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持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及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181例入选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患者入选后首次评价,1个月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各评价一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Barthel'sIndex);FMA值:治疗组依次为5.43±4.79、10.54±5.19、12.92±5.34、15.40±4.74,对照组为6.56±6.00、10.00±6.52、8.29±5.00、11.64±5.60;BI值:治疗组依次为6.53±4.62、12.85±5.04、15.94±3.79、17.59±3.63,对照组为7.01±5.54、11.75±6.30、11.66±4.50、14.50±4.30。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作组内比较P<0.001;两组比较得出各阶段的恢复是不均衡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地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周.于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患分研究组及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研究组患从急性期开始即由康复护师制订并实施早期康复计划,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三个月经Brunnstrom分级、Fugl-Meyer运动项目积分及ADL评分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于护理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抑郁状态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39.5±3.0)分、(39.2±3.5)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56,P>0.05);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明显改善,HAMD评分分别为(10.0±2.5)分、(19.5±3.0)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514,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不同康复疗效的观察,分析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社会功能的影响及其三者间的关系。方法:对2004—04/10上海市静安老年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32例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检测。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例,观察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70例无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患者在入院后1周内和治疗6周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总分126分为完全独立;108-125分为基本上独立;90~107分为极轻度依赖或有条件的独立;72-89分为轻度依赖;54~71分为中度依赖;36-53分为重度依赖;19-35分为极重度依赖;18分为完全依赖)、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8分为抑郁症状,〉20分为轻中度抑郁,〉35分为重度抑郁)评定。结果:13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6周后功能独立性评定:观察组明显低于实验组和对照组[64.97&;#177;17.0,78.11&;#177;20.41,82.82&;#177;22.01,(t=2.741~3.958,P〈0.01~0.001)]。②治疗6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15.87&;#177;5.23,12.20&;#177;4.15,8.99&;#177;3.8l,(t=3.071-10.210,P〈0.001-0.005)]。③治疗6周。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实验组和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3.45&;#177;6.10,21.83&;#177;4.32,27.35&;#177;6.06,(t=2.910-10.210,P〈0.005~0.001)],实验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基本一致(t=1.042-1.558,P〉0.05)。④直线相关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分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明显负相关(治疗前r=-0.369,P〈0.05;治疗后r=-0.376,P〈0.05),实验组治疗前功能独立性评分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386,P〈0.05)。实验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实验组治疗前r=-0.462,P〈0.01,治疗后r=0.361,P〈0.05;观察组治疗前t=0.459,治疗后r=-0.468,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影响认知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其认知障碍可能为脑实质病损所引起,而不是抑郁所致,故实验组给予心理和药物治疗改善情绪都无助于提高认知功能。同时也提示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治疗,除了进行常规康复和抗抑郁治疗外,还应该注重对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在早期应用不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103例首发脑卒中病人分成3组:实验A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实验B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护理,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3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及第28天进行简式Fugl-Meyer量化评分(FMA),实验A组、对照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含量,测量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肌肌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结果]入院后第28天Fugl-Meyer评分3组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第28天实验A组TSF、AMC、PAB和ALB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实施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在早期应用不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103例首发脑卒中病人分成3组:实验A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实验B组35例,给予康复体位护理,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3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及第28天进行简式Fugl-Meyer量化评分(FMA),实验A组、对照组病人在入院第1天、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测定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B)含量,测量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肌肌围(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结果]入院后第28天Fugl-Meyer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后第28天实验A组TSF、AMC、PAB和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实施康复体位联合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讲解-模拟-练习-沟通-支持(ESPCS)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ESPCS干预。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3个月MBI得分高于对照组,SAS和S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PCS干预可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康复护理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进行正规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12周进行测评。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ADL)。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康复护理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定2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的躯体功能、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时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功能改善指数(FI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并能促进患者躯体功能、言语、认知和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3d~7d后进行康复护理治疗,采用Bobath和Rood技术训练。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简式Fugl-Meyer(FMA)运动评分、改良的巴式指数(MBI)进行康复评价。[结果]Brunnstrom、FMA、MBI评分在治疗前两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治疗可明显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但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脑卒中偏瘫病人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1个月的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后分别对两组病人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社区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制订个性化心身康复干预训练计划,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生存满意指数A(LSI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病人ADL、LSIA均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帮助病人摆脱家人照顾的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64例脑卒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4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1.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早期支持性心理干预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按1:1匹配的方法,选择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及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5d后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神经功能缺损(assess scale of clinical neurologic deficit,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index,BI)、抑郁水平(self-rating depress scale,SDS)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在FM、AS、BI评分方面,观察组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SD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卒中单元护理及针灸能早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病人不良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良行为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通过社区有效的行为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基础护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目前的康复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病人不良行为的社区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良行为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通过社区有效的行为干预,可以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孙秋英  张廷香   《护理研究》2005,19(14):1230-1232
从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基础护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目前的康复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