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Bmi-1和c-my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ima,DLBCL)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两者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0例DLBCL石蜡样本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组织中Bmi-1、c-myc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与DLBCL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mi-1和c-myc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5.0%和75.0%,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Bmi-1和c-myc的表达在临床分期及国际预后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年龄、性别、结外侵犯、全身症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Bmi-1和c-myc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DLBCL的疗效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COX-2和HIF-1α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石蜡组织切片中环氧合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NHL和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石蜡组织切片中COX-2和HIF-1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HL中COX-2高表达(52.38%),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炎(10.00%),P<0.05;COX-2的表达与NHL的Ann Arbor分期显著相关,P<0.05;HIF-1α在NHL中的表达率(66.67%),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炎(15%),P<0.05;HIF-1α的表达与NHL的Ann Arbor分期显著相关,P<0.05;NHL中COX-2与HIF-1α的表达呈中等强度正相关性(P<0.05,rs=0.539)。结论:COX-2和HIF-1α的过度表达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监测非霍奇金淋巴瘤进展的指标之一,可能成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目前最常见的成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均为首位类型,占西方国家成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构成比的30%~40%,发展中国家高达60%,儿童所占比例在10%以下.DLBCL是一种侵袭性强,进展迅速,易于播散,并具有显著临床异质性的中度-高度恶性淋巴瘤.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少部分患者可通过化疗治愈,大部分则治疗效果不佳或缓解后复发而累及生命.我院应用[R-CHOP]14天为一周期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B(NF—KB)、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组织NF—KB、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DLBCL的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NF—KB在DLBCL中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数(IPI)及病理亚型有关,cMYC在DLBCL中表达与病理亚型有关。NF—KB在非生发中心/活化B细胞(non—GCB/ABC)亚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生发中心(GCB)亚型,它在ABC—DLBCL及GCB—DLBCL亚型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cMYC在ABC—DLBCL亚型中的表达明显高于GCB—DLBCL亚型,在ABC—DLBCL及GCB—DLBCL亚型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ABC—DLBCL亚型,NF—KB、cMYC的表达与生存相关。在GCB—DLBCL亚型中,NF—KB和cMYC的阳性或阴性表达与总生存不相关。结论NF—KB、cMYC在ABC—DLBCL亚型表达率高于GCB—DLBCL亚型,同时可能是影响ABC—DLBCL亚型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MCL-1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髓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瘤(B-NHL)的表达,探讨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相互关系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3例不同类型的B-NHL的淋巴结组织以及结外肿瘤组织和10例反应增生淋巴结(RH)中的MCL-1蛋白表达。结果:43例不同类型的B-NHL的MCL-1蛋白的表达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阳性率最高为70.04%(19/27),侵袭性B-NHL表达的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惰性B-NHL70.00%vs30.76%,P<0.05,而10例RH的MCL-1蛋白无阳性表达。MCL-1蛋白的表达与B细胞NHL的亚型密切相关(P<0.001),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MCL-1蛋白的表达阳性组与细胞增殖指数(PI)呈正相关(P=0.002),与凋亡指数(AI)无相关。结论:MCL-1蛋白在侵袭性B-NHL易于表达,其表达与B-NHL亚型相关,并与淋巴瘤细胞的侵袭性和增殖状态有关,推测MCL-1蛋白在B-NHL发生发展中具有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CD10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B-NHL患者(B-NHL组)和5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ZAP-70(70-kD zeta-associated protein,ZAP-70)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Non-Hodgkins Lymphoma,B-NH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不同类型B-NHL中ZAP-70,CD38蛋白的表达,利用Spearman’s等级相关检验方法分析2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60例B-NHL中,16例小B细胞淋巴瘤ZAP-70的表达比例最高,占75.0%,且ZAP-70的表达与CD38标记有明显相关性(P〈0.01)。10例套细胞淋巴瘤中有2例(占20.0%)存在ZAP-70蛋白的表达,13例MALT(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中有2例(占15.3%)表达ZAP-70,5例Burkitt’s淋巴瘤中有1例(占20.0%)存在ZAP-70的表达,10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 Bcellly mphoma,DLBCL)和6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均无此蛋白的表达。结论:ZAP-70蛋白主要表达在小B-NHL中也存在ZAP-70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Ras相关C3肉毒杆菌毒素底物1(Rac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CIN42例(CINⅠ级12例,CINⅡ~Ⅲ级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58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19例)中HIF‐1α和Rac1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20),CINⅠ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6.7%(2/12),CINⅡ~Ⅲ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6.7%(17/3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1.0%(47/58),其中高分化阳性表达率53.3%,中分化阳性表达率83.3%,低分化阳性表达率100%。