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冠状动脉痉挛与ST段偏移的关系,冠状动脉痉挛与固定的狭窄位置的关系以及冠状动脉痉挛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153例伴有冠状动脉痉挛的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对170例次冠状动脉痉挛发作病人,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使用射线可透过的碳纤维电极和导线的12导联心电图分析研究结果,58例次伴有ST段上  相似文献   

2.
一、心肌缺血原因与冠状动脉痉挛的证据晚近临床与实验观察均提出冠状动脉痉挛在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上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大多数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静息时心绞痛病人有较高的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此外,冠状动脉痉挛与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动过速及心  相似文献   

3.
1959年 Prinzmetal 报道了变异型心绞痛,并确定这种心绞痛系冠状动脉痉挛所致。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所获得的许多新资料,特别是冠状动脉造影的发展、完善和广泛应用提供了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依据,而且表明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在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理上有重要作用。文献曾报告冠状动脉痉挛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试验中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方法64例因静息性胸痛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排除具有缺血意义的病变后进行乙酰胆碱试验,术中连续记录心电图变化,比较痉挛组和非痉挛组缓慢型心律失常情况,并选择冠状动脉痉挛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25例患者分别在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及静脉注射阿托品后重复乙酰胆碱试验,观察冠状动脉痉挛和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乙酰胆碱试验痉挛组(46例)和非痉挛组(1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痉挛组中14例经过冠状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后重复乙酰胆碱试验均未能诱发痉挛,但12例仍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另11例静脉注射阿托品后重复乙酰胆碱试验均未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仅1例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乙酰胆碱试验中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可能与乙酰胆碱的药理作用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痉挛无关。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痉挛是临床许多缺血性心脏病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的分子机制水平。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参与了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本文主要就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的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痉挛成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不仅表现在变异型心绞痛,而且也表现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有下面几种学说: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学说,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学说,以及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的学说等。这些主要是基于变异型心绞痛临床表现而推论的。本文参考关于基础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有关临床观察的文献,对冠状动脉痉挛的病因加以探讨。植物神经异常学说泰江等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给予肾上腺素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而不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给予α受体阻滞剂苯苄胺痉挛被抑制,给予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痉挛不被抑制。据此认为,冠状动脉痉挛是由于刺激了大冠状动脉中的α受体而引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痉挛需要两个局部基本条件:(1)冠状动脉平滑肌高反应性,即冠状动脉对收缩物质刺激的敏感性增高,表现为收缩增强、甚至痉挛;(2)冠状动脉局部有足够可以引起平滑肌痉挛的收缩物质。内皮素1是人体内收缩血管最强的物质。研究证明,冠状动脉痉挛的危险因素(吸烟和高血脂)能激活ERK1/2信号通路,引起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皮素受体表达上调,从而导致血管对内皮素1刺激的敏感性和反应性明显增高,表现为收缩增强、甚至痉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内皮素受体表达上调与冠状动脉痉挛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方面的新进展,为临床防治冠状动脉痉挛提供新思路和药物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1例甲亢合并双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严重痉挛的诊治,总结分析冠状动脉痉挛与甲亢、甲亢性心脏病的可能关系和机制,提示临床上PCI术前常规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以解除冠状动脉痉挛,尤其是合并甲亢疾病较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致使冠状动脉发生部分或完全堵塞。反复持续的冠状动脉痉挛可引起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本文报道心房颤动CARTO标测与射频消融术中右冠状动脉痉挛闭塞1例,探讨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的病理生理及救治方案,以期为临床诊治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痉挛日趋增多。然而,对冠状动脉痉挛病人的临床过程了解甚少。本文旨在了解未经钙拮抗剂治疗的这类病人的临床过程。方法:25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痉挛的病人,管腔内径有局限性或弥漫性功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左右冠状动脉选择性地注入马来酸麦角新碱激发冠状动脉痉挛,经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冠状动脉痉挛的有无及程度。方法:对临床怀疑冠状动脉痉挛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显著器质性狭窄者,左右冠状动脉分别先后注入0.02mg的马来酸麦角新碱,3分钟后用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冠状动脉的痉挛。结果:9例患者中5例阳性,显示了麦角新碱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对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原因判定的价值。结论:此方法对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指导用药;虽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但只要技术熟练,操作谨慎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也称为变异性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比,针对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远远滞后,全球仅有日本和少数欧美国家进行过相关研究.早在1845年Latham首先提出冠状动脉痉挛可致心绞痛,1927年Gllavardin提出冠状动脉痉挛可致冠状动脉闭塞,1951年Pritamen报道了变异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心肌梗塞的一个机制,特别是在变异型心绞痛者。迄今,仅在少数心肌梗塞患者由血管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痉挛;但有关此类病人的冠状动脉解剖的了解很少。本文旨在确定心肌梗塞前或后由血管造影观察到有冠状动脉痉挛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  相似文献   

