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淑华 《中外医疗》2011,30(13):153+156-153,156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例在我科应用PICC置管术行化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术,保证了化疗药液的顺利输注。结论应用PICC置管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充分保护了患者化疗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术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行PICC置管的169例肿瘤化疗患者以2011年1—12月置管者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置管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列出PICC存在的护理问题,运用循证护理解决患者置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技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比较两组置管的效果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运用循证护理后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循证方法可以动态了解PICC置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循证,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操作流程与质量管理,提高操作技巧,最终可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促进PICC置管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肿瘤科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开展PICC术共86例,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男48例,女38例,年龄32~80 岁.乳腺癌41例, 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癌10例,食管癌3例,胃癌2例.根据病情均需化疗,置管时间30~241d,完成治疗后拔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为了合理利用静脉,减少肿瘤病人在化疗中皮肤及血管伤害,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和满意度.方法 对我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采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对1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 应用PICC置管13例,顺利完成了化疗,留置时间90-188天,平均置管时间为145天.结论 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快速、长期、无痛性治疗途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洪雅  洪云月 《当代医学》2011,17(24):111-112
静脉化疗是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主要治疗手段,而传统静脉化疗方法是经外周静脉穿刺注射,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容易引起静脉炎,药物外渗,局部硬肿等并发症。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避免了患者反复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因留置时间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2009年以来我科开始对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应用PICC置管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翟丹丹 《大家健康》2016,(11):217-218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2例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总满意例数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中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行PICC置管的操作及护理体会。结果:56例穿刺一次成功,成功率96.6%,全部顺利完成化疗方案。结论:PICC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强,导管可长时间保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杜红伟 《中外医疗》2014,(21):169-170
目的:研究分析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肿瘤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置管(PICC),将128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对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精细化护理后满意度评分、SCL-90评分、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8.6±0.69)分、(98.5±1.1)分、(65.57±5.51)min,对照组分别为(18.5±1.21)分、(70.5±4.5)分、(40.54±3.51)min,观察组上述3种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PICC置管具有安全便捷、操作时间短等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原美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3017-3018
目的:总结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经验,旨在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月12月在我科进行肿瘤化疗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 PICC 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经验。结果79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共77例,2例患者经第二次穿刺后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为15 d~190 d,平均留置时间为(90.5±2.8)d;其中30例患者因停止化疗而主动拔除留置管;留置导管后发生静脉炎4例、穿刺点感染2例和局部渗血1例。结论 PICC 置管可有效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的发生,降低患者痛苦,而加强PICC 置管后的护理是长时间安全留置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姚莉芳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203-1204
目的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液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对24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改良PICC(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临床应用和护理,无一例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保证化疗的完成。结果本组一次置管成功22例,二次置管成功1例,置管失败1例。经X线胸部摄片示21例导管末端置入中心静脉,余2例导管末端异位,位于颈内静脉,经调整头部位置后到达中心静脉。结论认为肿瘤患者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痛苦,而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用测量腕都脉搏次数作为预测心脏健康状况的方法,已在国内外的大众保健活动中被广泛使用。有专家通过对哺乳动物的研究证明,哺乳动物在休息状态下的心率与其寿命呈反比。例如,乌龟的心率为每分钟6次,它的寿命是177年,而家鼠的心率为每分钟500次,它的寿命是2年。  相似文献   

12.
