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扬  李招兵  陈泳波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66-286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评估PCI对AC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1月经PCI术治疗的ACS患者110例,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患者平均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心率变异性的低频(LF)、高频(HF)及低高比值(LF/HF)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PCI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平均心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与术前相比,HRV参数LF和HF显著升高,LF/HF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可以改善ACS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可能与PCI改善患者的心肌氧供氧耗平衡及纠正神经体液因子对心肌功能的调控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AMI溶栓治疗后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每组35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患者HRV.用药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LVEF及HRV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结论 左卡尼汀可以进一步改善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和HRV.  相似文献   

3.
王强 《中国卫生产业》2014,(32):190-191
目的:研究中药生脉散对心肌梗死(真心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06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真心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生脉散,水煎服,日一剂。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2周、6个月做动态心电图测患者心率变异性。结果生脉散治疗2周、6个月后患者心率变异性治疗前明显回升(P〈0.05)。结论生脉散能有效回升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均在我院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且均在我院接受术后护理,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抽取奇数的患者纳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抽取偶数的患者纳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两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在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的LVEDV、LVEF、LVESV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接受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术后的护理来说,早期康复训练的实施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因此,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1周内及半年后心率变异性 (HRV)及QT离散度 (QTd)的改变。方法 选择 4 0例AMI患者 1周内及半年后做 2 4小时HRV6项时域指标分析及 12导联同步QTd分析 ,并与健康对照组 (4 0例 )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AMI1周内与半年后HRV显著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 (P <0 0 1) ,AMI1周内QTd明显长于半年后及健康对照组 ,对比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HRV及QTd检测可作为判断AMI预后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 ,AMI1周内及半年后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故AMI患者半年后仍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AMI住院患者192例,通过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情况,对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与其本身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低、中、高CRP三组,每组各64例。结果通过比较分析,CRP升高、Killip分级〉1级、血脂升高等可导致AMI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CRP水平在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参考因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凌莎 《医疗保健器具》2014,(9):1129-113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8例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数值。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8/39),对照组为79.5%(31/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LVEDD、LVESD显著低于治疗前、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纽(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维地洛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可有效改善左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汪凛  蒲鹏  李芬 《职业与健康》2013,(24):3368-337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率变异性影响的比较。方法将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52例)与厄贝沙坦组(37例)。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并随访至半年。记录2组治疗前后常规诊疗指标[血压、心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心室重构指标[超声参数(ESVI,EDVI,LVE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心率变异性(SDNN,SDANN,LF,HF,LF/HF)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2组均降低血清hs-CRP、BNP浓度(P〈0.01),但美托洛尔组心率降低更为明显(P〈0.01);2组LVEF均明显升高,血清MMP-2水平显著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尤为明显(P〈0.05);2组均改善了心率变异性,但美托洛尔对SDNN、SDANN的改善作用较厄贝沙坦更为明显(P〈0.05);半年内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不劣于美托洛尔;厄贝沙坦可能能更好地改善心室重构,而美托洛尔对心率变异性的改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
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4个腔室。心功能不全分为左心室障碍引起的左心功能不全和右心室障碍引起的右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疾病可引起急性的心功能不全表现,而高血压等疾病是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在睡眠中出现的呼吸困难和干咳发作,是由左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当咳嗽加重、痰中混有血液时,有可能发生急性肺水肿。肺水肿多数是由急性心功能不全诱发引起的,咳嗽和血痰发作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当出现急剧的呼吸困难和血痰时,常表明病情加重、伴有肺水肿,此时必须立即接受治疗。右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表现是身体出现…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Holter24h心率变异性分析,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连续病例及51例无冠心病证据的正常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心肌梗死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时域法分析显示各参数标准差下降(P<0.05或P<0.01):频域法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组总能谱范围、低能谱范围及高能谱范围成分均减少(P<0.01;P<0.01;P<0.01).提示自主神经调节失调是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特征之一,这将为我们临床选择治疗的策略与措施提供有益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PCI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让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液运输功能重建。结果 15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行急诊PCI术均成功重建血液运输功能。结论 PCI术的治疗效果不仅与主治医生的专业技术经验相关,更离不开护理人员周到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浆心钠肽(ANP)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2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23例及对照组109例。