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肝炎肝硬变患者18例作为病例组,发生敏感菌感染的肝炎肝硬变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院内感染、插管、血清总胆红素、抗生素应用时间为肝炎肝硬变患者发生多重耐菌药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院内感染、抗生素应用时间与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结论:控制院内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肝炎肝硬变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院内感染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患者67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大、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护理工作,杜绝感染的发生。结论: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临床应给予注意,针对易感染群实施有针对的护理与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3.
郭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11-1313
目的:分析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型仪VIPEK2检测患儿的致病菌类型。同时,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2例患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为:肺炎克雷伯菌51.39%、大肠埃希菌31.9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5%、鲍曼不动杆菌1.39%、铜绿假单胞菌1.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39%。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未及时隔离,患者病区环境消毒护理不完善,患者细菌传播源控制不足,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患者住院时间过长。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包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及时隔离;患儿病区环境消毒护理;控制感染患者细菌传播源;护理人员加强自身手卫生护理;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加强易感人群护理。结论在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医院感染控制护理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对策。方法抗感染治疗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住院的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实时监测,并进行及时的消毒和隔离。其次,严格执行相关无菌操作的规程和手卫生消毒。第三,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传播进行控制。结果通过抗感染防治,我院从2008年至今,未暴发与流行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对策。方法抗感染治疗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对住院的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实时监测,并进行及时的消毒和隔离。其次,严格执行相关无菌操作的规程和手卫生消毒。第三,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院内传播进行控制。结果通过抗感染防治,我院从2008年至今,未暴发与流行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抗感染治疗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分布,研究持续性干预对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为临床采取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监测调查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多重耐药菌患者496例,通过预警、督查措施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反馈等一系列干预措施,评价汇总。结果:通过两年持续地监测,本院收住多重耐药菌病例科室分布前3名,以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为主,两年中比较无差异;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以老年病、糖尿病、肿瘤病例为常见,多重耐药菌患者数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数无比例关系;常见多重耐药菌株,与国内报道比较无差异;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落实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存在院内传播。结论:进行多重耐药菌监测,能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科室分布情况,根据医院及科室的特点,及时采取各种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院内传播,保护其他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的发生所实施的管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其院感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我院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及前瞻性分析,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预防干预措施,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改变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3年2月-2014年2月监测6 962例患者,共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17例,感染发生率为3.11%,经过实施有效预防干预措施,2014年3月-2015年5月共监测7 583例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127例,感染发生率为1.67%。结论找出影响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管理及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卫志奇  沈昊 《吉林医学》2014,(7):1400-1401
目的:分析ICU常见病原菌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院感人员根据患者资料对2012年我院ICU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集中于脑卒中和多发伤,以下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比例最高。革兰阴性菌占61.9%,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与克雷伯菌属感染为前三位;革兰阳性菌占30.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最高;真菌感染率7.5%,常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达到100.00%,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88.89%,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88.89%,呈现多重耐药或泛耐药趋势。全部革兰阳性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9.
金龙  都鹏飞 《安徽医学》2015,36(7):797-800
目的:了解2013年度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方法对住院的53885例患者进行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内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感染部位以及药敏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88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589例,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446例,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血液、粪便及其他分泌物,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特诊一科、EICU、儿科血液病区;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高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和胃肠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细菌最多(70.5%,其中ESBL大肠埃希氏菌52.7%,ESBL肺炎克雷伯菌17.8%),其次分别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0.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7.0%)、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2%)。结论该三甲医院2013年度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较多的科室主要为血液内科、特诊一科、EICU、儿童血液病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并发症、激素的应用是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细菌是主要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风险因素分析及信息化精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2021年本院的住院患者共61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住院患者300例(2020年组),2021年住院患者311例(2021年组)。2020年组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45例,2021年组发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11例,并进一步按是否发生感染,将所有患者分为感染组(66例)和非感染组(545例)。分别对各分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医院感染发生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各分组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晓情况、督导得分情况以及医院感染控制的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组以及2021年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021年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2020年组,感染组以及未感染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COPD、吸烟、心功能分级、住院天数以及血浆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s多因素分析,较高的年龄、心功能分级、住院天数,合并糖尿病、COPD、吸烟、以及较低血浆白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发生154例(160例次)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高危群体为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1.22%;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感染,占33.76%;多重耐药菌感染为医院感染高发因素,占63.64%。结论应加强重视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工作,可以采取主动防控的方法避免和减少艾滋病患者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防止院内或科内播散,保障患者的安全.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发生的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经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隔离措施,科内未出现交叉感染,2例患者均无发热现象,细菌培养的敏感药物由最初3种提升为11种,且痰液由黏稠转为稀薄.结论 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感染时,应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去隔离患者,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医院内感染发生因素及性质的分析,总结医院感染因素,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综合临床医院感染发生的病例,通过对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手卫生、各类器械灭菌监测及多重耐药菌监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具体措施的综合治理,寻找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医院感染对策,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我院医务人员能够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标准预防等相关知识,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的降低,不仅减轻患者被病痛的折磨,减免医疗开支,可以避免医患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14.
