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心电监测下对 178例心跳骤停病人中需电击除颤的 113例立即使用美国进口的“惠普”或“菲康”心电除颤器进行除颤 ,首次常规电能 2 0 0J或 4~ 6J/kg ,根据情况使用相同或递增能量进行连接 2~ 3次重复除颤或间断再次除颤。结果发生室颤立即或在 5min内进行除颤 2 6例 ,其中胸前叩击除颤成功 7例 ,1~ 3次电除颤成功 11例 ,失败 8例 ,成功率6 9.2 % ;心跳骤停 5~ 10min常规心肺复苏及除颤 5 5例 ,其中 1~ 3次电除颤成功 17例 ,3次以上 8例 ,失败 30例 (电击后变为直线 2 6例 ,一直未能转复 4例 ) ,成功率 45 .7% ;心跳骤停至少在 10min以上常规胸外心脏按压加注射药物后出现粗室颤适合电除颤者 32例 ,其中 1~ 3次电除颤成功 6例 ,3次以上 4例 ,其余电击除颤失败 (电击后变直线 ) 2 2例 ,成功率31.2 %。提示 :①除颤效果与原发病、发生心跳骤停至除颤时间、除颤时病人的病理生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②电击除颤不能盲目地作为心室纤颤首选和唯一有效的除颤方法 ;③对目前公认的 4~ 6J/kg能量及目前使用的各型除颤器最大输出能量是否适应临床需要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2.
郑凌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4):117-118
目的利用微渗透泵皮下埋植方法建立在体心肌肥大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5只):皮下埋植仅含0.9%生理盐水的ALZET微渗透泵;(2)处理组(5只):皮下埋植含有血管紧张素Ⅱ+0.9%生理盐水的ALZET微渗透泵。采用称量SD大鼠体重、心脏重量、左室重量并计算心脏重量/体重和左室重量/体重来鉴定心肌肥大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对照组SD大鼠心脏重量为(525.6±5.6)mg,处理组SD大鼠心脏重量明显增加(605.8±10.7)mg,P<0.05;左室重量/体重对照组(2.62±0.09)%,而处理组则显著升高(3.45±0.14)%,P<0.05;结论用AngⅡ以700ng/(kg·day)剂量持续给药7天,可有效诱导SD大鼠心肌肥大的出现,特别是左室肥大明显。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危机病患最有效的方法,心脏电除颤是近几十年来有关心肺复苏中最大进步之一。研究发现,心脏电除颤带来的复苏成功率更胜于徒手心肺复苏、药物等,电除颤技术已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正是有了电击除颤的发展,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电除颤发展史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成功范例,是医生、生物与生理学家和工程师通力合作的结晶。今天,美国心脏病协会等国际组织认可了“早期除颤”作为标准治疗概念,除颤也成为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但电除颤技术还远未达到完美的境地,前面路还很长。也许从历史的回顾中可以学习和感悟,进一步完善电除颤技术,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电除颤是治疗血流动力差、突发室性心动和室性颤动的首选手段。个别报道有一夜共除颤43次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报道。最近收治1名高心病心衰患者反复室颤发生阿-斯综合征,9 d共除颤175次,最终成功救治的病例。有鉴于除颤次数之多、之密集实属罕见,故报告出来供同道参考。人类心脏耐受电除颤的能力可能超出我们的预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内术后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按Utstein院内复苏模式中的要求选择性回顾分析术后心脏停搏6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病因并对可能影响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2例院内术后心脏停搏病例中ROSC率与存活出院率分别为53.2%(33/62)和25.8%(16/62)。窒息和脓毒症是两个主要病因,分别占总病因的21.0%(13/62)和14.5%(9/62)。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目击、可除颤心律、除颤、CPR开始时间、首次除颤时间和首次肾上腺素注射时间是影响ROSC的相关因素。年龄、可除颤心律、CPR开始时间、除颤、首次除颤时间和首次肾上腺素注射时间是影响存活出院相关因素。结论:术后气道窒息是院内术后心脏停搏的重要病因,应加强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和护理。院内术后心脏停搏后出现可除颤心律应该尽快除颤,有利于患者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6岁,因腰背部外伤1月,诊断为“胸_(12)腰_1,压缩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行椎管减压及内固定术。术前检查各主要脏器无异常。于1997年4月11日10时40分行静脉复合麻醉时,突然心脏骤停,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给心律平75mg静注,胸外心脏按压,200W/s电除颤,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等无效。再次增加除颤量220W/s,随后开始静注肾上腺素首剂1mg,以后每隔3分钟递增2mg静注一次,除颤电能也逐步增大直到320W/s,共除颤9次。11时35分当时静注肾上腺素总量达25mg时,患者出  相似文献   

7.
