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弹力帽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120例使用头皮静脉留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全部选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选用常规固定法后再加用弹力帽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发现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果: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帽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既减少了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又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弹力网帽在小儿头皮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进行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留置针在头皮进行静脉输液,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固定留置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弹力网帽进行外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输液故障发生率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输液故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网帽在小儿头皮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输液故障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科学迅速的发展,留置针在临床被广泛的应用,小儿头皮留置针减轻每日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保护血管,方便用药,但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合作性差,天性好动,出汗多,皮肤娇嫩和睡觉时摩擦,留置针透明胶布容易卷边,甚至被揭起,从而导致留置针脱出,使留置失败。虽然可以使用胶布绕头一圈的办法,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科使用弹力帽固定留置针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年龄3个月至2岁,100例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小胶贴固定针眼、导管座后再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后用弹力帽固定的方法;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透明敷贴覆盖固定的方法,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留置针保留的时间长l-2 d,不良反应少。结论实验组的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1-2 d,针头脱出,软管反折,对皮肤挤压的现象更少、不适反应少、患儿及家属乐于接受,实验组的固定方法优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网状帽套头加固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具有可行性和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唐万秋 《广西医学》2012,34(6):791-792
目的 了解弹力网帽在小儿输液头皮留置针固定中效果.方法 将300例因各种原因需进行静脉穿刺输液的患儿按住院时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后按传统方法固定留置针,并戴弹力网帽外固定;对照组150例,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后按传统方法固定留置针,不戴弹力网帽.对两组患儿头皮留置针固定牢固程度,静脉滴注的顺畅率、中途故障率、一次输液失败率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头皮留置针牢固良好率、输液顺畅率分别为94.0%、9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70.0%(P<0.05);观察组中途故障率、一次输液失败率分别为2.0%、2.0%,均低于对照组的6.7%、8.0%(P<0.01);观察组患儿及家长对弹力网帽固定方法及护理服务满意度98.7%,高于对照组的85.3%(P<0.01).结论 弹力网帽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效果,降低输液失败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输液治疗中,实际操作中会出现静脉穿刺部位不易周定和小儿不配合的现象,也容易造成静脉留置针的扭曲、折叠甚至脱出至患儿出血、疼痛,导致患儿恐惧、家长紧张,严重时影响到了小儿的治疗。我科将弹力帽(绷带)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一种可行、使用简单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方法 将100例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两组,实验组采取敷贴固定后加弹力网状帽套头加固;对照组采取敷贴固定后加透气胶布固定.分别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 实验组静脉留置针保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弹力网状帽套头加固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具有可行性和优点.  相似文献   

7.
杨雪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73-574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成为儿科常用的输液工具,其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与恐惧心理,又可避免血管损伤,保持静脉输液通道畅通,以便急时给药,还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医护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我科自2006年-2008年6月,应用静脉留置针约2 768例,头皮血管留置采用头套(弹力帽)固定,四肢血管留置采用环形胶布固定,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42-142
目的:探讨自制弹力网套在固定门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用脑外科常用的医用网状弹力帽,将弹力帽线头剪开,剪成宽4~5 cm的网套,根据头围大小选择合适的网套固定头皮静脉。结果:弹力网套在门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固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弹力网套固定头皮静脉效果理想,操作简单方便,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避免了护患矛盾。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在各大医院相继使用 ,我院于 1999年 1月采用留置针进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将 1999年 1月~ 10月间收治的输液患儿随机观察 6 40例 ,其中头皮针组 140例 ,留置针组 5 0 0例 ,年龄均在 3岁以下 ,两组病例年龄、病情轻重差异无显著性。1.2 方法1.2 .1 头皮针静脉输液法 头皮针选用普通头皮输液针 ,选择头皮静脉 ,常规消毒皮肤 ,用左手拇指、食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 ,右手持已排好气的头皮针 ,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见回血后再进少许 ,…  相似文献   

10.
董素红 《吉林医学》2009,30(24):3175-3176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少患儿静脉感染机会,减少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方法:分析132例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132例患儿留置时间最短2d,最长7d,平均5d。1例发生穿刺点小面积皮肤感染,未出现1例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技术是一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弹力网套在固定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透明敷料固定穿刺点及针柄,再用日期贴固定Y形管,进行输液的同时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用输液贴固定;试验组46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加用长约8cm的弹力网套固定,防止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留置期间套管针脱落及由于拉扯引起的并发症。结果对照组留管时间2-4d,平均2.5d,有3例并发轻度静脉炎,5例出现堵管,有6例并发意外脱管。试验组留管时间2-7d,平均5d,有2例出现堵管,1例意外脱管及无并发静脉炎。结论试验组使用弹力网套固定静脉留置针使老年患者的置管时间延长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少了老年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医用自粘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3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3MTM医用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观察两组患儿之间静脉输液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中穿刺部位局部红肿、套管脱出、液体渗漏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绷带的弹性较好,通透性好,舒适、操作方法简单,固定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惠勤 《甘肃医药》2011,(12):763-76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输液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266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266例患儿均成功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其中经留置针成功采集血标本22例,留置时间为1-11天,平均5天;所有病例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或因管道堵塞而拔管睛况。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了家长看护的压力,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荣梅  陈志飞 《吉林医学》2013,34(5):978-979
目的:儿科部分急危重症、肥胖、重度脱水、输液时间较长的患儿,因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给抢救和治疗带来影响,为抢救患儿生命赢得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方法:总结分析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和效果。结果:26例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留置时间最短2 d,最长8 d,1例因患儿烦躁、约束带松解导致留置针脱出,其余无一例发生堵管、静脉炎和全身感染。结论:小儿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为抢救儿科四肢及头皮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患儿赢得了时间,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头皮针贴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以便于为今后儿科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种方法对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及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使用头皮针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后,只有2例小儿患者因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采用常规的医用透气胶带固定,则有20例胶布滑脱、有9例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结论:对于小儿患者,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贴加头皮针贴固定留置针法有保护留置针导管,不但可以有效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重新穿刺次数,而且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从而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等优点,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的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 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留置管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休克、补液的实施.结论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春丹 《吉林医学》2008,29(2):99-99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方便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少护理工作量的措施。方法:分析对260例患儿进行头皮浅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250例患儿留置时间为最短2d,最长6d,平均4d,2例发生局部皮肤发红,无1例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结论:头皮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较好的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患儿治疗期间的穿刺次数,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在血管内一般可以保留3~5天.但是由于患儿哭吵,出汗较多,使敷贴粘性下降,胶布松脱,容易造成留置针滑出或脱落,同时患儿活泼好动,常自己将留置针拉出.为延长留置时间,将自粘弹性绷带用于固定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婴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技巧.方法 将7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与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助手握持幼儿手背以扩大支撑面进行穿刺和弹力网帽辅以纱块固定法.结果 两组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保留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助手握持幼儿手背以扩大支撑面进行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弹力网帽辅以纱块固定法使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进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及固定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方法 将5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一人操作及胶贴固定留置针.改良组采用两人操作,助手固定患儿并绷紧血管下方的皮肤,利于外套管的送入,穿刺成功后用弹力帽固定.结果 两组经过比较,改良组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均优于传统组.结论 改良组的操作及固定方法,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利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