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手术术中硬脊膜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对蚌医二附院2008年2月-2010年8月脊柱肿瘤手术术中出现硬脊膜缺损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3.5岁,脊膜瘤8例、神经鞘瘤3例、椎体转移瘤2例。肿瘤连同受侵硬脊膜切除后硬脊膜缺损,采用自身组织填塞、覆盖、紧密缝合、局部加压包扎、持续硬膜外引流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13例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无脑脊液漏、硬脊膜假性囊肿及中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术中硬脊膜缺损,采用自身组织填塞、覆盖、紧密缝合、局部加压包扎、持续硬膜外引流,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脊膜膨出和脊膜脊髓膨出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变部位有脊柱裂(棘突及椎板的先天性缺损),硬脊膜经椎板缺损处向外膨出,在皮下形成囊肿。囊肿内无神经组织者,称为单纯性脊膜膨出。有神经组织者,称为脊膜脊髓膨出。如果一段脊髓向后突出并且外露呈平板状,仅有一层菲薄的纤维膜覆盖者,称为脊髓膨出。  相似文献   

3.
骨骼肌桥接与神经移植对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用半吻合、半埋入法骨骼肌桥接与神经移植治疗神经缺损的效果,以探讨半吻合、半埋入法骨骼肌桥接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用体重200~300 g成年Wistar大白鼠15只,随机选择每只左侧后肢的坐骨神经造成的神经缺损用半吻合、半埋入法骨骼肌桥接,右侧神经缺损采用神经束膜缝合移植修复。大白鼠分笼饲养3个月。 结果:3个月后,大白鼠双下肢功能均得到恢复,通过肉眼观察、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神经肌电图检查及组织学检查,骨骼肌桥接侧与神经移植侧差异无显著性。半吻合、半埋入法骨骼肌桥接治疗周围神经缺损取得与神经移植相近的结果。 结论:半吻合、半埋入法骨骼肌桥接手术难度低、时间短、吻合牢靠,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神经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同系异体Wistar大鼠神经桥接坐骨种经缺损,观察不同时期大鼠坐骨神经的再生、修复情况。结果发现再生神经通过桥接部位,使大鼠坐骨神经的连续性和功能得以恢复。未见明显的排斥反应。提示同系异体坐骨神经能较好地修复缺损的周围神经。  相似文献   

