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成功实施了直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治疗组,选择6例直接急诊PCI术失败未能行早期再灌注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术前半小时与术后即刻、术后3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第3天、第7天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计算各时期的QTd。结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后6小时QTd即明显下降(P<0.01),术后24小时下降至高峰,此后维持稳定。治疗组术后6小时以后QTd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直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使患者QTd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2.
非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ST段抬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但心电图ST段抬高还可以在其它情况出现。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其他心电图上类似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的各种情况,找出与之区分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常见类型。每年大约有300万人被诊断为急性STEMI[1]。急性STEMI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为6%~14%[2],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STEMI的首选治疗方法[3]。然而,迅速的血流再通会使缺血所致的心肌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aemic-reperfusion injury)[4]。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旨在降低再灌注损伤,即在持续性心肌缺血后,血流再通的最初几分钟内重复、短暂闭塞血管,再永久开通血管。缺血后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首先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5]。2005年,缺血后适应首次应用于临床研究[6]。本文将对缺血后适应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缺血后适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90例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分为 A、B、C 三组,分别有患者55例、18例和17例,发病时间分别为≤2 h、2~6 h 及6~8 h。对三组患者行24 h 心电监测,详细记录各组心电图 Q 波、ST 段和 T 波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阳性改变率。结果经24 h 心电监测发现,所有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改变主要是 Q 波、ST 段及 T 波的改变。其中,ST 段及 T 波的改变诊断急性心梗超急性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Q 波改变。三组的心电图阳性改变发生率依次为81.82%、38.89%和17.65%,A 组均显著高于 B、C 组(P <0.05)。A 组患者中,ST 段抬高型心梗者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非 ST 段抬高型心梗者(34.09% vs.18.18%,P <0.05)。结论对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尤其是发病2 h 内的患者进行24 h 心电监护,对准确判断病情和及时施治非常关键。T 波宽大、高耸及 ST 段抬高可作为急性心梗超急性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急性心肌梗死(NAMI)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不同特点,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39例ST段抬高的NAMI者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NAMI引起ST段抬高的病因、机制各不相同。结论除急性心肌梗死外,诸多疾病均可引起ST段抬高,须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急性心肌梗死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因素,减少误诊。方法对31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ST段进行分析。结果非急性心肌梗死引起ST段抬高的病因、机制各不相同。结论除急性心肌梗死外,引起心电图ST段抬高的诸多因素,临床应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2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1例来诊时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窗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介入治疗组);53例来诊时已超出急诊介入治疗时间窗,常规保守治疗7~10天后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改变状况与冠脉病变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调查,录入9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开展实验,同时录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对比,记录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状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相较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三支病变例数来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患者三支病变例数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状况与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三支病变。  相似文献   

9.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或内皮侵蚀合并闭塞性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流的完全中断。因此,再灌注治疗是STEMI综合治疗的基础。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药物溶栓和直接经皮冠  相似文献   

10.
