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眩 晕杨某,男,4 3岁。2 0 0 0年2月12日诊。5天前晨起突发眩晕,自觉天旋地转,耳鸣如蝉,双目畏光,卧床不能起动,动则眩晕呕吐,伴口苦咽干,心烦,胸胁胀满,不欲食。经西医用甘露醇、培他定注射液治疗5天,症状缓解,但仍不彻底,随求诊于余。视症如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病属邪郁少阳,上扰清窍之眩晕。治宜疏解少阳,拟小柴胡汤化裁,药用:柴胡15g ,黄芩、半夏、钩藤各12 g ,茯苓15g ,白术9g ,桂枝6g ,生姜3片,水煎服,药进5剂,诸症均平。按 此证眩晕,伴有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等少阳主证。其病机显系邪犯少阳,浊邪循经上扰清窍而致,故…  相似文献   

2.
某女,65岁,干部。主因眩晕伴恶心呕吐二十天于1996年12月9日收入院。患者自述二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闭目难睁,平卧可稍缓解,动则感周围景物随之旋转,模糊不清,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为求系统诊治收入院。入院症见:眩晕,动则加重如坐舟车状...  相似文献   

3.
张丽杰 《当代医学》2009,15(33):153-153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眩晕症的疗效。方法依据老年眩晕症的表现,辨证为痰浊中阻,兼有化火,且以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口苦或有心烦,纳差、胃脘痞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为主症。采用眩晕汤(制半夏12g、白术20g、天麻15g、茯苓20g、生姜8g、丹参20g、黄芪15g、龙胆草8g)治疗。结果临床显效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结论眩晕汤治疗多种眩晕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燥湿、活血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眩晕症的疗效。方法:依据老年眩晕症的表现,辨证为痰浊中阻,兼有化火,且以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口苦或有心烦,纳差、胃脘痞满,便秘或大便干、大都数日1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为主症。采用平胃散合大黄甘草汤加味(厚朴12g,白术20g,天麻15g,大黄10g,丹参20g,甘草12g,苍术10g,陈皮12g,钩藤15g)治疗。结果:临床显效40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结论:平胃散合大黄甘草汤加味治疗多种眩晕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清热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眩晕症的疗效。方法:依据老年眩晕症的表现,辨证为痰浊中阻,兼有化火,且以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口苦或有心烦,纳差、胃脘痞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为主症。采用天夏连汤[天麻10g,半夏10g,黄连6g,白术15g,橘皮10g,龙骨(先煎)20g,扁豆30g,茯苓15g]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5例,显效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天夏连汤治疗老年眩晕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清热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眩晕症的疗效。方法:依据老年眩晕症的表现,辨证为痰浊中阻,兼有化火,且以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口苦或有心烦,纳差、胃脘痞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为主症。采用天夏连汤[天麻10g,半夏10g,黄连6g,白术15g,橘皮10g,龙骨(先煎)20g,扁豆30g,茯苓15g]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5例,显效4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天夏连汤治疗老年眩晕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7.
1肝部痰滞型初期:症见结核大如豆粒,一个或数个不等,皮色不变,不热不痛,按之坚实,谁之可动,常伴有暖气纳呆,胸胁胀闻,易躁易怒,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辨证:肝郁疾滞,阻于经络,结于颈项。治则:疏肝解郁,活血散结。处方:解郁散结汤。夏枯草20g、柴胡12g、陈皮10g、云苓10g、白术15g、半夏6g、白芍10g、海藻10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附子3g。水煎服,每日1剂。外治:首先将患处局部擦去汗渍,选用自制“猫头膏”贴敷局部,每5~7日换敷1次。中期:症见结核渐次增大,有时互相融合成块,多与表皮粘连,推之不移,渐觉疼痛…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作者自1996年2月至1998年5月间共收治内耳眩晕症患者30例,其中男9例,女对例;年龄明~65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天;初次发病者16例,发病诱因:精神因素8列,过度劳累7例,睡眠不足2例,原因不明13例。Z治疗方法上述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按常现给以镇静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血管扩张剂,脱水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布洛芬0.2,每日三次饭后服用,如眩晕症状控制不理想,可酌情增加剂量,最大剂最为每日09,待眩晕症状缓解后适当减量维持。治疗时间最短4天,最长15天。3疗效判…  相似文献   

9.
江老治眩晕,自拟“柴陈泽泻汤”,此方即小柴胡,二陈,泽泻汤合方另加天麻,钩藤,菊花而成,药物组成:柴胡10g,黄芩6-10g,法夏10g,党参12-15g,甘草3-5g,大枣10-12g,生姜6-10g,陈皮10g,茯苓15g,白术10-15g,泽泻10-15g,天麻10g,钩藤12g,菊花10g。  相似文献   

10.
1治疗方法三参汤方药组成:苦参30g,党参20g,丹参2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0~30天为一疗程。如症见胸胁胀满、憋闷,心烦易怒,口干苦,失眠多梦,情绪不畅,或劳累后加重,舌质红,脉沉弦结代,多属肝郁挟火,可加柴胡20g,白芍24g,郁金15g,黄连15g,远志12g,柏子仁20g,紫石英30g;挟痰者可加瓜萎20g,半夏12g;症见胸闷憋气或胸痛阵作,气短乏力,多汗,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脉细弱结代者,多属心气亏虚,阴火内生,可加麦冬30g,五味子9g,黄芪20g,知母12g,当归15g,苏梗12g,枣仁20g;若心阳不足者,可…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40例。55~60岁12例,60~70岁38例,70岁以上8例。眩晕初发者17例,复发者41例。接受过西医治疗者46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28例,1~5年9例,5年以上者14例,记载不详者7例。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者18例,眩晕伴恶心、呕吐不伴耳鸣者36例,眩晕伴有轻度脑缺血症状者4例。发作时眼球震颤者47例,舌苔黄或微黄者占45例。处方:银花60g 连翘30g 苦桔梗10g 牛蒡子15g 芥穗15g 薄荷10g 豆豉15g 竹叶10g 甘草3g 苇根100g 上方每日1剂,水  相似文献   

