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部抚触联合蓝光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正常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腹部抚触,其余的护理措施2组均相同。比较2组新生儿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以及黄疸指数。结果初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的时间,观察组都比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测定黄疸指数中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第3天以后2组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抚触联合蓝光能促进新生儿早日排完胎便,有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汤军花  刘芳  缪锐  吴婕 《全科护理》2014,(22):2090-2091
[目的]观察早期喂养对新生儿首次排胎粪时间及胆红素值的影响。[方法]将469例足月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排胎粪时间、新生儿大便转黄时间、72h后经皮胆红素测定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胎粪时间、大便转黄时间及胆红素值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喂养护理干预能够使新生儿首次排胎粪时间提前,能够降低胆红素值,减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排便干预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排便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将215例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出生日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采用温开塞露稀释液灌肠联合腹部按摩促进胎便排出;对照组110例,不进行排便干预,顺其自然排便。观察两组新生儿每日吸吮次数、首次排胎便距出生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经皮黄疸指数值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每日吸吮次数、首次排胎便距出生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经皮黄疸指数素值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排便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将160例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生后第1天即进行游泳和抚触护理,比较2组第1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出生后1~6d黄疸指数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后2~6d黄疸指数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新生儿胎便早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并可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剖宫产正常足月新生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新生儿均进行母乳喂养,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促进胎便排除、结合抚触、游泳护理、日光照射,直至出院.每日经皮测黄疸指数值,并观察记录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结果:干预组新生儿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转黄时间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减轻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俊  张淑红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1873-1874
目的:观察对新生儿进行游泳和腹部抚触两种干预手段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抽取210例足月顺娩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实施一般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即进行游泳和腹部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排胎便的时间、排便量及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第一次排胎便和排黄便的时间明显缩短,24h内排黑便量明显增多,黄疸程度及经皮测胆红素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缩短持续时间,从而减少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抚触对新生儿排便和黄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排便和黄疸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分娩的3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抚触组在新生儿娩出24h内开始给予抚触,对照组不予抚触。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抚触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少肠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游泳抚触频次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5月-2013年7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4例(每天游泳加抚触2次),对照组218例(每天游泳加抚触1次),并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2组新生儿出生后1-5d经皮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比较2组新生儿的排例情况以及出生后1-5d的胆红素指标。结果 研究组胎便初排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提前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每天进行两次游泳加抚触比每天进行一次游泳加抚触更有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足月新生儿357例,随机分组,其中203例在出生24h内给予游泳及抚触作为研究组,154例给予单纯沐浴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第1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研究组第1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游泳及抚触能加速胎便排出,使胎便转黄时间提前,减少胆红素重吸收,降低黄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抚触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2例,观察组除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外,在出生后24小时由护理人员开始对其进行腹部抚触,每日2次,每次5min;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不实施腹部抚触.比较2组患儿胎便排出时间、排便次数及经皮测胆红素指数等.结果 腹部抚触组经皮测胆红素指数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抚触有降低早产儿黄疸指数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抚触及游泳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60例游泳与抚触(观察组)新生儿及对照组的排便时间、血胆红素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排黄便时间为36.11±11.23 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61.23±19.2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生后110 h经皮血胆红素52.1±4.6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7±15.2u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游泳与抚触能促使胎便初排和转黄时间缩短,减轻新生儿黄疸,减轻并发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女性留置尿管患者焦虑情绪及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全身麻醉术后留置尿管的女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组在全身麻醉前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麻醉前和麻醉清醒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麻醉清醒后焦虑的发生率及尿管留置期间的舒适度.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麻醉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清醒后24 h内术后留置尿管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清醒后12h内尿管留置期间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术后留置尿管的女性患者进行麻醉前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尿管留置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早与对照组(均P<0.05),SAS、SDS评分及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金咏梅  刘忆菁  胡祎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7):1284-1286,135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2009年进行腹部手术后行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患者208例,其中2008年1-12月的10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09年1-12月的102例患者为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干预组术后6、243、6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及导管扭曲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循证护理将所获得的证据与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在获得相关健康宣教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持续负压盘吸引联合鼻空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影响。方法:将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患者自确诊SAP后立即留置胃管持续负压盘吸引联合鼻空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单纯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危重症评分(APACHEU)情况、血清白蛋白水平、CRP水平、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置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当天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逐渐下降,研究组治疗后7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0天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通便时间、置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留置胃管持续负压盘吸引联合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于SAP患者的治疗较单纯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需实行腹部带蒂皮瓣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部带蒂皮瓣术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术前不同时间点(Ⅰ期清创术后、Ⅱ期术前5d、3d、1d)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特殊体位的早期训练和患肢的功能锻炼等。[结果]通过术后7 d观察腹部缝合切口有无裂开、皮瓣有无水疱、患肢有无酸胀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部带蒂的伤口愈合和皮瓣的成活率,降低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皮瓣成活和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需实行腹部带蒂皮瓣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部带蒂皮瓣术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术前不同时间点(Ⅰ期清创术后、Ⅱ期术前5d、3d、1d)针对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心理护理,术后特殊体位的早期训练和患肢的功能锻炼等。[结果]通过术后7 d观察腹部缝合切口有无裂开、皮瓣有无水疱、患肢有无酸胀等指标的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部带蒂的伤口愈合和皮瓣的成活率,降低术后患肢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A total of 121 patients underwent epicardial (n = 32), transvenous abdominal (n = 30), and transvenous pectoral (n = 59) ICD implants.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defined as those occurring within 30 days after surgery. Hospital costs were calculated with $750 per day as a fixed charge.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the time between the first skin incision and the last skin suture. Sever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at were life-threatening or required surgical intervention occurred in the epicardial (6%) and transvenous (10%) abdominal groups, but not in the pectoral group. Perioperative mortality occurred only in the epicardial abdominal group, predominantly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surgery (18%), and in 5% of patients without concomitant surgery. The duration of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for transvenous pectoral implantation (58 ± 15 rain, P < 0.05) compared to transvenous abdominal implantation (115 ± 38 min). Epicardial abdominal ICD implantation had the longest procedure time (154 ± 31 min). The postimplant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for pectoral implantation (5 ± 3 days, P < 0.05) compared to transvenous (13 ± 5) and epicardial (19 ± 5) abdominal implantation. Total hospitalization cos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pectoral implantation group ($4,068 ±$2,099 for the pectoral group vs $14,887 ±$4,415 and $9,975 ±$3,657 for the epicardial and the transvenous abdominal group, respectively, P < 0.05). These initi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 of transvenous pectoral ICD implantation in terms of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ocedure time,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康复组患者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治疗4周后肢体功能按Fugl-Meyer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B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