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过程中 ,患者心电图 (ECG)呈现不同形态的 ST段抬高 (STE)。为探讨不同形态 STE与 AMI预后的关系。选择 AMI患者 2 39例 ,观察其 STE的变化规律及幅度 (以 TP段为基线 ,以QRS波群起点后 16 0 ms处为测量点 )。结果显示 ,就诊早者 STE多呈下弧形 ,继之呈现上斜形、上弧形的变化规律 ;就诊晚者多表现为上斜形或上弧形 STE。下弧形 STE持续时间为 2~ 8.5小时 ;上斜形持续时间为 7~ 32小时 ;上弧形持续时间均在 2 4小时以上。发病 6小时后就诊者 ,79.5 %见不到下弧形 STE,其病死率 (15 .4 % )显著高于发病 6小时内就诊者 (80 %表现为下弧形 STE,其病死率为 6 % )。心肌酶 CK峰值与 STE幅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P均 <0 .0 1) ,但与 STE形态无关。提示 AMI时 STE形态呈下弧形 -上斜形 -上弧形的变化规律。下弧形抬高提示损伤早期 ,上斜形抬高为损伤中期 ,上弧形抬高为损伤晚期。可以根据 STE的不同形态来估计 AMI的发生时间 ,判断预后。建议以 QRS起点后 16 0~ 180 ms作为 ST段偏移的测定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早期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直接PCI,40例)和对照组(直接PCI,40例)。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PCI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后慢复流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入住该院确诊为STEMI死并行急诊PCI的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再灌注时间2 h患者即刻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患者比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高于2~6 h的患者,出血或血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2~6 h患者(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即刻血流TIMI 3级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时,采用早期灌注及应用替罗非班均可改善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TIMI血流分级、吸烟史、再灌注时间、并发心源性休克及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Zhao MZ  Hu DY  Li WH  Chen XY  Xu YY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584-587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系统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远期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应用TIMI危险评分系统的8个变量,分别累计各例的评分值,观察患者住院期并随访平均(23.9±3.8)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命心力衰竭、非致命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心脏性死亡),分析入院时TIMI危险评分值对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预测性。结果 373例STEMI患者随访期总心血管事件发生89例(平均发生率23.9%);随危险评分值的逐渐递增,其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性增高(对增高趋势,X2值统计,P<0.05);评分≥8分者总心血管事件是评分为0者的9倍;与<6分者比较,评分≥6分者心脏性死亡事件明显增高(25%比0,P<0.01),死亡 MI事件也显著增加(36.7%比2.6%,P<0.01)。无论患者入院时肌钙蛋白Ⅰ水平增高与否,其TIMI危险评分越高、则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性越大。结论 入院时TIMI危险评分值增高,临床预后越差,TIMI危险评分法可能是对STEMI行直接PCI患者进行床旁定量危险评估与远期预后预测较为方便、实用的临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患女.49岁,主因突发胸痛6h,2005年11月3日急诊入院。患于11月2日中午11时于午餐时突感胸骨后疼痛,伴背痛,出汗,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随即意识丧失,持续约5min,予含服速效救心丸并送至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单向曲线抬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受检查,自其中随机选择100例,实施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分析心电图特征.结果 心电图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00%,虽略低于经皮动脉造影检查,但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特征显著,准确率较高,疾病诊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LA)患者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从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STEMI合并LA患者23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近期是否死亡(住院30 d内死亡)分成死亡组(n=101)和未死亡组(n=132)。对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与近期死亡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分析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70岁、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有心力衰竭史、心率≥100次/min、LVEF<40%、前壁AMI等因素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死亡组(均P<0.05);死亡组未紧急血运重建及使用利尿剂的比例显著高于未死亡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前壁梗死、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LVEF<40%、无紧急血运重建以及使用利尿剂是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STEMI合并LA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70岁、前壁梗死、血糖≥7.8 mmol/L、血钠<130 mmol/L、LVEF<40%、无紧急血运重建以及使用利尿剂,临床治疗时应予以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国产血小板糖蛋白 IIb/IIIa受体拮抗体替罗非班在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前壁)直接 PCI前静脉应用负荷量之后维持,30 min后行介入治疗。与不应用替罗非班的相同患者比较手术中出现: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严重心律失常、无复流、出血发生率。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289例前壁 STEMI 患者分成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结果替罗非班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前应用替罗非班能减少术中并发症,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228例,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7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6个月至3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术后即刻达到TIMI血流分级Ⅲ级、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2%比30.9%,P=0.017)。随访期间替罗非班组总MACE(4.7%比13.5%,P=0.029)、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3.6%比13.5%,P=0.008)和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7.2%比30.8%,P=0.033)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替罗非班可降低患者远期MACE的发生率(OR 0.357,95%CI 0.130~0.985,P=0.047)。结论替罗非班具有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远期预后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9.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自主神经活动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者的影响。方法 分析 46例患者 (A组 )和 5 0例正常人 (B组 )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的心率变异性 (HRV)。结果 与B组比较A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及PNN50 均降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 P <0 0 5 )。结论 ST段抬高的AMI心脏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规范化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 1.传统诊断标准 通常定义为:出现异常Q波(Q波时限≥30ms或40ms,Q波深度≥1/4R)伴ST段抬高,强调ST段抬高的形态(如弓背向上型)及动态演变,其对急性心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