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疗效.方法:对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60例患者,分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组、单纯潘生丁片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气阴两虚型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益气补肾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把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患者60例,分为"益气补肾汤"合潘生丁片治疗组30例、单纯潘生丁片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补肾汤"合潘生丁片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泼尼松联合参芪地黄汤,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分析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红细胞定量程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相关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红细胞定量分析比较有差异(P0.05);2组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治疗疗效分别为94%、8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膜性肾病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运用随机、单盲、交叉设计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9例。A组服用双鹿加味方加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洗脱2周,其后改单纯服用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B组先单纯服用参芪地黄汤1个疗程,洗脱2周,其后改服双鹿加味方加参芪地黄汤,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相关生化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体液免疫指标等)的变化。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和38.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SCr、BUN、ALB、ALT、AST、R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g 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所有体液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鹿加味方合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满意,能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保护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夏淋霞  杨雪军  吴中平 《新中医》2016,48(11):43-45
目的:观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参芪地黄汤治疗lg 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兼有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7例lg 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兼有表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芪地黄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检测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体液免疫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72%,优于对照组的61.76%(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优于对照组的61.76%(P0.01)。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改善(P0.01,P0.05),SCr水平与GFR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Ig A与对照组C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lg 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体液免疫指标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参芪地黄汤能有效改善lg 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兼有表证患者的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比单纯使用参芪地黄汤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减参芪地黄汤治疗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参芪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血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19例完成治疗,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脱落2例,18例完成治疗,总有效率44.4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血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减参芪地黄汤可提高单纯西医对于气阴两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冯志瑀  李玉珠 《新中医》2013,45(12):93-96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25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口服福辛普利钠片控制蛋白尿;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芪地黄汤,疗程均为3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白蛋白排泄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证候总积分、气阴两虚、血瘀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各项积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气阴两虚夹瘀证候积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3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芪地黄汤能提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含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和疾病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3.48%、89.1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71.7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5.39,4.42;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劳淋气阴两虚夹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劳淋气阴两虚夹湿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参芪地黄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9.80%,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47.91%,治疗组复发率为22.44%,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治疗劳淋气阴两虚夹湿热证,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刘莹  米烈汉 《天津中医药》2009,26(3):208-208
消渴临床上极为常见,笔者应用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获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2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2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降低其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及炎性反应程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血生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血生化指标、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活动指数(SLEDA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3个月时VEGF、SLEDAI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可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血生化指标,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指标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88例气阴两虚证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于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用药效果及可靠性。方法:100例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32.88±129.42)、(106.61±104.87)mg/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慢性肾衰竭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伴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参芪地黄汤,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评分、血红蛋白、血肌酐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气阴两虚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能改善CRF患者肾性贫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气阴两虚相关症状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改善贫血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能明显改善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提高血红蛋白,减轻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40例。以20例西医基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20例服用参芪地黄汤的患者为治疗组。治疗0.5a,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BUN、Scr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结论: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衰竭气阴两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气阴两虚型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整体状态、小便颜色、尿沉渣红细胞(RBC)计数(高倍镜下)、尿RBC形态(尿畸形RBC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临床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治疗后尿沉渣RBC计数、尿RBC形态及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可有效减少畸形RBC数,降低尿蛋白含量,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王文荣  李秋芬 《新中医》2019,51(9):78-80
目的: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加味参芪地黄汤。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4.62%,对照组7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FR)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BUN、SCr、尿蛋白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GFR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ESR、hs-CRP水平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雪琴 《光明中医》2022,(13):2302-2304
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早期DN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治疗。4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积分及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尿浊、神疲乏力、肢体浮肿评分、血清IL-6、IL-8、TNF-α、β2-MG、Cys-C及尿液m-AL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可以缓解气阴两虚型早期DN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减参芪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56例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28);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减参芪地黄汤;两组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狼疮活动指数、血清血管内皮细胞指数、理化检验指标(血沉、血肌酐、24 h尿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狼疮活动指数、血清血管内皮细胞指数、理化检验指标(血沉、血肌酐、24 h尿蛋白)均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减参芪地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确切,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