观察组给予PCI治疗对照组给予非PCI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1 d、治疗后1 d及治疗后3个月血浆ANP和BNP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 d和3个月后血浆ANP和BNP水平较治疗前1 d和对照组下降(P0.05),但对照组仅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PCI治疗后血浆ANP和BNP水平下降,可对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住院的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标准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2.0 g,qd,iv-drip)共2周,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分析治疗前后脑纳肽(BNP)、超声心动图(uCG)参数中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两组参数间的差别.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N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LVEF改善更加明显,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临床应用左卡尼汀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细胞,以保存左室收缩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0年8月进行心肌梗死介入术治疗的患者82例,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4周护理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生活质量、生活能力、肢体功能、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GQOLI-74、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4周后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康复锻炼、定期复查及遵医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能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CTFC在急性心肌梗死PCI中的价值及腺苷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IMI)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的价值及应用腺苷前后的变化。方法CTFC测定以造影剂充盈冠状动脉开始至冠状动脉远端某一解剖标志显影之间的帧数来表示,以<30帧为血流正常者,≥30为血流缓慢者。67例AMI后10~15d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前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注射液20mg,并观察CTFC的变化,PCI后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67例AMI患者CTFC为12~93帧,平均42.23±20.41帧,PCI术后的CTFC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各梗死相关动脉和血流缓慢者PCI前应用腺苷后的CTFC较腺苷应用前均明显减少(P<0.05);血流正常者PCI治疗前、后以及血流缓慢者PCI后冠脉内应用腺苷前、后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流正常者LVEF明显高于血流缓慢者(P=0.001),MACE发生率血流缓慢者明显高于血流正常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CTFC呈负相关趋势(γ=-0.21,P=0.002)。结论CTFC测定结果重复性好,与病人的心功能、MACE发生率相关性良好,不受检测者临床经验的限制,评价梗死相关动脉血流优于TIMI血流分级。而PCI前后冠脉内腺苷应用可明显降低CTFC,减少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再灌注治疗时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监护病房的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存活与否,将其分为死亡组(15例)和非死亡组(1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各组患者的合并症情况,确定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中女性(P=0.013)、年龄(P=0.001)、3支血管病变(P=0.012)、左主干闭塞(P=0.001)、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P=0.011)和并发心源性休克(P=0.001)显著高于非死亡组患者;死亡组中合并原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比例较非死亡组显著增多.分析显示,年龄、女性、心源性休克和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 min是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与院内死亡相关,加重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进程.结论 再灌注治疗时代,降低高危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缩短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是进一步改善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治疗重点;对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的预防和治疗是冠心病一级及二级预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at index admission compared with infarct-related artery (IRA) treatment only, in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disease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PCI) for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was conducted, comparing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at index admission to IRA-only P-PCI in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disease (12-month follow-up). Overall hospital costs (costs for P-PCI procedure(s), hospital length of stay, and any subsequent re-admissions) were estimated. Outcomes were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s, a composite of all-cause death, recurr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 and ischemia-driven revascularization) and quality-adjusted life-years (QALYs) derived from the three-level EuroQol five-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 Multiple imputation was undertaken. The mean incremental cost and effect, with associate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the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and the cost-effectiveness acceptability curve were estimated.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296 patients, the mean incremental overall hospital cost for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was estimated to be –£215.96 (–£1390.20 to £958.29), compared with IRA-only, with a per-patient mean reduction in MACEs of 0.170 (0.044 to 0.296) and a QALY gain of 0.011 (?0.019 to 0.041). According to the cost-effectiveness acceptability curve, the probability of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being cost-effective was estimated to be 72.0% at a willingness-to-pay threshold value of £20,000 per QALY.

Conclusions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at index admission was estimated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terms of MACEs and QALYs) and cost-effective (overall costs were estimated to be lower and 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 thereby dominated IRA-only). There was, however, som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is decis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疾病宣教及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三天内排便率为60%,五天内排便率为95%;对照组三天内排便率为10%,五天内排便率为5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便秘率,避免患者因便秘而诱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和肽素的变化。方法2017年8月30日—2019年8月30日,本院共收治5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回顾分析57例患者全部资料并将其定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5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入院、入院后3 h、6 h、12 h、24 h以及72 h的和肽素水平进行检测,评价分析和肽素水平的变化意义。结果观察组入院、入院后3 h、6 h、12 h、24 h以及72 h的和肽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入院时间延长,和肽素水平逐渐降低。结论与健康人员相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和肽素水平会显著升高,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生物学标志物,及时监测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