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后早期胆囊癌生物学特性和手术疗效.方法总结分析因胆囊切除而发现的28例早期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不同期别和部位胆囊癌的胆囊切除疗效予以长期随访评估.结果pT2期胆囊癌无5年生存;pT1期病例5年生仔率为77.78%,10年生仔率为35.7%.7例pT1期胆囊颈部癌中的4例于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13例pT1期胆囊底部、体部癌5年生存率达84.6%,10年生存率为45.45%,与胆囊颈部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Tis均生存5年以上.结论胆囊切除治疗pT1期胆囊颈部癌和pT2期胆囊癌预后差,可能与其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胆道腔内种植性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有关.pTi、pT1期胆囊底部、体部癌可仅予单纯胆囊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为胆囊癌再手术患者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普外科2009-2013年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理发现为胆囊癌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3~5d病理检查为胆囊癌,肿瘤位于胆囊底4例,胆囊体2例,胆囊颈部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局灶癌变1例,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3例;Tis 1例,pTⅠa 8例,pTⅠb 6例,胆囊管切缘均为阴性.15例患者均于胆囊切除术后6~11 d再次开腹手术,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术,T N M分期0期1例,Ⅰa期8例,Ⅰb期5例,Ⅲb期1例.术后随访时间28~79个月,1年生存率100%,2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93%,5年生存率93%;1例Ⅲb期患者术后2年发现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3个月后死亡.术后均未发现刺口种植转移.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理发现的胆囊癌一般病期较早,行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术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 1 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 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本组术前确诊率仅 48.6%。肿瘤位于胆囊底部 1 5例 ,体部 1 1例 ,颈部 7例 ,整个胆囊 4例。腺癌 2 5例 ,未分化腺癌 6例 ,鳞癌 3例 ,混合性癌 3例。术后对 2 6例进行随访 ,1 9例在术后 1年内死亡 ,生存 2年 3例 ,3年 2例 ,5年 1例 ,已生存 9年 1例。结论 :胆囊结石可以诱发癌变 ,B超和 CT两者结合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率 ,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总结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提高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结果:72例胆囊癌中,按照Nevin分期,Ⅰ期12例,Ⅱ期17例,Ⅲ期17例,Ⅳ期16例,Ⅴ期10例。1、3、5年生存率Ⅰ均为100%,Ⅱ期为100%、71%、41%,Ⅲ期为50%、29%、12%,Ⅳ期为28%、14%、0,Ⅴ期者均未超过1年。提示: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提高胆囊癌生存率的关键。Ⅰ、Ⅱ期胆囊癌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率,对有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及隆起样病变患者,应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5.
黄进 《安徽医学》2014,(12):1713-17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42例胆囊癌患者AJCC分期为Ⅰ期21例,Ⅱ期14例,Ⅲ期4例,Ⅳ期3例。患者行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14例,中转开腹手术10例,胆囊切除联合肝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16例,2例晚期胆囊癌患者,仅进行剖腹探查,未进行其他处理。全部患者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结果显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61.9%和28.6%。不同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淋巴转移、胆囊壁厚度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意外胆囊癌多属于肿瘤早期,预后较好;其中肿瘤分期、淋巴转移、胆囊壁厚度及手术方式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临床处理时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3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生率4.8%,术前确诊率36%,术中确诊9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3例。胆囊底部癌31%,体部15%,颈部42%,胆囊管10%。10%合并肝胆管结石。病理类型:胆囊腺癌9例,黏液样腺癌5例,胆囊息肉恶变5倒。根治性切除5例。肿瘤根治切除率20%,姑息性手术21%。有随访资料的15例存活1、2年分别为7例、5例,胆总管外引流者存活3个月,结论:胆石症病史10年以上,症状顽固者应进一步检查,及时手术。详尽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囊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3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生率4.8%,术前确诊率36%,术中确诊9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3例。胆囊底部癌31%,体部15%,颈部42%,胆囊管10%。10%合并肝胆管结石。病理类型:胆囊腺癌9例,黏液样腺癌5例,胆囊息肉恶变5倒。根治性切除5例。肿瘤根治切除率20%,姑息性手术21%。有随访资料的15例存活1、2年分别为7例、5例,胆总管外引流者存活3个月,结论:胆石症病史10年以上,症状顽固者应进一步检查,及时手术。详尽的术中探查是及早发现胆囊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极差。虽然手术治疗方式不断改进,但总体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目前5a生存率为 3%~5%。因此外科综合治疗的开展仍不失为改善其预后的一种较佳选择。1 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胆囊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方法,但仅有20%~30%的胆囊癌患者能够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的疗效主要取决于癌肿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分期,也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观点是:根据临床分期,对NevinⅠ、Ⅱ期的病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已足够,Ⅲ期可行包括区域淋巴结清扫和肝楔形切除在内的根治性胆囊切除术,而Ⅳ、Ⅴ期病例已无  相似文献   

9.