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且带管回家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丽娟 《河北医学》2010,16(1):98-101
目的:为了研究肿瘤患者留置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且带管回家休养的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作出相应的对策,既为肿瘤患者多程化疗提供了方便,又确保患者留置PICC带管的安全。方法:在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期间,对25例肿瘤患者行PICC导管留置,男17例,女8例,年龄35-69岁,均为多程化疗的患者,留置全程时间18-302d。留置PICC后一般在医院化疗观察10d;消化道肿瘤患者5-8d;晚期肿瘤病人可达15-20d。然后均带管回家休养,回家休养期间采取每周电话随访,嘱病人若有问题及时与责任护士联系。结果:本组患者共有11例出现护理问题:其中置管不到位1例,静脉炎3例,导管异位出现心律失常1例,穿刺口出血3例,穿刺点感染1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不全脱出1例。责任护士对护理问题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患者在行PICC导管留置期间的用药安全。23例完成治疗计划拔管,1例因患者病故拔管,1例因细菌性静脉炎拔管。结论:结果表明,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且带管回家休养期间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责任护士采取随访联系,能及时准确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患者在化疗期间用药的安全,而且还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陈丽琴 《四川医学》2014,(9):1229-1232
目的 了解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彩超)引导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实用性与优越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PICC的患者,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为通过彩超引导评估血管情况,在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另一组仅使用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盲穿,两组均跟踪并分析置管期间详细置管信息。结果 彩超引导下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的PICC从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穿刺点不适、导管堵塞、静脉血栓、静脉炎发生率等方向分析均优越于使用盲穿进行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论彩超引导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进行的PICC穿刺极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且可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预防起着显著的效果,将是临床操作的主流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ICC在危重患者静脉输液应用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98例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资料,分析PICC应用指征及输液治疗和抢救中的优势、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PICC留置时间为3~156d,静脉炎发生率5.1%,局部渗血3.1%,堵管6.2%,经护理干预后94例继续留置。结论:PICC解决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护患纠纷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沈定玉  吴敏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0):1331-1331,1339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1056例PICC置管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6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54例,发生率5.1%。结论 PICC置管及维护全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不规范均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加强培训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危重患者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50例PICC置管患者,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期间穿刺部位渗血1例;静脉炎2例;导管脱落2例;局部感染2例;导管堵塞本组导管堵塞2例,无1例出现导管断裂和全身感染.结论 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能长时间保留,为救治危重患者提洪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是提高PICC成功留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王文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13-2315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观察,寻求更适宜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静脉置管方法。方法观察比较2010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化疗的60例患者和6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5%,锁骨下静脉置管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平均(111±18)d,锁骨下组留置时间平均(28±6)d,锁骨下穿刺组留置时间明显少于PICC组(P〈0.01);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化疗药物渗透、感染及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保留时间长,是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比较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行PICC置管干预的28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置管后血栓形成情况分成血栓组(n=86)和正常对照组(n=202)。对两组年龄、性别、肥胖情况、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史、抗凝剂使用情况、既往血栓史或栓塞史、活动量、导管置入时穿刺次数、PICC专业护理人员干预情况、导管管径等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栓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肥胖情况、吸烟史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每日活动量偏少(每日活动时间1 h)、导管管径大(≥5 F)、未接受PICC专业护理人员干预等是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ICC置管后血栓的形成同活动量、导管管径、合并糖尿病及专业护理关系密切,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简称PICC) ,近 2年来在国内应用日趋广泛 ,使众多的患者减轻了痛苦 ,尤其是静脉使用化疗药的患者 ,避免了静脉炎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2 0 0 3年 2月~2 0 0 4年 2月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对5 0例肿瘤患者行PICC操作术。现将操作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5 0例 ,男 34例 ,女 16例 ,年龄 2 1~83岁 ,平均年龄 5 9岁 ,均为肿瘤行化疗的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 14例、胰头癌 5例、淋巴瘤 6例、胃癌8例、宫颈癌 4例、肺癌 13例。本组病例均选择上肢静脉 ,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8月经蚌医一附院PICC组核心护士会诊后认为无法应用传统方法置入PICC患者7例,其中2例为传统方法置入PICC失败,形成局部血肿,2例因肥胖或先天静脉条件差,3例因长期治疗、反复穿刺致肘部静脉弹性差,视觉和触觉均难以辨认静脉深浅和走向,而中心静脉置管(CVC)无法满足疗程需要。应用改良塞丁格引导的PICC技术。结果 7例患者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其中从贵要静脉置入6例,正中静脉置入1例,后拍片显示导管头端位置均在上腔静脉内,操作安全,输液通畅,导管留置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改良塞丁格引导技术,提高了PICC的置管成功率,扩大PICC适应症,该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无法置入PICC管的问题,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