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建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31-2332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和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12例患儿中,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59例,占27.83%。其中0~2岁占25.23%,3~5岁占28.77%,6~8岁占34.38%。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多,应警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徐大林 《安徽医药》2015,19(12):2358-2360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 WBC)、中性粒细胞( NEUT)、C反应蛋白( CRP)和血清降钙素原( PC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 AECOPD)水平发生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20例老年AECOPD患者、40例对照组研究对象的WBC、NEUT、CRP及PCT,并测定老年AECOPD组抗感染治疗后上述指标。结果老年AECOPD组血WBC(10.98±8.88)×109· L-1、NEUT(9.23±9.19)×109· L-1、CRP(73.42±55.42) mg· L-1及PCT(2.76±9.41)μg· L-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WBC (6.54±1.88)×109· L-1、NEUT(3.78±0.97)×109· L-1、CRP (9.75±13.42)mg· L-1及PCT (0.14±0.14)μg·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感染治疗后WBC、NEUT、CRP和PCT分别降至(8.90±8.64)×109· L-1、(7.55±9.13)×109· L-1 L-1、(41.70±4.07) mg· L-1和(1.04±2.34)μg· L-1。结论 WBC、NEUT、CRP和PCT出现异常升高,是细菌感染的警示指标,对感染的早期识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磷霉素致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霉素注射液引起急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例报道甚少,本文报道1例如下。患者,女性,40岁,因创伤皮肤软组织感染而住院。住院时血常规检查:Hb:125g/L,RBC:3.5X1012/L,WBC:10.2X109/L,N:75%,L:25%,其它常规检查无异常。入院后静滴磷霉素钠4.0g/次,每日两次,感染得到较好控制,用药第四天查:WBC:4.5X109/L,N:74%,L:27%;第六天查:WBC:1.5X109/L,其它项目基本不变,由此被引起重视。第七天再查:WBC:1.0X109/L。于第八天停用磷霉素销,改用静滴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并加用升白细胞药(利血…  相似文献   

4.
徐征  李宁  赵兰花  张立华  王玉欣 《河北医药》2016,(13):1995-1997
目的:对双黄连颗粒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实施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与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的Th9、IL-9、IL-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的止咳时间、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双黄连颗粒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减轻患儿的痛苦,增强治疗后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静滴耐药菌株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6月份收治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病例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果2岁以上的占72.5%,症状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大多数伴有发热,小婴儿常伴喘息,肺部体征轻甚缺乏,与临床症状不一致,血常规WBC正常占75.0%,CRP>20 mg/L仅15例,X线单侧肺病变者占22.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如症状重、肺部体征轻、胸片重、且以单侧肺病变为主者,血常规WBC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增快,使用常规抗生素效果欠佳者,应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赵辉  赵冰  王群  王宁  薛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12-113,115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快速鉴定培养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对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148例,总阳性率为24.7%;男性阳性例数为76例,阳性率为25.3%,女性阳性例数为72例,阳性率为24.0%,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年龄组中,0~15岁组、16~35岁组、36 ~70岁组阳性例数分别为123例、16例、9例,阳性率分别为61.5%、8.0%、5.0%;0~15岁组阳性率与16~35岁组、36~70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35岁组与36~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检测结果准确、简便、快速,尤其对0~15岁患者检出阳性率高,可作为一般实验室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试验.  相似文献   

7.
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白细胞计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建中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87-2388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M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对59例初诊MA患者的WBC进行分析。结果男、女MA患者LYM中位数分别为1.40×10^9’/L,1.30×10^9/L(P=0.8980);男、女MA患者GRAN均数分别为(2.04±1.11)×10^9/L,(1.36±0.85)×10^9/L(P=0.0205)。MA组、对照组LYM中位数分别为1.30×10^9/L,1.80×10^9/L(P=0.0009);12例MA患者LYM≤0.8×10^9/L,LYM最小值为0.2×10^9/L。MA组、对照组GRAN中位数分别为1.70×10^9/L,3.40×10^9/L(P=0.0000);3例MA患者GRAN〈0.5×10^9/L,GRAN最小值为0.1×10^9/L。MA组、对照组WBC中位数分别为3.20×10^9/L,5.40×10^9/L(P=0.0000)。结论MA患者常见LYM、GRAN及WBC减少,女性GILAN较男性减少更显著。MA患者容易感染。  相似文献   

8.
魏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91+94-91,9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CVA患儿59例,同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5例,正常小儿32例,均用金标快速检测法测定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结果CVA患儿MP-IgM阳性率(40.7%)明显高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4.3%)和正常小儿(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A的发病与MP感染有关,这一结果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年间住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8158份血清标本中,MP-IgM阳性血清标本1735份,阳性率21∞.27%;其中,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4.59%(829/3371),高于男性患者的18.93%(906/4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0~3岁组儿童检出阳性率为18.9%,>3~6岁组为33.8%,>6岁组为54.3%,MP感染率与年龄相关( P <0.01),且随年龄增大,感染率呈增高趋势。2011至2013年阳性率分别为14.4%,23.6%,36.2%,显示MP感染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各年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817, P <0.01)。2013年阳性率高于2012年,2012年MP阳性率高于2011年。2011春、夏、秋、冬季阳性率分别为:9.6%,24.4%,20.6%,16.3%,2012春、夏、秋、冬季阳性率分别为:11.2%,28.9%,22.7%,20.1%,2013春、夏、秋、冬季阳性率分别为:15.1%,39.3%,22.4%,20.4%,3年间各季节发病率逐年升高,夏季发病率均高于其他季节。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随年龄增大感染率呈增高趋势,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2011-2013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夏季多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6岁,主诉排尿困难5年,突然不能排尿1d,无发热。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3×10^9/L[正常参考值(4.0~10.0)×10^9/L],中性粒细胞77.6%(正常参考值50.0%~75.0%),淋巴细胞17.4%(正常参考值20.0%~40.0%)。  相似文献   

