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8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原因及部位,对出血处行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血管加压素止血或明胶海绵、含钡聚乙烯(PVA)微球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阳性27例,其中血管畸形17例,肿瘤6例,小肠憩室3例,回盲部溃疡1例.介入治疗27例,其中17例血管加压素灌注止血,即时止血13例,止血率76%;10例介入栓塞治疗,即刻止血8例,2例术后24 h出血停止. 结论: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对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方法。方法对33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结果根据肛门坠胀、便血及体格检查、肛门指检、纤维结肠镜、B超、CT检查做出诊断,阳性率100%。非手术治疗21例;手术治疗12例,死亡1例。结论为了对出血原因、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和治疗,仔细检查、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方法.方法 对3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结果 根据肛门坠胀、便血及体格检查、肛门指检、纤维结肠镜、B超、CT检查作出诊断,阳性率100%.非手术治疗25例;手术治疗10例,死亡1例.结论 为了对出血原因、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和治疗,仔细检查、综合考虑,全面分析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邱祖军 《中外医疗》2013,(32):59-59,61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及诊断办法。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入住该院治疗的102例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102例中青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果观察组的下消化道出血病因(按所占比例排列)分别为结直肠癌、肠息肉、肛周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及缺血性肠炎;参照组的下消化道出血病因(按所占比例排列)分别为溃疡性结肠炎、肛周病变、肠息肉、结直肠癌及缺血性结肠炎。结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三大常见病因分别为结直肠癌、肠息肉与肛门肛周病变。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与介入治疗的方法 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的原因及部位,对出血部位行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病灶20例(80%),其中血管畸形12例,肿瘤5例.小肠憩室3例.介入治疗20例.均先应用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即时止血14例.止血率70%,6例未能即时止血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即时止血,1例术后24小时出血停止.结论 DSA检查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与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行DSA检查,通过显示造影剂外溢、病理血管和肿瘤染色确定出血的原因及部位,对出血部位行超选择动脉插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血管造影发现病灶20例(80%),其中血管畸形12例,肿瘤5例,小肠憩室3例。介入治疗20例,均先应用垂体后叶素灌注止血,即时止血14例,止血率70%;6例未能即时止血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5例即时止血,1例术后244,时出血停止。结论DS憷查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病人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的意义。方法:在2004年5月-2009年5月间对403例因下消化道出血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结肠镜的检查与治疗。结果:大肠息肉215例(53.35%),大肠癌62例(15.38%),阴性19例(4.71%),慢性结肠炎54例(13.40%),溃疡性结肠炎40例(9.92%),肛门肛周病6例(1.49%),血管癌、P-J综合征各2例(0.50%),肠结核、孤立性溃疡、结肠憩室各1例(0.25%)。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确诊率为95.29%。在215例中发现并摘除息肉265个。结论:对下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明确病因,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305例临床资料,并与非老年组250例进行比较。结果 结肠癌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最多的病因(33.33%),与非老年组(15.6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次为结肠息肉、慢性结肠炎。结论 结肠镜检查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人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检查治疗手段,不仅可以止血,而且可消除癌变的潜在危险,对老年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兴俊  李虹  陈大勇 《西部医学》2012,24(10):1901-1902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镜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止血,需急诊剖腹探查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25例患者,在术中进行结肠镜检查,寻找出血原因和部位。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地检出了出血部位和原因,其中小肠恶性肿瘤出血7例,小肠良性肿瘤出血5例,小肠溃疡、憩室等其他良性疾病10例,升结肠血管畸形1例,肝曲带蒂巨大息肉1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病人需急诊剖腹探查时,术中结肠镜的应用是一种操作简便,定性准确,病变检出率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部位及内镜治疗效果。方法: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0例,对活动性出血及近期出血的病例作内镜下止血治疗。结果:胃镜对消化道出血的确诊率95.7%,消化性溃疡最常见,占79.3%,其它分别为糜烂出血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食道炎、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胃癌等。