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探讨院前急救中口咽通气管使用的方法和护理措施,结合我院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应用口咽通气管的优缺点,为院前急救中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2月院前急救的78例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置管后吸痰效果好,患者呼吸频率变慢,血氧饱和度升高,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选择20例患者,观察使用效果。结果:能够有效改善通气。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道梗阻时使用口咽通气管方便改善通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阮永富  谢长翔  万芳梅 《吉林医学》2010,31(36):6685-6686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院前急救中,对52例昏迷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结果:放置口咽通气管后,呼吸频率变慢,脉搏血氧饱和度上升(P<0.01),并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患者供氧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昏迷舌后坠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措施,认为使用口咽通气管可将舌体恢复至正常位置,从而恢复正常的气道管径,降低气道阻力,改善缺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和简易人工呼吸气囊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使操作更科学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救治的2例急性酒精中毒呕吐窒息抢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血氧饱和度升高,舌根后坠明显改善。结论:口咽通气管效果可靠,可作为过渡性气道应用于窒息现场急救。  相似文献   

7.
口咽通气管给氧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开放气道常用的方式有放置口咽管与气管插管,口咽通气管与气管内插管比较,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即可实施。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口咽通气管给氧通过持续开放的气道直接给氧,使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吸痰法的吸痰效果以及对患者黏膜损伤程度的比较.方法:将112位病人随机分为口鼻吸痰组和口咽通气管吸痰组.结果:口咽通气管吸痰组病人吸痰效果优于口鼻吸痰组,口咽通气管组气道粘膜损伤小于口鼻吸痰组.结论:口咽通气管吸痰优于口鼻吸痰.  相似文献   

9.
国内口咽通气管的应用及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自口咽通气管问世以来,它已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安全装置。近年来国内不少医院已应用于临床,学者们对口咽通气管的材料和结构、型号的选择和置管方法、置管后的固定、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是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气道辅助物。近年来各大医院已应用于临床,并对口咽通气管的材质、结构、型号和置管方法及置管后的护理等进行研究,现将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急性脑梗死舌后坠患者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2年3月的32例急性脑梗死并舌后坠患者,采用口内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方法解除舌后坠,改善通气。结果32例患者中有28例放置口咽通气管后鼾声明显减弱或消失,10~30min后缺氧症状改善,呼吸频率由40~50次/min下降至25~30次/min。血氧饱和度由80%~85%上升至90%~95%。结论口咽通气管的应用,可有效解除急性脑梗死舌后坠患者的通气问题,降低气道阻力,改善缺氧。  相似文献   

12.
杨芳 《黑龙江医学》2011,35(8):629-630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吸痰和经鼻吸痰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 将87例病人随机分为口咽通气管吸痰组43例和经鼻吸痰组44例.口咽通气管吸痰组为经口咽通气吸痰;经鼻吸痰组为传统经鼻盲插吸痰.结果 口咽通气管吸痰效果较好,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口咽通气管吸痰方法明显优于经鼻吸痰法.  相似文献   

13.
口咽通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自其问世以来,已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安全装置.置口咽通气管为基本气道开放技术[1],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属无创性,易于掌握,而且能迅速有效地改善通气.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多,病人常有严重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多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放置口咽通气管在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病人供氧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68例危重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严重脑卒中舌根后坠放置口咽通气管患者探讨一种疗效确切的吸氧途径。方法随机将脑卒中舌根后坠患者40例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置口咽通气管,观察组经口咽通气管插入氧管从口咽吸氧,对照组从一侧鼻腔吸氧。分别于吸氧前及吸氧后10min左右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经口咽吸氧较鼻腔吸氧可使血氧饱和度上升更高更快。结论舌根后坠患者置口咽通气管后应经口咽吸氧。  相似文献   

15.
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为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自口咽通气管问世以来它已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安全装置 [1].  相似文献   

16.
昏迷患者由于口腔呼吸道很多异常情况,如舌后坠、痰液堵塞,直接影响气道通畅,甚至窒息危及生命。我们对昏迷患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后,预防了舌后坠,使气道通畅,便于吸痰,明显提高了临床抢救和护理质量。现将我科近年对88例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和简易人工呼吸气囊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使操作更科学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29例心肺复苏操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使用口咽通气管5~10min后7例缺氧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用口咽通气和简易人工呼吸气囊使用正确才能达到有效供气供氧的目的,才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放置口咽通气管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91例次急诊科放置口咽通气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5例次发生并发症,口唇破裂6例次,占40%;频繁恶心呕吐3例次,占20%;口咽管堵塞3例次,占20%;口腔感染2例次,占13.3%;口咽管脱出1例次,占6.7%。结论警惕应用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通过对发生并发症原因分析和行之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在创伤性脑损伤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作者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1年收治的120例创伤性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放置口咽通气管,实验组给予放置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放置传统型口咽通气管。临床观察各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水平、肺部痰鸣音、吸痰间隔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变化。结果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上升明显,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及气道黏膜损伤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能快速恢复机体的血气水平,稳定呼吸频率,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在创伤性脑损伤抢救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静 《中外医疗》2014,(34):87-88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途中使用口咽通气管改善患者通气的效果。方法以该站2014年6—7月院前救治的呼衰、昏迷危重患者30例为观察组,进行口咽通气管并于吸痰、给氧对症治疗;以该站2013年9—10月既往院前救治的呼衰、昏迷危重患者30例为对照组,未使用口咽通气管,仅用常规吸氧、吸痰对症治疗。对比两组运送途中的疗效。结果应用口咽通气管的观察组患者提升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χ2=7.547,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能安全转送至院内救治。结论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疗效明显,操作方便,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取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