5.
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肌电图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肌电图 ,了解喉内肌神经再支配的情况。【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杂种犬 6只 ,切断左喉返神经 1cm ,取同侧游离胸锁乳突肌制成桥接 ,将神经断端分别置入桥接内 ,显微缝合肌膜及神经鞘膜 ,外包静脉封闭。术时及术后 6个月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术时实验侧喉内肌记录到纤颤电位 ,术后 6个月喉内肌未测出纤颤电位 ,环杓侧肌、环杓后肌、甲杓肌的波幅分别达正常的 82 %、6 0 %、5 4%。【结论】联合桥接修复喉返神经可使喉内肌获得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6.
硬脊膜损伤分度及预防脑脊液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硬脊膜损伤的分度及预防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997年1月~2005年12月硬脊膜损伤116例,根据硬脊膜损伤缺损不同程度,采用直接缝合(A组),深筋膜及各类补片修补缝合(B组),直接缝合或各类补片修补缝合处理后再覆以生物蛋白胶(C组)。比较各组预后及脑脊液漏发生情况。结果A、B和C组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为6.9%、27.3%和5.0%。结论硬脊膜损伤可分不同程度,脑脊液漏的发生与硬脊膜损伤程度有关,硬脊膜损伤修复后再覆以生物蛋白胶能有效降低脑脊液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高伟阳 《温州医学院学报》1996,26(4):249-251,237
自体静脉移植桥接周围神经缺损高伟阳综述陈德松审校周围神经缺损的传统修复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由于作为供体的自体神经来源有限,还受到长度、粗细的限制、供区功能影响等,一个世纪来,一直有人试图寻找一种能用于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非神经移植体[1]。随着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双桥接技术和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修复兔面神经长段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寻找一种适于广大基层医生应用的简单、有效修复长段神经缺损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手术制作兔右侧面神经下颊支15 mm缺损模型,分4组修复:双桥接小间隙组、双桥接无间隙组、原位神经吻合组、正常空白对照组·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以评价神经再生恢复情况·结果(1)几丁聚糖-胶原再生室吸收明显且无异物反应,能抑制神经纤维瘤形成,可为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的微环境;(2)双桥接修复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良好,与原位神经吻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修复成年SD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模型,在形成的缺损中植入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或只植入壳聚糖(对照组),或不加任何材料(空白组),术后2、4、8周灌注取材,观察结果。结果: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在植入SD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模型后,能桥接缺损两端脊髓;其内的神经干细胞能存活、迁移并分化成多种形态的神经组织细胞,并诱导神经轴突向复合材料内生长。结论: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复合物有可能桥接并修复大鼠脊髓完全缺损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医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成的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能力。方法: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毕格犬5cm缺损的坐骨神经,桥接组n=5,缺损组n=5。术后定期观察术肢运动功能情况。术后6月,进行电生理学检测,并对再生神经和靶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桥接组术后6月,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物已完全降解,再生神经组织修复了坐骨神经5cm缺损,动物术肢承重能力恢复较好,行走、奔跑或上下楼梯时两后肢比较协调;而缺损组动物术肢难以承重,两后肢运动极不协调。神经三色染色显示,桥接段再生神经纤维密集,形成大量的再生单位。电生理学检测,桥接组术侧均记录到了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s),而缺损组未记录到CMAPs。桥接组腓肠肌无明显萎缩,肌肉三色染色显示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缺损组腓肠肌明显萎缩,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5c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6月,再生神经修复了缺损,并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靶肌实现了神经的重支配,动物术肢的运动功能取得了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动物实验,对活体上手术后颅骨缺损区硬脑膜的蠕变特性变化进行动态测试与分析。方法手术造成犬一侧颅骨缺损,在术后不同时间取下术侧缺损区硬脑膜及对侧正常硬脑膜,分别进行蠕变特性测试。结果手术侧硬脑膜初始应变减少的比例分别是:术后1个月减少约35%,术后3个月约为46%,术后6个月约为50%。结论犬术后侧硬脑膜蠕变减少的程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术后1~3月减少明显,3~6月变化趋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冻干人硬脑膜行硬脑膜成硬脊膜缺损修补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用冻干人硬脑膜修补因脑肿瘤、脑外伤、脊髓内肿瘤手术引起的硬脑膜或硬脊膜缺损,并不同规格的的冻干人硬脑膜微粒或微丝行靶血管栓塞。结果:(1)冻干人硬脑膜用于硬脑或硬脊膜缺损修补患者229例,无颅仙感染等并发症,用于血管内栓塞靶血管28例,可明显减少或闭塞颅内肿瘤的血供。结论:冻干人厝脑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硬脑膜缺损修补和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试与分析人硬脑膜及其替代物的生物力学特性,为选择理想的颅度缺损重建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测定人硬脑膜及其替代物的蠕变特性,通过动物实验测定狗颅骨缺损区硬脑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人体硬脑膜的蠕变特征为:初始应变和所加的应力大体成线性关系;蠕变应变随时间缓慢增加,表示人体硬脑膜及其替代材料蠕变特性的柔度公式的一般形式为:J(t)=J0 Kf(t)。颅底缺损区硬脑膜初始应变的动态变化是:术后1个月减少约35%,术后3个月减少约为46%,术后6个月减少约为50%。结论:可用蠕变柔度测试判断颅底骨缺损硬脑膜修补材料的优劣,柔度愈小,抗膨出性能愈好。新鲜人硬脑膜的柔度最小,冻干人硬脑膜、新鲜人颅骨膜、硅橡胶膜、涤纶片的柔度依次壮大。颅底缺损区硬脑膜蠕变减少的程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术后1-3月减少明显,3-6月变化趋缓。  相似文献   