11.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珩 《儿科药学》2002,8(2):38-39
目的:观察静脉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对61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静脉阿奇霉素治疗,并随机选择同期患儿42例静脉红霉素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47例,显效10例,有效率93.4%;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8例,有效率90.4%,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4例,发生率6.5%;对照组24例,发生率57.1%。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好,疗程程,胃肠道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受累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住院的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1:80),心脏受累患儿6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1例患儿心脏受累占同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的9.56%。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心脏受累临床表现应引起重视防止漏、误诊。  相似文献   

13.
李福生 《河北医药》2014,(14):2120-2122
目的探讨C-反应(CRP)蛋白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支原体肺炎患者(A组)67例以及细菌性肺炎患者(B组)65例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中CRP的含量,并与60例正常儿童(对照纽)进行对比。结果入院前与对照纽相比,A组及B组CRP含量以及阳性率显著较高(P<0.05),且B组患者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治疗1周后,A组及B组CRP水平及阳性率较入院下降明显(P<0.05)。A组及B组患者治疗前血常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扩增法测定3组治疗后血清中IFN-r、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及细菌性肺炎儿童血常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患儿CRP较正常儿童高,但没有细菌性肺炎患儿高,因此临床上可将CPR作为评价细菌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0~3岁的婴幼儿31例,占59.62%;3岁以上患儿21例,占40.38%。发热43例,占82.69%;持续性咳嗽33例,占63.46%;多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两肺呈斑片状阴影28例,占53.84%;呈间质性损害9例,占17.3%;大片状阴影6例,占11.53%。33例(占63.46%)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婴幼儿病例中出现肺外并发症者16例,占30.76%,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为主,3岁以上患儿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用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366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病原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66例住院的CAP患儿按年龄分4组,0~1岁组128例;2—3岁组108例;4~6岁组55例;7~14岁组75例。抽取4组患儿急性期血清标本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对不同年龄及不同季节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366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87例(23.8%),其中7~14岁组阳性率最高,为58.7%(44/75);其次为4~6岁组,为40.0%(22/55);2~3岁组感染率为13.0%(14/108),0~1岁组感染率为5.5%(7/128),各年龄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不同,自4~6月份开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明显增加,且逐渐增高,以10~12月份最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分布上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季节特点为秋冬季节高发。  相似文献   

16.
宋敏 《首都医药》2014,(20):48-49
目的:支原体肺炎(MPP)是指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近年来婴幼儿患病率增加。本文以婴幼儿MPP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总结婴幼儿MPP实验室特征,为临床诊断小儿MPP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研究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儿25名,分析WBC、CRP、ESR等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婴幼儿MPP实验室特征。结果 MPP患儿于起病后10~15天后进行MP-IgM检查,会提高MP-IgM阳性检出率;多数患儿WBC计数属于正常范围,部分轻度升高;CRP可以作为提示MP早期感染的指标。结论当临床怀疑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时,应当及时检测血常规和CRP等,并且在起病后10天左右进行MP-IgM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血常规和肺炎支原体培养检测结果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对肺炎支原体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采用微生物咽拭子培养,C反应蛋白采用速率法,WBC采用激光散射法。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占31.3%,WBC升高占22.7%,Mon比例升高占96.3%,咽拭子阳性率占92%。结论 Mon和支原体对肺炎支原体有良好的诊断意义和相关性,WBC和C反应蛋白对肺炎支原体诊断仅有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化疗后患儿感染的发生率依次为:上呼吸道27%、下呼吸道37%、口腔12%、胃肠道5%、肛周脓肿3%、泌尿系7%、败血症5%、中耳炎2%。不同化疗方案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不同,VPLD、HDAra-C、MA方案感染率依次为90%、65%、87%。感染持续时间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组(8.5±2.2)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组(3.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增加,最易受累的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胃肠道;化疗方案作用越强,中性粒细胞含量越低,越易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4年2月以来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88例,伴小肠破裂25例占28.4%,现将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本组病例男22例,女3例,年龄分布于17—58岁,以20-50岁较多,占19例(76%)。2.致伤原因:撞击伤12例,坠落俗9例,挤压伤4例。3.伤后至入院时间:<1小时2例,1-4小时7例,5-12小时9例,13一24小时4例,>24小时3例。4.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程度不等的腹痛,血压<12.0/8.0KPa5例(20%),伴休克表现3例(12%),有典型腹膜炎表现者21例(8%)。化验检查;WBC>10×109/L17例(6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肺炎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共40例,同时选择我院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患儿各40例。上述患儿分别作为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儿共4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4组儿童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结果细菌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19.6±2.372)mg/L、(15.9±2.1)×109/L。病毒感染性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2.532±1.175)mg/L、(7.6±1.8)×109/L;支原体感染肺炎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7.524±1.019)mg/L、(8.2±1.7)×109/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为(3.296±1.136)mg/L、(6.5±1.3)×109/L;细菌性肺炎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总数均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水平及血常规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童细菌性肺炎诊断,操作简便易行,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