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9年对儿科病房进行改造,美化了环境,转变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其为例进行分析,采用美化病房环境,体现人文关怀;设施人性化,方便不同年龄的患儿;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熟练的护理操作,使患者对护士操作不再感到恐惧。结果通过人文关怀的实施和人性化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患儿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患儿的满意度也提高了,使儿科及医院有了较长足的发展。结论在儿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家长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构建和谐病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医学模式不断推动着医疗护理服务模式的变革和发展,而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是新型医疗模式下医护工作的核心[1]。我院血液内科积极探索新医学模式下对病人及护士人性化的服务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外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给予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医疗服务,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在小儿外科病房中采用人性化的方式来开展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以及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外科患儿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士的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效率,因此,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人性化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患者578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普通服务,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服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对骨科病房护理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该院小儿外科接受治疗的88例患儿予以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n=44)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常规服务,实验组(n=44)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对两组护理质量、患儿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服务态度、护理文书、护理操作、环境护理、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依从性为93.18%,对照组患儿为77.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儿为81.8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服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与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儿童康复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5月,选取在该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加以干预,对两组智能DQ值、神经行为、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智能DQ值、神经行为的能力经干预后,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较为优越,观察组满意度100.0%较对照组78.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0,P<0.05)。结论将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应用于儿童康复病房中,家属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使护理投诉和事故得到有效减少。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已经越来越高,因而护理理念和方式也需要相应进行变更和提高.人性化护理是一种真正以患者作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其不仅强调关注患者的个体化病情治疗的需求,更是需要护理人员能够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和引导.况且在ICU病房当中的患者病情本身就具有危重和反复性的特点,因而护理人员就需要立足于患者的角度来进行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也才能够更好考虑到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房中的临床实践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自2010年3~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不同疾病的老年患者,对他们采取人性化护理,主要包括就医环境、沟通交流、合理安排与监督、开展教育课程等方面,并对他们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了回归性分析.结果 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好转,明显减少了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率也到达了99%,受到了病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 对老年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护理是以尊重病人的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受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人性氛围,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11.
临床护理对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整体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应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案进行病房管理的应用效果;通过对临床管理的自身业务能力、工作模式、护士的分级管理以及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措施落实在临床管理的人性化方面的要求。结论表明,人性化的管理在临床医学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外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8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外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死亡率.方法 从环境管理、人员管理、感染管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结果 通过一系列护理管理措施的实施和执行,院内感染发生率逐年下降,从2002年的10.05%降至2005年的2.38%,提高了重危患儿抢救成功率,2004年~2005年间新生儿死亡率较以前明显下降,χ2=97.354,P<0.01.结论 实行新的护理管理模式以来,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在医院骨科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疼痛组,常规组6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疼痛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提前实施疼痛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无疼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35)和人文组(n=35),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管理,对所有人文组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人文组患者护理管理后SAS、SDS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组患者护理管理后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效果显著,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本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现代化管理实质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人本管理的理念和管理对策是渗透于医院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的。我们尝试运用人本管理理论,以提高护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激发护理人员的求知欲、扩大奖励的范围、适当增加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供护士长自由发展的空间、实施动态管理和采用极富透明度的民主管理等举措,使护士思想素质大为提高。同时,从3个环节上保证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疾病易感性强,患病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病程短,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荆州医院新生儿科是一个无家属陪伴的病区,针对新生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实践中护理工作从小处着手抓细节管理,以确保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