采用以电除颤为主,对10例冠心病猝死的患者抢救成功。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立即实行胸外心脏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立即施行电除颤,300 ̄350Ws效果较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复苏与消除脑水肿,必须与心脏复苏同时进行;合理地使用心脏兴奋剂、升血压药及抑制心肌应激性药物。  相似文献   

8.
麻醉与手术期间心脏骤停抢救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醉与手术期间骤停抢救中的有关问题,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措施;结果:本组8例,复苏成功6例,复苏成功率为75%,痊愈率为50%;结论:心脏停跳后,分秒必争实施抢救,苦确诊室颤,电击除颤应先于其它复苏措施进行;当电击除颤无效时,应首选溴苄胺配合再次电击除颤,宜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胸外心脏按压无效后,宜及时实施人心脏按压,以提高心肺复苏特别是脑复苏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蕨麻小型猪体重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对脏器重量与体重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7~15月龄普通级蕨麻小型猪21头(其中雌性12头,雄性9头),分别测定体重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膀胱和胃等8个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再用Student's t test分析性别间差异,用SAS软件进行各脏器重和体重间的相关、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性别间比较,蕨麻小型猪体重、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主要脏器的重量与体重相关性显示出了一致的变化规律,均与体重呈正相关,其中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的重量与体重显著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线性方程具有实际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脏和胃重量与体重有显著直接相关性,其中心脏重与体重相关性最强。进一步多重回归分析说明,肝脏、肺脏、肾脏、膀胱分别与心脏和胃表现显著回归,而脾脏与肝脏表现显著回归。结论蕨麻小型猪的主要脏器系数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主要脏器与体重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供酒精处理后大鼠血压、体重、主要脏器重量及其重量系数的数据.方法 雄性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酒精低剂量组、酒精中剂量组、酒精高剂量组.酒精低剂量组给予52%酒精0.25 mL/(100 gbw·d)灌胃;酒精中剂量组给予52%酒精0.5 mL/(100g bw·d)灌胃;酒精高剂量组给予52%酒精1.0 mL/(100 gbw·d)灌胃.在灌胃4、8、12周后分别观察大鼠的血压、体重、主要脏器重量及重量系数变化情况.结果 SD大鼠在本实验酒精剂量和方式的干预下,灌胃4周后、8周后、12周后血压值均未见明显改变.灌胃4周后,酒精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心脏重量、肝脏重量、肾脏重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酒精中剂量组大鼠的心脏重量系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灌胃12周后,酒精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肝脏重量系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酒精高剂量组大鼠的肾脏重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初步建立酒精处理大鼠一定时间后大鼠血压、体重及主要脏器重量及其重量系数的常规生理学数据,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AT 1)受体细胞外的不同肽段主动免疫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脏的影响.方法 2月龄SHR35只,随机分成5组,其中3组以合成的AT 1受体胞外3个多肽片段分别免疫,其余为氯沙坦灌胃组(10mg·kg -1 ·d -1 ,标记为SHR-L)和对照组(SHR-C).同龄Wistar大鼠免疫干预同SHR,对照组用免疫佐剂.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大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血压.实验结束检测心脏及左心室重量、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超微病理变化.结果 2月龄SHR血压开始升高,所有免疫组动物均产生针对特定短肽的抗体.ATR12181免疫组SHR收缩压于免疫后1个月降低,并持续至实验结束,与SHR-C组相比明显降低,与SHR-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TR12185和ATR10014免疫组SHR收缩压无明显变化.与SHR-C相比,ATR12181免疫组SHR心脏重量/体重和左心室重量/体重均显著降低(P<0.05);而ATR12181免疫组与SHR-L组心脏重量/体重及左心室重量/体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Wistar大鼠各组免疫前、后均产生相应抗体,收缩压无明显变化,心脏未见病理变化.结论用ATR12181主动免疫SHR,可降低SHR血压,减轻心脏重量,逆转心脏重塑;ATR12181主动免疫Wistar大鼠后未见心脏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急诊科接诊并进行心肺复苏的106例院前心脏停搏患者按照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进行分组,其中成功组55例、失败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心脏停搏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因素主要有心脏按压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等。其中危险因素为: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OR=1.342,95%CI 1.124~1.741)和气管插管时间(>2 min)(OR=1.998,95%CI 1.342~2.685);保护因素为:电击除颤开始时间(≤5 min)(OR=1.532,95%CI 1.357~1.699)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标准量)(OR=2.142,95%CI 2.012~3.969)。