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的表达以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其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福辛普利组、两药合用组及糖尿病对照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浆Ang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肾组织中AT1受体的分布和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组织AT1受体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各用药组AT1受体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糖尿病时肾脏局部RAS存在活性改变和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和血管紧张素Ⅱ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值(LVW/BW)。结果:在SD乳鼠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模型中,MAP和LVW/BW呈时间依赖性增高,从术后第1周开始MAP和LVW/BW均明显增高,至第8周达高峰;NO前体L-Arg和AngⅡ1型受体(AT1)拮坑剂芦沙坦(Los),明显阻断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的MAP和LVW/BW的增高效应;用NOS抑制剂NG-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同时处理假手术组(Sham)和腹主动脉缩窄性(COA)高血压组大鼠,MAP和LVW/BW均进一步增高。结论:AngⅡ参与诱发压力超负荷高血压和心肌肥大反应的发生;NO具有抑制压力超负荷引起的高血压和心肌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最初是作为循环内分泌系统被认识的,通过影响血容量和血管张力参与机体血压的调节。近来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存在于循环系统中,而且存在于许多组织器官如肾、脑中,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1]。目前已鉴别出数种血管紧张素(Ang),如AngⅠ,AngⅡ,AngⅢ,AngⅣ(3-8),Ang(1-7)等。AngⅡ是RAS的主要活性肽,作用于AngⅡ受体,产生目前已知的全部生物学效应。AngⅡ不仅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长因子,在一些组织器官的发…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作用的增加是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因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较单独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AngⅡ和PK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er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未处理组(10只)和洛沙坦治疗组(9只),洛沙坦以灌胃给药,剂量为50mg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肾脏中的分布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受体(ATR)等六大成分组成,其中AngⅡ为主要的生物活性肽。传统上认为RAS属于内分泌系统,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许多组织存在RAS各个成分的表达。肾内局部RAS的存在已得到证实。RAS在肾脏疾病中几乎涉及到肾脏疾病过程中的每一方面。RAS激活后引起动脉血压及肾小球内压上升,从而导致肾脏疾病的进展,近年来研究显示RAS也存在非血液动力学作用如影响系膜细胞外基质的事成与降解的动态平衡,本文旨在阐述ATR特别是AT2R在肾脏中的分布及功能。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内皮素-1与血管紧张素Ⅱ交叉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初步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内皮素 1(ET 1)与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摘除右肾后 ,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致成糖尿病肾病 ,分成如下 4组(每组 6只 ) :糖尿病模型组 (缓冲液灌胃 ) ,波生坦干预组 (10 0mg/kg/d灌胃 ) ,依那普利干预组 (10mg/kg/d灌胃 ) ,波生坦及依那普利联合干预组 (两药剂量同上混合灌胃 )。此外 ,尚设对照组 (6只 ,右肾摘除后仅给大鼠静脉注射缓冲液 )。 2 0周时处死大鼠 ,留取左肾组织 ,用RT 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内皮素 1及内皮素 A受体 (ETaR)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 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原 (AⅡ )、AT1R及ET A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上调 (mRNA表达上调分别达 1 2 5倍、1 94倍及 2 5 6倍 ,蛋白质表达上调分别达2 5 2倍、3 84倍及 3 30倍 ,P <0 0 1或P <0 0 5 )。波生坦、依那普利及两药联合干预后 ,大鼠肾组织中上述上调的指标均被显著抑制 (mRNA抑制率为 38 2 %~ 5 4 8% ;蛋白质抑制率为 5 5 3%~6 9 7% ,P <0 0 1)。三个治疗组间血管紧张素原 (AⅡ )、AT1R及ET AR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抑制率均未见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大鼠 preproET 1mRNA和内皮素 1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DM对照组(DM组)、ACEI(雷米普利)组和AT1RA(芦沙坦)组。观察平均颈动脉压(MAP)、体重、肾重、尿白蛋白(UAlb)、血AngⅡ、ET-1、NO及肾脏病理学。结果ACEI组和AT1RA组与DM组相比,体重明显增加,肾重明显降低(P<0.01),UAlb明显降低(P<0.01),MAP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的电镜下肾脏改变均较同期DM组病变轻。ACEI能使血浆AngⅡ降低,在第4、8周时甚至低于DM组,而AT1RA使血浆AngⅡ明显增高。两组血ET-1在第4、8周时均明显降低(P<0.01,并能抑制血NO的早期升高及后期下降(P<0.01)。结论:ACEI和AT1RA可能通过在不同水平阻断AngⅡ的作用而显降低血ET-1水平,部分延缓NO的下降,介导了DM时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糖尿病(DM)大鼠分为DM组和人参皂甙Rg1治疗组,另设对照组(NC组).人参皂甙Rg1 50 mg/(kg·d)治疗8周后取尿、血,检测血糖(BG)及血、尿肌酐(CCr),观察肾小球病理、肾脏肥大指数、尿β2-微球蛋白(β2-MG)、外周血和肾皮质组织血管紧...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与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足细胞损害中的作用,以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组(D)和氯沙坦治疗病鼠组(DT),实验第5周末检测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足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desm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S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增加,肾小球内desmin蛋白表达上调,足细胞部分足突融合,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皮质SOD、CAT、MDA及肾小球内desmin蛋白表达的改变,减轻足细胞足突融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结论:糖尿病时AngⅡ参与增高肾组织氧化应激,损害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促使糖尿病肾脏损害和蛋白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观察36例健康对照者,58例无糖尿病肾病和50例有糖尿病的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紧张素酶(ACE)插入/缺失(I/D)基因型及血清ACE活性。