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芬合剂-咪唑安定对降低急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需机械通气的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神志清楚或浅昏迷状态,随机分成A,B组,每组30例。A组使用1%的卡因表面喷雾麻醉,氟芬合剂4ml(氟哌啶5mg、芬太尼0.1mg)、咪唑安定0.2mg/kg静注,再次表麻后行气管插管;B组使用以往常用的方法,即地西泮10~20mg静注,其余步骤同A组,记录插管前和插管后1,5,10min BP、HR、SpO2及恶心呕吐、屏气、呛咳、口腔咽喉黏膜损伤例数。结果A组插管后BP、HR改变、恶心呕吐、屏气、呛咳、口腔咽喉黏膜损伤例数明显小于B组(P<0.01);30s内完成例数高于B组(P<0.01)。结论 使用氟芬合剂-咪唑安定在降低急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中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患者在半清醒状态下接受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所致精神不良刺激及心血管反应的麻醉方法。方法:45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予氟氛合剂静注、丁卡因表麻;B组予咪唑安定静注、利多卡因表麻;C组予咪唑安定和氟氛合剂静注、丁卡因表麻。记录患者各期的HR、SBP、RPP变化情况及对插管过程的遗忘情况。结果:C组插管后各期的HR、SBP、RPP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对插管过程的遗忘率高于A、B两组。结论:咪唑安定和氟氛合剂静注加丁卡因表麻适于经鼻盲探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3.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气管插管全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奥布卡因凝胶用于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减轻诱导插管(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随机分为奥布卡因凝胶组(A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A组插入前端10 cm涂布奥布卡因凝胶的气管导管,C组插入未经过处理的气管导管.记录入室时(T0,基础值)、气管插管即刻(T1)、苏醒期患者清醒时(T2)、拔管即刻(T3)及拔管后3 min (T4)、5 min(T5)两组患者血压(BP)和心率(HR)变化,观察苏醒期患者对导管的耐受情况,拔管过程中有无呛咳及屏气,术后即刻和24 h患者咽疼、咽部不适的发生例数.结果 T1时A、C组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低于T0时(P<0.05);T2、T3时C组的BP和HR显著高于A组(P<0.05);呛咳、屏气、不耐管、术后即刻咽疼和咽喉不适例数A组显著少于C组(P<0.05).结论 气管内插管全麻使用涂布有奥布卡因凝胶的导管能抑制苏醒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增加患者对导管的耐受度,降低患者呛咳、屏气及术后即刻咽疼、咽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引起心血管副反应为临床常见。为减轻和预防此反应,我们采用氟芬合剂、γ—OH及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气管插管88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患者入室后测BP、P、R作为对照值。静脉穿刺成功后自莫菲氏管静点氟芬合剂(芬太尼2—5μg/kg、氟哌啶0.1—0.2mg/kg)。3分钟后静注安定0.2—0.3mg/kg)接着静注γ—OH(60—80mg/kg(面罩供氧3—5分后待患者下颌松弛用2%利多卡因咽喉喷入充分表面麻醉。待咽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胃镜诊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胃镜诊疗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咪唑安定联用依托咪酯组(A组)、芬太尼联用异丙酚组(B组)和对照组(C组)。入室开放右前臂静脉,给予2%利多卡因胶浆5ml含服,左侧卧位,常规面罩给O2。A组:在30s内静注咪唑安定1~2mg,1min后静注依托咪酯0.2~0.3mg/kg;B组:在30s内静注芬太尼1μg/kg,1min后静注异丙酚1.5~2.0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镜。C组不用任何静脉药物。观察三组患者的反应(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咽痛、头晕、嗜睡、乏力、恐惧等)以及BP、HR、SPO2的变化和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A、B两组患者术中几乎无任何反应,清醒后无胃镜检查记忆。优良率100%,医生满意率100%。C组有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呛咳、躁动、恐惧等。A、B两组有10%的患者一度出现BP、HR、SPO2的下降,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且A、B两组唤醒时间<8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5min。结论:在胃镜诊疗中应用咪唑安定联用依托咪酯或芬太尼联用异丙酚均可有效地消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方便医生的操作和诊断,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依托咪酯对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对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均静注安定、氟芬合剂后,P组(n=15)静注异丙酚2.0mg/kg,E组(n=15)静注依托咪酯0.4mg/kg,再行气管插管。