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结石在我国和世界范围都是常见病 ,发病率高 ,并发症多 ,并且胆石病和胆道恶性肿瘤之间存在间接和直接的联系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按胆结石所在部位 ,临床上主要将胆结石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和合并性结石[1] 。在对胆结石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胆结石总的发病率平均 5 6 % ,个别大城市可达 10 % ,70岁以上者达10 %~ 2 0 %。在病谱中单纯胆囊结石从过去占 5 2 8%上升至 78 9% ,占据了胆结石发病的主要地位 ,其类型主要是胆固醇结石[2 ] 。在对胆结石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尽管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 ,但普遍认同该病属多因…  相似文献   

2.
肝胆管结石病是对肝胆外科工作的严峻挑战。充填在肝胆管内的结石除可引起一系列胆道解剖学、动力学及肝脏功能与病理生理学的改变外,还能在胆管结石和慢性炎症刺激下导致胆管癌变。近10余年来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肝胆管结石病的总发病率虽有所降低,但因其分布具有地区差异,在某些地区(四川、福建、广西)仍为胆结石的主要类型,发病率未见明显下降[1]。同时,结石继发或合并胆道肿瘤的概率却有明显升高[2]。因此,加强对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除有利于改善胆结石本身的治疗外,对防治胆道肿瘤也具有重要意义。肝内胆管结石成石因素的研究近…  相似文献   

3.
重视胆囊结石成因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进行了2次大规模胆石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胆道结石的发生部位与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胆囊结石患病率显著上升,而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数大幅度下降,肝内胆管结石的降低尤其明显。而在胆囊结石中,70%~80%的结石为胆固醇性结石。  相似文献   

4.
胆石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胆石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患病率已达10%。同时,我国胆结石的类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胆囊结石约占胆石病的80%[1],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胆囊结石已成为我国胆石病的主要发病类型。因此,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 ,临床上一般将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前者又以左右肝管汇合部为界 ,将胆管结石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主要成分为胆红素钙 ,与胆道感染、胆道蛔虫有密切关系 ,七十年代以前曾是我国胆石病的最主要类型 ,目前在我国南方农村地区仍较为常见。继发性胆管结石 ,是胆囊结石排入胆管引起 ,近二十年来 ,随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率上升 ,继发性胆管结石明显增多。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使胆管结石 ,尤其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发病例数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6.
正胆结石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结石所在部位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及肝内胆管结石,其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较常见,相关报道称7%~21%的胆结石患者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此病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腹  相似文献   

7.
胆囊结石是消化系统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饮食水平和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胆结石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胆总管结石最初可在原位形成,主要由感染和胆汁淤滞引起,也可继发于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然而,对于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腹腔镜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病人 15例 ,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手术进行顺利 ,无一例中转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安全有效 ,损伤小 ,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肝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肝胆管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病和难治性胆道疾病,发病率在结石性胆道疾病中达80%以上,具有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残留结石或复发率高的特点。肝胆管结石的传统疗法主要采用开腹手术。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外科改变着我国传统胆道外科的格局,微创治疗不仅仅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外胆管结石,而且还用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迄今为止,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腔镜外科、内镜外科等。  相似文献   

10.
全志伟  汤朝晖 《腹部外科》2014,27(5):313-316
我国是一个胆道疾病高发的国家,随着时代发展,胆道外科疾病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胆囊结石、胆道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上升;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胆道外科带来了新的气象,腹腔镜技术、内镜微创技术、机器人辅助外科系统的应用及三维影像重建技术等影像学的发展,使胆道外科手术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胆道疾病外科诊治观念面临着更新和拓展。因此,胆道外科专科医师的规范化管理培训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外科治疗良性胆道疾病147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外科治疗良性胆道疾病30年来的变化.方法 :收集我院197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良性胆道疾病1473例的病例资料,将其年龄、性别、职业、胆囊包块、胆囊穿孔、休克及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登记,并按1970~1979、1980~1989及1990~等三个年代进行排列,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分析外科治疗的胆道疾病发展情况.结果 :①青幼年组成比下降,老年人组成比上升.②胆囊包块、胆囊穿孔、休克及病死率均逐年下降.③单纯的细菌及寄生虫感染下降,胆囊结石上升,但胆管结石变化不大.结论 :良性胆道疾病无论在年龄结构上还是在临床症状及病因上均有了明显的变化,病情趋向缓和简单,预后良好,病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单纯性胆囊结石的主要方式,而术前准确了解结石的部位、胆道解剖的情况是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术中避免胆道损伤以及减少LC术后胆道综合征发生的前提条件。B超、  相似文献   

