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阳  李宇卫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124-125
目前对于腰椎退变的治疗,脊柱融合术仍然被认为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但是1959年Boucher等做了第一例椎弓根螺钉腰椎关节固定治疗腰椎退变疾病至今,渐渐发现伴随着脊柱融合术的成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1]。Park等通过分析发现,腰椎融合后5.2%~100%的患者发生邻近节段退变。因为融合固定产生的异常应力集中在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及小关节上,使得邻近节段加速退变,使患者再次出现术前类似症状或者新的腰椎退变症状。一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退变患者脊柱椎体中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许莫氏结节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年至2015年5月因腰椎间盘退变引起腰腿痛在本院门诊行腰椎MRI检查的824例患者,用Pfirrmann分级对其腰椎退变程度分别进行分级,统计分析许莫氏结节在腰椎上的分布特点及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因素的关系,评价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24例患者中231例发生许莫氏结节,431个腰椎终板发生许莫氏结节;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退变中发生率为28.03%;许莫氏结节的产生与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等无明确相关性(P0.05),但男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许莫氏结节及累及终板情况与腰椎退变的Pfirrmann分级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许莫氏结节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腰椎退变分级有密切关系,且许莫氏结节的发生加速腰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腰椎疾患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年龄、负重、遗传等相关因素可影响腰椎间盘退变进程,并加速其退变。本文对年龄、负重、遗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帮助进一步认识腰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4.
腰椎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法,然而术后容易出现内固定物或融合器移位、邻近节段椎体加速退变等并发症.从生物力学角度研究腰椎融合术,有利于了解该术式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特点和预防术后并发症.本文从评估腰椎的稳定性、评估内固定物和融合器的性能、评估融合节段对邻近节段的影响3个方面,对有限元法在腰椎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符合标准的因退变性疾病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术患者84例:男40例,女44例;年龄36~85岁,平均(63.6±8.9)岁。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手术疗效,分别测量手术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及腰椎活动度了解退变情况,并测量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术前骨盆入射角与腰椎前凸角差值(△PILL)。对上述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46.2个月,共有34例患者邻近节段发生影像学退变,发生率为40.48%.其中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组与无退变组的LL在手术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组的术前PI,术前△PILL均大于无退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I,术前△PILL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呈显著正相关(r=0.572,r=0.738)。结论: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前PI及△PILL越大的患者,术后更易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疗效。方法:将412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0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腰椎融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较传统开放式腰椎融合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腰椎不稳和下腰痛,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该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一度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金标准。但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会发生腰部活动受限、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1]。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是一种脊柱非融合系统[2]。该系统能够维持或恢复腰椎节段间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患者的治疗和随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邻近节段退变情况、融合节段、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共收集到146例患者的资料,术后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7个月,中位数2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发生断钉,3例患者出现椎间植骨吸收,其余141例患者椎间植骨均融合。141例术后椎间植骨融合的患者中,男性患者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17/79)与女性(14/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3,P=0.880);年龄≥60岁的患者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27/89)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13,P=0.000);术前存在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22/67)高于术前不存在邻近节段退变的患者(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2,P=0.000);多节段融合的患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21/54)高于单节段融合的患者(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8,P=0.000)。结论:年龄大、术前存在邻近节段退变、多节段腰椎融合,是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于腰椎退行性变引起的腰椎不稳和下腰痛,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该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一度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金标准.但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会发生腰部活动受限、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等并发症[1].动态中和固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是一种脊柱非融合系统[2].该系统能够维持或恢复腰椎节段间矢状面对线运动和正常运动,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较小.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笔者应用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2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分析腰椎退行性病变的CT表现。方法:分析540例退变性腰腿痛患者的腰椎CT表现,按腰椎相关结构对其表现进行分类,并结合临床表现,对腰椎退变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腰椎退变存在以下6种类型:腰椎间盘退变型、腰椎骨质退变型、腰椎小关节退变型、韧带退变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以及退变性腰椎失稳。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的CT正确分型,有利于其临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腰椎小哭节退变的CT征象,提高对腰椎小关节病变的认识,探讨影像检查方法。方法收集67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病人的CT及临床资料,对小关节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征象:(1)关节突增生肥大;(2)关节面改变;(3)小关节间隙改变;(4)关节内真空现象;(5)关节半脱位;(6)关节囊钙化。结论CT能较好显示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多种改变,但对早期软骨退变的诊断能力有限,还需进一步探索腰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腰椎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7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峡部裂性滑脱85例(峡部裂组)、退变性滑脱85例(退变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采用Meyerding分级标准评估腰椎滑脱程度;在腰椎MRI上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Modic改变分级标准评估终板退变程度,采用Weishaupt分级标准评估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2组患者的腰椎滑脱Meyerding分级、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终板Modic改变分级及关节突关节Weishaupt分级。结果:(1)腰椎滑脱Meyerding分级。峡部裂组腰椎滑脱MeyerdingⅠ度32例、Ⅱ度48例、Ⅲ度5例,退变组腰椎滑脱MeyerdingⅠ度59例、Ⅱ度26例;峡部裂组腰椎滑脱程度较退变组更严重(Z=-4.323,P=0.000)。(2)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峡部裂组椎间盘PfirrmannⅢ级43例、Ⅳ级34例、Ⅴ级8例,退变组椎间盘PfirrmannⅢ级33例、Ⅳ级47例、Ⅴ级5例;2组患者椎间盘退...  相似文献   

13.