两组分别在麻醉前、注药后、插管后1,5,15min记录SBP、DBP、MAP、HR,并采血测定各时相的血糖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注药后,P组血压明显下降,与麻醉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气管插管后,E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糖及皮质醇浓度与插管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有抑制作用,能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依托咪酯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但不能有效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乌拉地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反应,将56例(ASA Ⅰ~Ⅱ)全麻择期手术患者分为A(n=28),B(n=28)两组。麻醉用安定0.2mg.kg~(-1),氟芬合剂1/2~1/4剂,2.5%硫喷妥钠4~7mg.kg~(1),琥珀胆碱1.5~2mg.kg~(-1)后B组直接气管插管;A组静注硫喷妥钠后即静注乌拉地尔0.5mg.kg~(-1),再静注琥珀胆碱后插管。结果:A组插管后心血管反应较稳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明显升高,但升高的幅度较小(P<0.05);B组插管后上述参数显著升高(P<0.01),而且比A组高得多,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侯俊  汤和青  方为  陈春  孙德海 《西部医学》2007,19(5):879-879,881
目的观察地尔硫卓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A组和对照(B)组。A组在全麻诱导插管前静注地尔硫卓0.02 mg/kg;B组在诱导及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10 ml。随后观察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0 min 3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的SBP、DBP、H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A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有轻微变化;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 min的各项指标均高于A组。结论地尔硫卓可以有效防治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吴庆忠  吴取  彭涛 《九江医学》2001,16(4):194-195
目的:比较行环甲膜穿刺表麻与否对全麻鼻腔盲探插管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用2%利多卡因或1%地止卡因单纯行鼻腔咽喉表麻,B组先用2%利多卡因或1%地卡因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再行鼻腔咽喉表麻。观察两组诱导及气管插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射情况。结果:B组在行环甲膜穿刺表麻时的BP、HR明显升高,两组气管插管前后的BP、HR变化及呛咳反射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全麻鼻腔盲探插管不行环甲膜穿刺表麻同样能达到与A组一样理想的表麻效果,创造良好的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0.
急症饱胃病人三种全麻诱导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于急症饱胃病人全麻诱导的安全可行的方法。方法 将30例ASAⅠ、Ⅱ级,准备在全麻下行急症手术的饱胃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采用表麻+环甲膜穿刺清醒气管插管;B组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静注,不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C组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依托咪酯、雏库溴铵静注,面罩加压给氧,肌松满意后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3组并病人麻醉诱导时呕吐、反流误吸情况,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插管时咽喉部反射。结果 A组气管插管时5例明显呛咳(Ⅲ级),4例轻微呛咳(Ⅱ级),血压、心率变化〉20%,2例呕吐,无反流误吸;B组麻醉诱导时无呕吐、反流误吸,气管插管时3例有轻微呛咳,括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20%;C组麻醉诱导时有2例发生反流,1例极少量误吸。气管插管时无呛咳,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20%。3纽病人均插管成功,未出现严重呼吸系统厦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结论 三种麻醉诱导方法均可用于急疰饱胃病人,以B组方法较为安全。C组方法适应证较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 (Midazolam ,M )与氟芬 (DF)合剂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 [方法 ]90例下腹部手术椎管内麻醉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A ,B ,C组 )各 30例。A组静注M同时肌注DF ;B组肌注M DF ,C组仅肌注DF。注药后不同时段记录镇静情况 ,以Ramsay改良法 (Berggren)行镇静深度分级 ,观察RR、SPO2 、HR、BP及术中牵拉反应次数。 [结果 ]注药后 15min ,A组达镇静2级者较B、C两组显著增多 (P <0 0 5 ) ;B组达镇静 2级者也较C组显著增多 (P <0 .0 5 )。75min3组镇静水平基本相同。A、B两组在围术期对牵拉反应、刺激回忆显著少于C组。 [结论 ]咪唑安定静注或肌注伍用氟芬合剂辅助镇静 ,能迅速加深镇静深度 ,减少疼痛、牵拉反应不良回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术中应用丁丙诺啡联合咪唑安定对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对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丁丙诺啡6μg/kg加咪唑安定40μg/kg合剂,B组给予芬太尼2μg/kg、氟哌利多60μg/kg合剂,C组给予哌替啶1.5mg/kg、氟哌利多60μg/kg合剂,均静脉缓慢注射。