13.
胆道外科实验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Carl Langenbuch时代以来。研究者们在胆道外科实验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大大促进了临床胆道外科的发展。结石与肿瘤。一直是胆道外科实验研究的主题。然而,近年来随着肝脏移植在治疗终末期肝胆疾病方面的广泛应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逐渐成为胆道外科实验研究的又一个热点。此外。在诸多胆道疾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Oddi括约肌(SO)也是一个急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显然,针对上述主题。围绕其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思路和手段,开展临床导向性的基础研究。将是胆道外科实验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3922例胆囊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Zou S  Zh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1):808-808
目的 总结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922例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1986~1998年)的结果。方法 分析了我国胆囊癌和胆囊结石的,胆囊结石大小和胆囊癌的关系,胆结石的病程,以及胆囊腺瘤和胆道蛔虫病和胆囊癌的关系。结果 (1)我国胆囊癌占同期胆道疾病的构成比0.4%~3.8%,平均为1.53%,胆囊癌在同期普通外科疾病的构成比为0.1%~1.1%,平均为0.28%。(2)胆囊癌合并胆结石的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5.
������Χ��Һ͵��������Ĺ�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憩室(PAD)与胆道疾病的关系以及内镜诊断PAD铁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84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合并有PAD的病人(PAD组)与同期经ERCP检查无PAD的病人(对照组)作为对照研究。胆道疾病根据病史,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B超,CT以及ERCP等确诊。结果 PAD组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良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尤以胆总管结石增多为著(P<0.01)。结论 PAD与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管结石存在着密切关系,PAD可能是胆道疾病发生或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胆道疾病病人行ERCP检查以了解PAD与胆道的关系,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提高胆道疾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隐性疾病的发现与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14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早期胆囊癌,胆总管结石等隐性胆道疾病易被忽略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有要用回顾性病例总结的方法,对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胆囊腺瘤导致癌变,胆总管结石易被术者忽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269例胆结石患者中2例癌变,179例息肉中3例癌变,癌变率达0.3%,105例胆总管直径>0.8cm者,术中造影28例有胆管结石,发生率为26.6%,结论:?LC前临床医师应对胆囊巨大结石,胆囊壁增厚及有宽蒂息肉者高层重视,以免对癌肿误诊,对术前胆总管>0.8cm者,术中[造影检查是必需的,以免漏诊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7.
胆结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尽管大多数胆结石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10%~25%的患者会发展为胆道疼痛,或出现胆囊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1] 。胆总管结石在我国的患病率最高,占胆结石患者的5%~29% [2]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微创化发展,目前内镜手术已经成为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 [3] 。尽管内镜取石已发展为一项安全、成熟的技术,术后远期并发症,包括复发性结石、胆囊炎、胆管炎等也逐渐受到重视。内镜取石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与Oddi括约肌结构的破坏与功能的减弱或丧失密切相关。本文对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目前临床上保护Oddi括约肌功能的方法进行文献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2014年8月-2017年6月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3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残留率。结果观察组治愈32例,治愈率91.42%。对照组治愈29例,治愈率82.8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1例,发生胆漏经治疗后好转2例,中转开腹1例,并发症发生率5.71%,结石残留率2.85%,对照组结石残留3例,发生胆漏或胆道感染经治疗后好转6例,并发症发生率17.14%,结石残留率8.5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安全性及临床有有效性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结石残留率低。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胆道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a,PAD)与胆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合并有PAD的125例(PAD组)与同期经ERCP检查无PAD的125例(对照组)作对照研究。胆道疾病通过B型超声、CT及ERCP等检查确诊。结果PAD组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良的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尤以胆总管结石增多为主,两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PAD与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管结石存在着密切关系,可能是导致胆道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36例胆囊结石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术中均行胆道造影。结果本组36例均痊愈出院,无胆漏腹腔感染、出血、胆管狭窄、结石残留等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