14.
在Prinzmetal变异型心绞痛中,已经证实了冠状动脉痉挛与心肌缺血的关系。冠状动脉的自发性痉挛既可发生在变异型心绞痛和造影正常的患者,亦可发生在有明显血管阻塞的患者中。有些在休息时发生心绞痛和缺血性S—T段压低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未能显示血管有阻塞;因此,冠状动脉痉挛亦可能是这些患者出现休息时心绞痛的原因。一般认为,急性心肌梗塞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或斑块出血有关,而冠状动脉痉挛可促使血栓形成或造成斑块出血,反之斑块出血或血栓形成又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Prinzmetal最初报道的32例变  相似文献   

15.
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危险因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探讨临床上具有心绞痛样胸痛发作但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胸痛的病因,并甄别与冠状动脉痉挛相关的临床危险因子,方法:对275例临床上具有心绞痛发作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乙酰胆碱试验,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90%以上伴胸痛发作和/或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为冠状动脉痉挛的诊断标准。Logistic回归强迫引入法分析冠状动脉痉挛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代谢紊乱和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结果的关系,并根据乙酰胆碱试验结果分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和舒张末期压力,结果:271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乙酰胆碱试验的阳性率为3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吸烟和高脂血症分别使冠状动脉痉挛的优势比(OR)值增加4.2倍和2.3倍,糖尿病与冠状动脉痉挛呈显著负相关,冠状动脉痉挛对左室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冠状动脉痉挛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患者的重要病因之一,吸烟和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痉挛的重要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选取15例正常人,17例单纯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器质性病变的患者与11例单纯的左前降支痉挛的患者,通过静息状态下的左心室造影,对其射血分数和射血时心脏区域性改变进行了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痉挛处无器质性损害。所有器质性冠状动脉疾病与冠状动脉痉挛的患者,均有心绞  相似文献   

17.
[问题1答案]C[题解]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与单纯冠状动脉的痉挛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的痉挛有关,硝酸甘油及异搏停通过直接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痉挛缓解,吗心导敏为吗斯酮胺化合物,作用与硝酸甘油相似,其持续时间较长,以上均可用于变异型心绞痛的治疗。冠状动脉痉挛的机制之一与交感能受体的失平  相似文献   

18.
正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猝死的重要病因。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发作突然,与AMI的关系很难在临床或病理检查中证明,诊断比较困难,因此报道较少。因反复冠状动脉痉挛致多次AMI报道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10余年冠状动脉痉挛反复发作,5次住院治疗,其中3次伴有心肌生化标志物明显  相似文献   

19.
流行情况①心绞痛:多数人认为变异型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其它类型安静时心绞痛病人的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率为30~40%;单纯劳力型心绞痛病人的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率要低得多。②急性心肌梗塞:据 Oliva 报告,冠状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Q 波消失,升高的 ST 段回降。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几年,已经清楚地证明不论是在固定的冠状动脉硬化性疾病或X线检查正常的冠状动脉上发生的冠状动脉痉挛,是引起Prinzmetal氏变异型心绞痛的原因。最近,有些报告试图说明冠状动脉痉挛亦是典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诱发因素。因此,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上,冠状动脉痉挛可能起有较以往设想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过去几年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许多新的资料,看来有必要对冠状动脉痉挛在这些病理生理状态下的作用作一综述。在早年有关典型心绞痛的描述中,Latham和Osler提出心绞痛可能是由于大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所致。然而,病理和病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