12.
眩晕是患者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能明确叙述自身转动(自动性)或环境转动(他动性)。眩晕症是最常见临床综合征,占门诊常见症状之第三位。它涉及多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患者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1]。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57%,男性39%。生活  相似文献   

13.
刘某,女65岁,城镇居民。1992年3月4日初诊。患者于头天上午8时许,突觉腹部疼痛,并加剧,疼痛难忍,遂至门诊求治。前医做B超及肾盂造影检查,发现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采用内服排石中药制剂,并配合西药针剂安痛定肌注,口服阿托品,疼痛未见缓解,及肌注杜冷丁后,疼痛未止住。就诊于吾时,见患者形体消瘦,左下腹疼痛拒按,呻吟不断,痛苦异常。询之,4天前,恶寒发热,心烦,不思饮食,自服感冒清未愈,且4天来未解大便。现仍微恶寒,时发热,口苦,舌淡苔自,脉沉弦。思之,此乃伤寒少阳证者,大柴胡汤主之。于是处方:柴胡15g,黄芩12g,枳实18g,自芍24g,法夏12g,木香12g,神曲15g,生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冲服,大枣15g,生姜三片。令先服一剂,患者当晚6时服药,9时许再服一次,直至第二天早上六时,连续畅下大便二次,疼痛消失。翌日二诊:上方减芒硝再进一剂后病若失。后做肾孟造影,结石仍在,但腹痛从此停止,至今未复发。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 1997— 2 0 0 0年 ,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VBIV) 84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依据 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 VBIV诊断标准 ,总结资料完整者 84例 ,其中男性33例 ,女性 5 1例 ;年龄 32~ 71岁 ;病程 3天~ 18年 ;门诊患者 31例 ,住院患者 5 3例。2 治疗方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基础方 :桃仁 12 g、红花 9g、当归 15 g、生地黄 15 g、白芍 12 g、川芎 2 0 g、桔梗 9g、牛膝12 g、枳壳 6 g、柴胡 9g、葛根 15 g、丹参 2 0 g、甘草 5 g。随证加减 :兼气虚者加黄芪 ,宜重用 30…  相似文献   

15.
处方: 生黄芪30g 生牡蛎20g 夏枯草20g 穿山甲12g 丹参18g 郁金18g 乳香12g 没药12g 瓜蒌18g 鸡内金15g 白术20g 浙贝母15g 三棱12g 莪术12g 女贞子15g。上药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服6g,每日2次,20天为1疗程,不愈者,1周后服第2疗程,宜在月经来潮前20天开始服药。  相似文献   

16.
本症因为时邪风热壅滞腮颊,多由传染而来。内因为阳明温热交蒸,少阳胆火循径上逆,热毒留两腮之间。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清少阳之火。笔者每天下方剂,给孩子连续服3~7天。即起到了预防作用又控制了病情。方剂夏枯草20g 赤芍15g 丹皮10g 连翘20g 柴胡20g 板蓝根20g 甘草10g 栀子20g。讨论 100余名患者服此药后肿胀的腮腺疼度减轻,红灼热感减轻。如果有发烧、头痛者可  相似文献   

17.
眩晕验方     
乐都县风山中医院李承道介绍眩晕验方:①实证眩晕:菊花15g、勾藤15g、天麻10g、生石决明30g、黄苓10g、甘草5g、②痰多眩晕:茯苓30g、白术10g、桂枝10g、半下10g、陈皮15g、甘草5g、③虚证眩晕:黄花20g、当归15g、白术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6):40-40
案1患者,男,42岁。自述近五六日来头胀痛(太阳穴),时冷时热,口苦,喉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两胁发胀,服西药无效。查:精神不振,苔白薄,脉弦。证属少阳半表半里之证,治宜和解,小柴胡汤主之。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芩12g,党参9g,生姜9g,大枣7枚,法夏9g,炙甘草9g。2剂后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19.
眩晕是指以头晕目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笔者用温胆汤加减治疗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证之眩晕3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8~17岁,其中30岁以下4例,31~40岁8例,41~ 50岁14例,51~60岁6例,61~70岁6例;诊为内耳眩晕症者8例,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者10 例,药物副作用所致眩晕者3例,高血压所致眩晕2例,不明原因所致眩晕者5例。 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的中医诊断标准:1)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或晃动感,或目眩,或视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2)有反复发作史。3)中医辨证属痰浊中阻证:除眩晕外,尚有头重如蒙,胸闷身困,食少神疲,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舌苔白腻,脉儒滑或弦滑。 3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半夏16 g,陈皮18 g,茯苓20 g,枳实15 g,竹茹10 g,甘草6 g,生姜6 g,天麻12 g,石葛蒲18 g,大枣1 枚。伴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伴气血亏虚加黄芪、当归;伴肾精亏虚加黄精、枸杞子;伴失眠者加酸枣仁;伴心悸者加远志。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口服,1周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  相似文献   

20.
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