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细香 《河北医学》2011,17(8):1064-1066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感染真菌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方法:我院眼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内眼手术981例(1021只眼),对术后感染真菌眼内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感染真菌性眼内炎6例(6只眼),真菌性眼内炎发生率0.058%。结论:本组患者真菌性眼内炎发生率0.058%,眼球穿通伤后感染真菌性眼内炎的机率较高,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注入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对视功能危害极大的感染性眼病。真菌性眼内炎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文献报道50%以上内源性眼内炎是由真菌引起。由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广谱抗生素应用越来越广泛,致使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常常发生于机体抵抗力偏低且全身某部位患真菌病者。此病患者大多数不能保留有用视力或只能做眼球摘除。现报告2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所并发的迟发性真菌性眼内炎,潜伏期长,早期病情进展迟缓,症状缺乏特异性。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丧失眼球。现将1例白内障术后迟发性真菌性眼内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致病原因、诊断治疗经过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确诊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1例,对其致病因素以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外源性及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均变现为起病急、眼痛伴随视力急剧下降、房水和玻璃体炎性浑浊。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致病因素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8例眼内炎均行玻璃体切除术,3例真菌性眼内炎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术前术后视力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及早查找病原菌。玻璃体腔注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感染性眼内炎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真菌性眼内炎的临床特征、敏感药物、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17年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培养结果。结果 真菌培养阳性眼内炎病例共14例(18眼):外源性6例(6眼),全部为眼球穿通伤所致;内源性8例(12眼)中,其中4例原因不明,2例继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继发泌尿系统感染。共培养出4个真菌属:念珠菌属9例,曲霉菌属3例,枝顶孢属1例,粘束孢属1例;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75 %),外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原体为曲霉菌(33.3 %)。在可测视力的13例患者(17眼)中,内源性眼内炎通过治疗有8眼(66.7 %)视力提高,而外源性眼内炎只有1眼(20 %)视力改善。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眼,61.5 %有视力提高。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念珠菌敏感率为100 %。结论 外源性真菌眼内炎较内源性预后差。两性霉素B敏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康唑粉剂局部应用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以氟康唑粉剂局部涂抹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除1例重型患者因角膜穿孔,眼内炎行眼内容剜除之外,其余25例患者均获得明显治疗效果。结论:氟康唑粉剂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方法简单,治愈率高,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快速诊断细菌性、真菌性眼内炎及混合感染的价值。方法:MPCR法检测常见致病性细菌和真菌菌株,并检测38例患者41只眼(双眼3例,单眼35例)眼内液标本,与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比较。结果:MPCR法5h即可检测出标本中微量细菌和真菌,41份标本MPCR检测阳性34份(82.9%),其中细菌阳性26份,真菌阳性6份,细菌和真菌均为阳性2份,MPCR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或真菌培养(X^2=9.60,P〈0.05)。结论:MPCR速度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助于细菌性和真菌性眼内炎的快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眼内炎临床上少见,却是一种严重的眼病,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常致患者视力丧失和眼球萎缩.治疗多采用二性霉素B玻璃体腔内直接给药以及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自行配制的伊曲康唑混悬液联合角膜清创术及0.2%氟康唑液对21例确诊的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21例除1例好转外其他全部治愈,无角膜穿孔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自制伊曲康唑混悬液滴眼联合0.2%氟康唑液及局部清创术加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效果好,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眼内炎的国外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帆  谭少健 《华夏医学》2004,17(5):856-859
眼内炎在我国通常被分为感染性眼内炎和非感染性眼内炎两大类。在感染性眼内炎中根据病因又分为外因性和内因性眼内炎;根据感染的性质又可分为细菌性和霉菌性眼内炎。而在欧美国家则将眼内炎分为:①手术后眼内炎(急性、迟发性、结膜滤泡相关性眼内炎)。②外伤后眼内炎。③内源性眼内炎。④各种原因所致的非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11.