结果发现:虽然ACEDD,ID,I型基因在三个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但血清ACE活性在有肾病的尤在具D等位基因的Ⅱ型糖尿病组中明显高于无肾病组(P<0.05),正常对照组和单纯Ⅱ型糖尿病组的血清ACE活性在各基因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血清ACE活性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无关联;高血清ACE活性在Ⅱ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或者可能是临床肾病后期发展的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在子代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周龄SD雌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280 g)分别与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进行交配。将次日见阴栓的雌鼠视为孕鼠(阴栓为白色结晶状颗粒),得到12只孕鼠,分为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每组6只。糖尿病组孕鼠在孕期第0天单次腹腔注射链菌霉素(STZ)35 mg/kg,对照组孕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鼠尾无创血压测量法持续监测子代大鼠血压;分别从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的子代大鼠中各随机选取6只20周龄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用于实验。代谢笼测定24 h尿量,肾上腺动脉灌注AT1R阻断剂(坎地沙坦)测定尿钠排泄;qRT-PCR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12、16、20、24周龄时,糖尿病组子代大鼠血压均高于同龄期对照组子代大鼠[分别为(118±4)vs(105±3),(124±2)vs(114±2),(135±3)vs(118±2),(140±4)vs(120±3)mm Hg,P<0.05]。24 h尿液分析结果显示,STZ组子代大鼠的基础尿量及尿钠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558.8±40.5)vs(764.3±87.6)μmol/(kg·d),P<0.05]。肾上腺动脉灌注AT1受体阻断剂后,糖尿病组子代大鼠的排钠利尿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1 560±87)vs(760±60)μL/min,P<0.05],其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及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08)vs(0.57±0.05),(1.2±0.1)vs(0.5±0.2),P<0.05]。结论孕期糖尿病导致大鼠子代血压升高,其可能机制是子代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增高,体内存在水钠潴留所致。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 ,由于胰岛素的应用 ,使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的病死率显著下降。 DN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近年来 ,国内外文献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尤其是能延缓 DN的进程 ,减少尿蛋白排出。另外 ,糖尿病血管病变与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一氧化氮 (NO)在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测定了 4 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 DN2 2例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及 NO水平 ,并与 2 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衰的直接诱因。DN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是多因素的,它除于与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病变有关外,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对血清ACE水平调控作用的阐明,ACE基因 相似文献
1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尿蛋白排泄量,延缓肾动脉硬化及肾脏纤维化的进展,对肾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目前认为,这一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除降低血压带来的益处外,还存在非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如抑制细胞外基质在肾脏局部的积聚、下调肾脏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减少肾脏细胞凋亡、改善肾组织的高代谢状态和抗过氧化酶活性等.近年来,一些重要的大型临床试验如RENAAL研究等证明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文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1):32-3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危害性在于慢性血管并发症,而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除控制血糖外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我院1998年12月-1999年4月对3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浓度(AgⅡ)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与糖尿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变化中.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复杂,包括受体(AT1R和AT2R)水平、Fas/FasL信号通路、p53基因、Bcl-2基因家族、Caspase家族和Ang-(1-7)等调控.在凋亡诱导过程中,线粒体损伤、氧化损伤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征大鼠血管紧张素Ⅱ系统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肾病水肿及蛋白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及逆转灵-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浆和肾组织AngⅡ含量及肾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R)mRNA表达。结果:阿霉素肾病组血浆及肾组织Ang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而肾AT1RmRNA表达较正常减 。结论:表明阿霉素肾病大鼠存在AngⅡ及其受体的异常AngⅡ通过影响肾小球血流动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约30%~40%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和20%~30%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罹患此病。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常引起终末性肾衰,且常与病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相伴。 多种方法已用于DN的早期治疗,低蛋白饮食虽减轻肾功能受损,但却加重了DM患者的营养不良,DM控制与并发症实验证实,强化胰岛素疗法使IDDM患者发生视网膜、肾脏和神经并发症的危险性降低6O%,但低血糖发生率也增加3倍。自70年代,传统降压药已用于DN的早期治疗,并发现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恶化DM的糖、脂代谢,钙拮抗剂中的硝苯吡啶因舒张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缓或防止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通过降低血压。减少细胞增生,抑制血管壁中层肥厚等机制,起到治疗上述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