并对其中24例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手段,内镜止血是治疗活动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96例上呼吸道大出血的原因和镜下止血的疗效。方法:纤维胃镜检查、镜下止血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与结论: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出血原因的重要方法,内镜下止血是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及筘疗价值。方法对38例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选择性出血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即时灌药、栓塞。结果经DSA检查38例均为阳性发现,34例即时行栓塞治疗成功止血,止血率89%。结论DSA在治疗消化道出血及诊断中有较高阳性发现率及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介入栓塞治疗有着可靠的即时止血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人与青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特点。方法 对 115例老年人 (老年组 )和 195例青年人 (青年组 )主诉便血者 ,采用纤维结肠镜和 (或 )钡剂灌肠X线检查。结果 易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前 4种疾病是 :老年组为大肠癌 (40 4% )、大肠息肉 (30 4% )慢性结肠炎 (2 2 5 % )、溃疡性结肠炎 (3 3% )。青年组为大肠息肉 (44 1% )、慢性结肠炎 (35 9% )、溃疡性结肠炎 (10 3% )、大肠癌 (5 6 % ) ,并且疾病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结论 大肠癌、大肠息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为两组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大肠癌居老年组首位 ,大肠息肉居青年首位。肛门指诊和乙状结肠镜检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慢性下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诊断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35例急慢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DSA造影检查,分析有无肿瘤染色、异常血管显现及造影剂外溢等影像资料,判断下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原因。对30例阳性发现者,行超选择性造影确诊并介入灌注及栓塞治疗。结果本组35例患者DSA造影发现出血30例,其中15例肿瘤,11例肠血管发育不良,4例结肠溃疡,总阳性率为85.7%(30/35)。结论DSA检查对下消化出血有定位、定性诊断。其对阳性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达到止血的目的,部分患者可以根治,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的145例下消化道出血原因进行总结。145例中阳性发现131例,占90.31%,其中溃疡性结肠炎44例(33.59%)慢性结肠炎27例(20.61%),结直肠癌28例(21.37%)结肠息肉11例(8.4%)其它有放射性肠炎,菌痢内痔、血管畸形等。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提高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在急诊检查中可同时进行止血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及栓塞效果。方法:19例不明原因的老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阳性者行超选择栓塞止血。结果:DSA能显示出血部位,其中14例进行栓塞治疗,栓塞后出血停止;栓塞后,其中6例进行了择期手术。结论:血管畸形和肿瘤性病变是老年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选择性血管造影不仅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或原因,尚可及时进行栓塞止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介入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明确出血部位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或经导管持续灌注血管加压素止血治疗。结果:22例病人中,诊断明确19例,DSA诊断阳性率为86.4%(19/22),其中,出血发生在空肠9例,回肠5例,结肠5例。18例成功止血,介入治疗成功率94.7%(18/19)。术后随访6~12个月,有2例再出血,病人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放射学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特别是介入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并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Dieulafoy病并消化道出血诊治经过。结果:12例均经电子胃镜明确诊断,10例经内镜下电凝止血,2例经内镜下电凝止血失败后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内镜是Dieulafoy病诊断及治疗的首选,若内镜下止血失败,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9.
李辉 《西部医学》2009,21(12):2132-2133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1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大肠癌多、痔疮多,而溃疡性结肠炎少,青年组溃疡性结肠炎多,其他病因各组情况相近。结论纤维结肠镜检查可明确大多数患者出血原因,建议将结肠镜检查作为下消化道出血的首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例无明确诱因的急、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行选择性消化道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别采取栓塞、手术或联合治疗;将血管造影表现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结果经DSA检查,9例有阳性发现,2例为阴性结果;共5例即时行栓塞治疗成功止血;9例行手术治疗。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7.8%(7/9);定位诊断符合率88.9%(8/9)。结论DSA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阳性发现率及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介入栓塞治疗有着可靠的即时止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