观察各组术后2、6、12、24h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和舒适评分(BCS),并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4个时间段在VAS评分A组较B、C组明显降低(P<0.05),在RSS和BCS评分上A组明显高于B、C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在A组较B、C组高(P<0.001),其余并发症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中应用丁丙诺啡联合咪唑安定的术后镇痛效果较芬氟合剂和度氟合剂效果明显,有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三腔两囊管在急症饱胃病人全麻诱导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于急症饱胃病人全麻诱导的安全可行的方法。方法将30例ASA Ⅰ、Ⅱ级,准备在全麻下行急症手术的饱胃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A组采用表麻+环甲膜穿刺清醒气管插管;B组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异丙酚静注,不用肌松药,保留自主呼吸气管插管;C组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依托咪酯、维库溴铵静注,面罩加压给氧,肌松满意后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三组病人麻醉诱导时呕吐、返流误吸情况,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插管时咽喉反射。结果A组气管插管时5例明显呛咳(Ⅲ级),4例轻微呛咳(Ⅱ级),血压、心率变化〉20%,2例呕吐,无返流误吸;B组麻醉诱导时无呕吐、无返流误吸,气管插管时3例有轻微呛咳,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20%。C组从鼻腔插入三腔两囊管,深度约60-65 cm,向胃囊管注气100 ml,缓慢向外牵拉三腔管,遇有阻力时表示胃气囊已在胃贲门部,用胶布固定于病人鼻孔外,再向囊管注气50 ml。C组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无呛咳,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20%。三组病人均插管成功,未出现严重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结论三种麻醉诱导方法均用于急症饱胃病人,以B组方法较为安全,C组方法适应症更广泛,而且解决了地方麻醉医师清醒插管技术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寻找用于急诊饱胃患者全麻快诱导的安全可行的方法。方法将40例ASAⅠ~Ⅲ级,准备在全麻下行急症手术的饱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表麻配合咪唑安定镇静,保留自主呼吸清醒气管插管;B组采用面罩预给氧并依次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静注,患者意识消失后配合selliek手法,在自主呼吸消失至插管期间不采用面罩加压通气,肌松满意后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呕吐、返流误吸情况,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SpO2变化,插管时咽部反射,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 A组气管插管时全部出现呛咳,有7例经2次插管成功,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25%,SpO2〉97%,4例呕吐,无误吸;B组气管插管时无呛咳,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20%,SpO2〉98%,未见返流、误吸。结论预给氧非正压通气快诱导配合selliek手法,诱导插管过程既平稳、顺利,又避免了急诊饱胃患者的返流、误吸,是处理急诊饱胃患者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马多-氟哌利多合剂加表麻导管表麻在老年病人拔管期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45例择期行外科上腹部手术的老年全麻患者45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5例:A组(对照组);B组(曲氟合剂组);C组(曲氟合剂+利多卡因表麻组)。有拔管指征时,B组静注曲氟合剂2ml,C组静注曲氟合剂同时经表麻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2~3ml,A组为对照组。注药4min后各组边吸痰边拔管。观察病人拔管前后各时段HR、SBP、DBP、SpO2变化情况及患者呛咳反射情况。结果:B组、C组病人拔管前后的HR、BP、SpO2变化较A组为小,而C组病人拔管前后的HR、BP、SpO2变化又较B组为小。3组患者拔管期中重度呛咳反射发生率变化为C组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次预给咪唑安定诱导对老年患者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ASAⅠ或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n=16)。Ⅰ~Ⅲ组为实验组,诱导前5min分别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1mg/kg、0.02mg/kg及0.03mg/kg。Ⅳ组为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ml;5min后以咪唑安定(Ⅰ组0.04mg/kg、Ⅱ组0.03mg/kg、Ⅲ组0.02mg/kg及Ⅳ组0.05mg/kg)、芬太尼2%g/kg、依托咪酯0.3mg/kg和罗库溴铵1mg/kg行麻醉诱导,直接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安静状态下(T1)、给咪唑安定后5min(T2)、气管插管前即刻(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及气管插管后1min(T5)、2min(T6)、3min(T7)、4min(T8)和5min(T9)的BP、HR、SpO2、RR,在T1和T9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结果:①各实验组预注咪唑安定后的BP、HR与安静状态相比均有降低(P<0.05);②Ⅳ组气管插管后即刻的SBP、HR及相应的变化率显著高于各实验组(P<0.05),其中Ⅲ组的SBP和HR的变化率与Ⅰ组相比,下降显著(P<0.05)。