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37例脾虚型、36例肝胃不和型患者的胃肠道钡餐X线象,结果显示,在脾虚型患者中,检查出胃肠器质性病变、胃的位置低下、胃蠕动变浅、胃排空加快及结肠胀气的阳性率均高于肝胃不和型.两组之间的差别,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从而初步说明中医认为久病多虚、虚证病深及脾虚可导致中气下陷、运化失常、百病丛生的理论是有一定的病理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透射电镜观察脾虚证消化道粘膜主、壁、柱状细胞线粒体的变化,结果显示,胃脘痛脾虚型患者壁细胞线粒体数目比肝胃不和型和正常人明显减少;慢性结肠炎脾虚型患者结肠柱状细胞线柱体数也明显少于肝脾不调型和正常人;慢性胃炎脾虚者壁细胞、主细胞线粒体的体密度、数密度与胃热型和正常人比较明显降低,用健脾方药治疗后可以回升。提示脾虚证与消化道粘膜主、壁、柱状细胞的线粒体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100名胃、十二指肠病患者的胃肠钡餐X线照片上,通过剑突与脐连线对胃体和胃窦中央进行在腹壁体表定位测量,取得了体表胃电电极定位数据,结果如下:“胃体”点在剑突至脐连线中点上方1.6厘米旁开左侧4.6厘米处。“胃窦”点在剑突与脐连线中点下方0.9厘米旁开右侧1.2厘米处。  相似文献   

4.
探讨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兰索拉唑与硫糖铝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肝胃百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肝胃百合汤治疗胃溃疡肝胃不和证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腹痛、嗳气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4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5型,以中药治疗为主,配合西药治疗,观察各证型间的疗效结果.结果:74例中,以脾虚肝胃不和及脾胃湿热型多见,且脾虚肝胃不和型之疗效优于气阴两虚型和气滞血瘀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为主配合西医辨治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脾胃气虚、行胃不和型胃脘痛病人及正常人胃粘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脾胃气虚胃脘痛病人胃粘膜有粘膜上皮细胞萎缩变平,微绒毛减少,胃小凹变形等改变。肝胃不和病人则胃粘膜上皮细胞有较明显的糜烂。提示中医的辫证分型是建立在一定的现代病理学塞础上的,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唾液淀粉酶活性与D-木糖排泄率测定,结果:重症肌无力脾虚证唾液淀粉酶活性酸刺激前后比值明显低于正常,D-木糖排泄率降低。经强肌健力胶囊治疗以后,二项实验指标明显上升,表明重症肌无力脾虚证有其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强肌健力胶囊有明显的健脾益气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02月期间诊治的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及病理学检查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中医证型的吞酸证食管压力测定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食管压力测定的方法研究吞酸证的病理变化及中医证型特点。对47例吞酸证进行辨证分型,肝胃不和型占48.9%;脾虚型占12.8%;肝郁脾虚型占38.3%。结果吞酸证食管动力异常以低动力出现率最高;高动力出现率最低,且都出现在肝胃不和型;动力不协调主要出现在肝郁脾虚型和脾虚型。提示吞酸证的病理机制与食管动力改变有关。食管动力异常以低动力为主,个别实证患者有高动力的表现,动力不协调主要出现在脾虚表现的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胃癌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295例胃癌患者进行心理测评。观察脾虚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胃阴虚证及肝胃不和证5种中医证型中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结果(1)气血亏虚证、脾虚证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较高(57.6%、40.7%);(2)胃癌患者各证型的HAMA和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1、12.46,P〈0.01)。2种评分均以气阴两虚证最高,HAMA评分以肝胃不和证次之,HAMD则以气血亏虚证次之。结论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对胃癌中医证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齐同对比的原则和方法,测定了脾气虚、心气虚、肺气虚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并和正常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三个气虚组的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出值均下降(和正常组比较P<0.01);脾气虚组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又低于肺气虚组和心气虚组(P<0.01);同时,在脾气虚组和心气虚组内,按西医病种的系统不同,比较其唾液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下降是气虚证的共性,但当下降到一定值域时,则为脾气虚证的特有现象。因而认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对气虚证的诊断可能有定性定量意义,并可对脾气虚证提供定性、定量、定位的辨证参考,但它对疾病的西医诊断则不具有特异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检测了60例脾虚和肝郁证病人的血液流变性.结果表明脾虚病人表现为低粘状态和出血倾向.