Qu LJ  Dong XG  Sun SY  Xie L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5):2466-2469
目的 探讨避免治疗失败的临床策略.方法 对青岛眼科医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导致眼内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入院前治疗经过、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眼内炎患者以农村居民(95.7%)为主.眼外伤是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最主要病因(66.0%).3例患者在发病后曾应用激素药物.在患者首诊医院中,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占68.1%、17.0%和14.9%.各级医院相应真菌性角膜溃疡正确诊断率分别为31.3%、62.5%和71.4%.患者从发病到入我院治疗平均时间为(29±23)d.镰刀菌属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属(91.5%),其中前3位菌种分别为茄病镰刀菌(48.9%)、尖孢镰刀菌(31.9%)和串珠镰刀菌(8.5%).21例患者进行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前三位敏感药物分别为那他霉素(88.9%)、伏立康唑(78.6%)和两性霉素(61.9%);前三位耐药药物分别为咪康唑(90.5%)、氟康唑(66.7%)和伊曲康唑(61.9%).结论 基层医院首诊正确诊断率低、非敏感药物使用和患者就诊不及时是真菌性角膜溃疡导致眼内炎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重视药物敏感性检测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转诊制度是避免治疗失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真菌性角膜炎或角膜真菌病,是严重的致盲性角膜病之一。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近10年来因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制剂的大量使用而导致发病率明显上升。常因未能及时治疗导致角膜遗留瘢痕组织而影响视力:更有甚者,因累积前房等眼内结构造成眼内炎,致眼球丧失。在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1年中,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在年龄与职业上,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术后迟发真菌性眼内炎1例(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白内障术后合并感染严重地威胁视力的恢复,发病率为0.07%-0.5%。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为术后炎症反应,而应用激素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白内障术后迟发真菌性眼内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1例双眼内源性播散性足分支霉菌感染所致的眼内炎。设计:观察性病例报道。方法:1例56岁女性患者因囊性纤维病行双肺移植,经慢性免疫抑制治疗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支气管镜脱落细胞培养发现足分支霉菌芽胚。入院后3周,患者诉视物模糊加重及右眼中心暗点。散瞳后眼底检查显示右眼深部玻璃体炎,伴出血性视网膜炎,累及黄斑,左眼有周边部黄色脉络膜浸润,伴表面视网膜炎及局限性玻璃体炎。结果:行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玻璃体培养发现足分支霉菌芽胚。患者最终死于其全身播散性疾病。死后眼部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双眼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15.
化脓性眼内炎病原体检查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化脓性眼内炎病原体及其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例临床诊断为化脓性眼内炎的房水或玻璃体标本进行涂片、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对病原体涂片、培养阳性的菌株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47.26%,涂片阳性率16.42%,培养阳性率38.31%,混合感染3.48%。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23.81%),B群链球菌(7.14%)、金黄葡萄球菌(7.14%)、铜绿假单胞菌(7.14%)。G 菌对万古霉素(76.92%)、氧氟沙星(71.79%)敏感,G-菌对庆大霉素(69.23%)、妥布霉素(65.38%)、阿米卡星(65.38%)敏感。结论涂片检查在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眼内炎分为外源性眼内炎和内源性眼内炎,其中以外源性眼内炎较为常见,致病原因为细菌感染,最常发生于眼球穿孔伤。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科急症,若不能及时得到正确治疗,严重者将会丧失视力。因此,及时发现眼内炎,判别病原体,给予正确处理,对于挽救患者视力或者减少视力损伤非常重要。现就一例感染性眼内炎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眼科临床虽不常见,但治疗又很棘手的一种角膜病变,如果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治疗上极有可能采用大剂量激素试图控制炎症的发展,最后导致角膜全层溃疡、穿孔、眼内炎等不得不除眼球以缓解疼痛。作最近收治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眼内炎通常是指细菌或真菌引起玻璃体的感染性炎症,常见于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引起的外源性细菌性眼内炎,眼内炎可严重损害眼球组织及视功能。并发症多。由于眼对感染的抵抗力差,其结构易受炎性反应的损害,而常规药物进入眼内浓度低,效果差,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为严重眼内炎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自1999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采用早期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炎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 980例白内障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眼内炎分为眼内炎组(65例)和非眼内炎组(3 915例),分析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为1.6%(65/3 980)。白蛋白<35 g/L、有基础疾病、存在玻璃体溢出及手术时间≥60 min为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论白蛋白<35 g/L、有基础疾病、存在玻璃体溢出及手术时间≥60 min为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临床对于伴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眼内炎对视功能的影响非常严重,枯草芽孢杆菌性眼内炎是感染性眼内炎的一种,因其毒力较强,可在12~24h内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