HIF‐1α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ac1蛋白表达在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20),宫颈CINⅠ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3%(1/12),宫颈CINⅡ~Ⅲ级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3.3%(16/3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6%(45/58),其中高分化阳性表达率60.0%,中分化阳性表达率73.0%,低分化阳性表达率94.7%。Rac1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Rac1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Ra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3,P<0.05)。结论HIF‐1α及Rac1联合检测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宫颈鳞状上皮肿瘤的病变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任明强  袁钟  苏俊 《重庆医学》2015,(29):4039-4041
目的: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Id1)蛋白以及骨髓细胞中Id1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d1在评价DLBCL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初治DLBCL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的初治患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Id1在DLBCL组织和RH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Id1 mRNA在两组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DLBCL组织切片I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0%(30/40),而对照组R H组织切片中I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2.00%(8/25)。Id1蛋白在观察组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观察组中的Id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 P>0.05),与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高低、结外器官受累情况等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有关(P<0.05)。Id1基因在观察组患者的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骨髓细胞(Id1 mRNA水平2.80±0.87 vs .1.37±0.51,P<0.05),且也与临床分期、LDH高低、结外器官受累情况有关(P<0.05)。结论 Id1蛋白及Id1 mRNA在DLBCL组织以及骨髓中的表达较RH组织均明显增高,与DLBCL病情预后有关,可能作为未来DLBCL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IVIN和BAG-1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08年7月~2010年11月初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标本31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2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VIN与BAG-1的表达,探讨其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IVI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表达率为64.52%,对照组表达率为23.81%(P<0.05);BAG-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表达率为61.29%,对照组表达率为28.57%(P<0.05)。LIVINⅠ期+Ⅱ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组织中表达率为50.00%,Ⅲ期+Ⅳ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组织中表达率为66.67%(P>0.05);BAG-1Ⅰ期+Ⅱ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组织中表达率为50.00%,Ⅲ期+Ⅳ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组织中表达率为62.96%(P>0.05)。LIVI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亚型表达率为33.33%,非生发中心亚型表达率为77.27%(P<0.05);BAG-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亚型表达率为22.22%,在非生发中心亚型表达率为77.27%(P<0.05)。结论:LIVIN和BAG-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高表达。LIVIN和BAG-1的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期无关,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亚型有关。LIVIN和BAG-1可作为判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COX-2和Mcl-1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X-2和Mcl-1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COX-2和Mcl-1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和Mcl-1蛋白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24/43)和65.1%(28/4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侵袭性B-NHL患者COX-2蛋白的表达要高于惰性组,Mcl-1的表达也有同样规律(P<0.01和P<0.05)。COX-2和Mcl-1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OX-2和Mcl-1在B-NHL中的表达上调以及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推测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阳性调控区Ⅰ蛋白(PRDM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根据CD10、BCL6和IRF4的表达将8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型,显微切割联合RT-PCR和W estern杂交方法检测患者PRDM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对CHOP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利用半定量RT-PCR和W estern杂交观察PRDM1在B细胞淋巴瘤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和美罗华、阿霉素以及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利用ELISA方法观察PRDM1表达与NF-κB活性的关系。统计分析软件SAS 8.2,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RDM1存在α和β两种亚型,显著表达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的肿瘤细胞(73.5%比38.8%,39.4%比6.1%;P=0.0020和P=0.0009),而PRDM1β在CHOP方案治疗的非生发中心型患者中与短生存期相关,但在R-CHOP方案治疗组中未显示相关性;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PRDM1β,美罗华和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均能够抑制PRDM1β表达,同时伴随NF-κB的失活。结论:PRDM1显著表达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中,PRDM1β可能与疾病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SALL4和BMI-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华强  张荣环  宋斌  张巍  张萍 《四川医学》2010,31(3):288-291
