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尿激酶经患肢足背静脉滴入,并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患肢.对患者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包括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体位护理及抗凝溶栓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等.结果 经过积极临床治疗和综合护理,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患肢肿胀、疼痛基本消退,痊愈出院.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中,在积极临床治疗同时,护理工作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4例,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网植入后,对周围型深静脉血栓患者自上肢静脉滴入尿激酶,对中心型、混合型深静脉血栓患者以弹力绷带包扎踝关节以上5 cm处,自患肢足背滴入尿激酶,并以50%浓度硫酸镁溶液热敷患肢。结果经抗凝、溶栓与综合护理后,14例患者全部肿胀消退出院。结论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护理工作能够加深患者的相关认识,加快患者痊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集的109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109例患者中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6例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及溶栓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加强用药观察及溶栓后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护理后,21例临床症状均消失。经彩超、血管造影了解血管栓塞与再通情况,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6例。随访半年,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防止血液高凝状态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一般护理、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肺栓塞征象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16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系统的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抑制下肢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天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
从非手术疗法的护理、手术疗法的护理、对长期卧床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几个方面。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实践充分证明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9例的护理经验。结果经1个疗程后治愈7例,2个疗程后治愈2例,所有患者出院时疼痛肿胀消退,皮肤颜色正常,静脉通畅,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地凝结,造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严重者致肢体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肿瘤患者有易发生血液凝固的倾向,深静脉置管化疗后,静脉导管及化疗药物对血管内皮的刺激更易导致血栓形成。我科于2000年2月-2003年12月.共深静脉置管化疗肿瘤病人416例,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发病率2.4%。现将深静脉置管化疗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正>老年自发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为10%~20%[1],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有逐年增加趋势。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科收治老年自发性DVT患者9例,经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产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患肢肿胀、疼痛等。孕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出现在妊娠28~36周及产后4~30d[1]。我院2003年5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产妇中早期(产后1周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对其临床观察及护理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年龄23~35岁,均为产褥期患者,其中6例阴道分娩,9例剖腹产。单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11例(左侧10例,右侧1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例。所有患者均无血栓家族史。D-二聚体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方法,必要时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主要采取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抗凝和溶栓治疗护理、患肢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半个月的治疗和护理后,治愈19例,显效4例,有效2例,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痊愈后出院。结论对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痊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蔡建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5):668-669
目的分析探讨脑出血患者预防护理的具体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的患者(时间范围: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和实验组(60例,常规护理+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患者总满意的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26.67%),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的概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的概率(7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明显减少,患者满意程度较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经过临床用药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均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 对于高危人群均应在腹部手术后给予常规的预防与护理,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深静脉血栓,又称血栓性深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患病后易造成肢体病残,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及血管壁的损伤是造成本病的三大主要原因。在骨科多发生于骨盆及下肢大手术后、多种原因造成的肢体活动受限及长期卧床的人群。其好发于下肢,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被视为"沉默的杀手"。因此,在骨科疾病的并发症预防护理中,有计划、全面正确落实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保障患者安全,维护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影响LDVT的3大主要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内膜受损、血液高凝状态。发生后常规采用溶栓、抗凝、祛聚治疗。临床上为确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常采用经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检查,良好的专科护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00年6月至2008年5月我科共收治护理73例,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DVT好发于下肢深静脉,为上肢的十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尤其是妇科手术和骨科手术后近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下肢功能障碍,其病情复杂多变,血栓易脱落,随血液循环运行可致肝、肾、肺栓塞,如未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致死或非致死),后期则形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甚至致残,从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做好抗凝、溶栓治疗,并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抗凝溶栓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康复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本组28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给予针对性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患肢肿胀消退,均痊愈出院。结论给予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溶栓治疗,并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