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白细胞计数、肺功能、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丰台医院近2a来2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根据临床常见的4个证型与相关性分析,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白细胞计数: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FVC%等大部分常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PaO2在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O2在阳虚水停型COPD与风寒束肺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FEV1、FEV1/FVC%、PaO2、PaCO2可以作为COPD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炎症异常反应有关。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学“肺胀”“喘证”“咳嗽”及“痰饮”等范畴。随着免疫学的发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机体免疫指标变化备受关注。近年研究显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与COPD的反复感染及病情的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现就COPD中医证型与免疫指标的关系作个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其血常规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寻找中辨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阳虚水泛证的血红蛋白计数(Hb)水平其他证型(P﹤0.05);痰热壅肺证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其他证型(P﹤0.05);痰浊阻肺证的红细胞计数(RBC)其他证型(P﹤0.05);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的PaO2明显阳虚水泛证(P﹤0.05);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痰蒙神窍证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肾气虚证(P﹤0.05);阳虚水泛证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程度比较高;痰蒙神窍证的pH下降程度比较高;肺肾气虚证、阳虚水泛证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下降程度最高(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同证候,肺功能、血气指标、血常规指标等有不同的倾向,可以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蒙医辨证分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入组20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蒙医辨证分型和肺功能检测。根据肺功能FEV1pred%分级,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FEV1≥80%pred,Ⅱ组:50%≤FEV1<80%pred,Ⅲ组30%≤FEV1<50%pred,Ⅳ组FEV1<30%pred;同时辨证分为赫依偏盛型、希拉偏盛型、巴达干偏盛型。比较不同辨证分型与肺功能受损情况。结果:(1)赫依偏盛型肺功能分级主要分布在Ⅱ、Ⅲ级,希拉偏盛型为Ⅰ、Ⅱ级,巴达干偏盛型为Ⅲ、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希拉偏盛型弥散功能受损度较赫依偏盛型、巴达干偏盛型明显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辨证分型可能与肺功能指标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辅助临床进行辨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肺失宣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辨证分型中所占比例。方法:收集确诊的AECOPD病例,进行辨证分型,分析肺失宣降在AECOPD辨证分型中所占比例。结果:收集AECOPD 274例,辨证属"肺失宣发"的71例,占病例总数的25.91%;属"肺失肃降"的183例,占病例总数的66.79%;两者共计254例,占病例总数的92.70%。结论:肺失宣降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病机,肺失宣发与肃降在AECOPD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骨代谢、骨密度变化,探讨骨密度变化与中医证候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EXA)对男性COPD患者27例、对照组25例及健康组25名行腰椎(L2-4)、股骨颈(Neck)、股骨三角(Ward’s triangle,Ward)和股骨大转子(Troch)的骨密度(BMD)测定,并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骨钙素(BGP)、尿羟脯氨酸(HOP)、血Ca、血P、尿Ca/Cr、尿P/Cr及动脉血气。结果:COPD伴呼吸衰竭或病程>l0年的患者骨密度较无呼吸衰竭或病程≤10年的患者低(P<0.05);COPD肺脾肾型的骨密度明显较肺脾型低(P<0.05),且尿HOP高于肺脾型患者(P<0.05)。结论:(1)COPD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2)肾虚是COPD继发骨质疏松的关键与核心;(3)推测早期补肾可能有预防COPD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文献为依据的COPD中医证型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英文数据库(MEDLINE),检索1996~2007年中医药治疗COPD临床文献中涉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4篇。其中报道COPD辨证分型127种次,整合后按发生频率大小排序,实证证型前6位分别为痰热蕴肺、痰气互结、寒痰伏肺、血瘀、痰瘀互结、痰蒙神窍;虚证证型前6位分别为肺气虚、肺肾气虚、肾气虚、脾阳虚、气阴两虚、肺阴虚;虚实夹杂证证型前5位分别为阳虚水泛、痰饮伏肺兼肺肾气虚、肺热痰瘀兼脾肾阳虚、肺气虚兼痰湿阻滞、肺脾两虚兼痰湿内阻。辨证方法主要有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致病因素主要为痰、虚、瘀,病位主要在肺、牌、肾、心、脑。结论:COPD证型分布有规律可循,传统中医学是通过对COPD的相似疾病进行辨证分型,随着现代中医学对COPD病因病机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流行病学发展及先进的统计学方法,COPD的辨证将得到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分别为中医辨证结合抗生素治疗的实验组和单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分别为(3.8±2.12)×1012/L、(0.45±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1.0±2.7)mmHg,较对照组低,而动脉血氧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医施护在临床护理方面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辨证治疗的60例当中,所有病人在急性期过后,继续吸入西药,每天1次,治疗组36例同时给予以益气固表,清肺化痰为基础方的中药,再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症状、舌脉辨证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延缓急性加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乃常见病、多发病,近20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癌症放疗化疗的增多,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艾滋病的流行,免疫功能低下者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作为一种并发病,感染率大幅上升,西医往往采用抗真菌药及免疫增强剂治疗,既增加了病人的费用,还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现对此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辨证治疗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死亡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血气分析指标等。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P<0.05);对照组和中医辨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中医辨证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配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助于解除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肺部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家明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2):1526-152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中医学主要根据COPD的症状而将其归入"咳嗽"、"喘证"及"肺胀"范畴。现将其中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COPD的中医证型实质研究层出不穷。综述近年来COPD中医证型及其相关理化指标关系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施护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外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分别评定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和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和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改善COPD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呼吸系症状为主要特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国内外慢阻肺患病率均较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而且加重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现代医学对该病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但药物滥用和耐药等问题使得目前本病的治疗仍面临严峻的挑战。有研究表明运用中医药治疗慢阻肺稳定期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疗效确切,而且具有疗法多样、因人制宜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笔者通过查阅中医古籍以及近年临床治疗慢阻肺的相关文献,从该病的病因、病机、分型及内外治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研究中医内外治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防可治的肺部疾病,现代医学在急性加重期采用抗感染、扩张气道、抗炎、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稳定期则采用扩张气道、抗炎的药物吸入治疗,长期应用易增加耐药、ICS不良反应等风险。而在COPD病程发展中发挥中医药优势,针对不同分期辨证施治,可为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本文将回顾总结近5年COPD各期中医药辨证施治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肺功能、炎性细胞因子、血气分析等指标与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归纳,为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14-715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2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1.7%显著优于对照组6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治疗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并且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困难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功能指标为参数,探讨其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389例,检测肺通气功能FEV1.0%、FEV1.0/FVC%、MVV%值,肺容积指标RV/TLC%值,弥散功能DLCO%值;并按照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结果①肺气虚证多见于COPD I级,肺脾两虚证多见于Ⅱ级,肺肾虚证多见于Ⅲ级,而肺脾肾虚证多见于Ⅳ级;以COPD分级标准为参数,经Ridit分析,R肺气虚证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