目的探讨SALL4和BMI-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DLBC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SALL4和BMI-1的表达。结果SALL4和BMI-1在DLBC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24/40)和65.0%(26/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AlL4和BMI-1的表达与DLBCL的临床分期和国际预后指数具有相关性(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SALL4的表达与BMI-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02)。SALL4和BMI-1阳性表达患者其完全缓解率低和完全缓解后其复发率较SALL4和BMl-1阴性患者高(P〈0.05或0.01)。结论SALL4和BMI-1在DLBC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可作为DLBCL的疗效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2α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从转录水平检测了56例原发性散发肾细胞癌和52例正常肾组织中HIF-1αmRNA及HIF-2α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Blot方法从蛋白质水平检测了HIF-1α和HIF-2α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标本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7.5%,较对照组织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2α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标本组织中的表达率为94.6%,较对照组织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CCRCC组织标本中52例表达HIF-1α蛋白,阳性率为92.9%,较对照组织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CCRCC组织标本中54例表达HIF-2α蛋白,阳性率为96.4%,较对照组织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和HIF-2α的表达可能对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PRDM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和预后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阳性调控区Ⅰ蛋白(PRDM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根据CD10、BCL6和IRF4的表达将8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型,显微切割联合RT-PCR和W estern杂交方法检测患者PRDM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对CHOP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利用半定量RT-PCR和W estern杂交观察PRDM1在B细胞淋巴瘤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和美罗华、阿霉素以及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利用ELISA方法观察PRDM1表达与NF-κB活性的关系。统计分析软件SAS 8.2,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RDM1存在α和β两种亚型,显著表达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亚型的肿瘤细胞(73.5%比38.8%,39.4%比6.1%;P=0.0020和P=0.0009),而PRDM1β在CHOP方案治疗的非生发中心型患者中与短生存期相关,但在R-CHOP方案治疗组中未显示相关性;Namalwa细胞株中表达PRDM1β,美罗华和美罗华联合阿霉素均能够抑制PRDM1β表达,同时伴随NF-κB的失活...  相似文献   

16.
COX-2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Survivin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 COX-2和Survivin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24/43)和69.8%(3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B-NHL患者COX-2蛋白的表达要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Survivin的表达在B-NHL的不同组织病理学等级和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OX-2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1.000, P=0.030).结论 COX-2和Survivin在B-NHL中表达上调以及两者之间的阳性表达密切相关,表明COX-2和Survivin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凋亡相关蛋白 Survivin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种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 NSCLC 组织及20例癌旁组织中 HIF-1α和 Survivin 的表达。结果 NSCLC 组织中 Survivin、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36/52)和59%(31/52)均高于癌旁组织。HIF-1α、Survivin 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相关(P <0.05)。HIF-1α的表达与 Survivin表达(r =0.406,P <0.05)呈正相关。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 HIF-1α、生存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IF-1α和 Survivin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Netrin-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  相似文献   

19.
谷文龙  尹莉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6):529-531,F0002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中P-gp、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组织HIF-1α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P-gp、HIF-1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且与肿瘤的分化、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缺氧与耐药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P-gp联合HIF-1α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可能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康保 《广州医药》2009,40(1):14-16
目的评价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5例老年(年龄大于65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的情况,分别用R—CHOP方案治疗2~8疗程;分析美罗华联合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例均达完全缓解(CR),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提高疗效,并不增加毒副作用,可以改善其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药物耐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