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和脓血粘液便.本病在中医古代医籍中没有对应的病名,根据本病临床表现特点,属于中医"休息痢"、"久痢""肠澼"等病范畴.导师史仁杰教授在临床多年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过程中,对其病因病机、诊法、治法方药等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和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百合地黄汤和百合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为治疗百合病的有效方剂。仝小林教授善合用此方治疗口腔溃疡、失眠、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症等病证。临床辨治以"症-证-病"结合的辨治策略为指导,经方新用,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现拾取验案1则,通过阐述仝小林教授应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治疗百合病的经验,解析其辨治策略,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若一身之气不调,则百病由生。汗证是指无明显诱因以全身或局部异常出汗为表现的病证。国家级名老中医杜怀棠教授从"百病生于气"入手,认为"气虚"为汗证之关键,在治疗中擅长使用益气法治疗该病,效果明显。现对其"百病生于气"的理论、汗证病因病机、治疗经验进行简要归纳总结,并整理两则典型临床医案简要介绍其学术特色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查蓓蓓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01+441-401,441
单兆伟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尤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现将单师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病位在胃腑,与脾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吐酸"、"嘈杂"、"噎膈"、"胃痛"、"胸痹"等范畴,高体三教授应用其经验方柴胡桂枝鳖甲龙骨牡蛎汤治疗本病经大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本文从高体三教授对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立方思路及加减法角度介绍其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有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崔公让教授治疗臁疮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崔公让教授临床对臁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专方论治方法。结果:崔公让教授认为臁疮的病机以"虚"为本,关键在于"湿"和"瘀"。强调在中医内治的同时应重视外治疗法,自拟赤芍甘草汤和疮疡外洗方用于临床。结论:崔公让教授临床治疗臁疮用药精当,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鞠庆波 《世界中医药》2011,6(4):303-304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本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属于中医学的"郁病""失眠""百合病""梅核气"等范畴。李德新教授在5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李师治疗抑郁症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符为民教授从事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中风病急性期过程中,符为民教授强调"痰瘀热互阻"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以"祛瘀化痰,通腑泻热"为法,坚持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遣方用药,并擅用虫药以达通络熄风之效,对中风引起的脑水肿灵活运用活血利水之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特色,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深入探讨符为民教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学术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立法创新、用药特色等方面介绍符为民教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临证经验特色.  相似文献   

9.
王平  刘春璞 《中国中医急症》2011,(9):1419+1438-1419,143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性综合征,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学根据其主症将其归属于"血证"、"发斑"、"衄血"、"葡萄疫"等范畴,现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归属于"紫癜病"范畴。孙凤教授从医三十余年,学验俱丰,治疗ITP有其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现将  相似文献   

10.
重症肌无力(MG)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趋向于自身免疫学说,认为本病是由内在遗传基因和感染外界病毒时邪,导致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而造成。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痿证"、"上胞下垂"、"睑废"等范畴。现将李家庚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一则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景源老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老师常引用宋代陈自明"天下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之说自律,并传教于吾辈后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遵循明理识病,辨证求因,不囿成法,治愈病症不计其数.现择随师临诊病例二则于下.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本院翁维良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对冠心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所学点滴介绍如下。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翁老认为,"胸痹"、"心痛"的根本原因在于心脉不通,  相似文献   

13.
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单兆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法。为传承其经验,现将其临床常用治疗大法及处方用药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坚持"胃肠一体"观,倡导"四辨一体"脾胃病诊疗模式,学验俱丰,疗效卓著。根据《灵枢·胀论》"胃之五窍"理论,何教授从脾胃论治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五窍疾病,临床每获良效。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以指导临床,令人得以启迪。  相似文献   

15.
浅谈张声生教授的脾胃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詹先峰  张声生 《天津中医药》2018,35(12):881-884
基于脾胃的病理生理特点,张声生教授形成了其脾胃病发病、治疗及预防调护为一体的学术思想,用之于临床疗效显著,现从发病及治疗两方面介绍和总结张声生教授的脾胃观。  相似文献   

16.
甘温除热法乃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所创,此法继承于《黄帝内经》所述"劳者温之"之说。《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有"脾胃气衰,元气不足……阴火得以乘其土位"之记载,治疗时需用甘温方剂补益中焦,调和中州。导师袁红霞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主张辨证须与辨病紧密结合,谨守病机之所在,每获奇效。笔者有幸跟随袁师学习,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李琼  丁丽仙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17+105-117,105
原国家级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丁启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年,对妇科疾病的诊疗造诣精深,在治疗月经病、妇科杂病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诊疗经验,疗效显著。丁丽仙教授是丁老的师承弟子,她以丁老总结的"阴血留存论"及"解郁化滞论"妇科学术思想为指导,治疗妇科疑难病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石珺  王亚娟 《环球中医药》2014,7(2):133-136
介绍并分析马淑然教授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的思路和方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围绕"滞"、"热"、"湿"、"瘀"、"酸"、"虚"六大关键因素,以证候为中心,分析胃食管反流病复杂的病因病机;以法为纲,把握胃食管反流病的治则治法;以方为例,选定胃食管反流病的处方用药。做到上衔诊断,中握立法,下接方药,使理法方药有机的融为一体。开拓了诊疗思路,提高了疗效。为临床中医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彭江云教授,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风湿病"的学科带头人,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名老中医吴生元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深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思想经验的真传,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教学、科研工作22年。彭师治疗风湿病善用经方而不拘泥,临床上灵活加减化裁,余有幸成为其学生。  相似文献   

20.
李颖  王雪京 《北京中医》2011,(2):99-100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性疾病。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痰为中心的宿根学说逐渐成为哮病病因病机的核心学说,也成为当代中医学认识哮病的经典学说。但是近些年来,中医学界出现了对于哮病病机的一些新看法、新学说,可以看作是对经典学说的挑战,也可以看作是对经典理论的补充,是哮病学术的进步。晁恩祥教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风哮"的病名,且以"风盛挛急"来诠释"风哮"的病机,系统地提出"风哮"的临床证候学特征、风哮的治疗思路及临床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