杨琴 《中国乡村医生》2023,(36):151-153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溧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陪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手卫生依从性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00例陪护人员中,依从性高58例(占比65.17%),依从性低31例(占比34.83%)。两组陪护人员性别、婚姻状况、月收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与患者关系、文化水平、职业性质、日常洗手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直系亲属、文化水平初中以下、无日常洗手习惯是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陪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与患者关系、文化水平及日常洗手习惯密切相关,需要对上述影响因素予以足够关注,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11月的26,594份传染病患者出院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84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3.19%;感染部位:腹腔感染306例占36.08%、上呼吸道66例次(7.78%)、下呼吸道感染140例(16.51%)、胃肠道40例次(4.72%)、口腔等真菌感染75例次(8.84%)、血液96例次(11.32%)泌尿系统55例次(6.49%)、其他90例占10.61%。主要医院感染诊断为腹腔感染,其次为肺炎。肝硬化及免疫力低下是医院感染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真菌及多重耐药的肠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结论传染病医院的医院感染工作管理重点除了防控传染病院内交叉感染外,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也应注重预防真菌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2例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全程追踪调查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32例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老年患者,分析其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61株病原体中,有50株多重耐药菌株,约占82%;90株阳性病原体中有61株属于医院感染,占67.8%;61株10类常见病原体中有40株属于医院感染,占65.6%;50株多重耐药菌中有32株属于医院感染,占64.0%。结论:认真监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将医院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对控制患者的交叉感染及缩短其康复时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监测胸外科术后肺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防控和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肺炎感染发生率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的术后肺炎发生率,有效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方法  通过对2016—2018年入住胸外科的所用手术患者610例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发生情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共22株,占比50.00%(22/44)。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共8株,占比53.33%(8/15)。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术后肺炎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从2016年的3.38%降至2018年的1.37%,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抗生素使用≥14 d、留置导尿管、进行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ASA评分≥Ⅱ、使用抗菌药物种类≥3种等因素是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仅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可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主要感染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外科ICU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现状,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ICU2009年1~12月住院病人医院内121例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有26例发生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5%,其中以肺部感染率最高,为65%,且多重反复感染,共检出134株菌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共81株(占60.5%),铜绿假单胞菌(25.9%)、大肠埃希氏菌(22.2%)、鲍曼不动杆菌(16.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5%).G+菌38株(占28.4%),粪肠球菌(28.9%)、金黄色葡萄球菌(8%).检出真菌15株,感染比例为11.2%,白色念珠菌(73.3%).结论:在神经外科ICU院内感染中,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素耐药严重,且多重耐药(%),G-菌、G+菌对抗菌素敏感性高的分别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同时要加强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抗菌素的合理应用,严格无菌操作,降低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在泌尿外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230例患者进行尿培养并鉴定细菌,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生多重耐药的相关因素.结果 230例发生多重耐药菌48例,发生率 20.8%,发生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因素有:1.易感因素:糖尿病、老年病人、艾滋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2.泌尿系统侵袭性操作.3.抗生素滥用.结论 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得护理对策,从而降低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情况,旨在为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9月间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2674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统计其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6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有175例,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6.54%。其中年龄偏大、住院时间较长、接受化疗、长期使用抗生素、存在意识障碍、接受输血及动静脉插管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有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患有其他血液疾病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检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在春冬两季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内科是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医院应根据引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及监管,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