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期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 (SLN)对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的预测价值 ,探讨检测SLN在指导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清扫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 2 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8月在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 2 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SLN检测 ,分别利用亚甲蓝和99mTc 硫胶体定位并原位切除SLN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然后行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清扫术 ,比较SLN快速冰冻切片、SLN及其他盆腔淋巴结石蜡切片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  2 3例患者中 19例成功检测到SLN ,共检出SLN 5 9枚 ,平均每例 3枚 ,SLN检出率为 83% (19/2 3)。SLN活检术灵敏性为 83% ,特异性为 10 0 % ,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 95 %。结论 SLN检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但以SLN活检术替代传统的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病例研究来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判断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的依据。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因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而不能从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受益。若通过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来准确评估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则可以用SLN活检技术替代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减少手术并发症。虽然目前由于各种原因该项技术未能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CNP)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的契机。CNP具有淋巴系统趋向性和吸附抗癌药物等特点,能在淋巴管、淋巴结高密度且长时间聚集,有利于指导恶性肿瘤的淋巴结清除及淋巴化疗。综述运用CNP混悬液在术前标记早期宫颈癌SLN的可行性,使SLN活检技术替代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前哨淋巴结检测对预测早期子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评价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临床分期Ⅰa-Ⅱa期)患者28例,于术前约18h,分别于宫颈10点及2点处黏膜下注射37MBq(0.4ml)的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的右旋糖酐(^99mTc—DX),即刻行淋巴核素显像。次日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手术标本随即行γ探测仪体外探测识别SLN,解剖出SLN后单独送检,病理检查结果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进行比较。结果 28例患者中27例(96%)识别出SLN。手术标本共取得814枚淋巴结,其中123枚为SLN。SLN集中分布于盆腔的髂内、外血管周围及闭孔区。6例(21%)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共11枚转移淋巴结均为SLN,无假阴性情况出现。结论 SLN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性,临床应用价值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单臂、单中心的临床研究, 入组时间为2015年7月, 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 共入组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诊治的78例初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 其年龄为(50.2±9.3)岁。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在无瘤块的子宫颈组织处采用浅注射(2~3 mm)、深注射(1~2 cm)法注射示踪剂(亚甲蓝或纳米炭), 随后在腹腔镜下先行蓝染或黑染的SLN切除, 再行子宫广泛性切除+系统性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术后对常规病理检查(HE染色)阴性的SLN行连续切片联合免疫组化法细胞角蛋白检测进行病理超分期检查。分析SLN的检出率、SLN的分布、SLN与非SLN的病理检查结果, 评价SLN活检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 (1)SLN的检出率:78例子宫颈癌患者中, 77例检出SLN, SLN总检出率为99%(77/78), 其中SLN双侧检出率为87%(68/78)、单侧检出率为12%(9/78)。(2)SLN的分布:78例子宫颈癌患者共切除盆腔淋巴结1 930枚, 平均每例患者每侧切除盆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纳米炭混悬液检测前哨淋巴结(SLN)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识别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40例。术前从宫颈3、9点注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腹腔镜直视下识别最先黑染淋巴结作为SLN并切取,单独行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切取SLN后,患者均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结果:40例患者中,38例成功检出至少1枚SLN,检出率为95%(38/40),共检出173枚SLN,平均每例每侧3.9枚SLN。8例(20%)患者共检出29枚阳性淋巴结,其中包括6例患者的阳性SLN,共25枚(86.20%)。前哨淋巴结定位于闭孔37.52%,髂外29.52%,髂内13.94%,宫旁5.09%,髂总12.13%。SLN检测的灵敏度为75%(6/8),准确性为100.0%(38/38),阴性预测值为100.0%(29/29)。结论:早期宫颈癌SLN的转移状态同盆腔淋巴结真实转移状态一致性较高,闭孔淋巴结为SLN检出频次最高的淋巴结,腹腔镜下纳米炭示踪早期宫颈癌SLN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常规病理检查有一部分阳性淋巴结未能被检出,称之为隐匿转移。单克隆抗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AE1/AE3),CK]、抗上皮膜抗原(EMA)能检测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的隐匿微小转移癌[1]。宫颈癌属上皮来源,CK检测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如何,文献报道极少。本研究探讨CK、EMA单克隆抗体对检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隐匿转移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自1990年~1992年我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Ⅰb期及Ⅱa期宫颈癌患者33例。平均年龄53岁(31~70…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哨淋巴结能准确预测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应用生物活性染料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或两者联合应用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定位,通过细胞印记法、病理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技术检测提高其阳性检出率,特别是宫旁淋巴结,有利于制定宫颈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快速准确检出前哨淋巴结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提高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1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经根治性手术治疗550例Ⅰ~ⅡA2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 64例宫颈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92.2%,有转移者5年生存率51.6%(P0.05)。单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最大径线、宫颈深间质浸润、宫旁浸润、脉管间隙浸润相关(P0.05);宫旁组织浸润、转移淋巴结部位、阴道切缘状况、转移淋巴结数量、转移淋巴结组数,是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宫颈深间质浸润(P=0.001)和脉管间隙浸润(P=0.000)是影响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转移淋巴结组数2(P=0.000)是影响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深间质浸润、脉管间隙浸润是影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转移淋巴结组数≥2是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应用于外阴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用于外阴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2008年4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采用SLNB的外阴癌患者21例,其中处于研究前期(即2005年5月前)的11例患者采用染料法识别前哨淋巴结(SLN)、处于研究后期的10例患者采用核素-染料联合法识别SLN,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SLNB的检测效果;并观察与SLNB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20例(95%)检出SLN,其中8例为单侧腹股沟、12例为双侧腹股沟.20例SLN阳性患者共检出83枚SLN,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2枚(1~9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6枚(1~6枚).其中,染料法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4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5枚,核素-染料联合法每例患者平均检出3.9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7枚,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9,P=0.652;t=-0.421,P=0.717).20例SLN阳性患者腹股沟浅组淋巴结中均检出SLN,其中1例双侧腹股沟深组淋巴结中也检出SLN.20例SLN阳性的患者中,8例(10侧腹股沟)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7例患者(9侧腹股沟)的转移淋巴结中均包括有SLN、1例(1侧腹股沟)出现假阴性.以SLN识别预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率为10%(1/10),阴性预测值为96%(22/23).未发现与SLNB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 SLNB应用于外阴癌安全、可行,以SLN预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应用于外阴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2008年4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采用SLNB的外阴癌患者21例,其中处于研究前期(即2005年5月前)的11例患者采用染料法识别前哨淋巴结(SLN)、处于研究后期的10例患者采用核素-染料联合法识别SLN,术后行常规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SLNB的检测效果;并观察与SLNB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20例(95%)检出SLN,其中8例为单侧腹股沟、12例为双侧腹股沟.20例SLN阳性患者共检出83枚SLN,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2枚(1~9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6枚(1~6枚).其中,染料法每例患者平均检出4.4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5枚,核素-染料联合法每例患者平均检出3.9枚、每侧腹股沟平均2.7枚,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9,P=0.652;t=-0.421,P=0.717).20例SLN阳性患者腹股沟浅组淋巴结中均检出SLN,其中1例双侧腹股沟深组淋巴结中也检出SLN.20例SLN阳性的患者中,8例(10侧腹股沟)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7例患者(9侧腹股沟)的转移淋巴结中均包括有SLN、1例(1侧腹股沟)出现假阴性.以SLN识别预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率为10%(1/10),阴性预测值为96%(22/23).未发现与SLNB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 SLNB应用于外阴癌安全、可行,以SLN预测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