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前臂游离皮瓣全鼻再造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前臂游离皮瓣应用于全鼻再造的经验。方法 应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全鼻再造 6例。结果  6例全鼻再造手术均一次完成 ,皮瓣一期成活 ,鼻外形满意。结论 前臂皮瓣全鼻再造 ,具有血管恒定 ,管径较粗大 ,供皮瓣面积大 ,吻合易于成功 ,手术一次完成 ,不造成面部或邻近供区的损伤 ,皮瓣质软 ,弹性好 ,且与面部颜色相差不十分明显等优点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毋玉玲  吕峰 《中原医刊》1999,26(4):60-61
联合额部扩张皮瓣Ⅰ期全鼻再造,是指额部放入扩张器在手术中往扩张器囊中注水及回病房后分次注水,使扩张器保持相对恒压来扩张额部软组织皮瓣行全鼻再造,比普通扩张法缩短3~7周,改变了以前鼻再造采用前臂游离皮瓣、皮管等方法,而且供皮组织的颜色和面部皮肤协调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适合儿童的全鼻再造方法。方法 对临床上常用的扩张后额部皮瓣法、上臂皮管法及前臂游离皮瓣法三种方法在再造鼻形态、质地、颜色及供瓣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额部皮瓣法效果最好但时间长,上臂皮管法效果好但步骤多,体位固定困难;前臂游离皮瓣法效果尚可,损失最大。结论 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法是儿童全鼻再造的首选方法,上臂皮管法为备用方法,前臂游离皮瓣法为慎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世强  朱习平  陈慧  覃扬达  何宁 《广西医学》2002,24(10):1553-1554
目的:介绍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的体会。方法:总结8例鼻部癌术后缺损及1例鼻外伤后缺损采用额部皮瓣转移行鼻再造的手术方法。结果:9例患转移额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年,鼻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具有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效果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光辉  张兵  刘坤  吕杨成 《四川医学》2010,31(7):900-901
目的总结前臂游离皮瓣应用于全鼻再造的经验。方法应用前臂游离皮瓣进行全鼻再造7例,桡动脉与面动脉吻合5例,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2例;头静脉与颈外静脉吻合6例,与面前静脉吻合1例。结果 7例全鼻再造手术均一次完成,除1例因皮瓣青紫行手术血肿探查并清除颈部血肿,其余无并发症发生,皮瓣一期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前臂皮瓣全鼻再造,具有血管恒定,管径较粗大,供皮瓣面积大,吻合易于成功,不造成面部或邻近供区的损伤,皮瓣质软,弹性好,且与面部颜色相差不十分明显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前额扩张皮瓣的方法,为6例鼻缺损的病人进行全鼻再造,供瓣区直接缝合,免除了赔遗留疤痕的缺点,取得满意的效果。认为经过扩张后,皮瓣薄而血运行,更有利于外鼻的塑形。  相似文献   

7.
改良的意大利法全鼻再造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出更适合于临床全鼻再造的上臂皮管法。方法 一期形成上臂皮管,二期在皮管近端按备取皮瓣形状做延迟,三期离断皮管近端并行鼻下端再造,四期皮管远端断蒂,完成全鼻再造。结果 39例用此方法再造的外鼻,皮瓣血运正常,形态良好,色泽与面部基本一致。结论 改良的意大利法,是一种较传统方法更方便、更适合于临床的用上臂皮管行全鼻再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儿童的全鼻再造方法。方法对临床上常用的扩张后额部皮瓣法、上臂皮管法及前臂游离皮瓣法三种方法在再造鼻形态、质地、颜色及供瓣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额部皮瓣法效果最好但时间长,上臂皮管法效果好但步骤多,体位固定困难;前臂游离皮瓣法效果尚可,损失最大。结论扩张后的额部皮瓣法是儿童全鼻再造的首选方法,上臂皮管法为备用方法,前臂游离皮瓣法为慎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黄建琼  周敏  吴直惠  钟艳 《西部医学》2007,19(5):996-997
目的为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鼻缺损患者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的成功护理经验。结果13例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半年以上,额部瘢痕不明显,再造鼻外观效果满意。结论良好的手术前后护理是额部扩张皮瓣全鼻再造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邝石峰  邓国三  黄广香  匡斌  赵成利 《广东医学》2001,22(11):1031-1032
目的 探讨及评价头面部轴型皮瓣行鼻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12例鼻缺损患者分别应用额部皮瓣、下颌缘皮瓣及耳后皮瓣三种头面部轴型皮瓣行鼻缺损修复及再造。结果 全部皮瓣及供区植皮伤口一期愈合,鼻外形满意。结论 头面部轴型皮瓣在鼻缺损修复与再造中有明显的优点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修复颜面部组织缺损及鼻再造寻求新的供区.方法:以面动脉为蒂在下颌缘部设计所需大小和形状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到面部缺损处,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临床应用该皮瓣行全鼻再造6例,修复部分鼻缺损2例,面颊部皮肤缺损4例,均获成功,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局部外形佳,再造鼻形态较好,供区无继发性缺陷.