14.
选20只大鼠,取颈、胸及腰骶部三段硬脊膜,用Biels-chowsky银染法整装铺片,光镜观察。结果,1.硬脊膜上有单个或2~3个神经节细胞及少量的单个双极神经元。2.硬脊膜上有大量粗细不等的神经束及神经丛。3.硬脊膜上感觉神经纤维末梢的类型以游离神经末梢为主,其终端形状是多样的,偶尔见到少量带包囊的神经终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改良人工硬脑膜成形术在脑外伤减压术中硬脑膜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88例脑外伤减压术硬脑膜缺损患者分别采用改良人工硬脑膜修补术(A组,46例)和传统颞肌-硬脑膜缝合术(B组,42例)治疗。A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硬脑膜修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达到满意修复脑膜缺损的目的。两组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伤口感染等发生近似(P0.05),A组手术用时较短(P0.05),术后癫痫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人工硬脑膜成形术修复脑外伤减压术中硬脑膜缺损,结合相应护理干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少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行额、颞、顶部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对照组(A组)和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B组),两组均为20例。记录麻醉前、切皮、锯颅骨、打开硬膜30min和术毕缝皮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切皮锯颅骨及术毕缝皮各时点MAP和HR均低于A组(P〈0.05),拔管时间B组短于A组。结论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可明显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缩短拔管时间,可安全应用于颅脑手术。  相似文献   

17.
羊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羊膜在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对60只中国白兔行L5水平椎板切除术后,据术前随机分组,分别在硬膜外覆盖羊膜(羊膜组)、几丁糖膜(几丁糖膜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覆盖.术后2、4、8、12周每组分别处死5只动物,通过双盲法对所取标本做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暴露的硬膜发生广泛粘连,硬膜外腔几乎消失;羊膜组和几丁糖膜组硬膜外瘢痕稀少,硬膜表面光滑,硬膜外形成潜在腔隙,维持了硬膜外的有效空间.不同时间段三组间粘连度评价以羊膜组最低,几丁糖膜组次之,空白组最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在硬膜和骶棘肌间放置合适的材料可预防硬膜外粘连;羊膜能预防硬膜外瘢痕向椎管内延伸,是一种有效预防硬膜外粘连的生物相容性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修复兔破损硬脊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穿刺抽取日本大耳白兔髂后上棘骨髓,分离BMSC,采用贴壁筛选法对分离的BMSC进行纯化,接种于人工硬脊膜上。1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A组、B组,每组8只,制作L4椎板切除硬脊膜破损模型,A组人工硬脊膜敷贴裂口处,B组骨髓间充质干细复合人工硬脊膜敷贴裂口处。术后30天处死动物,取修复区域的组织行大体观察和病理学观察,并对成纤维细胞密度进行分析。结果B组成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丰富,细胞密度高于A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硬脊膜修复。  相似文献   

19.
邱小波 《医学综述》2011,17(23):3590-3592
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是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周围瘢痕与神经根外膜或硬脊膜形成粘连、产生机械性压迫所致。FBSS的发生与患者手术前全身机能状态,局部病变状况,手术中操作损伤的程度,术后治疗、护理、康复锻炼等相关。如何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已成为脊柱外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现就其预防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织与单纯人工硬脑膜修补治疗硬脊膜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脊柱手术中硬脊膜破裂的30例脊柱疾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单纯人工硬脑膜组(20例)和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10例),单纯人工硬脑膜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采用在传统手术方法的基础上,将自体脂肪组织覆盖于人工硬脑膜表面。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术后2、3 d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引流量均少于单纯人工硬脑膜组(P<0.05)。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术后1 d引流量多于术后2、3 d(t=15.060、28.460,P<0.001);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术后2 d引流量多于术后3 d(t=7.041,P<0.001)。单纯人工硬脑膜组术后1 d引流量少于术后2、3 d(t=-9.235、-9.521,P<0.001)。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引流管放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单纯人工硬脑膜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结论 人工硬脑膜联合自体脂肪组织治疗硬脊膜破裂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减少引流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