即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的显著降低和红细胞硬化性及聚集性的增高.与肝郁证组及正常组比较,P<0.05或P<0.01.而肝郁证则表现为血液还原粘度与血浆粘度的升高.提示二证俱存在血液瘀滞现象,但血液循环基础不同。这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同时本文观察到病种和病情对血液流变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气虚、气滞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发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发病中,气病致瘀的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血瘀阻证的异同。方法 在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患者中分别对气滞心血瘀阻证、气虚心血阻证间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FGF1α)、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心钠素(ANF)、高频心电图和心功能等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 气滞心血瘀阻证。结论 气滞心血阻证病情相对较轻,是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初发阶段,气虚心轿瘀阻证的病情重,是气滞心血瘀阻证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128例病人(包括脾虚和非脾虚)的临床资料,通过计数资料的判别分析,从四诊的角度研究脾虚证的计量诊断,建立了“脾虚证诊断计分表”。经初步检验,该表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0.6%。作者认为,计量诊断是中医“证”诊断标准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肺气虚和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差别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气虚和脾气虚患者呼吸功能的差别。[方法]将42例COP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肺气虚型和脾气虚型两组,分别检测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FVC、MVV)、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和口腔阻断压(p0.1),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通气功能(FVC、FEV1、FEV1/FVC、MVV)明显下降(P<0.01),其中脾气虚组比肺气虚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COPD肺气虚组MIP下降(P<0.05),而MEP无明显变化(P>0.05);脾气虚组MIP、MEP均下降(P<0.05);COPD患者无论肺气虚组,还是脾气虚组,其p0.1均升高(P<0.05)。[结论]COPD脾气虚患者与肺气虚患者比较,肺通气功能下降更为明显,更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但是两者的呼吸驱动均增强,表明无论是在通气功能、还是在呼吸肌疲劳方面,从肺气虚到脾气虚是病情逐渐加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血液粘滞性与中医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按全国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的辨证标准,采用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生产的毛细管式粘度计,对气血两虚、脾肾阳虚、阴虚阳亢、痰湿内阻及气滞血瘀证患者进行了血液粘滞性测定。结果发现随证的不同,血液粘滞性的改变有明显差异。气血两虚与脾肾阳虚证处于低血粘状态,而其他各证则处于高血粘状态。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揭示了虚、实证的实质不同,它们的形成与血液粘滞性的降低或升高直接相关。从血液粘度微观指标分析,各证又呈现特异性改变,气血两虚与脾肾阳虚证是因红细胞压积的减少引起低粘状态,它们有共同的病理基础,与脾肾功能低下气血化生不足,致使血液中有形成份减少直接相关。而阴虚阳亢证则红细胞压积显著增加,使血液表现出高浓状态,是引起肝风内动的病理基础。痰湿证血浆粘度明显增高,使血液中表现出高粘状态及临床上表现出“重浊而粘腻”的特性,与脾为湿困,健运失调,机体对(?)微物质的代谢紊乱有关。气滞血瘀证之红细胞聚集能力最强,使血细胞易于聚集成堆、淤滞不通而成瘀,与肝之疏泄、藏血、调血功能失调有关。这一规律性改变,反映出机体内血液中有形或无形成份的异常是中医证病理变化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揭示了有关证的实质,认为血液粘滞性的测定似可作为辨别有关证的客观指标,无论在临床或在理论上对中医证的认识或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脾虚证及肝胃不和、痰热证共67例及18例正常人进行的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结果表明:各证组舌苔脱落细胞的构成比由多至少均为角化细胞、角化前细胞和完全角化细胞,中层细胞极少。同正常人比,脾虚证的角化细胞明显减少,角化前细胞及中层细胞显著增多(P<0.01),反映脾虚患者新陈代谢缓慢,舌粘膜上皮细胞代谢障碍;肝胃不和及痰热证均为实证,机体代谢亢进,上皮细胞分化成熟过于旺盛,较之虚证,其角化前细胞及中层细胞明显减少,角化、完全角化细胞则显著增加(P<0.01)。脾虚证治疗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组炎症细胞分布呈脾虚、正常人、肝胃不和及痰热证的递增趋势,痰热证炎症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脾虚证(P<0.01),乃实热证正邪剧烈抗争的表现。舌苔脱落细胞与唾液淀粉酶活性及D-木糖排泄率的同步观测,表明舌苔脱落细胞与后两者有十分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