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血供可靠,位置隐蔽,供受区邻近,肤色、质地一致,手术一次完成,是一种新颖的全鼻再造方法,也是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侧颌颈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沿同侧下颌缘设计由颌缘走向颏下的侧颌颈皮瓣,用于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最大皮瓣9 cm×6.5 cm。结果: 3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应用同侧侧颌颈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形态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侧颌颈部皮瓣血供丰富,解剖层次表浅,手术简单易行,是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下唇大型缺损再造红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理想的方法修复下唇缺损再造红唇.方法应用改进的鼻唇沟复合皮瓣--携带加宽的颊粘膜瓣修复下唇缺损同时再造红唇.结果我们应用这种新技术对5例下唇鳞癌切除后超过1/2以上全层下唇的大块缺损,作了修复红唇再造.所有病例均获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此种复合瓣具有良好血运,带有感觉;颜色、质地较匹配、手术简便、安全可靠,是修复下唇缺损再造红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颧骨复合体缺损的个性化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例颧骨复合体肿瘤及外伤后缺损的患者以三维CT及快速原型技术预成实体模型,通过CAD/CAM将健侧颧骨复合体复制到患侧缺损处,在模型上塑形精确钛网,结合自体骨移植和带蒂颊脂垫瓣内衬,重建颧骨复合体形态和功能。结果:在实体模型病变区域测量数据和术中所见病变范围基本一致,预制的个性化重建钛网与术中颧骨复合体外形匹配,术后患者面型基本对称,三维CT显示重建颧骨复合体两侧基本对称,术后外形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在颅颌面缺损修复体的个体化重建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面部畸形整复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游离肩胛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3例,均获得成功。对肩胛皮瓣的应用解剖,手术方法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该皮瓣的特点及血管吻合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修复腮腺癌根治术后的面部凹陷畸形的新方法。方法2002年以来,采用改良胸锁乳突肌肌瓣修复18例腮腺癌术后的面部畸形。结果18例患者的面部畸形得以改善。结论改良胸锁乳突肌肌瓣能较好的修复腮腺癌术后的面部凹陷畸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改进面横裂手术方法,使口角区肌层分布匀称,术后外形更自然。方法: 采用改进的方法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例面横裂患儿进行手术。在精确定点的基础上,在患侧上唇新口角点处设计唇红黏膜瓣,形态细长,下唇去除部分组织后将上唇瓣插入下唇,同时将上下断裂的轮匝肌分成两束并交叉缝合,“Z”成形法缝合患侧颊部皮肤。结果: 15例单侧面横裂患儿术后口角位置、形态接近正常,张口后双侧面部对称,患侧皮肤无明显瘢痕。结论: 通过改良唇红瓣及轮匝肌分束吻合的方法来修复面横裂,术后口角形态美观,双侧面部对称,张口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喉癌病人保留喉功能喉部分切除手术方法、修复材料的选择。②方法 378 例喉癌病人分别行不同术式喉部分切除,同期采用颈前皮瓣、颈深筋膜浅层筋膜瓣、会厌瓣、颈前带状肌肌瓣、会厌瓣+双蒂肌瓣联合多种方法和不同材料修复喉缺损。145 例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③结果 全部病人于术后 10~25 d进食。术后拔管率为83.59%。34例发生术后感染,其中 12 例发生咽瘘。3、5 年生存率分别为 80.7%、64.8%。④结论 喉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喉部分切除术+Ⅰ期喉功能重建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蒋友宁 《中原医刊》2007,34(5):25-26
目的 探讨早期修复颜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有效方法,以求减轻伤后瘢痕和畸形的程度。方法 根据整形美容外科的原则,对158例不同程度颜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利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伤后24h内进行即时整形修复。其中包括细小针线分层缝合、“Z”字改型术、游离植皮、皮瓣转移和显微外科修复等方法。结果 158例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瘢痕较轻,无显著器官移位现象,随访3个月~2年外观恢复良好,均无严重瘢痕增生和畸形发生,患者满意。结论 根据整形美容外科的原则,对颜面部损伤进行即时整形修复,可明显减轻创伤性瘢痕和畸形的程度,使伤后外观恢复理想。  相似文献   

20.
窄蒂皮瓣移位在面部组织缺损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窄蒂皮瓣移位在面部组织缺损修复的价值。方法:采用带蒂邻近皮瓣,皮片移植,窄蒂侧颌颈皮瓣修复面部不同部位组织缺损,以其疗效进行观察评价。结果:临床治疗132例,带蒂邻近皮瓣移植46例,中厚皮移植68例,窄蒂侧颌以瓣移植18例。皮片移植1例部分坏死,邻近皮瓣移植远端皮瓣坏死。窄蒂皮瓣移植全部成活。结论:皮瓣、皮片移植修复面部组织缺损是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对面部形态和功能的改善,应选择最佳的修复方法是其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