结论心脏按压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和肾上腺素使用剂量是影响院前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崔耿  徐华 《海南医学》2016,(13):2138-214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的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中山巿古镇人民医院急诊科80例实施院前或院内CPR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成功组与失败组性别、年龄、心脏按压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肾上腺素用量的差异,分析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老年患者中CPR成功25例,失败55例。成功组患者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电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1 mg)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失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脏按压开始时间(≤5 min)、气管插管时间(≤2 min)、电除颤开始时间(≤5 min)、肾上腺素(1 mg)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较多,早期进行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并使用常规剂量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电击使心脏除颤,Beek(1936)首先用于治疗心室纤颤成功,但其仅在开胸的情况下使用,故限制了临床应用。其后 Zoll 等(1956)使用交流电体外除颤成功。Lown 继1961年使用直流电(DC)除颤成功之后,1962年开始使用同步直流电击终止心律失常,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除药物转复方法外,又开创一新的途径。它的基本原理系用一定的电流在一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双相波自动电击除颤仪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心脏骤停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29例,以是否应用体外双相波自动电击除颤仪进行除颤操作为分组标准,对除颤组及未经除颤组心脏复苏率和最终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除颤组共11例,心脏复苏成功9例,成功率81.81%,最终生存4例;未经除颤组18例,心脏复苏成功7例,成功率38.89%,无最终生存病例,两组心脏复苏成功率存在明显差异(x2=5.328,P=0.021).结论:体外双相波电击除颤在基层医院心脏复苏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24例41次心室纤维性震颤(下称室颤)抢救,指出室颤多见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缓慢心室率也可诱发室颤。电击复律成功与发生室颤至进行除颤时间的长短、除颤应用的电能、患者全身状态、心功能情况,及预防室颤复发治疗措施有密切的关系。本组病例多为原发室颤,除颤复转成功率达82.9%。  相似文献   

17.
将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术后仍有房颤的要求除颤的33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用经食管低电能电转复术进行除颤,另一组用传统胸壁电转复术进行除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风湿性心脏病并房颤33例,其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18~53岁。二尖瓣置换术14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同时置换术1例,闭式二尖瓣扩张术5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13例。33例病人均在心脏瓣膜术后4~6个月左右行电转复术,其自觉症状较心脏瓣膜术前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到或级,查血沉,ASO及电解质均正常,无风湿活动,左房无血栓。33例病人分成两组,经食管电除颤组17例,胸壁电除颤组1…  相似文献   

18.
陈结文 《中原医刊》2007,34(21):77-77
心脏骤停是临床医学上最危急的疾病之一,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随时有牛命危险或造成不可逆转的衰竭。心脏电击除颤术是及时恢复患者的心跳最有效的抢救措施,我科经正确使用心脏电山除颤术,成功抢救2例心脏骤停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尽早电除颤对院内心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3例院内心博骤停后及时给予电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搏骤停发作时发生心室颤动7例,心脏停搏2例,4例未佩戴心电监护仪; 12例患者心搏骤停后2 min内实施电除颤,1例心搏骤停后6 min实施电除颤。12例患者给予1~3次电除颤,1例患者给予5次电除颤。复苏成功11例,死亡2例,复苏成功率为84. 6%(11/13)。结论心搏骤停后尽早电除颤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电除颤27次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塞致反复室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行电除颤 2 7次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塞致反复室颤1例 ,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患 ,35岁 ,于 9时因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塞由心电室直接接入我科 ,入科后立即进入 CCU病房行循环监护。示室颤 ,血压 13.3/ 9.3k Pa,立即拳击心前区无效 ,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9时 12分以 36 0 J行电除颤 1次 ,心电监护示室速 ,予利多卡因 5 0 mg静推。静推过程中出现室颤。 9时12分再次以 36 0 J电除颤 ,随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并予以肾上腺素 1mg静推 ,心电示室颤。 9时 15分两次电除颤 ,同时气管插管成功 ,行人工呼吸 ,并给予呼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