31例胆囊癌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囊癌是一种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 ,且早期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1 ]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 ,易早期扩散、转移。特别是发生在胆囊颈体部的癌 ,可以通过胆囊管淋巴结向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易发生肝脏浸润性转移 ,手术切除率低 ,术后 5年生存率只有 3 %左右。现对我院 1988年~ 1998年间 31例胆囊癌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 31例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2 0例。病人年龄最小 42岁 ,最大 76岁 ,平均年龄为 6 3岁 ,6 0岁以上 2 8例 ,占 80 3 %。 31例中有胆囊结石 17例 ,胆囊息肉 11例 ,结石合并息肉 4例。行胰胆管造影发现3例…  相似文献   

10.
侯洪志  刘志远  房克敬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559-1559,165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经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腹腔镜胆囊切除3例,开腹胆囊切除5例,胆囊癌根治术11例,胆肠内引流1例,肿瘤活检1例。术后胆瘘2例,肺炎1例,切口感染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随访18例,术后3个月死亡1例(Ⅳ期),1年存活期11例,存活率52.4%,存活2年5例,存活率23.8%,存活超过3年3例(Ⅰ期2例,Ⅱ期1例)均为标准根治术,Ⅰ期1例(标准根治术后获彻底治愈)存活达5年2个月。结论临床表现、B超及CT是原发性胆囊癌的主要诊断依据,胆囊癌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Ⅰ期胆囊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Ⅱ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D1淋巴结廓清;Ⅲ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D2淋巴结廓清;Ⅳ期行根治或扩大根治术。对中晚期患者,积极进行扩大根治术能有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郭少峰  王小明  吴雪梅  颜浩  黄媛 《西部医学》2013,25(9):1345-1346,1349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普外科2001~2011年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的12例意外胆囊癌病例,从临床诊断、分期及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2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7例诊断为胆囊结石,3例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例为胆囊息肉。经病理检查,肿瘤位于胆囊颈部3例,胆囊体部5例,胆囊底部3例,弥漫累及胆囊颈体底部1例。肿瘤形态以厚壁型胆囊癌居多。病理诊断:腺癌11例,腺鳞癌1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3例。结论病理诊断是意外胆囊癌确诊的金标准,对存在胆囊癌高危因素人群应常规或及时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60-63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意外胆囊癌患者在首次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T1b期4例,T2期2例,T3期1例胆囊癌患者,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T1b期2例,T2期1例,这3例患者在LC术后3~4周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手术;另有9例Tis和T1a期患者,仅行LC治疗。19例患者的5年存活率78.95%(15/19),15例Tis期至T1b期患者,5年存活率93.33%(14/15);9例Tis和T1a期患者,5年存活率100%。结论Tis及T1a期胆囊癌LC手术效果满意,LC治疗意外胆囊癌可行、安全、有效,重视意外胆囊癌,提高意外胆囊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舌鳞癌DNA倍体性和S期细胞比率与其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2例舌鳞癌根治术后病者作随访复查和用流式细胞仪对其石蜡包埋标本作DNA含量测量。结果5年生存率为56.9%,5年内死亡者和5年存活者异倍体率分别为64.5%和41.5%(P>0.05),而高S期细胞比率(SPF)分别为90.3%和41.5%(P<0.01)。有颈淋巴转移者五年生存率(28.6%)低于无颈淋巴转移者(68.6%)(P<0.05)。两者异倍体率和高SPF分别有显著差异和非常显著差异。高SPF在临床期之间、C1和G2之间均有明显差异。提示DNA倍体性与舌鳞癌5年生存率无关,而高SPF则有密切关系。认为SPF作为估测舌鳞癌的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骝  刘会春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44-1045,1047
目的探讨胆囊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外科治疗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分期、外科手术方式等相关因素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共69例,男性29例,女性40例;年龄33~87岁,平均62岁。早期癌(NevinⅠ~Ⅱ)15例,中晚期癌(NevinⅢ~Ⅴ)54例。其中1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9例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25例行其他姑息性治疗。50例患者获得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22.0%、4.0%。其中早期胆囊癌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胆囊癌患者(90.9%,70.7%,18.2%vs.30.8%,10.3%,0)。中晚期胆囊癌患者中行根治术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只行姑息性治疗者(47.8%,17.4%,0%vs.6.3%,0,0)。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胆囊癌疗效的关键所在,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切除对改善胆囊癌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了解胸腺癌的预后相关因素. 