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皮质醇对马桑内酯蛭和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GABA)免疫组化分布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3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GABA-IR)阳性细胞的分布,以探讨马桑内酯致痫及人工合成皮持醇-地塞米松的抗痫 是民GABA系统相关。结果显示;马桑内酯致痫 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GABA-IR一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应用Dex后再致痫 ,大鼠大脑GABA-IR细胞数居正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皮质醇对马桑内酯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GABA)免疫组化分布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3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GABA-IR)阳性细胞的分布,以探讨马桑内酯致痫及人工合成皮质醇-地塞米松(Dex)的抗痫是否与GABA系统相关。结果显示:马桑内酯致痫后大鼠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GABA-IR阳性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减少,应用Dex后再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GABA-IR细胞数居正常及致痫组之间,3组GABA-IR细胞数经F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大脑皮层F值=20.9,P<0.001,海马F值=47.7,P<0.01),表明马桑内酯致痫可能有GABA系统的参与,GABA-IR阳性细胞的减少使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元脱抑制,临床表现抽搐。Dex可能通过抑制GABA的再摄取、促使GABA神经元蛋白合成,参与兴奋的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1在海马区的表达与癫痫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成年和美解眠致痫大鼠海马区IL-1R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结果:成年大鼠海马区存在IL-1R1-IR阳性细胞,美解眠致痫后,海马区该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致痫前后给予尼莫地平,海马区该阳性细胞增较癫痫大鼠显著减少,与正常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癫痫大鼠脑组织内IgG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内IgG在癫痫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IgG免疫反应阳性(IgG-IR)细胞在正常成年大鼠和癫痫大鼠脑组织内分布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皮层和海马均有IgG-IR细胞分布。癫痫大鼠相应部位内IgG-IR细胞分布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IgG能够进入且存在于脑组织内并在癫痫发病免疫学机理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马桑内酯(CL)致痫及给予孕激素后再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细胞FOS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CL致痫组大鼠皮层、海马FOS表达的荧光指数(FI)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给予孕酮(P)后再致痫组皮层、海马FOS表达较单纯CL致痫组减少(P<0.01,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 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是脑内重要的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递质,二者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为了阐明癫痫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我们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PAP法,观察了贝美格(Bemegride,Be)腹腔致痫大鼠顶叶大脑皮层、海马CA1、CA3、齿状回Glu和GABA免疫反应细胞的改变。结果 图像分析结果显示:Be致痫组大脑皮层、海马Glu免疫反应平均阳性细胞数及光密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GABA细胞数及光密度减少(P<0.01)。结论 提示贝美格致痫作用与调节脑内GABA和Glu系统的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雌激素对马桑内酯(CL)致痫大鼠中枢神经系统FOS蛋白(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CL致痫及给予雌激素后再致痫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细胞FOS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CL致痫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FOS表达的荧光指数(FI)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给予雌二醇(E2)后再致痫组皮层、海马FOS表达较单纯CL致痫组增加(P<0.05,P<0.01)。结论由于FOS可作为神经元兴奋的标志,雌激素可以提高皮层、海马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提示雌激素有致痫性。  相似文献   

8.
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分离培养4天、10天鼠大脑皮层、海马GABA能神经元以及GFAP免疫反应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对大剂量致痫剂青霉素(Penicilin,PEN)的反应。结果大剂量PEN(300μ/ml培养液)可引起培养海马及皮层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能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生,且尤以海马胶质细胞增生明显。提示:(1)脑内尤其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与癫痫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2)传统致痫剂PEN可能是通过抑制GABA能神经元功能、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从而导致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9.
癫痫状态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癫痫状态下大鼠海马区GAD67mRNA、GABA-T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侧脑室注射所致大鼠癫痫状态模型,动态观察CL致痫前后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了动物行为学改变及脑电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CL后约15分钟,大鼠海马及皮质EEG出现阵发性棘慢波及高波幅慢波;CL注射后15~30分钟,实验鼠均出现明显的连续发作性四肢抽动、尖叫等症状,且持续6~8小时。CL侧脑室注射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或8小时各时限点组大鼠海马GAD67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L注射后30分钟组大鼠海马GABA-T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30分钟后各时限组GABA-T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加不明显。提示CL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的后期,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信号的减弱,可能与致痫因素及癫痫持续后期合并的缺血、缺氧性脑损害致使海马区GAD、GHBA-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分离培养4天,、10天鼠大脑皮层、海马GABA能神经元以及GFAP免疫反应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对大剂量致痫剂青霉素的反应。结果大剂量PEN可引起培养海马及皮层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显著增生,且尤以海马胶质细胞增生明显。提示:(1)脑内尤其海马区星形胶南细胞增生与癫痫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2)传统致痫剂PEN可能是通过抑制GABA能神经元功能、刺激星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癫痫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荧光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不同处理因素下伊文思蓝(EB)海马区染色程度及MMP-9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情况下,大鼠海马区EB透过量和MMP-9免疫反应阳性表达较少。致痫后EB在海马区的透过量及MMP-9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增多。地塞米松对海马区EB透过量和MMP-9免疫反应阳性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癫痫大鼠脑内海马区MMP-9的表达与BBB通透性改变时相一致。地塞米松对这一过程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癫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癫痫的机制及其与海马区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关系。方法 用腹腔注射美解眠制作大鼠癫痫模型,致痫前2小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G,隔日1次,共4次。观察大鼠出现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及惊厥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免疫球蛋白G对癫痫大鼠海马区IL-2R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影响。结果 致痫前给予免疫球蛋白G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较对照组大鼠延长(P<0.001),惊厥评分降低(P<0.01),海马区IL-2R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减少(P<0.001)。结论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对癫痫发作具有肯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该疗法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及海马区IL-2R表达,并通过IL-2R维持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青霉素致痫及海马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5-methy1-10,11-dihydro-5H-dibenzo[a,d]cycloheptan-5,10-iminemaleate)和非NMDA受体拮抗剂DNQX(6,7-dinitroquinoxaline-2,3-dione)后,大鼠海马内强啡肽A1~17和亮啡肽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在青霉素致痫4h后,海马苔样纤维和门区强啡肽A1~17的含量明显减少,海马CA1区.苔样纤维和门区的亮啡肽含量明显增加。在青霉素致痫前分别在海马内微量注射MK801(6μg)和DNQX(4μg),则在癫痫发作减弱同时,海马内强啡肽A1~17含量较单纯青霉素致痫组增加,亮啡肽含量下降。结果提示:青霉素致痫引起大鼠脑内强啡肽A1~17和亮啡肽含量变化,可能和NMDA受体和非NMDA受体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4.
