早期血肿扩大。结果:共入选78例,两组各39例,采用250 m L甘露醇治疗组发病后3月时结局良好的有17例,占43.9%(17/39),采用125 m L甘露醇治疗组有26例,占66.7%(26/39),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250 m L治疗组血肿扩大比率为17.9%(7/39),125 m L治疗组为7.7%(3/39),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于中等量的幕上脑出血,125 m L甘露醇的临床疗效好于250 m L,且低剂量治疗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较小,临床应扩大样本深入研究有利于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24h内给予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B组21例,患者24h内给予甘露醇半量125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C组23例,发病后24h内未接受甘露醇治疗;三组其他治疗无差别。观察三组患者降颅压效果,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结果:A、B组患者降颅压疗效显著优于C组(P<0.01),B、C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A组(P<0.05),B、C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A、B两组BUN、Cr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BUN、Cr值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BUN、Cr值低于A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高压,半量甘露醇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对肾功能损伤较轻,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