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总结26例老年期痴呆伴发谵妄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早期识别老年期痴呆患者伴发谵妄的临床特征,对于极重度痴呆患者,依据其意识状态(主要是觉醒度)及病程特点来判断;老年期痴呆患者伴发谵妄时,可伴有形象、生动逼真的恐怖性幻视、错视,还易发生伤人、毁物或自伤等危险性行为,做好安全护理;做好生活护理,对于意识障碍较莺或有吞咽困难的患者特别注意不要强行进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做好睡眠护理;正确判断家庭对患者的影响,争取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本组26例患者中2例死亡,3例转综合医院处理后返院,其余21例经恰当治疗和护理,谵妄状态完全缓解,但痴呆有不同程度的加重,日常生活能力较前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门诊痴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与药物治疗的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对门诊164例痴呆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痴呆临床症状以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行为症状为主。药物治疗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前三位依次为利培酮.奋乃静、奥氛平;益智药主要为双益平、尼莫地平、喜得镇;抗焦虑药主要为舒乐安定、佐匹克隆、氟硝安定。结论 门诊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药物治疗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胆碱能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3.
<正>老年期谵妄又称老年期急性脑器质性综征,是指一组由各种躯体因素所致的脑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多数是可逆的,同时伴有注意力、认知能力、精神运动和睡眠周障碍[1]。由于年龄、病情等多方面的因素,使者在住院期间面临诸多安全问题,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老年组)和70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以焦虑、激越、自杀意念及行为、躯体化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伴发躯体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日夜变化、睡眠障碍及绝望感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阻滞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以新型抗抑郁剂治疗为主,但老年组联合情绪稳定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多伴有躯体疾病,以焦虑、激越、自杀意念及行为、躯体化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治疗以单用新型抗抑郁剂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方法在前期老年期痴呆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对1271例确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进行测评。结果50.95%的患者近1个月内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行为和精神症状,32.17%为临床显著性症状(CSD)。对照顾者影响最大的症状是妄想(2.32±1.48),其次是异常的运动行为(2.30±1.31)和幻觉(2.16±1.25)。严重程度的分级为Ⅰ级(轻度)620例、Ⅱ级(中度)238例和Ⅲ级(重度)406例。结论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较高,老年期痴呆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需结合研究目的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6.
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人组患者治疗后老年临床评定量表总分及情绪抑郁、意识模糊、警觉性、始动性、易激惹、敌对性、干扰他人、不关心环境、疲乏、不合作、情绪不稳、食欲、头昏、焦虑、总体印象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末显效率为21.88%,总有效率为84.36%;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微。结论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老年人有许多躯体疾病和社会经济问题,在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伴发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当普遍。临床医护工作者常常认为抑郁症是这些问题的正常表现,从而使许多患者未能得到诊断及治疗,因此不但使患者遭受痛苦,更为重要的是导致治疗不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宋秉新  郝伟平 《家庭护士》2009,7(15):1360-1360
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又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1].因急性躯体疾病而住院的老年人中,14%~80%曾有过谵妄的经历[2].老年人的谵妄会带来许多后果,如功能下降、护理强度增加、躯体约束使用频繁、住院时间延长、医院死亡率增加等,严重谵妄比轻度谵妄的后果更严重,会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行走障碍、利用更多的护理资源或死亡等.我们自2007年2月-2008年8月共收治老年期谵妄病人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谵妄性躁狂发作是躁狂发作的特殊形式,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为了解谵妄性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本文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收治的5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了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其症状采取适合的护理措施。结果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发生率达94.64%,针对行为和精神症状采取了饮食和心理护理,加强对症护理并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结论加强老年痴呆的护理质量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照顾者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95例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多罹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及情绪症状。结论老年慢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以罹患呼吸、循环、内分泌系统疾病为主,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化,临床上应根据症状尽快明确诊断并予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叠加不同亚型谵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于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叠加谵妄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谵妄病因两组均给予基础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口服或舌下含服治疗,起始剂量2.50mg/d,后剂量调整为2.50~10.00mg/d。对照组给予奥氮平口服或舌下含服治疗,起始剂量1.25mg/d,后剂量调整为1.25~10.00mg/d。比较两组老年痴呆叠加不同亚型谵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痴呆叠加低活动型谵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痴呆叠加高活动型、混合型谵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观察期内均无因严重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情况发生。结论 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均可以安全地用于老年痴呆叠加谵妄的患者,对于叠加低活动型谵妄患者低剂量的阿立哌唑临床疗效优于奥氮平,患者对于低剂量短疗程的阿立哌唑和奥氮平耐受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氯胺酮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50例氯胺酮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与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氯胺酮组病程显著短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视幻觉、夸大妄想、兴奋激越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思维散漫、无自知力症状检出率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显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结论氯胺酮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相似,但在视幻觉、夸大妄想、思维涣散、兴奋激越、自知力等精神症状方面有一定差异,病程较短,临床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裂样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为分裂样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112例首次发病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患者,按病程达1mo痊愈否分为分裂样精神病组(痊愈者)43例,精神分裂症组(未愈者)69例,于入院初1w内开始收集入组患者的阳性家族史,Schneider一级症状的频度等临床资料,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根据DSM-Ⅳ分别标明是否伴有预后良好的4项特征。结果分裂样精神病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关心健康、焦虑、敌对、猜疑及定向障碍因子分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而动作迟缓、情感平淡、不合作因子分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或0.01);4项预后良好特征及患者合作率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初诊前症状持续的平均时间及同一患者Schneider一级症状≥2条的频率均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1)。结论分裂样精神病仅用病程标准区别于精神分裂症而不附加上述的内涵特征,则可能会包含异源性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惠州市惠城区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方法以2005年惠州市惠城区精神疾病普查的169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为调查对像,采用标准化问卷,以半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9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教育程度与惠城区正常老年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未婚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群(χ^2=12.82,P<0.01);临床症状以睡眠障碍和认知缺损较为突出;行为异常、情感淡漠、人际关系问题较成年精神病患者少见,较突出的特征为痴呆、器质性疾病和妄想症.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得更加严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症状、认知缺损和智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 5 2例为观察组 ,老年冠心病不伴有抑郁症患者 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家庭及社会支持 ,以及Holter监测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并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觉无用负罪感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家庭和睦及社会支持率明显高于观察组。Holter监测显示 ,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以及缺血性ST T改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观察组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易产生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等症状 ;抑郁症患者心源性猝死率增高 ;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利于预防和降低老年冠心病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老年组)和70例中青年抑郁症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以焦虑、激越、自杀意念及行为、躯体化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伴发躯体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日夜变化、睡眠障碍及绝望感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阻滞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以新型抗抑郁剂治疗为主,但老年组联合情绪稳定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多伴有躯体疾病,以焦虑、激越、自杀意念及行为、躯体化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治疗以单用新型抗抑郁剂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为制定临床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自杀者以抑郁症(60.0%)、精神分裂症(36.7%)居多,自杀行为多发生于凌晨1时-2时(50.0%),自杀前主要表现为焦虑、绝望、痛苦、抑郁等,自杀地点多发生在卫生间、病房、窗户、床头。结论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护理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积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杜绝或减少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奋乃静治疗。观察8w。于治疗前及治疗2w、4w、6w、8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末,研究组显效率75.68%,有效率91.89%;对照组分别为67.57%,89.19%。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第2w末起,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多发生在治疗初期,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