③气管插管后5min,各组的SBP、MAP与安静状态下值相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各实验组的HR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Ⅳ组的HR与安静状态下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与安静状态下相比较,插管后5minⅣ组的皮质醇显著增高(P<0.01),各实验组的皮质醇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与诱导前一次给予咪唑安定相比较预注咪唑安定诱导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对婴幼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质量及意识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0例1~3岁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三组(n=10),采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5mg/kg、阿曲库铵8mg/kg静脉复合诱导。其中,A组加注咪唑安定0.05mg/kg,B组加注咪唑安定0.08mg/kg,C组不用咪唑安定。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约5min停吸七氟醚,拔管送入PACU。记录七氟醚用药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躁动评分、苏醒期呼吸道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的例数。结果:围术期患儿呼吸、心率、血压波动均在正常范围,SpO2〉95%,术后所有患儿均无恶心、呕吐、喉痉挛、舌后坠等并发症发生。七氟醚用药量C组明显多于A、B组(P〈0.05);A组与C组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较A组和C组明显延长(P〈0.05);与C组比较,A、B组苏醒时间显著延长(P〈0.01),B组较A组亦显著延长(P〈0.01);苏醒后躁动评分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咪唑安定可安全用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婴幼儿,并能减少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但却不同程度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舌咽神经、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ICU清醒至浅昏迷的具有气道保护反应且需要气管插管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插管前给予A组患者咪唑安定5 mg适当镇静,尔后行舌咽神经、喉上神经阻滞,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5~10 min后行经口气管插管.常规给予B组患者丙泊酚2 mg/kg,司可林1.5 mg/kg,肌松后插管.记录插管前、插管后1 min、15 min、45 min的血压、脉搏、插管反应(呛咳、作呕、喉痉挛)、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较小.B组则较规律地出现插管后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A组插管时间长于B组,A组患者咬肌不如B组松弛.10 min后83.5%的B组患者出现明显呛咳,需要后续镇静.34%的A组患者有呛咳反应,给予镇静.45 min时,A组患者没有出现局麻药失效后的气道高敏反应.结论 行舌咽神经、喉上神经联合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可以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反应,较静脉快速给药患者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联合应用双频谱指数(BIS)和心率变异性(HRV)监测氟芬合剂、依托咪酯及其加用咪唑安定复合诱导时的麻醉深度,观察诱导后气管插管刺激对BIS和HRV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 Ⅱ级,全麻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患者81例,根据诱导用药是否加用咪唑安定分为咪唑安定(MD )组和无咪唑安定(MD-)组。观察麻醉诱导前(基础值)、诱导后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分钟、3分钟、5分钟时BIS、95%SEF、HRV、BP、HR的变化。结果 诱导给药后两组的SEF、BIS迅速。降低,插管期间MD-组的BIS呈一过性上升,MD 组的BIS无明显变化;而两组的SEF均无明显变化。诱导给药后两组的SBP、DBP、HR及HF均下降,LF及LF/HF比值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两组的SBP、DBP和HR均明显上升;LF/HF 比值明显增大。结论 联合应用BIS和HRV监测麻醉深度,可较好地反映全麻病人中枢系统的抑制程度及植物神经系统对伤害刺激的反应性,可更加合理地评价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20.
陶素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65-166
目的 比较咪芬合剂与氟芬合剂辅助应用于硬膜外麻醉的镇静与遗忘效果.方法 选择Ⅰ~Ⅱ级下腹部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咪芬合剂组),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芬太尼1.0μg/kg;B组(氟芬合剂组),静注氟哌利多0.2mg/kg+芬太尼1.0μg/kg.两组均在手术者开始消毒皮肤时静注辅助药,记录麻醉前、麻醉平面固定时,给药时(5、10、20、30min)的:HR、SBP、DBP、SPO2、RR.用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记录患者镇静程度及术后24h调查病人的遗忘情况.结果 A组给药后5、10、20min HR较给药时明显减慢,DBF较给药时有明显下降,B组给药5min RR较给药时下降,而给药后各时点SBP和DBP与给药时相比无明显差异,SPO2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10、20、30min时OAA/S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后1h及24h遗忘评定Ⅲ级者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咪芬合剂组起效快,对呼吸循环影响小,镇静、顺行性遗忘作用优于氟芬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