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潍坊市1987年基本消灭疟疾后,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疟疾发病情况的监测及防治措施的落实。设专职或兼职镜检站246处,积极开展病例侦察,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现症处理,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定时对各镜检站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1988~1997年的10年间,全市发生21例疟疾病人,其中只有3例为当地感染病例,其余为输入性病例,很多县(市、区)已连续10年无疟疾病人出现,使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成果得到了巩固。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阳朔县疟疾流行严重。解放后经过近40年防治,于1993年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了总结防治工作经验,为疟疾流行区消灭疟疾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疟疾防治50年的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当前疟疾流行特点分析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的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发病人数从1970年的1022万例降至1994年的843例,已经连续7年无恶性疟疾病例报告。1994年全省130个县(市)、区中,129个县(市)、区的疟疾发病率在1/万以下,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近几年来,仍有病例散在发生,血源性疟疾病例增多,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对此,加强疟疾和媒介监测以及对流动人口和献血员管理是防止疫情回升,巩固和扩大疟疾  相似文献   

4.
疟疾曾是达州市发病高 ,分布广的主要传染病 ,经过长期努力 ,积极防治 ,把发病率控制在 1/万以下 ,于 1988- 1990年各县、市 (区 )经省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此后进入后期管理阶段。近年来 ,由于流动人口增加 ,输入性疟疾增多。为了解发病情况 ,为持续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以期巩固防治成果 ,向消灭疟疾的目标迈进。现将达州市1991- 2 0 0 1年疟疾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根据各县、市 (区 )上报的“疟疾个案病例报告卡”进行逐个统计。1 2 诊断标准 按《疟疾防治手册》的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症状 ,血检结果等进行…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位于北纬 36°0 2′~ 37°33′,东经 116°11′~ 117°33′。属非稳定性低疟流行区。经过大力防治 ,于 1988年经卫生部专家组抽查复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 ,每年仍有少数疟疾病例发生。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及规律 ,探讨疟防后期的监测对策 ,对济南市 1989~ 2 0 0 0年发生的疟疾病例进行了分析。资料来源  1989~ 2 0 0 0年全市发生的疟疾病例 ,均经市卫生防疫站和县 (区 )中心镜检站血检疟原虫确诊后 ,由市和县(区 )防疫站专业人员 ,按省的统一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病例调查和处理灶点。疫情和卡片分别报省寄研所与市防…  相似文献   

6.
济南市位于北纬3 6°0 2′~3 7°3 3′,东经116°11′~117°3 3′,属非稳定性低疟疾流行区。经过大力防制,于1988年经卫生部专家组抽查复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每年仍有少数病例发生。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及规律,探讨疟防后期的监测对策,对济南市1989~2 0 0 2年发生的疟疾病例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 1989~2 0 0 2年济南市发生的疟疾病例,均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市、区)中心镜检站血检疟原虫确诊后,由市和县(市、区)卫生防疫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按省的统一要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病例调查和处理灶点。疫情和卡…  相似文献   

7.
荆州市于2001年达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但在已经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地区,还存在少数病例。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及规律,为疟疾基本消灭后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对公安县、监利县、洪湖市、石首市、松滋市、荆州区、沙市区(以下称8县市区)2002~2006年的疟疾病例作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梧州市疟疾防治工作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疟疾发病率从1953年的812.03/万下降到1993年的0.03/万,于1993年10月经自治区卫生厅考核,达到了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巩固灭疟成果,从1994~1998年继续深入开展血清病原学监测。又于1998年底自治区卫生厅考核,达到了卫生部《消灭疟疾标准》。现将1994~1998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1 郊区发热病人(初诊疟疾、疑似疟疾、发热原因不明和疑似感冒的“四热病人”)的疟疾病原学检查(血片镜检法)。要求检查人数占郊区总人口数的5%以上;自然村疟疾检查覆盖率90%以上,流行季节(5~10月)检查占全年总数65%~70%。  相似文献   

9.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地貌为丘陵山区,历史上属中低、度流行区。1953年,全市患病人数8743人,占当年传染病总数的84.22%。我市白1953年起,对疟疾进行了综合防治,使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1982年后没有发现内源性恶性疟病例。1993年经自治区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加强疟疾流动人口管理将是疟防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现将梧州市消灭疟疾后的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监测数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商洛市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巴山区 ,是以中华按蚊为惟一传播媒介的间日疟非稳定性低疟区 [1 ] 。疟疾发病涉及全市 7个县 (区 )的绝大部分乡、村 ,经过 5 0年的综合防治 ,1991年经陕西省卫生厅疟疾防治效果考核专家小组考核审评 ,7个县 (区 )均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总结疟疾防治经验 ,给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我市 5 0年来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进行分析。1 措施5 0年来 ,商洛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疟疾防治重点。 2 0世纪 6 0年代重点加强疟疾现症病人治疗、管理和防蚊灭蚊 ;2 0世纪 70年代采取“三圈包围战术”,即全程…  相似文献   