方法 对进行手术切除的71例胸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asaoka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Ⅱ期7例,Ⅲ期33例,Ⅳ期31例. 并总结本组病例的病理分型、Masaoka分期、治疗及预后. 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生存因素分析. 结果 71 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7. 2 个月,5年生存率为47. 9%,其中完整切除的25 例5 年生存率为68%,部分手术的46例5年生存率为36. 9%. 肿块直径大于或等于8的41例5年生存率为53. 6%,肿块最大径小于8的30例5年生存率为40%. 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57. 1%、69. 7%、29. 0%. 不同病理学类型、鳞癌、腺癌、小细胞癌、腺鳞癌及类癌5 年生存率分别为55. 1%,14. 3%, 28. 6%,33. 3%,100%,手术方式、肿块最大径、Masaoka分期及不同病理学类型对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前治疗、术后放疗及分化程度对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术方式、肿块大小、Masaoka分期及不同病理学类型是预后重要因素,手术方式和肿块大小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术后辅助放疗可能不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过表达和Ki-67表达与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1例标本全部经过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癌。所有患者均未行术前放化疗。由于肿瘤分期较旱或者患者身体状况差等原因,所有患者仅行胆囊切除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标本中P53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29例(71%)胆囊癌组织中p53过表达,过表达p53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7.2%,而无过表达的患者为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例(58.5%)胆囊癌Ki-67表达阳性,这些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2%,而无Ki-67表达的患者为2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3过表达和Ki-67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及肿瘤的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结论p53过表达和Ki-67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胆囊壁浸润深度及患者的预后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原发性胆囊癌及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对2004—2005年收诊的36例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前确诊率为25.0%,手术治疗36例,术式包括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4例,腹腔镜术中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管探查、区域淋巴结清扫2例,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11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2例,开关术1例,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Stent支架植入术2例,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例,胆囊切除、肝楔形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总管空肠吻合术2例,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例。Nevin分期I期2例,II期3例,III期11例,IV期12例,V期8例。5年存活率为8.3%。结论目前临床发现的胆囊癌大部分为中、晚期,疗效较差。提高疗效的途径在于早期发现和处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强调病理检查对判断预后的重要性,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勒比海居民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和谐使命-2011"任务期间开展的11例胆囊切除术,开腹2例,腹腔镜9例,总结胆囊动脉各型特点、走行及其进入胆囊的部位。结果主干单支型2例(18.2%),分支型9例(71.2%);2例主干单支型均走行于胆囊三角内,分支型中仅2例各有1分支走行胆囊管后外侧;胆囊动脉进入胆囊的部位以胆囊颈左侧居多(37.5%),Hartmann氏囊、胆囊颈右侧和颈体交界处其次,各占12.5%。结论充分认识当地人群胆囊动脉分型、走行及进入胆囊的常见部位,合理处理Calot三角内解剖结构,可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降低肝动脉及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个体化方案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对邻近膈肌、肠管、胆囊和肝表面等难治部位肝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超声引导经皮RFA治疗228例位于肝脏外周区域的非手术适应证肝癌患者,共274个病灶,其中,59个病灶邻近肠管,115个病灶邻近膈肌,54个病灶邻近胆囊,46个病灶邻近肝表面。肿瘤最大径平均(3.7±1.2)cm(1.2~7.0cm)。对不同部位肿瘤建立相应的个体化方案指导治疗,1个月后行增强CT判断肿瘤早期灭活率并定期随访。结果肿瘤早期总灭活率为91.6%;邻近肠管、膈肌、胆囊和肝表面的肿瘤早期灭活率分别为91.5%、90.4%、92.6%和93.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5%、9.6%、7.4%和6.5%。本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3%、62.9%、53.7%。228例共计治疗358人次,较严重并发症占3.4%,包括出血2人,邻近脏器(膈肌、肠管)损伤6人,针道种植4人,共计12人次。结论对RFA易灼伤邻近肝外结构的难治性肝癌,本研究采用个体化方案策略指导治疗,获得较好的肿瘤灭活率并降低并发症,本方案拓展了肝癌RFA治疗适用范围,有助于提高RFA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