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取82名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氟西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评估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和检测血清白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HAMD评分和血清IL-1、IL-6、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BDNF浓度明显提高(P<0.05),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明显(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降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和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来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蒋美荣 《河南中医》2022,(9):1406-1409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热敏灸治疗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洛阳市中医院诊治的肝气郁结型中风后抑郁患者6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控制好基础血糖、血压,积极预防并发症,并进行中风后康复训练,期间予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照组另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观察组另给予眼针和热敏灸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量表(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rating scale, MES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24项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和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MESS评分和HAMD2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柴胡龙骨解郁汤合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肝气郁结证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针灸康复科住院的肝气郁结证型PSD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入组患者均进行脑血管病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自拟解郁汤口服,同时给rTMS刺激治疗4周。对照组给舍曲林抗抑郁治疗4周。4周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NIHSS评分以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来评估PSD的总体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4周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4周后PSD的总体临床疗效相似,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适,无一例出现疼痛、头晕或癫痫症状。结论:柴胡龙骨解郁汤合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肝气郁结证型PSD 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解郁涤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情绪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氟西汀对照组35例.2组患者均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2组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进行评分.结果:中药组HAMD评分减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涤痰汤能很好地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表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温和灸治疗褥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发病率高 ,病人痛苦大。笔者应用艾条温和灸为主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经治病人 82例 ,大部分为偏瘫病人 ,部分为骨折术后患者 ,其中男 60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2 3岁 ;病程最长 2个月 ,最短 5d ;局部表皮红肿未溃者 35例 ,已溃化脓者 1 7例 ,已溃未化脓者 30例。2 治疗方法2 1 表皮未溃者 ,可单独采用清艾条薰灸 ,持清艾条于红肿处作回旋灸 ,每次 2 0min~ 30min ,每日 1~ 2次。2 2 表皮已溃者 ,先用 75 %酒精于创面四周皮肤消毒 ,然后局部给予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以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Barthel指数作为观察指标并比较,治疗后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HAMD-24、SDS评分降低程度和Barthel指数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0%(31/4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文献报道,PSD发生率在20—79%,但多数在30—50%。而我国病人发生率也在34.2%。该病在对病人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影响极大,造成卒中后病程迁延,是卒中后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抗抑郁治疗的药物仍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起效相对滞后,有些病人不能接受,还不利于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笔者应用灸疗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和实验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及中汤药治疗)各30例,通过HAMD抑郁量表评分,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比单纯口服西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卒中后抑郁状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卒中证候与PSD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836名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筛查、中医辨证分析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评价PSD的中医证候特征及与卒中证候的相关性。结果:453例卒中患者存在抑郁状态,检出率为54.2%(453/836),不同中医证候患者PSD检出率差异不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证候与PSD证候无关,痰、瘀等因素在PSD每一证候中均有分布,这些病理因素始终贯穿卒中整个病程。卒中后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是PSD的发病因素。结论:卒中患者出现抑郁状态的比例较高,睡眠及生活质量差的中风患者易伴发PS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和灸防治肛瘘术后并发症促进创面组织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肛瘘手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和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组织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第7d愈合率和第14d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能显著降低肛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促进创面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针刺对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针刺神庭、本神、八脉交会穴等+常规治疗原发病)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原发病),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疗程2周;记录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总分减分率及因子分。结果:本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能明显的减轻PSD的严重程度,对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因子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认识障碍因子方面,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得出的阴性结论表示认识障碍可能更多的与疾病的预后相关,而不全是针刺治疗结果。结论:本针刺方法治疗PS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舍曲林预防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干预一组(30例)、干预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干预一组在此基础上晨起口服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起始剂量50 mg/d,3 d后增至100 mg/d。干预二组在基础治疗上晨起口服盐酸舍曲林分散片,起始剂量50 mg/d,3 d后增至100 mg/d,1周内增加至150 mg/d。3组均持续用药2个月。在治疗前,治疗1、2个月分别测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NFI)评分,并计算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治疗1、2个月后,2组干预组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3组患者的HAMD及NF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干预组HAMD及NFI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第1、2、4周两组干预组患者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 mg舍曲林能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红  王昕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2):27-27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是肘关节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影响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临床上常迁延不愈。笔者采用曲池穴穴位注射加艾条温和灸治疗难治性网球肘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苏  徐珊宁 《光明中医》2009,24(8):1514-1514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盈尿液过多,而不能自主排出的症状,属中医的"癃闭"范畴.术后因骨盆、直肠、会阴部受到炎症、疼痛的刺激容易引起膀胱尿道括约肌痉挛导致反射性尿潴留.针灸疗法能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及尿道括约肌松弛而恢复排尿[2].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推拿疗法配合艾条温和灸治疗小儿遗尿症23例,总有效率100%,痊愈率95.6%,结果显示,推拿与灸法结合治疗小儿遗尿、效果显著、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中药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两组均口服抗抑郁药,中药组加用平抑汤及井穴压豆。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D积分均降低,且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较西药组失眠、肌强直、震颤、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怡 《江苏中医药》2002,23(1):34-35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学“痹症”、“腰腿痛”范畴。笔者近 2年来采用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本病 4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2 7例 ,女1 3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71岁 ,平均 5 1岁 ;病程最长者 7年 ,最短者 3天 ,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毫火针加温和灸法与加巴喷丁配合假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毫火针组在局部阿是穴处行毫火针点刺治疗后,行温和灸15min;西药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配合假针刺(病灶远端非穴点浅刺)治疗。针刺治疗前3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第1、2、3、6、9、12次治疗后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现在疼痛程度、即刻止痛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优于西药组的86.0%(43/50,P0.05)。毫火针组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VAS评分从第2次治疗开始、现在疼痛程度VAS评分从第1次治疗开始,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前3次治疗中毫火针组的即刻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3.91±0.82)天,明显早于西药组的(6.53±1.13)天(P0.05)。随访时毫火针组痊愈26例,明显多于西药组的2例(P0.05);在疼痛积分、疼痛范围及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亦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直接医疗费用为(232.32±48.11)元,明显少于西药组的(466.00±41.09)元(P0.05)。治疗中仅西药组出现1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加温和灸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即刻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早,优于加巴喷丁,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20.
产后乳房胀痛是常见的护理问题,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运用艾条温和灸治疗产后乳房胀痛,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11至2011年5月抽取乳房过度充盈并有硬结形成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排除妊娠并发症,乳头凹陷,乳腺炎等乳房疾病,新生儿吸吮能力均正常.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