11.
宾阳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管理与监测屈锦秀黎生洪陈武增丁亥升经过40多年反复防治,宾阳县疟疾发病率从1953年的171.78/万降至1993年的0.34/万,1993年经自治区考核达到卫生部和自治区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现就1994~1995年监测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85~1989年间,省卫生厅基本消灭疟疾县(市)考核小组,对豫北43县(市、区)分6批进行了疟疾防治效果的达标考核结果,43县(市、区)的疟疾发病率已连续三年以上稳定在5%以下,无超过5%的乡:发热病人血检率达5%以上,血检村覆盖率达90%以上;各级疟防领导组织基层防疫网健全,疟防监测系统基本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较好的落实防治措施证明,豫北地区的疟疾防治效果已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潍坊市疟疾基本消灭后监测效果与防治对策,为调整防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988年基本消灭疟疾后,在全市范围内设专职或兼职镜检站246处,积极开展病例侦察,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定时对各镜检站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随机抽查居民患病情况和媒介密度。结果1988~2005年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1886535人次,疟原虫阳性9例,血检往返高疟区流动人口270761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者27例,1999年后未再发生内源性病例,居民疟疾抗体监测5821人,阳性率0.206%,中华按蚊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输入性病例为现阶段病例的主要来源,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成果得到了巩固,现行疟疾防治措施可以适当简化,流动人口的监测与管理是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泸州市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后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防治策略和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以便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2005-2012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共报告疟疾95例,无死亡,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3/万,无继发二代病例和暴发疫情发生。其中间日疟56例,恶性疟32例(混合感染1例),未分型7例,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本地病例31例(无恶性疟),输入性病例64例(恶性疟32例),输入性疟疾构成比逐年上升。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蚊种,平均雌蚊密度为0.13只/(台.h)。结论泸州市实现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后采取的以消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管现症患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成效显著。由于疟疾传播媒介客观存在,输入性疟疾已成为泸州市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测管理及媒介控制工作是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实现消除疟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 为了解疟疾防治达到消本消灭标准后病例的性质、特点及发病规律。现将近3年全市所发现的29例现症疟疾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资提供制定防治措施的参考。材料来源根据县、乡、村三级防疫人员联合填报的“疟疾病例个案调查卡片”进行分类统计。在每年两次的疟防工作检查时,我们随访了大部分病人,并对原报的病例个案调查卡作了逐项审核和补缺。  相似文献   

16.
嘉兴市原为疟疾中度流行区 ,1989年全市通过省级基本消灭疟疾的考核验收 ,1990年起全市转入疟疾监测阶段。为巩固业已取得的疟疾防治成果 ,探索这类地区疟疾流行特点 ,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 ,我们对前阶段疫情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与方法 :全市基本消灭疟疾后各县 (市 )区按疟疾监测要求 ,每年对门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感冒和发热原因不明者 (“四热”患者 )为血检对象 ,进行病例侦查 ,疟原虫血检阳性为疟疾患者 ,做个案调查、病原治疗、疫点周围人群的调查及处理。年底各县 (市 )区将上述监测结果上报。我们对 1991~ 2 0 0 …  相似文献   

17.
三明市辖12个县(市、区),人口252万,面积22644Km2.1970年间日疟发病率81.28‰,通过大力防治,1989年发病率降至0.1‰以下.1985~1993年先后经省卫生厅组织考核,均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从1986年起对基本消灭疟疾的地区进行病原和蚊煤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已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县(市、区)的当地人群、外来人群和从疟区回归人群中的临床诊断为疟疾、展似疟疾、感冒、不明原因发热(下称四热)病人采血镜检,并对疟原虫阳性者进行个案调查.1.2每年对原有喀人按蚊分布的地区,前一年或当年有…  相似文献   

18.
临沂市辖12个县区、250个乡镇,总人口1000余万,属问日疟非稳定性疟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经多年防治,至1987年全市疟疾发病率以县为单位已连续3年降至1/万以下,没有超过5/万的乡镇。1988年经卫生部专家考核,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部颁标准。此后,临沂市疟防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完善监测体系,进一步净化疫源地,彻底阻断疟疾传播的“消灭疟疾”阶段。现对1989~2001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54~2006年宾阳县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宾阳县50多年来疟疾防治效果,为制订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历年疟疾疫情和防治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疟疾发病率从1954年的157.58/万下降至1993年的0.06/万,经广西专家组考核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6年以来共血检标本184 356人,没有发现内源性疟疾病例。结论50多年来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应加强疟疾防治工作,以防疟疾的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对疟疾防治工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积极措施,绝大多数县区已分别达到控制、基本消灭和消灭的目标。按照WHO和我国卫生部规定,济宁市中区疟疾发病率从1983年以来已进入基本消灭阶段。从1981~1998年间发生的170名疟疾病例调查分析,不论残存病灶或是新病灶的病灶个数逐渐减少,而新病灶非活动型,即输入病例相对增多,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在对原有病例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后,残存病灶逐渐被清除,而输入病例的新病灶时有发生。1982年后输入病例占首位,1984年后几乎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