腰椎退行性病变CT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退变为常见的多发病,是包括腰椎间盘、骨质、小关节、椎周韧带及软组织等相互影响、综合退变的结果.临床以腰椎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目前临床影像对这类患者只是笼统的诊断为腰椎退变,没有具体明确哪些结构的退变,从而影响对患者临床表现的完整理解及正确治疗.笔者总结了本院2006年4月-2007年4月260例老年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腰椎相关结构退变的影像表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腰椎退变为常见的多发病,是包括腰椎间盘、骨质、小关节、椎周韧带及软组织等相互影响、综合退变的结果,临床以腰椎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目前临床影像对这类患者只是笼统的诊断为腰椎退变,没有具体明确哪些结构的退变,从而影响对患者临床表现的完整理解及正确治疗。笔者总结了本院2006年4月-2007年4月260例老年腰椎退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腰椎相关结构退变的影像表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对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L3-5正常模型、轻度退变模型与中度退变模型模拟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假定椎间盘突出发生于L4椎间盘左后方,行右侧手法操作。分析3个模型中L4椎间盘左后方的应力与位移。结果:手法作用下,L4椎间盘左后方发生向前的应力与位移,退变模型的应力与位移值小于正常模型,最小值见于中度退变模型;自正常模型至轻度与中度退变模型,位移值分别降低36%和59%,应力值降低22.3%和45.2%。结论:腰椎退变影响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退变越重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6.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下腰椎退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下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扳切除、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椎退变患者28例.结果 28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评价:优14例,良13例,尚可1例.无一例出现永久性神经损伤手术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植骨密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加深,钛网融合器无下陷,椎间隙高度无丢失,椎弓根螺钉系统无断裂和移位.结论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治疗下腰椎退变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腰痛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地给家庭、医疗及社会增添了经济负担,与此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对腰痛的发病原因、机制一直成为许多学者的疑惑,而在其多发的病因中发现腰椎小关节退变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目前,关于腰椎小关节退变与腰痛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关节的解剖生物学改变、病理学改变、影像学改变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故而收集相关文献对腰椎小关节的退变做一相关性综述。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退变可引起一系列脊柱退行性变及继发病变 ,如椎间隙变窄、脊柱节段不稳、骨赘形成、腰痛、椎间盘突出等。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卧床休息、药物疗法、脊柱手法、牵引、椎间盘切除术及椎体融合术等方法。但这些疗法主要解决的是临床症状 ,并没有延缓或阻止椎间盘退变 ;手术治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短期疗效 ,但复发率高 ,且术后椎间盘退变加速 ,增加脊柱不稳 ,导致脊柱生物力学功能异常 ;椎体融合术的应用虽然增加了脊柱的力学稳定 ,但同时导致了椎间盘生物力学功能的丢失 ,继发邻近椎间盘退变〔1〕。因此 ,研究延缓或逆转椎间盘退变的疗法…  相似文献   

19.
综述腰椎退行性变的相关指标及中医药防治腰椎退行性变作用机制,发现中医药以"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为基本理论,可以通过健脾益气养血,疏肝理气活血,健肾强壮筋骨来下调MMP-13、MMP-3、MMP-1、IL-1、IL-6、TNF-α、瘦素及脂联素等的表达量,增加血清雌二醇、睾丸酮等含量作为治疗靶点,防治腰椎间盘纤维环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的退变、腰椎椎体的退行性变、黄韧带的退行性变、腰椎小关节的退行性变有相应的科学依据。但在椎体前后纵韧带的退变、软骨终板的退变、骨质增生、退行性椎管狭窄方面其相关机制未完全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各种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经规范非手术治疗后无效或症状加重的患者需选择手术治疗。以往的经典术式为经后正中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经过多年临床应用,该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均暴露出一些不足。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主要问题是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加速,而后正中入路需广泛剥离竖脊肌,术后常残留腰痛。为解决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存在的问题,研究者研发出了多种腰椎非融合内固定系统,其中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腰椎非融合内固定系统,属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Wiltse入路是经多裂肌与最长肌间隙进入,直接暴露上下关节突及外侧横突,无需大范围剥离椎旁肌,可减少多裂肌损伤,保留棘突上肌肉及韧带的附着点,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从近年来报道经Wiltse入路K-Rod脊柱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文献来看,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术式既可实现有效固定,又可避免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的问题,创伤较小,短期疗效满意。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手术的适应证将进一步扩大,中远期疗效也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