KA注射致痫大鼠脑组织中CX43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X43与癫痫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blot方法测定KA致痫后大鼠不同脑区、不同时程的CX4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KA致痫后大鼠的大脑皮层及海马均有CX43阳性表达。KA致痫后3h大鼠的海马各区及皮层CX43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并持续上升,时程越长阳性细胞数目越多。上述变化在海马比皮层明显。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与癫痫的发生和发展上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癫痫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生胃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癫痫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表达及缝隙连接蛋白阻滞剂生胃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癫痫发作后各时间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免疫反应阳性表达。同时观察致痫前给予不同剂量生胃酮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可见少量散在表达。癫痫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表达1h即可见增加,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72h达高峰。生胃酮各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CX43免疫反应阳性表达较同一时间点癫痫组低(P<0.01),且与生胃酮剂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癫痫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与癫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缝隙连接蛋白阻滞剂生胃酮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具有肯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戊四氮致痫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戊四氮(PTZ)致痫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TZ致痫后大鼠海马内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的特点,同时观察了不同强度的痫性发作与GFAP改变的关系。结果 GFAP改变于PTZ致痫后12h 开始,24h 达到高峰,72h 已开始回落,并且痫性发作的强度与GFAP改变有一定的联系。结论 癫痫与星形细胞之间确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7.
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GFAP、PCNA及Cyclin D1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氯喹对戊四氮致痫大鼠皮质和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PCNA及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喹在癫痫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皮质和海马GFAP和PCNA的变化,用Westernblot检测CyclinD1含量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痫样发作,戊四氮致痫组有重型的痫样发作(Ⅲ~V级),氯喹干预组有轻型的痫样发作(Ⅰ~Ⅲ级)(P〈0.05);戊四氮致痫组脑电记录呈频发高幅的痫样波,氯喹干预组痫样波幅低且缓。GFAP和PCNA在戊四氮致痫组表达强,以海马为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yclin D1在戊四氮致痫组的皮质和海马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氯喹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氯喹通过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和GFAP的表达,影响致痫大鼠痫样发作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与癫癎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Wistar大鼠皮质和海马区ICAM-1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皮质、海马区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上均有少量ICAM-l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美解眠致癎组大鼠,上述脑区ICAM-1免疫反应阳性表达显著增强(P<0.01);致癎前给予地塞米松组大鼠,相应脑区ICAM-I免疫反应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表达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及神经细胞上的ICAM-1通过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调节脑内免疫反应参与癫癎发病.糖皮质激素治疗癫癎机制之一与其抗粘附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局限性癫痫动物模型,探讨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规律以及癫痫耐药机制。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人酸致痫组,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PHT)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和加巴喷丁(gabapentin)抗癫痫药物干预组。。致痫组大鼠于右侧海马区注射海人酸,于给药后第6h、24h、3d、5d和7d处死;干预组大鼠在注射海人酸前30min,分别行加巴喷丁(20mg/kg)或PHT(30-90mg/kg) PB(30mg/kg)腹腔注射,然后注射海人酸,给药后第6h、3d、6d和7d处死。所有动物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结果:对照组大鼠无癫痫发作。致痫组大鼠均出现癫痫发作,经抗癫痫药物干预的大鼠,癫痫发作的开始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P<0.01)。不同剂量PHT组大鼠癫痫发作开始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随PHT剂量的增加,P-糖蛋白表达增高。干预组阳性细胞数高于致痫组(P<0.01)。注射海人酸后6h,出现P-糖蛋白强烈表达,3-5d后减弱,7d后完全消失;但干预组大鼠,在给药后第3d仍强烈表达,并逐渐增强,直至第7d仍无减弱趋势。结论:(1)一侧海马区注射海人酸,可成功地建立癫痫模型;(2)抗癫痫药物可使多药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表达增强,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雌激素对马桑内酯(CL)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FOS蛋白(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CL致■及给予雌激素后再致■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细胞FOS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CL致■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FOS表达的荧光指数(FI)和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给予雌二醇(E2)后再致■组皮层、海马FOS表达较单纯CL致■组增加(P<005,P<0.01)。结抡:由于FOS可作为神经元兴奋的标志,雌激素可以提高皮层、海马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提示雌激素有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